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气预报是从什么年代开始的?

2.意大利语台风和天气预报怎么说?

3.天气预报的历史

意大利天气预报15天_意大利天气预报15天查询系统官网

1853~1856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沙皇俄国同英法两国爆发了克里木战争,结果沙俄战败,正是这次战争,导致了天气预报的出现。 这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海战,1854年11月14日,当双方在欧洲的黑海展开激战时,风暴突然降临,最大风速超过每秒30米,海上掀起了万丈狂澜,使英法舰队险些全军覆没。事后,英法联军仍然心有余悸,法军作战部要求法国巴黎天文台台长勒佛里埃仔细研究这次风暴的来龙去脉。那时还没有电话,勒佛里埃只有写信给各国的天文、气象工作者,向他们收集1854年11月12~16日5天内当地的天气情报。他一共收到250封回信。勒佛里埃根据这些资料,经过认真分析、推理和判断,查明黑海风暴来自茫茫的大西洋,自西向东横扫欧洲,出事前两天,即11月12日和13日,欧洲西部的西班牙和法国已先后受到它的影响。勒佛里埃望着天空飘忽不定的云层,陷入了沉思:“这次风暴从表面上看来得突然,实际上它有一个发展移动的过程。电报已经发明了,如果当时欧洲大西洋沿岸一带设有气象站,及时把风暴的情况电告英法舰队,不就可避免惨重的损失吗?” 于是,1855年3月19日,勒佛里埃在法国科学院作报告说,假如组织气象站网,用电报迅速把观测资料集中到一个地方,分析绘制成天气图,就有可能推断出未来风暴的运行路径。勒佛里埃的独特设想,在法国乃至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深刻认识到,准确预测天气,不仅有利于行军作战,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有极大的好处。由于社会上各方面的需要,在勒佛里埃的积极推动下,1856年,法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天气预报服务系统。 天气预报的诞生历史说明,气象条件可以影响局部战争或战役的胜败,而由于战争的需要,又推动和发展了气象事业。 那么,什么叫天气预报呢?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就我国而言,气象台准确预报寒潮、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空前扩大,对大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而天气预报就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 16世纪以前,人们只能根据肉眼观测到的天象物象来判断天气或气候的变化,随着科学观天测云经验的积累,一些有预示性的云天现象被编成谚语而流传,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日头西虹雨”等,今天,这些谚语在我国农村仍然广为流传。 17世纪中叶,意大利人托里拆利发明了气压表,气象观测进入到应用仪器阶段,随着气象站的建立和气象理论的发展,出现了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演变规律来预测未来天气的单站预报方法。 100多年前,随着电报和探空气球的出现,地面和高空的气象报告可以被较快地传递和集中,欧洲出现了天气图。 19世纪后半叶,英法等国一些科学家开始用分析天气图来制作天气预报。1857年荷兰人白贝罗发现了风压定律;1917年至1928年挪威人皮叶克尼斯父子和瑞典人贝吉龙等创立了气团、锋面的学说;1937年至1939年美籍瑞典人罗斯贝创立了大气长波理论,使天气图预报方法由浅入深日臻成熟。 现在,计算机及航天应用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天气预报科技水平达到更高层次。

天气预报是从什么年代开始的?

