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梅雨季节什么时候以及分布

2.什么是梅雨季为什么会有梅雨季?

3.中国哪些地方会出现梅雨季节?

4.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5.为什么叫梅雨季节

6.梅雨时节是指几月

7.梅雨天气有什么特点

梅雨季节特征_梅雨季节气候特点

梅雨季节,是指每年6、7月间东南季风暖湿气流在太平洋上流经长江中下游的中国南方、台湾中南部、日本和韩国等地的连续阴雨天天气现象,由于江南梅花的成熟,故称 "梅雨",这段时间称为梅雨季节。北方无雨天气,梅雨季节,是指每年6、7月份东南季风在太平洋上流动的暖湿气流,经过长江中下游的中国南部、和南部以及韩国等地的最后一天出现的阴雨天气现象,由于江南梅的成熟,所以称之为梅雨,这个时间段称为梅雨季节。

梅雨时节空气湿度大,温度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有人称梅雨时节为同质性霉变。梅雨季节过后,天气以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为主,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北方没有阴雨天气,梅雨季节,是指每年6、7月份东南季风在太平洋暖湿气流的作用下,经过长江中下游的中国南方、台湾中南部、日本和韩国等地出现的连续阴雨天天气现象,由于江南梅花的成熟,故称 "梅雨",这段时间称为梅雨季节。

因为梅雨一般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的风在早晨徘徊的时间太长。在北方,干旱多,雨水少,尤其是春天,春雨贵如油。有些地方甚至一年都不下雨,所以北方没有梅雨天气。北方的秋天往往有连续的雨,但这不是梅雨天气。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百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梅雨季节什么时候以及分布

 随着春天的到来,梅雨季节是不可避免的,梅雨天气的到来预示着天气变化无常,面对潮湿的天气很是不爽,衣服怎么也晒不干,特别闹心,那么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呢

 初夏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时间的阴沉多雨天气。时值江南梅子成熟,故称“梅雨”或“黄梅雨”。又因此时温度高、湿度大、风速小、光照奇缺,器物易发霉,所以又称“霉雨”。

 “入梅”的时间总是分布在6月6日至6月15日之间

 “出梅”的时间在7月8日至7月19日之间。

 梅雨季节 - 自然气候现象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成因

 每年大约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6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什么是梅雨季为什么会有梅雨季?

每年的梅雨季节可以说是每一年最糟糕的时候,因为梅雨季节的时候天气湿度非常大,并且还经常性的下雨,因此我们的房子里面非常容易就会出现潮湿,而且一些弄湿的地方都不会容易干,因此每一年到了梅雨时节的时候,大家都会多加注意,把自己的烘干机拿出来以及减少室内湿度的增加。而梅雨期时间到底是什么时候,都是每个人非常关心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梅雨季节都是在什么时候吧。

梅雨季节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分布

梅雨主要出现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台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世界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

成因

每年大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5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中旬到下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4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

梅雨与雨带

梅雨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研究发现,欧亚大陆在20N至40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带。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南压东侧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少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在西风带影响下,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得温和多雨。即表现为副热带夏干冬湿的地中海式气候。

大陆东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控制,下沉空气原来也较干,但从暖湿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带来丰沛的降水,产生了副热带湿润气候。这里由于海陆对比十分强烈,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夏雨冬干,雨量集中在夏季,恰与地中海式气候相反。

如果和同纬度的美国东岸比,也是截然不同。美国东岸中纬地带夏季风来临前后就不会出现长时期的阴雨天气,人们从未有长期天气闷热之感,发霉现象难以出现。可见,在同一纬度上降水季节迥然不同。所以,在世界上,只有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大致起自宜昌以东、北纬29度至33度的地区,以及日本东南部和朝鲜半岛最南部有黄梅出现。也就是说,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在我国则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一般发生在春末夏初。

