1.2020年极端高温、极端降水偏多,为什么会这样?

2.国际的时事8--102014

3.厄尔尼诺

4.2016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多少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_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公报

是的,看下面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10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9.9℃,较常年偏高1.1℃,是1951年以来最暖和的一年。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专家日前指出,大雾已在全国多个重点区域呈加重趋势,有气象专家担忧,城市化带来的多重污染如果不加以防范,很多城市将成为“雾都”。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1月4日解释说,导致这些大雾天气的具体原因,是由于今年暖冬天气冷空气活动位置偏北,势力偏弱,南北交换少,冷空气带来的大风降温次数少,风场稳定,因此对雾的形成非常有利。而若要论宏观的直接原因,越来越频繁的雾霾天气则是祸起全球气温变暖、人类活动城市化及大气污染,而这一切又与工业废气和不断增加的汽车尾气的排放脱不了干系。

五大原因导致暖冬

(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大量矿物质燃料燃烧和森林砍伐、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迅速增加,全球气温明显上升。(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大的火山爆发明显减少,可能也是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三)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常常导致我国冬季温度上升,形成暖冬气候。(四)冬季风强弱是导致冷暖变化的直接原因。(五)副热带高压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冬季冷暖。

造成今冬出现“冬暖”的原因很多,首先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当前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出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越来越多,这些气体在大气中就像一个保暖器一样,使地球表面的热量不易散发出去;“冬暖”的出现还与气候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气候变化有热周期与冷周期之分,现在的气候状况也许正处于这种变化之中。特别在城市中,工业、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等人为热源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强,城市热岛效应一般会使城市气温比农村气温普遍偏高3℃左右。

2020年极端高温、极端降水偏多,为什么会这样?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2023年已经来到2月上旬。

随着立春节气的开始,现在很多地区已经正式展开了新年度的春耕备耕工作。

在今年,国家针对粮食产业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要求,尤其是在已经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家正式提出将在今年继续增设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全国各地也将承担更为重要的粮食生产任务。

对于我们种地农民来说,天气的变化也关系着今年春耕是否能够有序展开。

在这两天,全国多地再次出现新一轮的雨雪降温天气,甚至网络上有传闻称今年会迎来60年一遇的倒春寒,这件事到底是真是?针对天气情况,中央气象台已经发布了最新消息,下面老道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汇报,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根据中国天气网下发的《天气公报》消息来看,在2月中旬到来之前,我国还将出现新一轮的雨雪天气。

尤其是我国中东部地区在未来几天将出现连续性的雨雪降温天气。

这不仅会对春耕带来影响,这也会进一步加大地方道路交通运输难度,影响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调运效率。

现在南方地区接连不断出现的阴雨天气,逐步向中东部进行转移,这两天我国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就已经出现了大雾天气。

尤其是江苏北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山东中部等地已经出现了能见度不足1km的大雾,局部地区的能见度甚至不足两百米;而且黄淮分配平原以及华北中南部等地已经出现了轻至中度雾霾;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大雾**预警。

从具体的雨雪分布情况来看,今明两天我国中东部地区就会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华南、江南、江汉、江淮等地会出现中到大雨,局部地区会迎来暴雨。

而华北西部和北部、黄淮西部、西北地区和西藏东部等地会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部分地区将出现大到暴雪。

预计在2月11~13日,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和贵州等地还将出现中雨,而江南中北部的局地将迎来大到暴雨。

随着冷空气的来袭,我国中部大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的降温,总体的降温幅度维持在4~8℃,局部地区的气温降幅将高达10℃以上。

另外,在未来几天我国华北中南部、黄淮、四川盆地、江汉汾渭平原等地的大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差,局部地区会出现中度雾霾,大家也要保持警惕。

透过以上的天气情况来说,在未来三天,南北各地的雨雪情况较为密集,道路交通运输条件总体偏差,希望广大的种养殖户们能够多加收藏地方气象台发布的具体气象预警消息。

而针对最近网络上盛传的今年会迎来60年一遇倒春寒的相关传闻,老道也要给大家做一个具体回应,中央气象台和国家气候中心并未发布类似的气象预警消息,所谓倒春寒的说法并不属实。

从未来十天我国气温变化情况来看,冷空气的增强和减弱对我国大部地区的气温影响较为直接。

预计在2月11日之前,我国大部地区的气温总体处在偏高状态。

不过随着冷空气势力的加强,在2月11日之后,全国多地的气温或将比往年偏低1℃左右。

对于我们农民来讲,气温的短期变化并不能说明今年就会出现60年一遇的倒春寒,希望大家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

此时此刻,对于所有的种养殖户们来说,希望大家能够警惕两件大事!

