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候的全部类型和特征和影响因素 给我个表格吧、谢谢、、11种气候类型~

2.不按规矩分布的气候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3.地理中有哪些气候?都有什么特点?

4.世界上有哪些气候类型

5.急求各大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特征、地区、植被、自然带

6.12种地带性气候 型别 分布 特征 及其成因

不同气候的特点和成因有哪些_不同气候的特点和成因有哪些呢

特征及原因

1、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2、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

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

扩展资料:

气温和温度带:

1.冬季气温的分布

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纬度位置的影响 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中国大部处于北温带,由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少,同时中国南北纬度相差达50℃,北方与南方太阳高度差别显著,故造成北方大部地区气温低,且南北气温差别大。

冬季风的影响 冬季,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常有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吹来,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因此更加剧了北方严寒并使南北气温的差别增大。?

2.夏季气温的分布

从中国夏季7月等温线图上可以看出:除了地势高的青藏高原和天山等以外,大部地区在20℃以上,南方许多地方在28℃以上;新疆吐鲁番盆地7月平均气温高达32℃,是中国夏季的炎热中心。所以除青藏高原等地势高的地区外,中国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别不大,是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征。?

其形成原因有:夏季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中国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普遍增多。加之北方因纬度较高,白昼又比较长,获得的光热相对增多,缩短了与南方的气温差距,因而中国中国普遍高温。

3.中国的温度带

中国采用积温来划分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所以通常把日平均气温连续≥10℃的天数叫生长期。把生长期内每天平均气温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叫积温。

一个地区的积温,反映了该地区的热量状况。根据积温的分布,中国划分了5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 不同的温度带内热量不同,生长期长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种类也有明显差别

百度百科-中国地理

气候的全部类型和特征和影响因素 给我个表格吧、谢谢、、11种气候类型~

1、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4、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5、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6、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潮湿且降水分配均匀。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9、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11、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12、极地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13、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全年低温,年气温差较小,日较差大。

扩展资料

不同气候类型的成因

1、太阳辐射:

陆地若受阳光照射强、 则地面气温高;若阳光照射弱、则地面气温低。而海水因为热传递强,所以温度稳定。

当陆地受阳光照射强、而导致陆地气温高时,陆地的空气膨胀上升,此时海面的空气相对来说比重大,海面空气沿着地表从海面流入陆地。而海面较低的温度导致海面上空的空气因收缩而下降,地面上则由于温度高导致的空气膨胀而上升,于是高空的空气从大陆上空流入海洋上空。

反之,若陆地受阳光照射弱、而导致的地面气温低于海洋温度时,海洋上空的空气上升,陆地上空的空气下降,地表的空气则是从陆地流向海洋。

因此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等特征有所不同,根据这些特征而把各地不同的气候分为若干种类型。

2、大气环流

3、下垫面(海陆位置,洋流,地形)

不按规矩分布的气候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1(红),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分布:赤道附近;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浅棕),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分布:南北纬10度~南北回归线附近;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气候成因:干季受信风带,湿季受赤道低压控制.

3(粉),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东南亚、中南半岛;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季交替; 气候成因:冬(旱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雨季):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3(浅紫),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中国的秦岭淮河以南; 气候特点:冬低温少雨,夏湿热; 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黄),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分布:回归线~30度附近;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气候成因:终年受副高或信风控制(信风是从大陆吹来的干风,且是由高纬吹向低纬,是一个升温的过程,不易形成降水).

5(浅紫),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中国的秦岭淮河以南; 气候特点:冬低温少雨,夏湿热; 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深紫),地中海气候:

气候分布:30~40度,大陆西岸;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气候成因:副高(干)和盛行西风(湿)交替控制.

7(暗绿),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分布:40度~60度,大陆西岸; 气候特点:终年湿润,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冬天高于0度,夏天低于20度); 气候成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风是从海上吹来的暖湿风).

8(亮绿),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35~50度,大陆东岸; 气候特点: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 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绿),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分布:温带大陆内部; 气候特点:干,冬冷夏热温差大; 气候成因:身居大陆内部.

10(灰),极地气候:

气候分布:极圈内;气候特点:终年寒冷干旱; 气候成因:纬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热带雨林:高温多雨

热带稀树草原:夏湿冬干

热带季风:夏湿冬干

热带沙漠:干旱少雨

亚热带季风:夏热冬温

地中海: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暖湿多雨

温带海洋性: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季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温带大陆性:终年干旱少雨

亚寒带针叶林:冷湿

苔原:长冬无夏,气候严寒

冰原:全年酷寒

地理中有哪些气候?都有什么特点?