出现时间规律

正常

梅雨开始的日子为“入梅”(或“立梅”),结束那天为“出梅”(或“断梅”)。梅雨开始的时间,大致上纬度越高则时间越晚。台湾地区大约在5月中旬入梅,5月中旬出梅。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农历每年4月中旬入梅,5月上旬出梅。但具体各地有所差异,浙江地区是农历五月初入梅,具体是逢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梅。

反常

空梅每一年梅雨的范围、持续时间以及雨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如果没有梅雨,现象称为空梅。

重梅黄梅雨季过后,通常天气放晴进入炎炎盛夏。如果这个时候又转成阴雨绵绵,并且持续较久,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称为“重梅”。民间俗谚有云“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重梅”。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

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4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5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5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中国哪些地方会出现梅雨季节?

成都的梅雨季节又来了从昨天晚上22点过开始到现在10点过还在下,根本就没有要停的意思!

什么是梅雨季

梅雨,又称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和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时的空气湿度较大且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三四月份下雨是梅雨季吗

三四月份下雨不是梅雨季。梅雨,是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梅雨形成条件: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在这种环流条件下,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活跃。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气。

为什么会有梅雨季?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研究发现,欧亚大陆在20N至40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带。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南压东侧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少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在西风带影响下,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得温和多雨。即表现为副热带夏干冬湿的地中海式气候。大陆东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控制,下沉空气原来也较干,但从暖湿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带来丰沛的降水,产生了副热带湿润气候。这里由于海陆对比十分强烈,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夏雨冬干,雨量集中在夏季,恰与地中海式气候相反。如果和同纬度的英国东岸比,也是截然不同。美国东岸中纬地带夏季风来临前后就不会出现长时期的阴雨天气,人们从未有长期天气闷热之感,发霉现象难以出现。可见,在同一纬度上降水季节迥然不同。所以,在世界上,只有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大致起自宜昌以东、北纬29度至33度的地区,以及日本东南部和朝鲜半岛最南部有黄梅出现。也就是说,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在我国则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形成梅雨锋暴雨的大气环流条件一般包括:①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②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在这种环流条件下,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活跃。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气。梅雨锋暴雨是不同尺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定地区的特殊天气,大气环流的变异性,导致各年梅雨期开始有迟有早,梅雨持续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有的年份,梅雨锋不明显,出现“空梅”,形成干旱天气。有的年份,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江淮流域梅雨结束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天气

2。雨带虽然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但它的出现却不是孤立的,是和大范围雨带南北位移紧紧相连的。在110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在汛期从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主要雨带摆动在南岭山脉和南岭以南地区。在个别年份,虽然在某一段时间内移到南岭以北地区,但是从一个候或一个旬的多年平均情况来看,它往往是维持在28N,29N以南。这个时期就称为江南雨季或华南前汛期。6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29N-33N范围内,稳定少动。这时南岭以南地区已处在雨带之外,阴雨天气结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告别了风和日丽的初夏,迎来了阴雨绵绵的季节,大雨、暴雨时而出现,一直维持到7月上旬,这就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节。7月中旬开始,雨带再次北移,到了33N以北地区。先后在黄河、淮河流域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停滞、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强降雨过程,分别称为黄淮雨季、华北雨季此时,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骄阳高挂,进入了炎热的盛夏季节。这种天气一直要维持到8月下旬,然后雨带才随着冷空气的逐渐活跃而快速南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使雨带一直退到华南沿海地区。雨带的这种规律性变化,说明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并不是孤立的、局部的天气气候现象,而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季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主要雨带向北移动过程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滞的反映。参考文献。

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其他省份也有梅雨季节但是不明显,典型梅雨季节主要出现在我国北起黄淮地区,南至湖南、江西、浙江三省中北部,西到湖北宜昌,东至上海的长江中下游。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

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扩展资料:

出现的原因:

大陆东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控制,下沉空气原来也较干,但从暖湿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带来丰沛的降水,产生了副热带湿润气候。这里由于海陆对比十分强烈,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其显着特点是夏雨冬干,雨量集中在夏季,恰与地中海式气候相反。

