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什么导致气候变化?气候又是如何变化的?

2.全球气候变化是什么意思

3.全球气候变化是什么

4.61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有什么区别

5.什么是气候变化简史?

什么是气候变化英文_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 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风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极值、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热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因而对于气候的形成因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辐射因素 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热能的源泉,地面热量收支差额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地面热量的收支差额为零,但对于不同地区,地面所接受的热量存在差异,因而会对气候的形成产生影响.同时,地面接受热量后,与大气不断进行热量交换,热量平衡过程中的各分量对于气候形成也有重要影响.二、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理维度、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上,而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可以归结到辐射因素上.地理维度不同,所接受到的热量不同,引起不同的气候;由于海洋和大陆具有不同的热力学特性,如容积热容量、导热率等海洋与陆地显著不同,因而海洋和大陆在气候上差异很大,比较而言,大陆上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海洋大.温度的年较差是区分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重要指标,并且,夏季大陆是热源,冬季海洋是热源,热源有利于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加强,而冷源有利于高压系统的形成和加强,海陆的分布使行星风带分为若干个高低压活动中心,这些高低压活动中心对于气候形成有重要影响,此外,海陆分布的不同也影响天气的变化;地势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在于,海拔高,太阳直接辐射增强,散射辐射降低,温度降低,湿度减小,而不同的地形也对气候影响不同,高原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明显;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也是因热量而成,海洋是地球表面热量的重要贮藏.三、环流因素 包括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地球的平均气温在过去1万年间似乎一直非常稳定,上下波动不到1℃,使人类文明能够在目前舒适的15℃下兴旺成长.但人类文明成功的本身却对迄今为止倍加关照我们的气候构成了破坏性威胁.对流层中自然形成的温室气体“保护毯”(在整个大气层中的体积不到1%)承担着调节地球气候的重要作用.当太阳能以可见光的形式到达地球时,就会使地表变暖.比太阳要冷得多的地球则以红外辐射或热辐射的形式将该能量反射回太空.温室气体能够阻止红外辐射直接进入太空.由此造成的“自然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比在没有这种效应的情况下高出30℃,而这对我们所知的生命存活条件至关重要.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自250年前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我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一直是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使这层保护毯越变越厚.这已经给至少65万年以来的大气组成带来了最剧烈的改变.除非我们做出重大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否则全球气候将在今后的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持续迅速变暖.

是什么导致气候变化?气候又是如何变化的?

全球气温和环境发生了变化。

中美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指的是全球气温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即,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两者中的一个或两个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气候变化的原因是:1、自然原因: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2、人类原因: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利用、城市化等。

全球气候变化是什么意思

气候 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风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极值、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 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热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因而对于气候的形成因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辐射因素 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热能的源泉,地面热量收支差额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地面热量的收支差额为零,但对于不同地区,地面所接受的热量存在差异,因而会对气候的形成产生影响。同时,地面接受热量后,与大气不断进行热量交换,热量平衡过程中的各分量对于气候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二、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理维度、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上,而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可以归结到辐射因素上。地理维度不同,所接受到的热量不同,引起不同的气候;由于海洋和大陆具有不同的热力学特性,如容积热容量、导热率等海洋与陆地显著不同,因而海洋和大陆在气候上差异很大,比较而言,大陆上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海洋大。温度的年较差是区分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重要指标,并且,夏季大陆是热源,冬季海洋是热源,热源有利于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加强,而冷源有利于高压系统的形成和加强,海陆的分布使行星风带分为若干个高低压活动中心,这些高低压活动中心对于气候形成有重要影响,此外,海陆分布的不同也影响天气的变化;地势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在于,海拔高,太阳直接辐射增强,散射辐射降低,温度降低,湿度减小,而不同的地形也对气候影响不同,高原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明显;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也是因热量而成,海洋是地球表面热量的重要贮藏。 三、环流因素 包括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 地球的平均气温在过去1万年间似乎一直非常稳定,上下波动不到1℃,使人类文明能够在目前舒适的15℃下兴旺成长。但人类文明成功的本身却对迄今为止倍加关照我们的气候构成了破坏性威胁。 对流层中自然形成的温室气体“保护毯”(在整个大气层中的体积不到1%)承担着调节地球气候的重要作用。当太阳能以可见光的形式到达地球时,就会使地表变暖。比太阳要冷得多的地球则以红外辐射或热辐射的形式将该能量反射回太空。温室气体能够阻止红外辐射直接进入太空。由此造成的“自然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比在没有这种效应的情况下高出30℃,而这对我们所知的生命存活条件至关重要。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自250年前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我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一直是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使这层保护毯越变越厚。这已经给至少65万年以来的大气组成带来了最剧烈的改变。除非我们做出重大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否则全球气候将在今后的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持续迅速变暖。

全球气候变化是什么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响应是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UNFCCC)的发展而逐渐成型的。1992年UNFCCC阐明了其行动框架,力求把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稳定在某一水平,从而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到目前为止,UNFCCC已经收到来自185个国家的批准、接受、支持或添改文件,并成功地举行了6次有各缔约国参加的缔约方大会。尽管目前各缔约方还没有就气候变化问题综合治理所取的措施达成共识,但全球气候变化会给人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气候变化会使人类付出巨额代价的观念已为世界所广泛接受,并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容易理解的定义: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全球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