警惕第1件事:随着雨雪天气的出现,对于种地农民来讲,大家一定要多加收藏地方具体的降雨分布情况,多加留意粮食储存情况,早做应对,进一步规避粮食可能面临的霉变风险。

警惕第2件事:受到大雾天气的影响,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的调运效率很有可能会有所变化,届时猪价、粮价市场也会遭遇震荡。

希望广大的种养殖户能够调整好心态,不要因为市场行情的短期波动影响自己的销售。

除了以上两件事之外,老道认为在2023年国家针对三农方面已经制定了诸多的扶持措施。

随着新年度一号文件的发布,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利好政策在乡村落地。

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请为国家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扶持政策点个赞。

国际的时事8--102014

到2020年,中国出现了较多的极端高温,共有256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监测标准,其中有贵州罗甸(41.2℃)等69个站日最高温度超过了历史最高点。从2020年7月11日到2020年9月3日,江南东南部和华南东部等地的高温天气持续了一段时间,为1961年以来的第二长时间。

从降水量来看,据《公报》统计,到2020年,中国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0.3%,是1951年以来的第四大降水量,松花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则是196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极端降雨增多,到2020年,中国发生37次地区性暴雨过程,降雨量比常年高出24.1%,是1961年以来降雨量第二多的一年。自1998年以来,长江流域发生了最严重的洪水。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在当天举行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中国气温偏高,降雨量大,气候年景偏差,与近十年来的平均水平相比,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大。

首先是热带海洋信号,从2020年冬天开始,热带印度海洋温度异常变暖,夏天到1961年为止历史上最温暖,与弱阿尔尼诺的影响重叠,汛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其强度超过1998年和2016年,其次是冬天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多(1981年以来历史第二)

此外,2020年汛期中高纬环流的经向性较大,冷空气过程较频繁,使南方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长江流域长期相交。

该公报显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强降水和极端高温不断增加,导致全球许多地区出现频繁的极端天气。

据宋连春介绍,受全球气候回暖的影响,预计未来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的频率会增加,强度也会增加,亚洲高山区冰川冻土和积雪也会持续退缩,冻结圈的灾害频率会增加。他说,要尽快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践低碳生活,减缓气候变化,同时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积极构建世界和地区气候变化的早期警报和防御系统,提高气候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提高灾害和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厄尔尼诺

异常天气是发生在未来可能会更加频繁

印度是严重高温干旱,最高气温逼近50℃;持续的“北半球”罕见暴雪冻感冒;在过去的40年中,最严重的森林大火,在俄罗斯引起的高温和干旱;热浪席卷多国北半球;强风暴“辛加”横扫欧洲;大范围泥石流夺乌干达百生活;严重雪崩肆虐中南部地区;在过去的81岁,最严重的风暴和洪水造成1800人在巴基斯坦亡;强台风“鲇鱼”横行东南亚;创新里约热内卢暴雨纪录。

| |中国刚刚度过2010年

非常频繁的极端天气放眼全球,极端天气是各地攻城略地。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从“200年”的大洪水的痛苦;目前有超过800人在巴西洪水和泥石流中丧生;和斯里兰卡有3600万人因洪水无家可归;日本,韩国几十年来气温最低的出现。

极端天气肆虐,人类正面临着来自大自然的新挑战。面对考验,气象界,科学界是不是准备做一笔交易?

极端天气力

2010

2010年已记录以来降雨量最多的纪录年最热的一年,最热今年,共有18个国家,最高气温出现在历史,欧洲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地区都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冷年。

细笔画去年的异常气候,很多人都还记得:在西南大旱,南方暴雨频繁袭击中国南部,海南遭遇罕见降水,强降雨引发泥石流舟曲.. ....