如果和同纬度的美国东岸比,也是截然不同。美国东岸中纬地带夏季风来临前后就不会出现长时期的阴雨天气,人们从未有长期天气闷热之感,发霉现象难以出现。

可见,在同一纬度上降水季节迥然不同。所以,在世界上,只有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大致起自宜昌以东、北纬29度至33度的地区,以及日本东南部和朝鲜半岛最南部有黄梅出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梅雨季节

为什么叫梅雨季节

 一旦进入了梅雨季节,空气的湿度会加大、气温也会增高。家中的很多衣物或者是布质的沙发很容易因为梅雨季节的到来而发霉,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节过后,天气也开始由亚热带高压主导,进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

  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1、梅雨季节是每年的六月份至七月份。它是由于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在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台湾地区之后,出现持续的天阴有雨气候现象。

 2、每年的六月份到七月份是梅雨出现的季节。季节的天气是不稳定的,对于我们来说梅雨季节的出现要做好防潮的工作,房间的地板湿度太大,严重的还会涉及到橱柜里面的衣物。但是对于植物来说,这是一个滋润的季节,很多植物可以通过这个季节迅速吸收养分。

 3、梅雨季节的出现,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潮的工作呢?首先,可以用布袋或者是麻袋裹着生石灰放置在室内的各个地方,这样可以保持室内空气的干燥。其次,可以在衣柜,鞋柜买常见的吸湿用品,比如吸湿盒、吸湿包等。

 4、虽说梅雨季节的到来雨水是比较多的,但是在晴天的时候要开窗通风。开窗通风的时间最好是在下午,因为下午的时候,气候相对干燥,开窗才能调节室内气候温度。

 5、木炭对于去湿气也有很好的作用。将木炭用纸包住放在屋内就好,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要放在小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梅雨季节出现的返潮现象,不用太担心,等天气变晴的时候,这种返潮现象即可消失。

 相信梅雨季节的到来,给很多人都带去了烦恼。每当梅雨季节到来,镜子会起雾,被褥、衣物都难以晾干,而且容易发霉。所以,在梅雨季节做好防潮工作是很重要的,对于有风湿病的病人来说,梅雨季节的到来也会刺激病情的发生,每天在睡觉之前进行泡脚是很有必要的。

梅雨时节是指几月

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这段时间里,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此时温度高、湿度大、风速小、光照奇缺,器物易发霉,所以又称“霉雨”。梅雨季节一般出现在6—7月份。梅雨,是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的持续时间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

梅雨形成的原因是,每年大约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6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

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现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

扩展资料:

目前学界认为东亚夏季风始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平均在5月下旬左右),这个南海夏季风属于热带西南季风的范畴,南海夏季风逐步增强北抬,梅雨期正北抬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和副高西北侧的副热带西南季风合体,与冷空气交汇、风速辐合等形成梅雨带。

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大陆东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控制,下沉空气原来也较干,但从暖湿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带来丰沛的降水,产生了副热带湿润气候。这里由于海陆对比十分强烈,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夏雨冬干,雨量集中在夏季,恰与地中海式气候相反。

梅雨开始的日子为“入梅”(或“立梅”),结束那天为“出梅”(或“断梅”)。梅雨开始的时间,大致上纬度越高则时间越晚。台湾地区大约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农历每年4月中旬入梅,5月上旬出梅。

但具体各地有所差异,浙江地区是农历五月初入梅,具体是逢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梅。

空梅每一年梅雨的范围、持续时间以及雨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如果没有梅雨,现象称为空梅。

重梅黄梅雨季过后,通常天气放晴进入炎炎盛夏。如果这个时候又转成阴雨绵绵,并且持续较久,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称为“重梅”。民间俗谚有云“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重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梅雨季节

梅雨天气有什么特点

梅雨时节是指每年6、7月份。

梅雨,亦称“霉雨”,指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因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而得名,此时段被称作梅雨季节。