气候变化的影响据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刚刚过去的1998年至2007年是有记载以来最暖和的十年。没有人知道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才能算是“安全”,但我们却清楚知道全球气候变化为人类及生态系统带来的灾难:极端天气、冰川消融、永久冻土层融化、珊瑚礁死亡、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旱涝灾害增加、致命热浪等等。现在,不再是科学家在预言着这些改变,从北极到赤道,人类已开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挣扎着求生存。 但这一切只不过是气候变化的影响之序幕,我们正在经历危险的气候变化,升温的车轮越转越快。要阻止这场灾难,我们必须马上行动。

地球温度上升导致喜马拉雅等高山的冰川消融、对淡水形成长期隐患; ·海平面上升,上海、广州等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面临咸潮破坏,甚至淹没之灾; ·冻土溶化,日益威胁当地居民生计和道路工程设施; ·热浪、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等越来越频繁,导致当地居民生命财产损失加剧; ·粮食减产,千百万人面临饥饿威胁; ·每年,全球因气候变化导致腹泻、疟疾、营养不良多发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5万,主要发生在非洲及其它发展中国家。2020年,这个数字预期会增加一倍; ·珊瑚礁、红树林、极地、高山生态系统、热带雨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受损害。无论气候变化的影响规模大小,贫困人群将受害最深。贫穷国家因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海平面上升、疾病传播及农作物减产所带来的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持续升温若不加以阻止,数千年后,格陵兰冰盖会全部消失,全球海平面将随之上升7米!

人类从未面对如此巨大的环境危机,如果我们再不立即取行动,阻止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的影响将再也无法弥补。

61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有什么区别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全球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全球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影响气候变化因素非常多,涉及太阳辐射、大气构成、海洋、陆地和人类活动等诸多方面,对气候变化趋势,在科学认识上还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不同区域气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具体影响和危害,还无法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但从风险评价角度而言,大多数科学家断言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种巨大环境风险。

什么是气候变化简史?

1、全球气候变化是指自1900年以来的地球上气候的变化.最近我们看到的和预计今后80年将发生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的行为引起的而非自然的变化

2、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指全球气候变暖、大气臭氧层的损耗、大气中氧化作用的减弱等.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其它系统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气候变化仍是全球变化的核心内容

3、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指在CO2的体积百分浓度升高的情况下,大气温度及降水量发生变化

4、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大气成分中CO2、CH4、N2O、CFCs、O3等气体增加及其可能造成全球性的大气升温及其它可能变化

地球气候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从月、季、年际、年代际,一直到数以万年计的冰期和间冰期。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分外部因子和内部因子,外部因子主要包括太阳活动的变化、地球轨道的改变、日地关系的变化、地球表面火山爆发等自然因子和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土地利用变化等造成大气组成变化的人类活动,内部因子包括海洋温度、大气环流、冰雪覆盖、土壤湿度、生态系统的变化等等。

气候一直呈波浪式发展,冷暖干湿交替。气候变化可以是周期性的,也可以是非周期性的。根据不同的时间尺度,地球气候史通常分为地质时期气候、历史时期气候和近代气候三个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距今有1万~22亿年,以冰期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温度振幅为10~15℃。历史时期气候一般又分为五大冰期。

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指距今1万~22亿年的气候变化,其气候变化幅度很大,它不但形成了各种时间尺度的冰河期和间冰期的相互交替,同时也相应地存在着生态系统、自然环境等的巨大变迁。地质时期的气候体现了大气、海洋、大陆、冰雪和生物圈等组成的气候系统的总体变化。

气候变化与气候极值(1)震旦纪大冰期气候——距今6亿年前。科学家在亚、欧、非、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中都发现了冰碛层。这是震旦纪大冰期气候的证据。

(2)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距今3亿~6亿年,包括寒武、奥陶、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当时气候总体上趋于温暖、湿润,森林生长繁茂。

(3)石炭—二叠纪大冰期——距今2亿~3亿年,始于石炭纪末期,止于二叠纪中期,主要影响在南半球。

(4)三叠纪—第三纪大间冰期——距今200万~2亿年,包括三叠、侏罗、白垩,都是温暖气候。三叠纪时气候炎热而干燥,到侏罗纪时转为湿热,成为继石炭之后又一个成煤期。白垩纪时转为干燥,到新生代的早第三纪世界气候更普遍变暖。晚第三纪东亚大陆东部气候趋于湿润。

(5)第四纪大冰期——距今200万开始至现在。影响范围十分广泛的世界规模的大冰期。在第四纪时受冰期进退直接影响的地区形成亚冰期(平均气温比现在低8~12℃)和亚间冰期(气候比现在偏暖,低纬地区比现在高5.5℃)。中国也发生过多次亚冰期和亚间冰期气候的交替演变。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自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约距今1万年左右时期开始,全球进入冰后期,并有两次大的波动。一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最适气候期,当时气温比现在高3~4℃;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气候,其中1550~1850年为冰后期以来的寒冷期。为小冰河期,气温比现在低1~2℃。

3.近代气候变化:近百年来由于有大量的气温观测记录,区域和全球的气温序列不必再用代用资料。尽管观测资料和处理方法不同,所得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总的趋势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40年代达到顶点。此后世界气候有变冷现象。进入60年代以后,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冷趋势更加显著;进入70年代以后,世界气候又趋暖;到1980年以后,世界气温增暖形势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