热带气候

1.热带草原气候

东非高原和圭亚那高原 地势较高,造成气温下降,降水也减少(改变了大气环流状况),形成了终年高温,带有明显干湿两季的气候特点

2.热带沙漠气候

非洲西南部沿岸 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秘鲁沿岸 秘鲁寒流影响,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索马里沿岸 索马里寒流的影响

澳大利亚西海岸 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地势平坦、大分水岭对东南信风的阻挡

塔尔沙漠 人为古代对植被的破坏造成沙漠化

2.亚热带气候

北美大陆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不明显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北美大陆东部不如东亚地区哪么明显。再加上北美大陆中部地势平坦,南北不同性质的寒暖气流互相交锋,气旋活动也比较频繁,造成季风环流遭到削弱

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地中海气候 其西部为大分水岭,地处西风带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3.温带气候

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而且一直眼神到北极圈附近 欧洲西部大陆破碎,水域面积广,其季风性质被极大削弱。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得欧洲西部的气温和降水进一步加强

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南北二岛在大陆东岸出现了温带海洋性气候 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

北美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延伸,且地域面积狭小 受地形影响,东部为落基山

巴塔哥尼亚高原为温带大陆气候 这里距离海洋很近,且受西风带影响,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山脉阻挡了水汽的进入,降水稀少,东部受大西洋寒流影响,降水更加稀少。

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在亚欧大陆的西岸比东岸分布的维度要高 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东部受千岛寒流影响

世界上有哪些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分布:赤道附近;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分布:南北纬10度~南北回归线附近;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气候成因:干季受信风带,湿季受赤道低压控制。?

3、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东南亚、中南半岛;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季交替;气候成因:冬(旱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雨季):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4、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中国的秦岭淮河以南;气候特点:冬低温少雨,夏湿热;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5、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分布:回归线~30度附近;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气候成因:终年受副高或信风控制(信风是从大陆吹来的干风,且是由高纬吹向低纬,是一个升温的过程,不易形成降水)。?

6、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中国的秦岭淮河以南;气候特点:冬低温少雨,夏湿热;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7、地中海气候:?

气候分布:30~40度,大陆西岸;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气候成因:副高(干)和盛行西风(湿)交替控制。?

8、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分布:40度~60度,大陆西岸;气候特点:终年湿润,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冬天高于0度,夏天低于20度);气候成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风是从海上吹来的暖湿风)。?

9、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分布:35~50度,大陆东岸;气候特点: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0、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分布:温带大陆内部;气候特点:干,冬冷夏热温差大;气候成因:身居大陆内部。?

11、极地气候:

气候分布:极圈内;气候特点:终年寒冷干旱;气候成因:纬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百度百科-气候类型

急求各大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特征、地区、植被、自然带

1、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位于赤道附近,向南、北延伸5°~10°左右,主要分布区为: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

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月降水量也超过60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12℃。

2、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也称热带干湿季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

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

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个月的干季。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3、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也称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热带荒漠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少雨。

大致分布于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及内陆,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西亚(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热带沙漠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变率很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

4、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以及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台湾省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略有类似分布。

这里全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草原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过赤道多雨气候区。

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本区热带季风发达,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形成旱季;夏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成雨季。

5、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类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气温变化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较多。

12种地带性气候 型别 分布 特征 及其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 12℃。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干季和湿季。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个月的干季。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干燥。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变率很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季和雨季。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过赤道多雨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本区热带季风发达,有明显的干湿季,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形成干季;夏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成温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即少雨)。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增多.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它是处在热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些地区受气压带季节位移影响显著,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温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全年雨量适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冬季。

亚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包括西亚的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高原、美国西部的内陆高原以及南美的格栏查科等地。干旱气候的形成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或因有山地阻挡,湿润的涵养气流难以到达,又兼这里地处亚热带,鼓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半干旱气候属于由干旱气候向其他气候的过度类型。这里的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亚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基本与热带草原气候相同,但分布在亚热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多雨。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终年处在西风带,深受海洋气团影响,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在22℃以下,气温年、日较差都小。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较多,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风坡可达2,000~3,000毫米以上。这种气候在西欧最为典型,分布面积最大,在南、北美大陆西岸相应的纬度地带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也有分布。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稀少。分布在北纬35°~55°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西经100°以东)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这种气候在气温、降水的变化上同温带季风气候有些类似,但风向和风力的季节变化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明显。冬季由于气旋活动影响,降水稍多;夏季有对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也很大。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温带阔叶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西欧、东亚和北美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热月平均温度13—23℃,最冷月平均温度约-6℃。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也称温带森林气候。