- 广州,“5.7”特大暴雨依然历历在目。去年5月6日至7日,广州三个小时下来213.1毫米雨之内。在那一周,三场暴雨,随后一个星期,最多到440毫米的雨量,相当于广州的四分之一,年降水量广州百年打破纪录。 “影响广泛,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球,是历史罕见。”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良勋评论。

“2010年度综合气候影响评估对于穷人的一年。”省气象局的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广东省气象灾害造成约1420十亿的直接经济损失,145人亡,41人失踪。其中,广东的天气影响最大的是强台风“凡亚比”。

自去年9月21日“凡亚比”席卷广东,粤西等地的大部分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导致超过百万人受灾,上百人亡或丢失; 16000间房屋倒塌; 66.4千公顷受灾地区农作物;超过50十亿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案例 -

中国南部是全国的一个缩影。自1961年以来,超过正常年份几天日前发布的“2010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10年中国的年降水量681毫米,比常年多11.1%,第二,年平均气温常年较高暴雨21.5%相比, 0.7摄氏度。 “频繁发生的极端高温和强降水在2010年,强度强,范围历史罕见,是本世纪最不寻常的一年的气候!”

事实,极端天气在过去的一年,席卷全球。印度遭遇严重高温干旱,最高气温逼近50℃;在过去的40年中,最严重的森林大火,在俄罗斯引起的高温和干旱;近81岁,在巴基斯坦暴雨造成的最严重的洪灾近1800人亡......

月20日,世界气象组织发表声明说:“2010年是最热的一年有记录!“

由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平均气温比1961年规定,在2010年的统计数据高出1990年间的平均气温高于0.53℃,专家将2010年,2005年和1998年的全球合作最热的一年有记录以来(比后两者前者上升0.01℃和0.02℃,分别),而2001至2010年已成为最热的十年记录以来。

大量的极端天气也成为2010年的一个显著特点。 2010年是最潮湿的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共有18个国家出现在高温的历史。世界气象组织还表示,2010年非洲大部分地区,亚洲南部和西部以及北极地区的气温较往年高,很多地方刷新的最高温度记录,而欧洲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地区都经历了异常寒冷的1年。

阿斯拉尔世界气象组织专家说,计算机仿真研究显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的发生的未来将更加频繁和更加激烈,在过去的100多年影响到更广阔的领域,例如一旦热浪,可能为20年一遇。到了世纪末,2003年极端炎热的夏天在欧洲,似乎并不很特别。

“近年来,极端天气的特征,全球表现是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突破极限的(记录)也越来越大。”地球化学中,中国Academy Sciences彼得·姚觅注意到研究所研究员。

据他分析,继续打破极值是双向的,即,最高温度可为高,下限温度,可以越来越低。 “人们会觉得特别炎热的夏天,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不只是在一个方向上发生变化。”

萦绕着全球变暖?

一些专家说,罪魁祸首肯定是“拉尼娜”

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增加的存在之间的联系,但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

但对于原因,频繁的极端天气,全球科学界几乎莫衷一是。

对于严谨的,很少有科学家会出现极端天气频繁妄下结论特定的深层次原因。因为气候研究是统计科学,反反复复只有5-10年,才能有定论。面对频繁的气候灾害,气象界显然倍感压力。但其原因和预测气象界,或者什么也不做。相比于外界学者,气象专家回答极端天气等问题比较忌讳频繁的原因。

“在极端天气增加是事实,但它会导致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还没有定论。气象界是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南方日报记者的脸追问下,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良勋供认不讳。

2010分析天气和气候,国家气候中心宋连春主任的异常现象的原因时就曾表示,气候势力范围由大气,海洋,冰一个复杂的系统,雪,陆地和岩石等。异常2010年各个领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我们的天气和气候异常和气候系统。

登录到到网近期南半球,澳大利亚,巴西和洪水,泥石流,和许多专家的其他国家爆发认为,罪魁祸首是拉尼娜现象。拉尼娜是指东部和中部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冷的现象持续(厄尔尼诺相反),意为“小女孩”(圣娃),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

匡耀求介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经常发生交替。但从气象角度统计,他们往往遵循干旱,洪水联系在一起。西南旱情发生在中国,去年,很可能是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在七月一日后的“厄尔尼诺”消失“拉尼娜”是从去年开始形成的。

但气象专家,他们可以影响气候变化,但其影响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区,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全球频发的极端天气。我们产品展示

,认为极端天气对全球变暖的频率是引起了广大学者。但其整个科学界的机理目前尚无令人信服的结果和结论。

宋连春也认为,全球变暖是增加了极端,增强背景。几乎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世纪,不仅体现在气温上升,而且在温度升高的变化率,极端天气变得更加坚实。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极端的情况下更加频繁,这将不仅高温,热浪,将发生的极端冷,寒冷地区提高暴雨强度和频率,风暴强度将在温暖地区的增长。

