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未来60天天气预报查询_海宁天气60天预报
海宁市
地理位置
海宁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嘉兴市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0°15’-30°35’,东经120°18’-120°52’。东邻海盐县,南濒钱塘江,与上虞市、杭州市萧山区隔江相望,西接杭州市余杭区,北连桐乡市、嘉兴市秀洲区。市治硖石镇。东距上海125公里。沪杭铁路、101省道杭沪复线东西横贯市域,沪杭高速公路、320国道越过北境,杭州绕城公路东线穿行西部。以“两横六纵”为主框架,市、镇、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定级内河航道有46条,主干航道与京杭大运河相连。
自然环境
市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内陆面积699.9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87.94%,山丘占1.81%,水域占10.25%。地形狭长,东西长51.65公里,南北宽28.94公里。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4米—8米(吴淞高程。下同)。古陆残屿与低丘集中分布在境东北和东南部,高阳山最高,海拔253.3米,其他在200米以下。海宁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较丰,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9°C,年均降雨量1187毫米,日照2002.9小时,无霜期233.5天。因地处中纬度,冷暖空气经常在此交会,有旱、涝、风等灾害性天气出现。耕地土质南砂北粘,结构良好,水气协调,酸碱度适中,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海宁属太湖流域水网地带,境内有上塘河和运河两个水系,河道总长1865.4公里,河网率为5.1%。水资源以河网径流量为主,外来水利用率高,地下水控制开采,水资源总量6.62亿立方米,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海宁地居钱塘江河口北岸,境内岸线长55.92公里,水域21730公顷;海塘长53.6公里,占北岸海塘总长的33.5%。“海宁潮”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黄湾镇大尖山附近江面是涌现“海宁潮”的起点。
建置:
海宁是良渚文化发源地之一。据考古资料证明,距今6000-7000年间,在海宁土地上已有先民生息。在春秋战国时,海宁是越、吴、楚武原乡、隽李乡、御儿乡属地。秦时在海盐县、由拳县境内。东汉建安八年(203)陆逊在此任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析海盐、由拳盐官县,属吴郡,隶扬州,为海宁建县之始。唐武德七年(624)并入钱塘县,贞观四年(630)复置盐官县。元元贞元年(1295)升盐官州,天历二年(1329)改名海宁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海宁县,属杭州府。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复升为州。民国元年(1912)改州为县,直属浙江省,民国37年(1948)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解放,建海宁县,属嘉兴专区。1958年10月海盐县并入海宁县,到1961年12月复建海宁县。1986年11月,撤海宁县,设海宁市,属嘉兴市。历史上海宁县治长期在盐官镇。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迁移袁花一带乡间及县境以外,抗战胜利后设于硖石镇,后还治盐审镇。1949年6月,县人民政府移驻硖石镇 。
政区:
据散见于典籍金石部分的记载,唐以前有二市、三镇、七乡、七里、四村。宋咸淳间(1265-1274),县辖6乡。元初有10乡,后并为6乡。明时有6乡,统3镇32都。清雍正六年(1728),设6乡、4镇和市都、安都、石都、上下都。宣统二年(1910),有1城、2镇、5乡共8个自治区。民国初沿袭清制,后推行村里制、保甲制,行政区划多次变动。民国34年(1945),全县4个区、55个乡镇;民国35年缩编为44个乡镇;民国36年又调节器整为25个乡镇。1949年6月,县人民政府建7个区、25个乡镇。1950年改为6个区、68个乡镇。1956年撤销区建制,设22个乡、68个乡镇。1958年10月实行人民公社,海盐县并入海宁,合建13个人民公社。1959年,恢复5个镇的建制。1961年5月,调整公社规模,设7个镇、37个公社;12月,海宁、海盐分县,海宁置24个公社、5个镇。1984年撤社建乡,全县5镇。1984年撤社建乡,全县5镇、23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批乡陆续建为建制镇。1998年全市15个镇、10个乡。1999年11月,调整为14个镇、4个乡。2001年10月,优化完善乡镇行政区划,全市调整为13个镇。2003年11月,行政区划进一步优化调节器整,全市设8个镇、4个街道。
海宁导航网
2009年7月气温偏高,但变化幅度较大,月内上旬出现连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39.3℃,创历年同期最高值;降水量偏多,雨日正常偏少,其中下旬降水量较常年多103.9毫米,为特多 年份;日照正常。月内多大风、强雷电和短时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我市7月8日出梅,今年梅雨形势不典型。1、温度:2009年7月平均气温29.0℃,比去年低1.2℃,比常年高1.0℃,属偏高年份之一,其中上旬明显偏高,中旬的平均气温32.1℃,与1988年持平,为历年同期最高值;下旬明显偏低。2009年7月极端最高气温39.3℃,出现在20日,与2003年持平,为历年同期最高值,其中上旬明显偏高;中旬的39.3℃,为历年同期最高值,下旬特高。2009年7月极端最低气温20.5℃,出现在1日,属明显偏低年份之一。其中上旬偏低,中旬的27.0℃,为历年同期最高值,下旬偏高。2、降水:2009年7月降水量179.1毫米,比去年多69.1毫米,比常年多26.6毫米,属偏多年份之一。其中上旬明显偏少,中旬特少,下旬特多。2009年7月雨日11天,比去年多1天,比常年少1.5天,属正常偏少年份之一。其中上旬正常略偏少,中旬特少,下旬特多。3、日照:2009年7月日照时数223.3小时,比去年少52.0小时,比常年少2.3小时,属正常年份之一。其中上,中旬明显偏多,下旬特少。二、气象与农事2009年7月气温、降水均呈阶段分布。月内气温偏高,但温度变化较大,两头低中间高,降水主要集中在上、下两旬。我市8日出梅,今年梅雨形势不典型,多午后雷阵雨天气,雨量明显偏少,并有2天高温天。出梅后,自8日至21日出现连续高温少于天气(除11日最高34.8℃外),期间高温13天,日照充足,蒸发量大,田间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高温使切花产量降低,桑叶污染加重,影响夏桑生长。7月正值晚稻发棵分蘗期,高温对晚稻分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由于处副高控制,环流稳定,虫害迁入量减少,我市水稻病虫害较去年低。连续高温对水质和水产养殖也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同时诱使家禽家畜的热害和病害多发。22日起至月底我市较多阴雨天气,下旬降水量145.5毫米,日照39.58小时。降水有效缓解了前期的高温干旱情况,但特多的降水和特少的日照对作物生长不利,由于多短时暴雨天气,部分低洼田块出现积水,作物受淹,对切花和水果,尤其是西瓜,等的生产较为不利。三、2009年8月天气趋势及建议8月我市将有阶段性高温晴热少雨天气出现,热带气旋开始活跃。预计8月上旬高温天气少,多阵雨天气,6~8日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8月中下旬有阶段性的高温出现,但高温程度比7月份弱,要防御8月中下旬的热带气旋与冷空气结合的灾害天气。预计8月份降水量120~160毫米;降水日数略多于常年为13~15天。月平均气温偏高,为28~29℃;月极端最高气温37~38℃,主要出现在8月中下旬。8月要加强对局地洪涝和晴热高温天气的预防。晚稻应适施穗肥,薄露灌溉,多次轻搁,同时加强无公害的病虫防治工作。八月是单晚普遍孕穗期,是需水量临界期,切忌断水。遇连续晴热天气中的雷阵雨天气时,要防因水温的急剧变化而出现鱼浮头现象的发生,届时要及时采取增氧措施。做好夏季瓜果蔬菜类作物的肥水管理,延长采收期、提高产质量。做好夏季花卉对高温强光的防护工作。另外8月是热带气旋较活跃的月份,应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到早知早防。编写:劳秀峰2009年8月4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