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_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气所
1.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谢伏曕简历
3.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的机构职责
4.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是否需要开发费
5.欧盟和中国的关系
6.现任河南及简历是什么?
7.秦大河出生于哪里
长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努力研究利用太阳能。我们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能,只占太阳表面发出的全部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左右,这些能量相当于全球所需总能量的3-4万倍,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次,宇宙空间没有昼夜和四季之分,也没有乌云和阴影,辐射能量十分稳定。因而发电系统相对说来比地面简单,而且在无重量、高真空的宇宙环境中,对设备构件的强度要求也不太高。再者,太阳能和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不同,不会导致"温室效应"和全球性气候变化,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正因为如此,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大家正在竞相开发各种光电新技术和光电新型材料,以扩大太阳能利用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近10多年来,在石油可开量日渐见底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两大危机的夹击下,我们越来越企盼着“太阳能时代”的到来。从发电、取暖、供水到各种各样的太阳能动力装置,其应用十分广泛,在某些领域,太阳能的利用已开始进入实用阶段。
14年至19年,美日等发达国家硅半导体光电池发电成本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从每瓦50美元降到了5美元。此后世界各国专家大都认为,要使太阳能电站与传统电站(主要是火电站)相比具有经济竞争力,还有一段同样长的路要走——其成本再降低一个数量级才行。目前美国等国家建的利用太阳池发电的项目很多。在死海之畔有一个19年建的7000平方米的实验太阳池,为一台150千瓦发电机供热。美国将其盐湖的8.3%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建成太阳池,为600兆瓦的发电机组供热。今年6月,亚美尼亚无线电物理所的专家宣布,已在该国山地开始建造其“第一个小型实验样板”型工业太阳能电站。该电站使用的涡轮机不是新的,而是使用寿命已届满而从直升机上拆下来的涡轮机,装机容量仅100千瓦,但发电成本仅0.5美分/千瓦小时,效率高达40%—50%。
俄罗斯学者在太阳池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家公司将其研制的太阳能喷水式推进器和喷冷式推进器与太阳池工程相结合,给太阳池附设冰槽等设施,设计出了适用于农家的新式太阳池。按这种设计,一个6到8口人的农户建一个70平方米的太阳池,便可满足其100平方米住房全年的用电需要。另一家研究机构提出了组合式太阳池电站的设计思想,即利用热泵、热管等技术将太阳能和地热、居室废热等综合利用起来,使太阳池发电的成本大大下降,在北高加索地区能与火电站竞争,并且一年四季都可用,夏天可用于空调,冬天可用于暖。
对于淡水缺乏的国家来说,太阳池还有另一项不可多得的好处:据专家测算,在近海浅水区建一个面积2163平方千米、深1.2米的太阳池,可为10吉瓦的发电机组供热,并可每年产淡水2立方千米。
在欧美一些先进国家,目前正在广泛开展应用“光电玻璃幕墙制品”,这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硅片密封在(尤如夹层玻璃)双层钢化玻璃中,安全地实现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生态建材。美国的“光伏建筑”、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日本的“朝日”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将在建筑领域掀起节能环保生态建材的开发应用热潮,极大的促进了太阳能在新型建材产品中的应用。
在发展中国家,各国也在积极发展利用太阳能。如菲律宾早在九九年,已批出了首个太阳能,在澳洲“海外援助”的协助下,在全国263个社区安装1000个太阳能系统。目前菲正在推行全球最大太阳能应用,整个耗资4800万美元,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庞大的太阳能。太阳能发电共分两期,受惠的除了民居外,还包括25个灌溉系统、个净水及分配系统、68间学校和社区中心,及35间诊所。
由此看来,全人类梦寐以求的太阳能时代实际上已近在眼前,包括到太空去收集太阳能,把它传输到地球,使之变为电力,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已不是一个梦想。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与国家能源部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最近将在太空组装,不久将开始向地面供电。
在我国,太阳能的利用也一直是最热门的话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在集热器(含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太阳能应用最为广泛、产业化最迅速的产业之一。1998年销售总额达到了35亿元,其产量位居世界榜首。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已开始运作。中国科学院宣布启动西部行动,将在两年内投入2.5亿元人民币开展研究,建立若干个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供热、太阳能空调等示范工程。目前河北保定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加快建设我国规模最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该项目集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应用系统等为一体,一期工程完成后可达到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能力,填补了我国在太阳能开发应用方面多项空白,并将大大推动太阳能电池用低铁玻璃的生产、销售市场。