全球变暖会导致频繁的极端天气?在广东省气象局都要懂意见首席专家,这个命题既不能被证明,也不是可证伪的。 “全球变暖和增加的极端天气之间存在的必然的联系,但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从一些极端天气反馈过来,这被看作是对人类的惩罚的自然权利。

极端天气怎么样的“坏小子”测试各国

阿斯拉尔世界气象组织专家表示,早在1990年,气候模型已经预测:在全球变暖会出现更强和更频繁的极端天气。第一次评估报告

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表示,在未来的高温的频率将有望出现在当时较为频繁,冷的频率会被减小。影响改变空气流动,改变它带来的覆盖面也有所涉及,但是报告说,这是很难预测的。

事实,极端天气像一个顽皮的一“坏小子”,不仅在广东,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在这个基本束手无策。

林良勋分析,异常天气分两种:渐进式和突发性气象天气。前者指的是产生的,比如去年,较低的温度下一个累积的过程,从而使每年的广东气温的历史比3℃-4℃下早些时候,有干旱的形成。后者是指短期剧烈天气的发生,如台风,暴雨等。

“对于渐进式的极端天气,我们将将出现在其核算和监督的过程中的观察期,可以提供一些预测,预报和预警及时的。”林良勋说,但对于后者,气象预报部门目前还难以准确预测。

产品查询来自某个角度看,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对历史的自然进程的人类征服,随着人类技术进步的水平,似乎正在逐步被驯服自然,但对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是极端天气多,这被视为自然对人类的惩罚的积极反馈。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在被重新定位。

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世界各国,包括气象学家,包括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各地的科学家。

带领广东气象预报作为国内知名专家,林良勋表示,从全球气候变化的气象界当中去捕捉一些极端天气可能会发生的信号,比如在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年对发生了什么事气候变化,以及在青藏高原温度变化,改变北极冰层的厚度和面积,对人类有什么影响。通过这些研究,“找到一些前信号,然后尽快提前极端天气的发生发现”。

做预测和预警其次是气象监测,提供在靠近决策的发生时向公众社会,包括如何应对这种极端天气,只有风和雨,还要防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气候和气候变化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问题。”宋连春表示,尽管气候变化是逐步的,渐进的,但极端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突然的,急剧影响到人类引起的气候极端深刻的,人类社会必须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取紧急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南方日报记者黄应

2016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多少

在2004年,美国全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称,7月份到9月份期间太平洋中部赤道地区的海洋水温异常高,这也是厄尔尼诺的初期迹象。截至9月底的迹象还没有表明这会是厄尔尼诺的全面重现,特别是因为西经95度和南美海岸之间,太平洋赤道靠东的部分的SST依然低于正常水平。NOAA称,厄尔尼诺预计对如下地区造成影响,印度尼西亚(持续到2005年初),澳洲北部和东北部(2004年11月到2005年2月份),非洲东南部(2004年11月到2005年3月)。如果热带太平洋的水温升高加强,并且扩散到南美海岸,厄瓜多尔、秘鲁北部在2005年的头几个月将会出现降雨偏高。今年晚些时候,亚马逊河以东的天气干燥,而且会在明年2至4月份期间扩散到巴西东北部[1]。

新华网马尼拉2005年7月5日电(记者范跃龙)菲律宾气象专家4日宣布,一直盛行在太平洋赤道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结束了。《马尼拉公报》5日援引菲律宾气象部门的话说,这次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始于去年7月,现在终于结束了。气象专家对海洋表面的监测显示,太平洋赤道海域的中部与东部温度已经趋于正常。气象专家预测,年底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太平洋赤道地区的气象将大多处于平稳状态[2]。

据国家气候中心2005年1月29日报告,近期,赤道中太平洋海面温度仍然持续偏暖,大部为0.5℃以上的正海温距平控制,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正距平较前期有所减弱,南美沿岸出现了-0.5℃左右的负海温距平。以上特征表明,2004年9目发生的厄尔尼诺仍然维持,但较前期有所减弱[3]。

据国家气候中心2005年2月6日报告,2004年9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为高于0.5℃的正海温距平控制,NINO综合区(NINO1+2+3+4区)海温距平指数达到0.6,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2004年10~12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持续偏暖,赤道太平洋大部维持0.5℃以上的正海温距平,南方涛动持续表现为负指数。1月,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较前期明显下降,由上月大部为0.5℃的正海温距平控制转变为接近正常,但赤道中太平洋大部仍然维持大于0.5℃的正海温距平。NINO综合区海温指数为0.6,较上月下降了0.2。南方涛动指数变化显著,由上月的-0.5上升为0.3。综合近期热带海洋大气特征分析,目前热带海洋大气仍然持续厄尔尼诺状态,但较前期有所减弱[4]。