大樱桃栽培技术要点:种植前先平整土地。挖好定植沟或定植穴。一般沟宽和深各70-80厘米,穴的长宽深度各70-80厘米,重粘土要求挖宽和深各80厘米以上的沟。沟和穴底部填20-30厘米的作物秸秆,上复土20厘米,上面再施土杂粪50斤/株,粪与土要搅拌均匀,沟填满后浇塌地水。阳历2月,水渗下后,土不粘时即可定植。芽苗定植时嫁接芽露出地面约5厘米,种后即浇水,使根和土紧密结合,芽开始萌动时把接芽1.5厘米以上的砧木剪去,同时把砧木的萌芽抹掉。以后经常抹砧木萌芽,保证接芽的生长优势。 定植后注意浇水保墒,防止抽干,5、6、7、8四个月各施一次尿素或磷酸二铵,每亩各为15、20、25、30斤,浅沟施入,施后结合浇水。 芽苗定植后到5月下旬至6月上旬,苗高50~60厘米进行摘心,剪去顶部10厘米,促使第一次分枝。大樱桃的枝经摘心和剪截之后一般都发3-4根新技。可选位正和生长健壮的枝作主干,其它的新枝用轻轻弯捏(也叫拿枝)和拉枝的方法使侧枝与主干成70-80度夹角。到6- 7月份,侧枝新梢长到40厘米长、主干长至距第一层分枝 50-60厘米时可进行第二次摘心,形成二级分枝,二级分枝也应注意开张角度,8月可进行第三次摘心。第一次冬剪也是在新梢40厘米处剪截,种后头三年整形修剪的原则是适时摘心或剪截。促使多级分枝,增加枝条数量,增加开花结果部位,注意枝条开张角度。头三年在施基肥的基础上,每年追施化肥3~4次,以氮肥为主,氮磷钾肥结合。 大樱桃的病虫危害较其它果树要轻得多,但不可不防治。主要虫害有毒翅蛾(痒辣子),梨小食心虫和红蜘蛛。这些虫害可以喷1500倍敌杀死兼治。但梨小食心虫一直危害嫩梢,除喷药外,还可以用黑光灯诱杀。剪除虫梢烧埋等方法控制危害,也要注意防治天牛和蝉的危害。大樱桃最严重的病害是流胶病,流胶的原因是伤口或剪口愈合不好,这样要注意剪去剪口处的干撅。防治天牛和吉丁虫,防止人为碰伤,防治方法:早春发芽前刮除病部的死组织,涂抹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砷50倍液,然后再涂白磁漆.

樱桃的种植要点

保花保果

“如何保花保果 ”, 樱 桃 种 植 户 要 重 视 以下几点:

1、授粉品种配置 樱 桃 的 绝 大 多 数 品 种 自 花 结 实 率 极 低 或自花不结实,必须配置授粉树。授粉品种要求与 主 栽 品 种 亲 和 性 好 ,花 期 相 遇 ,同 时 还 要 考虑相互授粉能力和互补授粉,授粉品种有2 个以上为宜。主栽品种与授粉树可按5:1 配置,以点状或行状均匀分布。若授粉品种配置不当或数量不足,可采取插挂花枝、高接授粉品种。

2、人工授粉 在初花期,从授粉品种中采集铃铛花蕾,制成花粉,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进行一次人工授粉。可采用手工点授、机械喷粉、鸡毛刷滚授等方法。授粉时间最好在晴天上午10 时-下午5 时。

3、花期放蜂 在樱桃花开10% 时,果园放蜜蜂或壁蜂进行传粉。

4、花期叶面喷肥 在 花 蕾 期 和 盛 花 期 各 喷1 次 0.3-0.5% 硼砂溶液,或0.3% 尿素+0.3% 硼砂+0.3% 磷酸二氢钾;谢花后可喷1-2 次 0.15% 绿芬威叶面肥。

5、激素保花保果在谢花后2 周左右,用 100-150 毫克 /升的赤霉素涂幼果果柄,能减少落果。

6、灌水或喷水早春花期易发生低温的地区,在花前灌水能推 迟 花 期3-5 天 ,错 开 低 温 天 气 ;或 在 花 期喷水,也能降低低温对开花坐果的影响。

丰产优质

提高樱桃产量和质量,可通过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等措施来调控产量和质量:

1、整形修剪主要树形采用纺缍树形,干高0.4-0.5 米、树高2.5-3.5 米。中心干上,轮生 15-25 个主枝单轴延伸、角度近水平、不分层次的主枝,除了下部3 个主枝可着生 2-3 个侧枝外,其余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不培养侧枝。此树形可使 树 体 枝 量 迅 速 增 加 ,立 体 结 果 能 力 强 ,群 体效益高。夏季修剪摘心,促进幼树花芽分化:轻度摘心(摘去顶端5 厘米左右):能发 1-2 个新梢,然后再对发出的新梢留 15 厘米左右连续摘心后能形成结果枝;中度摘心(新梢长到40厘米时摘去顶端 15厘米左右):能萌发3-4个分枝,并形成结果枝;重度摘心(新梢长到40 厘米以上时,留 15厘米左右摘去顶端):能促进萌发分枝,还能使下部形成短枝或叶丛枝,形成小结果枝。扭梢、拿枝:扭 梢 就 是 在 半 木 质 化 时 对 生 长 旺 盛 的 徒长枝、竞争枝扭转180 度,削弱其长势,促进花芽分化,改造成结果枝组;拿枝就是将强旺枝、徒长枝用手自基部向上挪动,伤及木质部而不折断,抑制生长,改变角度,促进花芽形成。结果枝组的培养:在生长季节进行扭梢或重度摘心,然后缓放 ,能 培 养 形 成 紧 奏 型 小 结 果 枝 组 ;用 轻 度 摘心 和 轻 短 截 的 方 法 能 培 养 成 单 轴 式 小 型 结 果枝组;冬季中短截和夏季中度摘心能培养形成大中型结果枝组。另外,6-7 月份用多效唑进行叶面喷施,也可抑制枝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

2、疏花结合冬季修剪 ,剪去下垂枝、细弱枝及连续结果多年的结果枝组;在花蕾期剪除过多、弱小花芽及发育差的弱小花蕾和畸形花蕾;开花后疏去双子房的畸形花、弱质花。每个花序上可保留1-2 朵花。

3、疏果疏果是在疏花的基础上进行的,时间一般在生理落果后进行。疏果原则:壮树强枝多留、弱 树 弱 枝 少 留 ;疏 果 顺 序 :先 里 后 外 、先 上 后下。疏除对象为弱小果、畸形果、病虫果、授粉受精不良及弱枝上的过多果。

温室樱桃栽培栽培技术

温室结构及品种选择

一、日光温室结构 选避风向阳、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沙壤土或壤土,以及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建日光温室。日光温室的跨度为7.5~9米,脊高2.9~3.3米,拱梁可用竹木或钢筋等材料,东西山墙及后墙均为50厘米厚双空心砖墙结构,后墙高180厘米,温室长50~80米。其采光、保温、抗压等性能都很好,竹术结构成本较低,钢筋结构成本偏高,但坚固性好,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樱桃品种选择 适合日光温室栽培的樱桃以早熟品种为佳,这样才可提早成熟,提高经济效益。栽培上表现比较好的品种有红灯和意大利早红等。

整形修剪

一、整形 (一)自然开心形。干高20~40厘米,无中心主干,全树有2~4个主枝,开张角度为40°左右,每个主枝上配备2~3层侧枝,每层间隔30厘米,侧枝上有各种类型的结果枝组。(二)自然纺锤形。干高40~60厘米,中心干上配备单轴延长的主枝6~10个,上面着生大量结果枝组。修剪时要及时落头开心,以控制树高。整形时,定植当年留50厘米定干,定干后从抽生的长枝中选留长势健壮、方位好的作为主枝,在生长季节拉成水平角。第二年冬剪时将中心干延长枝留40~60厘米短截。冬剪时对竞争枝和背上枝要疏除或短截,其余的斜生枝、中庸枝可缓放或轻剪。第三年对中心干留50厘米摘心,生长季继续开张角度,对背上枝和内膛旺长枝摘心,培养成结果枝组。

二、修剪 (一)生长期修剪。主要在新梢生长期和果实采收后进行。前者主要是抑制新梢旺长,促进分枝,可进行多次摘心。采果后的修剪主要是疏密枝。对两年生枝在腋芽处短截,待结果后再从基部疏除。(二)休眠期修剪。幼树期宜适当短截,以促分枝,增加花束状果枝及叶从枝,结果后应适当回缩,维持树体长势,提高结果能力。

病虫害防治

一、穿孔病 叶片初期出现紫褐色小斑点,后期病斑干枯而脱落,造成叶片穿孔,严重时早期落叶。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剪除病枝、消除病叶是防治此病的根本。在落花后至采收前,喷2~3次6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也可喷施硫酸锌石灰液防治。采果后喷波尔多液防治。