温带草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温带换摸和温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北美大陆的腹地以及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和潘帕斯等地。亚洲和北美的此类气候区距海遥远,深入内陆,四周又有山地、高原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终年盛行温带大陆气团,于是形成了冬冷夏热、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一般而言,干旱气候的年平均降水量为250mm以下,半干旱气候则为250~500mm。南美的此类气候区地处西风带的大陆东岸,是西风带的雨影区域,且西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西风过山以后下沉,绝热增温,干燥少雨,加上沿岸又有寒流经过,空气稳定,降水稀少。

温带沙漠气候

又称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1) 温带大陆腹地沙漠地区的气候。极端干旱,降雨稀少,年平均降水量200~300mm ,有的地方甚至多年无雨。夏季炎热,白昼最高气温可达50℃或以上;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气温年较差较大,日较差也较大。云量少,相对日照长,太阳辐射强。自然景观多为荒漠,自然植物只有少量的沙生植物。中亚和中国塔里木盆地属沙漠气候。 (2)温带半干旱气候在干旱气候的外围,夏季温度比温带干旱气候低,降雨量也比温带干旱气候大。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也称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 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

极地苔原气候

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极地冰原气候

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高山高原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喜马拉雅山系、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系以及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等地。由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地势增高而呈垂直变化,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结构。不同的山地或高原具有不同的出气候带结构,即或是同一个山地或高原,由于其内部坡向、高度与位置等的差异,也往往具有不同的垂直气候带结构。

12种地带性气候 型别 分布 特征 及其成因

(1)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

成因: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典型地区: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典型植被:热带雨林

高原山地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溼季多雨(有干溼两季)

分布:非洲、南美洲附近热带雨林两侧(南北纬5°~15°)

成因:低压(溼季)与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典型地区: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

典型植被:热带季雨林

(3)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沿岸(南、北纬15°~30°)

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信风带控制

典型地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典型植被:热带荒漠

(4)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夏季多雨,有旱雨两季

分布: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北纬10°至25°大陆东岸)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亚热带气候

典型地区:亚洲中南搬到,印度半岛

典型植被:热带季雨林

(5)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成因: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

典型地区:地中海沿岸

典型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6)亚热带季风和溼润气候

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分布:北纬25°~35°大陆东岸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典型地区:我国秦岭—淮海以南地区

典型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7)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点:全年温和,降水均匀,最冷月大于0℃

分布: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成因:受中纬西风和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典型地区:西欧

典型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8)温带季风和大陆性溼润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南北纬35°~55°左右的大陆东岸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典型地区:我国华北,东北,日本和朝鲜半岛北部

典型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9)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冬夏温差大,全年降水少

分布:北纬35°~50°大陆内部

成因:距海较远,纬度较高

典型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地区

典型植被:温带草原和荒漠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特点:冬长严寒,夏短温暖

分布: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

成因:全年受极低气团控制

典型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典型植被:亚寒带针叶林

(11)极地苔原气候

特点:全年严寒

分布:北半球极低附近的沿海

成因:纬度高,受极低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典型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典型植被:苔原

(12)极地冰原气候

特点:全年酷寒

分布:南北半球极低附近内陆

成因:纬度高,受极低气团控制

典型地区: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典型植被:冰雪裸地

(13)高原山地气候

特点: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分布:高大的山地,高原

成因:地势高,地势起伏不大

典型地区: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典型植被:垂直分异

世界地带性气候型别的分布,成因分析?