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根据梅雨出现的时间以及持续时间长短,可以将其分为正常梅雨、早梅雨、迟梅雨、特长梅雨短梅和空梅等,由于每年的气候变化都有所不同,梅雨的出现也会有所区别。

梅雨的分类:

梅雨分为正常梅雨、早梅雨、迟梅雨、特长梅雨、短梅、空梅和倒黄梅这几种类型。

1、正常梅雨。

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长达20多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阴雨绵绵、高温高湿,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梅雨总数的一半。

2、早梅雨。

梅雨每年都会有,但有的年份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气象上把“芒种”节气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开始后气温还比较低,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早梅雨基本上是十年一遇。

3、迟梅雨。

6月下旬以后才开始的梅雨被称为迟梅雨,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持续时间不长,平均只有15天左右,不过迟梅雨的隆雨量比较集中。

4、特长梅雨。

有时候梅雨来得很早,并且维持的时间特别长,整个梅雨期甚至长达两个多月,带来大量的降水,特长梅雨容易导致洪水泛滥成灾。

5、短梅和空梅。

同特长梅雨相反的是,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十来天就过去了而且降水量不大,这种情况称为"短梅"。甚至有些年份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这样的情况称为"空梅”。

6、倒黄梅。

有时候梅雨季节好像已经过去了,可是几天后又重新出现高温潮湿的雷雨天气,并且会维持-段时期,被称为“倒黄梅”,倒黄梅一般会持续7-10天左右。

一、梅雨的特点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每年大约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6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梅雨主要出现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台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世界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多数年份,梅雨期持续20-25天,长的可达一个多月,短的只有几天。少数年份不出现梅雨,雨带从华南迅速越过江淮流域而进入华北一带,称为“空梅”。

二、中国梅雨时期特点是什么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早梅雨

造成早梅雨的基本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跳提早发生,使得我国东半部主要的降雨带突然从南岭以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像11年的梅雨5月26日就开始了,比正常的梅雨提前半个多月。这一年天气的转折变化是从热带地区先开始的。

在5月下旬短短十天内,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台风,这些台风发生在副热带高压的南侧,并向西北方向移动。它的这种活动,就好象副热带高压受到一个往北的推动力那样,使这个高压向北拾升上来,在这个变化期间,高空西风急流北移,长江中下游的梅雨也就因而突然开始。需要说明的是,副热带高压的提早北跳,并不都是热台风活动所引起的,其他的原因也可造成它的北跳提前发生。只要出现副高提前移到华南沿海稳定的局面,都会造成“早梅雨”。

迟梅雨

迟梅雨:有的年份,初夏南支西风急流强而稳定。6月份,在对流层的中部,从我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面的西北太平洋上,一直维持着一支强劲的西风,它的存在,抑制了西北太平洋副高的北抬,使得长江中下游的雨带久久不能建立。这样,就造成了梅雨姗姗来迟。如1982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直到7月9日才开始,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这一年在6月20日以前,西风急流偏南,副热带高压也偏南。到20日前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伸展在我国东南沿海的高压脊曾经一度加强,北抬到华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曾经出现过三、五天的阴雨天气。但是,这个变化还不是季节性的转折。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主体尚未北移,特别是南支西风还停留在北纬30度附近。在西风急流影响下,一股股冷空气南下,副热带高压不久也南退了。直到7月上旬后期,东亚上空的西风急流突然向北撤退,使副高在我国东部沿海及日本上空明显北跳,梅雨才开始到来。

特长梅雨

特长梅雨:特长梅雨的主要原因是“出梅”特别迟,如1954年梅雨到7月底8月初才结束。是什么原因使得梅雨久久不能结束呢?这一年,整个北半球的大气运动特征有许多异常之处,从亚洲及西北太平洋这个区域来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1954年6、7月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比正常年份偏南很多。尤其是7月份,对流层中部东亚沿海地区副高的脊线位置基本上沿着北纬18度,比常年平均偏南约八百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