二、流胶病 主要发生在枝干上,尤其在分杈处发生较重。一般从采收后开始发病,随雨量的增加而加重。常因冻害、虫害、机械损伤所致。因此,防治此病最主要的是保护好树体。冬前在树干和枝条上涂白防止冻害,防治蛀干害虫,消除机械损伤等。对发生流胶病的枝干及时刮治,并涂疏理剂防治,以防蔓延。

三、红颈天牛 该害虫是危害枝干的重要害虫。主要防治方法:(一)在成虫发生期,人工捕捉成虫。(二)在成虫产卵前,用涂白剂(生石灰10份、硫磺1份、水40份配成)在主干、主侧枝上涂抹,防止产卵。(三)刮皮时发现有虫孔,用针或铁丝插入刺死或钩出在韧皮部危害的幼虫。(四)对注入木质部的幼虫,可将100倍的敌敌畏药液注入虫孔,或用1/4磷化铝片剂塞入洞中,再用塑料膜或泥将洞口封死,将洞内的幼虫熏死。

土肥水管理

樱桃属于浅根系树种,根系呼吸旺盛,所以要尽量满足根系生长所需水、肥、气、热的要求。每个生长季要中耕4~5次,中耕以5~10厘米深为宜。在采收后要进行浅翻,促进根系更新生长。施基肥应在晚夏或早秋进行,施用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加施适量的钙、镁、磷肥。在生长季还要追肥2~3次,花前和花后果实速长期追施,每株施尿素0.5公斤或三元复合肥0.5公斤。果实采收后每株可追施尿素0.5公斤或过磷酸钙1公斤、硼砂50克,施后浇水,以促使花芽形成和补充营养,另外还要进行2~3次叶面施肥。除结合秋施基肥、花前花后追肥和采后二次追肥各浇1次水外,还要在果实膨大期浇1次透水,上冻前浇1次封冻水。

温、湿度调控

一、温度的调控 主要靠开关通风窗、作业门和揭盖草苫调控。在温室覆盖地膜可提高地温2℃~3℃。覆膜至发芽前,白天温度保持在18℃~20℃,夜间温度保持在2℃~5℃;发芽至开花期,白天温度保持在18℃~20℃,夜间温度保持在6℃~7℃;开花盛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0℃~22℃,绝对不能超过25℃;落花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0℃~22℃,夜间温度保持在7℃~8℃;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夜间温度保持在10℃~12℃。以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夜间温度保持在12℃~15℃。

二、湿度的调控 从覆膜至发芽前,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湿度过低,开花不整齐,易受高温危害;湿度过高对花粉、发芽不利,且易染病。花期的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湿度过低,柱头易干燥,影响坐果。果实膨大期湿度控制在60%。在着色期至成熟期湿度控制在50%左右。土壤湿度可通过灌水来调节,果实膨大期需水较多,但此期宜小水勤灌,每次灌水10~15毫米深。果实成熟前灌水量以5~7毫米深为宜。 ( 黄骋 李豪 宋雨)

大樱桃早期的丰产栽培技术

大樱桃果实成熟早,有“报春鲜果第一枝”之美誉。它以色泽艳丽、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所青睐。以栽培经济效益高、果实生长期短、易管理,倍受栽培者所喜爱。但在生产中存在着形成经济产量晚,见效慢制约着大樱桃的发展。因此探索大樱桃早期丰产技术是促进大樱桃发展的关键。

大樱桃对土壤气候条件要求较严,必须有一个土层深厚,肥水条件好的园地,这是正常结果和丰产的基础。土壤要经常疏松。每年春夏秋季各耕翻一次,耕深25厘米左右,以利根系扩展。肥料管理上应施足基肥,追肥应做到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基肥在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份施入。以利翌年春天果树生长。按株施有机肥30-50公斤,尿素0.5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生长前期(5月份前)株施尿素0.75公斤,促进新梢生长。6月份后每株施过磷酸钙1.5公斤,硫酸钾1.2公斤。水分管理上要适应大樱桃既不耐涝又不抗旱的特点,土壤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80%之间。其中发芽至初花期可根据土壤墒情浇一次水,使土壤相对湿度在80%左右,以后控制土壤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