世界上的气候基本上呈地带性分布,很容易的。需要注意的是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

气候型别: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受到地形的影响。与其相似的是南美盖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2.索马利亚半岛

气候型别: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溼。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

气候型别: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溼。

4.几内亚湾的北侧

气候型别:热带雨林气候。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溼。

5.非洲的东南部

气候型别:在教材的气候型别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个别资料可见到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季风。冬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季风。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故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够典型。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6.小亚细亚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

7.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

气候型别: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溼。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

8.巴塔哥尼亚高原

气候型别: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溼。体现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9.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

成因: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②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溼。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10.古巴岛

气候型别: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夏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降水多。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受副高控制,少雨。与其成因相似的是墨西哥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11.中美地峡

气候型别: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盖亚那暖流)经过,增温增溼。

12.黑海沿岸

气候型别:地中海气候

成因: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13.印度河下游

气候型别: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全年受副高控制;冬季受东北季风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人类对古代植被的破坏

气候大类 气候型别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1、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溼作用。

3、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

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

中美洲的东北部

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 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溼作用

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

热带草原气候

东非高原

盖亚那高原

地势较高,气温随之下降,降水也减少(改变了大气环流状况),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溼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非洲西南部沿岸

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澳大利亚西海岸

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地形平坦、大分水岭对东南信风的阻挡。

秘鲁沿岸

秘鲁寒流的影响、安第斯山的阻挡。

索马利亚沿岸

索马利亚寒流的影响,该地区呈现类似于荒漠化景观。

塔尔沙漠

西南季风影响小,气候干旱 降水少

人为原因:古代对植被的破坏。

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不显著

海陆热力差异:北美大陆东部的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东亚地区那样明显。

气团和锋:北美大陆上南北属性不同的气团交绥,气旋活动频繁,季风环流遭到抑制而减弱。

地中海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 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

温带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 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纽西兰南北二岛(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溼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 地形因素:由于南北延伸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把西风和暖流的影响仅限制在沿海一带。

温带季风气候

俄罗斯远东地区

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作用(迎风坡)

温带大陆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

尽管这里东西距海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该地处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山脉东侧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

亚寒带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低 洋流因素: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南半球缺失

海陆分布: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海洋

极地气候

苔原气候

南半球缺失

海陆分布: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海洋

冰原气候

北冰洋沿岸缺失

海陆分布: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北冰洋(但在格陵兰岛内陆地区有分布)。

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南北延伸、东西更替更替的分布 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东西更替更替的分布特点。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带不能向东深入,而仅局限与沿海一带。

帮我整理 高中地理 非地带性气候的案例 及其成因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盖亚那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由于东非高原、盖亚那高原海拔高,随着地势升高,气温随之下降,降水也减少。

2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的影响因素

洋流因素: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溼作用。

3、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

盛行风因素:以上这些地区处在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5、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的影响因素

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所以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

6、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的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由于南北延伸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隔作用,把西风和暖流的影响仅限制在沿海一带,所以,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

7、南美洲东南部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是世界唯一靠近海洋的温带沙漠气候型别)的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西部高山(安第斯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溼气流,故在西岸迎风坡多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越过高山后在背风坡由于雨影效应,降水大为减少。

盛行风因素:东岸虽临大西洋,但处在西风带受离岸风作用,水汽难以进入大陆。

洋流因素:东部沿海受(大西洋福克兰)寒流的影响更加减少了水汽来源。

8、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低的影响因素

洋流因素: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9、北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不显著的影响因素

海陆热力差异:北美大陆东部的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东亚地区那样明显。

气团和锋:北美大陆上南北属性不同的气团交绥,气旋活动频繁,季风环流遭到抑制而减弱。

世界气候非地带性及其成因

总的来说,非地带性因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类。

1.海陆分布: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故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

2.地形起伏: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3.区域性环流和洋流:如信风带大陆西岸,因受离岸风及沿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形成沙漠。又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范围到达60°N以北,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4.区域性水分变化:如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的绿洲;区域性水分矿化度的变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由于盐分变大出现的碱蓬草地。

5.区域性岩石性质的变化:如在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紫红色的砂岩、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

6.区域性地热异常:如在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著草甸。

7.人为作用:如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等活动都可以造成对地带性规律的改变等等。

●非地带性因素与地带性因素有何关系?