2月监测结果显示,热带太平洋海洋总体上反映为正常状态,大气海洋处于调整适应阶段[5]。据中国气候中心的观测,2004年9月发生的弱厄尔尼诺现象在2005年2月结束。

林振山等人发现,极地和高纬地区的日食与厄尔尼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连续3-6次发生的高纬地区日食可以减弱赤道信风,诱发厄尔尼诺现象。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0就可以引发一次厄尔尼诺,2004年的厄尔尼诺系数为8.5,他们预测2005年发生弱厄尔尼诺[6]。

我们发现,太平洋海温的准两年震荡是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与厄尔尼诺之间存在12-24个月位相差的原因,厄尔尼诺一定发生在太平洋海温暖年,拉尼娜一定发生在海温冷年[7,8]。从1951年到2003年,这种对应关系无一例外,是预测厄尔尼诺的最有效指标,也是决定厄尔尼诺发生的主因。2004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较大值8.5可能使厄尔尼诺发生在当年或2006年的暖年,2008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大值12可能使厄尔尼诺发生在当年(暖年)[9-11]。

由于2004年出现的厄尔尼诺暖位相强度较低,最终未形成符合标准的厄尔尼诺。按照我们的分析,原因是受到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的干扰,出现2005年2月的低温冲击。未释放的能量可能在2006年引发厄尔尼诺暖位相的回潮,出现匡耀求指出的情况发生。不过这时发生的厄尔尼诺强度较低,禽流感爆发(在2006-2007年冬春两季)的规模也不会太大(随低温冷害的强度而变化)。海温有两年的波动周期,我们在2003年就指出,2004年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8.5,可能使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海温暖年的2004年或2006年[12]。

2006年9月13日,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宣布,海洋温度升高标志着厄尔尼诺效应已经重返热带太平洋。在8月10日发布的“讨论”月报中,NOAA下属的位于马里兰州泉水营市的气候预报中心(CPC)报告说,近几个月来,季风和海洋变暖将有利于较弱的厄尔尼诺效应的形成,这种情况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与此同时,气候预报计算机模型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然而在接下来的1到2周内,热带太平洋的表层海水开始迅速升温,仅在9月上旬便增加了1摄氏度。CPC的Vernon Kousky表示,这一现象足以使气候预报学家和计算机模型相信,“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厄尔尼诺效应,它将继续发展下去”。与此同时,一些气候预报模型显示,较弱的开端正在逐渐加强,从而演变为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效应[13]。

根据2004年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8.5,2006年的厄尔尼诺不会发展成为强厄尔尼诺,时间也不会超过2007年的6月份。因为在2008年强厄尔尼诺之前,还有一次拉尼娜的能量没有释放[14]。我们的预测得到证实。

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监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于2006年春季起开始增温,到2006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为高于0.5℃的正海温距平控制,其中日界线附近的正海温距平超过1.0℃(见图1)。8月,各NINO区海温指数均达到或超过0.5℃,NINO3和NINO3.4区海温指数均为0.5℃,NINO综合区海温指数为0.6℃。自2006年5月以来,南方涛动指数持续为负值,8月南方涛动指数为-1.3。2006年8月起,热带海洋大气已表现为厄尔尼诺状态。未来2-3月内,热带海洋大气的演变仍有利于ENSO暖位相的维持和发展,预计可能形成一次新的厄尔尼诺[15]。自2006年8月开始的厄尔尼诺已于2007年2月结束[16]。

二、2005年拉尼娜现象与2007年拉尼娜的预测

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发生在赤道和低纬地区的日食可诱发拉尼娜。2005年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2(累计值为-5),与1998年相同,可诱发一次拉尼娜。2000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拉尼娜现象将逐渐强烈,台风灾害日趋严重。2005年拉尼娜将比2004年厄尔尼诺更危险。2004-2005年将是对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的实践检验[17,18]。