二、整形修剪

建造有利于早期丰产的树体结构是早期丰产技术的关键。

1、树形培养:大樱桃采用纺缍形有利于早期丰产稳产。这种树形要求栽植1.5米以上的健壮大苗,定干高度在80-90厘米,当年不培养主枝,到冬剪时把主干上萌发的枝条,采取极重短截,第二年开始培养主枝,这样可以加大中干和主枝的级次差别,有利于从属关系的培养。此树形一般要求干高60-70厘米,树高3.5-4米,在中心干上每隔20-25厘米错落有致地培养12-15个主枝,主枝角度在70-80度之间,不培养侧枝,在主枝上培养大中小型枝组。

2、夏季修剪:在整形过程中要结合夏季修剪,对主枝进行开角70度左右,延长枝长达50厘米左右时摘心,摘支尖端10厘米左右,冬季对延长枝短截时剪留40-50厘米左右,以保持枝轴紧凑。防止出现后部光秃现象。

夏季修剪主要以缓和树势,促进花芽形成为主,主要措施有:

(1)拉枝:在夏至前或8-9月份对主枝拉枝开角避免树冠郁闭,下部枝条枯死,拉枝可提高萌芽率,增加短枝数量,促进成花提早结果,还可改善冠内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枝质,防止内部光秃,缓和结果部位外移,增加有效结果体积,提高产量和质量。对强旺枝拉枝可缓和枝的长势,平衡树势。对辅养枝的开角要在80-90度左右。

(2)刻芽:萌发前在芽子和叶丛枝的上方横割一刀深达木质部促使抽发新梢,刻芽能提高侧芽或叶丛枝的萌发质量,增加中长枝的比例和总枝量,有利于整形和弥补冠内的空缺。

(3)摘心:对树体中的强旺枝,可进行连续摘心。对刻芽萌发的长枝、中枝长至15-20厘米时摘心培养中小型枝组,以增加有效结果部位,促使早结果和产量的提高。对旺枝摘心可达到促生分枝,增加短枝数量,缓和全树长势,达到提早结果的目的。对生长旺的枝条一年内可摘心2-3次。若为提高坐果率,摘心时间须限定于花后10-15天内进行。明显减少养分消耗,减少生理落果,且果大成熟早。摘心后萌发出的二次枝,成花率高。

(4)环剥:环剥是控制营养生长,促进早期结果的有效措施。大樱桃环剥的时间性很强,一般是开花期至晚花后10天,在树干或大枝上进行。剥口宽度可比苹果的标准略大,因其木质部薄壁细胞再生长出的树皮而剥口愈合速度快于苹果。

(5)疏枝:疏除过密、过强、光杆、紊乱树冠的多年生大枝,对调整树体结构,改善光照均衡树势,促进花芽分化极为有利。6月上旬疏枝,伤口容易愈合,对严重影响冠内通风透光,又无保留价值的强旺大枝可从基部疏除。

大樱桃幼树时期:主要是建立牢固的树体骨架,在整形的基础上,对各类枝条的修剪程度要轻,除适当疏除一些过密、交叉的乱生枝外,要尽量多保留一些中等枝和小枝,轻短截1年生枝,促发较多的分枝,以利骨干枝的生长。3-4年生的幼树,主枝的延长枝的短截程度,应根据枝条的生长强弱和着生的位置来确定。延长枝一般宜剪留40-50厘米,延长枝一般留外芽,枝条直立性强的品种也可以留里芽,待来年冬剪时剪除里芽,利用外芽当延长枝,这样可以开张角度,抑制其过旺生长。树冠内的各级枝上的小枝,基本不动。使其尽早形成果枝,以利提早结果和早期丰产。

意大利语台风和天气预报怎么说?