解析:两类因素的关系,明显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地带性因素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

2.地带性因素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区域性的、特殊的。如澳大利亚大陆,其东部受大分水岭的阻挡和沿岸暖流影响,分布著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森林,但从整体讲,地带性因素起主导作用。

3.在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形成了复杂的地理环境。如我国处在同纬度的两广地区和横断山区,前者因受东南季风影响,属于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后者因受地形影响而成为高山植物区。地表各地的地理环境都具有所在地带的地带性特征,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具有非地带性特征,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

●主要非地带性

1.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纬60°附近缺少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成因:南纬60°缺少大陆

2.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沙漠中的绿洲

成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的分布

3.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成因: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西的热带荒漠带纬度跨度大,由于大气环流[离岸东南信风]和沿岸寒流[秘鲁寒流]的影响)

4.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成因:大陆东、西岸的洋流不同(西岸:北大西洋暖流 东岸:千岛寒流)

5.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1)热带雨林带变为热带草原带

分布:0°附近的东非高原

成因:东非高原海拔高,温度低,蒸发(对流)弱,降水少。因此形成热带草原带。

但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与刚果盆地南北两侧的热带草原气候不同,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仍然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只是因为温度低、降水少,所以植被才没有西侧的刚果盆地茂盛,才形成的热带草原带。

(2)热带草原带变为热带雨林带

分布:主要包括北美洲中美地峡东部沿海、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大洋洲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南美洲巴西东南部沿海

成因:信风从海上吹向陆地,遇到山地抬升,降下地形雨;暖流流经,增温增溼。

(①中美地峡东部沿海:东北信风,墨西哥湾暖流 ②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东南信风,马达加斯加暖流 ③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东南信风,东澳大利亚暖流 ④巴西东南部沿海:东南信风,巴西暖流)

(3)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变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分布:南美洲南端安第斯山脉以东

成因:该地盛行西风(西北风),由于安第斯山脉的阻挡,降水几乎全部将在了安第斯山脉以西的太平洋沿海岸,安第斯山脉而以东的大西洋岸处在背风坡,降水很少,气候干旱,因此形成了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世界八个非规律性气候分布图及其成因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南部、巴西东南部热带雨林: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增温增溼。

中美洲东侧热带雨林气候:东北信风迎风坡,暖流

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几内亚湾暖流增温增溼。

非洲南北半球的热带沙漠,澳大利亚、南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都直逼西海岸:沿岸寒流降温减溼。

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南北狭长:山脉阻挡

南美洲东南部巴塔哥尼亚荒漠:安第斯山阻挡大西洋水汽

非地带性气候型别中的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分析

非洲南部、北美南部热的气候

[急]地理: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分布?成因?

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全年有雨,冬雨较多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

地理所有非地带性气候/植被分布和成因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

气候型别: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受到地形的影响。与其相似的是南美盖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2.索马利亚半岛

气候型别: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溼。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

气候型别: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溼。

4.几内亚湾的北侧

气候型别:热带雨林气候。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溼。

5.非洲的东南部

气候型别:在教材的气候型别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个别资料可见到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季风。冬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季风。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故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够典型。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6.小亚细亚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

7.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

气候型别: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溼。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

8.巴塔哥尼亚高原

气候型别: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溼。体现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9.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

成因: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②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溼。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10.古巴岛

气候型别: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夏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降水多。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受副高控制,少雨。与其成因相似的是墨西哥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11.中美地峡

气候型别: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盖亚那暖流)经过,增温增溼。

12.黑海沿岸

气候型别:地中海气候

成因: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13.印度河下游

气候型别: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全年受副高控制;冬季受东北季风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人类对古代植被的破坏

什么是非地带性气候因素?成因?

地形、洋流、盛行风都是影响区域性气候的非地带性气候因素...

求助:全球主要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

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1、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溼作用。

3、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

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

中美洲的东北部

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

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溼作用

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

热带草原气候

东非高原

盖亚那高原

地势较高,气温随之下降,降水也减少(改变了大气环流状况),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溼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非洲西南部沿岸

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澳大利亚西海岸

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地形平坦、大分水岭对东南信风的阻挡。(地理纵横)

秘鲁沿岸

秘鲁寒流的影响、安第斯山的阻挡。

索马利亚沿岸

索马利亚寒流的影响,该地区呈现类似于荒漠化景观。

塔尔沙漠

西南季风影响小,气候干旱 降水少

人为原因:古代对植被的破坏。

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不显著

海陆热力差异:北美大陆东部的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东亚地区那样明显。

气团和锋:北美大陆上南北属性不 同的气团交绥,气旋活动频繁,季风环流遭到抑制而减弱。

地中海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

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

温带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

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纽西兰南北二岛(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溼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

地形因素:由于南北延伸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把西风和暖流的影响仅限制在沿海一带。

温带季风气候

俄罗斯远东地区

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作用(迎风坡)

温带大陆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

尽管这里东西距海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该地处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山脉东侧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

亚寒带气候

亚寒带针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