从1951年以来,日食-厄尔尼诺系数达到-2的年份共有14个,其中9个发生了拉尼娜,发生概率为0.64。日食-厄尔尼诺系数负值有累计特征,没有发生拉尼娜的负值,一定累计到下一次负值,强化下一次的拉尼娜。如,1954年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累计值为-4(1951-1952年累计值为-3),发生了拉尼娜(中间间隔1953年厄尔尼诺)。1954年单凭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值-1是不能发生拉尼娜的,所以,没有连续两次不发生拉尼娜的负值出现。这就是能流不灭定理,即一种能量在没发生作用前是不会消失的。2001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3,没有发生拉尼娜,2005年为-2,累计值为-5。这是我们预测2005年5月以后发生拉尼娜的根据[6-8,17-19]。

美国气象部门2006年2月3日警告说,2006年春季和夏季将再度发生“拉尼娜”现象。在美国气象学会于亚特兰大举行的会议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气象预报中心负责人爱德华?阿兰?奥利尼克说,“拉尼娜”现象可能将在今年春末持续发生,甚至持续整个夏季。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已确认,过去3个月中,太平洋部分区域水温低于正常值[20]。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警告称,有充分迹象表明,南美洲西海岸地区即将出现“拉尼娜”气候现象,并将进一步破坏全球多个地区的气候模式。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气象组织在一份新闻公报中称,监测显示,今年年初以来,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域的温度比正常情况下低0.5至1.0摄氏度,“再加上更广范围内的热带太平洋和大气条件,这与‘拉尼娜’现象的早期特征是一致的”。世界气象组织说,从历史记录来看,一年中这么早就出现“拉尼娜”现象是“前所未有”的。这次“拉尼娜”现象形成速度异常迅猛,以至于目前根本无法推断它会造成什么影响、持续多长时间。“但大多数气候模型和专家的分析认为,这次的‘拉尼娜’现象会在接下来的3到6个月内快速消失”[21]。

《中国海洋报》报讯 美国气象部门2月3日警告说,2006年春季和夏季将再度发生“拉尼娜”现象,它将带来更猛烈的飓风,美国、亚洲和南美洲气候都将受到影响。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气象预报中心的负责人说,“拉尼娜”现象可能将在今年春末持续发生,甚至持续整个夏季。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已确认,过去3个月中,太平洋部分区域水温低于正常值[22]。

由于2005年是海温冷年,2006年是海温暖年,所以,在2005年9月开始的拉尼娜现象持续到2006年3月就突然消失,未能形成合乎标准的拉尼娜。但是,相应的能量并不能消失,会在2007年的海温冷年释放出来。这是2006年9月出现的弱厄尔尼诺现象在2007年初结束的原因[14]。这一预测也得到证实。

新华网华盛顿3月8日电 美国气象部门8日预测,新一轮拉尼娜现象有可能5月前在太平洋赤道海域出现。受这一现象影响,今年晚些时候也许会出现更多的大西洋飓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测中心发布的最新月度预测报告称,一些计算机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拉尼娜现象有可能在今年3月到5月间快速形成。报告指出,这一预测得到最新海洋观测结果等的支持。拉尼娜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其引起的气候变化特征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会引发气候出现反常,给一些国家和地区带来灾害。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测中心介绍,上一次拉尼娜现象于1998年至2001年间出现,曾导致美国西部地区出现大面积干旱[23]。

我们在2006年11月21日指出,2007年2月到6月,近地潮与日月大潮相差不超过三天,为强潮汐时期。5-6月潮汐强度和南北震荡幅度最强,可激发冷空气活动、沙尘暴、暴雨、地震火山活动、矿难、空难。发生洪水的可能性较大。2007年的潮汐南北震荡状况与1996年类似,14、1985、1996年发生了拉尼娜,表现出典型的11年周期。2007年2-6月的强潮汐可能导致厄尔尼诺暖位相向拉尼娜冷位相的转变。由于冷暖气候变化剧烈,要关注严重低温冷害的袭击[24,25]。我们的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三、结论

实践证明,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是预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有效指标,强度不大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一定遵循海温准两年波动的规律: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海温暖年,拉尼娜现象发生在海温冷年。如我们在2003年指出的那样,2004年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8.5,使弱厄尔尼诺发生在海温暖年的2006年,200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5将使拉尼娜现象在海温冷年的2007年发生,而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2的2008年海温暖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6-8]。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可以提前数十年算出,海温准两年波动可以提前两年确定,这使厄尔尼诺的准确预测可以提前两年作出。2004年和2006年厄尔尼诺现象的两次出现和后一次发展成厄尔尼诺,2005年和2007年拉尼娜现象的两次出现和后一次正在发展成拉尼娜,检验了预测的准确性。