1853~1856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沙皇俄国同英法两国爆发了克里木战争,结果沙俄战败,正是这次战争,导致了天气预报的出现。 这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海战,1854年11月14日,当双方在欧洲的黑海展开激战时,风暴突然降临,最大风速超过每秒30米,海上掀起了万丈狂澜,使英法舰队险些全军覆没。事后,英法联军仍然心有余悸,法军作战部要求法国巴黎天文台台长勒佛里埃仔细研究这次风暴的来龙去脉。那时还没有电话,勒佛里埃只有写信给各国的天文、气象工作者,向他们收集1854年11月12~16日5天内当地的天气情报。他一共收到250封回信。勒佛里埃根据这些资料,经过认真分析、推理和判断,查明黑海风暴来自茫茫的大西洋,自西向东横扫欧洲,出事前两天,即11月12日和13日,欧洲西部的西班牙和法国已先后受到它的影响。勒佛里埃望着天空飘忽不定的云层,陷入了沉思:“这次风暴从表面上看来得突然,实际上它有一个发展移动的过程。电报已经发明了,如果当时欧洲大西洋沿岸一带设有气象站,及时把风暴的情况电告英法舰队,不就可避免惨重的损失吗?” 于是,1855年3月19日,勒佛里埃在法国科学院作报告说,假如组织气象站网,用电报迅速把观测资料集中到一个地方,分析绘制成天气图,就有可能推断出未来风暴的运行路径。勒佛里埃的独特设想,在法国乃至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深刻认识到,准确预测天气,不仅有利于行军作战,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有极大的好处。由于社会上各方面的需要,在勒佛里埃的积极推动下,1856年,法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天气预报服务系统。 天气预报的诞生历史说明,气象条件可以影响局部战争或战役的胜败,而由于战争的需要,又推动和发展了气象事业。那么,什么叫天气预报呢?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就我国而言,气象台准确预报寒潮、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空前扩大,对大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而天气预报就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 16世纪以前,人们只能根据肉眼观测到的天象物象来判断天气或气候的变化,随着科学观天测云经验的积累,一些有预示性的云天现象被编成谚语而流传,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日头西虹雨”等,今天,这些谚语在我国农村仍然广为流传。 17世纪中叶,意大利人托里拆利发明了气压表,气象观测进入到应用仪器阶段,随着气象站的建立和气象理论的发展,出现了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演变规律来预测未来天气的单站预报方法。 100多年前,随着电报和探空气球的出现,地面和高空的气象报告可以被较快地传递和集中,欧洲出现了天气图。 19世纪后半叶,英法等国一些科学家开始用分析天气图来制作天气预报。1857年荷兰人白贝罗发现了风压定律;1917年至1928年挪威人皮叶克尼斯父子和瑞典人贝吉龙等创立了气团、锋面的学说;1937年至1939年美籍瑞典人罗斯贝创立了大气长波理论,使天气图预报方法由浅入深日臻成熟。 现在,计算机及航天应用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天气预报科技水平达到更高层次。

参考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天气预报的历史

第三个肯定没错~第二个应该也可以

关于di后面加不加冠词,这个问题很复杂,意大利人也无法总结出完全适用的规律。

一般根据语言习惯,有时候加,有时候不加。

如果你不确定就最好把冠词加上。

历史的由来:

1,17世纪以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的变化,编成天气谚语,以此预测当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尤其是“看云识天气“的常识得到了广泛应用。17世纪以后,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观测仪器相继出现,地面气象站陆续建立,这时主要根据气压、气温、风、云等要素的变化来预报天气。但用天气图来预报天气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2,1820年,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布兰蒂斯绘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天气图,它为切实可行的天气预报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与沙皇俄国为了争夺黑海海峡而发生了克里木战争,英法两国派出了大批舰队前往参战。1854年11月14日,黑海上刮起了狂风,卷起巨浪,把停泊在海上的英法联合舰队军舰猛烈摔向礁石、海岸,使联合舰队蒙受到巨大的损失。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很震惊,立即命令巴黎天文台调查这场风暴的起因。天文学家勒威耶通过搜集、分析欧洲各地11月14日前后几天的气象资料,终于弄清了这场风暴的来龙去脉,并写出了调查报告。勒威耶认为,只要各地的气象观测网用电报迅速传递气象情况,便可即时绘制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了。

根据勒威耶的建议,法国、英国先后开始了天气预报,并很快普及到世界各地。后来,观测天气的手段不断增多,尤其是气象卫星的发射,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