2006-2007年是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强潮汐南北震荡非常明显。2006年厄尔尼诺开始于8月[29],结束于2007年2月[24],都处于强潮汐时期的开端,表现出强潮汐对厄尔尼诺的激发作用[30]。潮汐和厄尔尼诺都有2.2、5.5、11、22年周期。

世界流感大流行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像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具有7大特征);8.5级以上强震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像时期;拉马德雷冷位像时期的厄尔尼诺年要预防低温冷害和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发生[26-28]。

如果2006年发生了弱厄尔尼诺,2007年发生拉尼娜,2008年发生强厄尔尼诺,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就得到证实。

国家气候中心1月10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气候公报》称,2016年,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气候多,暴雨洪涝和台风灾害重,长江中下游出现严重汛情,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大,气候年景差。

公报称,2016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1℃,为历史第三高,较2015年和2007年分别偏低0.13℃和0.09℃;除黑龙江偏低外,全国其余30省(区、市)气温均偏高。夏季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高温日数多,影响范围广,全国出现4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多地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全国降水为历史最多,全国平均降水量730.0毫米,较常年偏多16%,较2015年偏多13%;四季降水均偏多,冬季和秋季为1961年以来最多,春季为次多;除陕西、甘肃偏少外,全国其余29省(区、市)降水均偏多;长江中下游沿江、华南中东部及新疆降水偏多明显,长江中下游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

2016年,华南前汛期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多;西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少;华北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量多;华西秋雨开始晚、结束早、雨量少。暴雨过程多,全国暴雨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南北洪涝并发,26个省(区、市)出现不同程度城市内涝,为暴雨洪涝灾害偏重年份。

登陆台风多,平均强度强,登陆强台风比例为历史最高,台风直接经济损失高于近10年平均;强对流天气多发重发,全国有2000多县(市)次出现冰雹或龙卷风天气,损失偏重;干旱范围小、影响偏轻,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夏旱和黄淮、江淮及陕西等地夏秋连旱较明显。

全年出现8次大范围、持续性中到重度霾天气过程,较2015年偏少3次,12月16-21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2016年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污染程度最重的霾天气过程。

2016年,主要粮食作物产区气候条件一般,部分地区因暴雨洪涝、高温、低温阴雨、阶段性干旱等造成农作物受灾。

2016年,全国大部地区交通运营不利天数较常年偏多,中东部地区偏多20天以上。2016冬半年,京津冀地区平均大气环境容量较常年和近十年分别偏低13%和2%,长三角和珠三角大气环境容量低于常年,但较近十年偏高。

中国气象局10日上午发布的《2015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认为,2015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助推了温室气体浓度增长。去年10月24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15年度全球大气温室气体公报。公报称,2015年开始的厄尔尼诺气候持续了20个月,是1951年以来出现的强度仅次于19/1998年的超强。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京都议定书》限排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六氟化硫(6)、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以及《蒙特利尔议定书》限排的部分卤代温室气体。其中,卤代温室气体是分子中含卤素原子(氟、氯等)温室气体的总称,例如氯氟碳化物(CFCs)、氢氯氟碳化物(HCFCs)等,几乎全部由人类活动产生,用作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清洗剂、灭火剂、溶剂、绝缘材料等。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气象局先后建设了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云南香格里拉、湖北和新疆阿克达拉等7个大气本底站,分别代表了我国几个典型气候、生态和经济区,开展中国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监测与分析。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4站还进入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或区域大气本底站序列,也被遴选进入了中国的国家大气成分本底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系列。

据了解,上述7个大气本底站开展了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和其它卤代温室气体,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同位素等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的联网观测。

其中,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于1990年开始样分析,1994年开始在线观测,迄今已有20多年历史,拥有国内最长的大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时间序列。其它大气本底站自2006年以来,陆续开展了温室气体的样和在线观测。同时,中国气象局初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分析标校体系,为进一步规范化开展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的网络化观测提供了示范、平台和经验,并在科学研究、技术标准溯源与传递、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大气中部分卤代温室气体如氯氟碳化物等的浓度已开始下降,而六氟化硫和一些氢氯氟碳化物、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浓度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青海瓦里关站和北京上甸子站大气中六氟化硫浓度分别为8.75±0.11ppt和8.79±0.13ppt,均达观测以来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