但从整体上分析,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于起步较晚,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的开发、生产上还落后于国际水平,整体上仍处于产量小、应用面窄、产品单一、技术落后的初级阶段。经粗略统计表明,国内目前仅建有5个(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年产量约有4.5兆瓦(注:1兆瓦(MW)为1000千瓦),工厂设施仍停留在已有引进的生产线上。而国外不少企业已把眼光瞄准更为先进的薄膜晶体太阳能电池的开发与生产上。这种新一代的先进的薄膜晶体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可高达18.3%,比目前平均转换效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太阳能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专用材料国产化程度低,如封装玻璃就完全依赖进口,低铁含量的高透过率基板玻璃市场仍不能满足需求,科研成果还没有迅速及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
目前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对发展太阳能技术及其应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国内已有多家企业涉足。北新集团是最早率先组织专家对国内、国际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进行调查的单位之一。于1998年在国内首家引进了76千瓦国际上先进的屋面太阳能发电系统,至今一直运行稳定、效果良好。这套系统日均发电量为12千瓦时以上,可满足1个小康之家用电要求。该集团还与瑞士的 ATLANTIS公司合资组建了北京-阿脱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资生产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和屋面发电组件两大系列、多个品种的光伏发电产品,并将这一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利用新技术引入了中国。
河北振海铝业集团公司是德国皮尔金顿(Piikington)太阳能国际有限公司在中国独家总代理,现已投入生产世界先进的太阳能电池玻璃封装设备和配套材料,如德国凯米特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的优质湿法玻璃层压设备、湿法灌浆液(封装介质)等。振海集团的基地于1999年11月已在我国率先安装了100多平方米的光电玻璃幕墙示范建筑物,现已竣工投入应用,其运行使用效果良好,已成国内一大景观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的典范。
太阳能集热管是清华大学的一项专利技术,经清华阳光公司的产业化生产,目前其年产量为世界第一,其产品性能为世界领先,清华阳光公司的晒乐牌太阳能集热管及集热装置,用六七年时间完成了小试、中试到大规模生产,目前已经建成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集热管生产厂,每年可生产500万支全世界集热效率最高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预计这个项目的经营额再过3年将达到10亿元。
2008年的奥运会,北京将成为我国在太阳能应用方面的最大展示窗口,“新奥运”将充分体现“环保奥运、节能奥运”的新概念,奥运会场馆周围80%至90%的路灯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用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技术,供应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届时在整个奥运会期间,我们将看到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电话,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等以一系列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我们的生活将充满阳光!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一种方式,因其节能和环保的效果,受到广泛的重视。最近几年光伏发电发展迅速,光伏技术不断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不断的降低,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支持,使得光伏发电成为最近几年发展最迅速的产业。各国纷纷出台相关的政策和规划,积极发展光伏产业。在国际大环境下,立足国内的能源现实,中国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努力研究利用太阳能。我们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能,只占太阳表面发出的全部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左右,这些能量相当于全球所需总能量的3-4万倍,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次,宇宙空间没有昼夜和四季之分,也没有乌云和阴影,辐射能量十分稳定。因而发电系统相对说来比地面简单,而且在无重量、高真空的宇宙环境中,对设备构件的强度要求也不太高。再者,太阳能和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不同,不会导致"温室效应"和全球性气候变化,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正因为如此,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大家正在竞相开发各种光电新技术和光电新型材料,以扩大太阳能利用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近10多年来,在石油可开量日渐见底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两大危机的夹击下,我们越来越企盼着“太阳能时代”的到来。从发电、取暖、供水到各种各样的太阳能动力装置,其应用十分广泛,在某些领域,太阳能的利用已开始进入实用阶段。 14年至19年,美日等发达国家硅半导体光电池发电成本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从每瓦50美元降到了5美元。此后世界各国专家大都认为,要使太阳能电站与传统电站(主要是火电站)相比具有经济竞争力,还有一段同样长的路要走——其成本再降低一个数量级才行。目前美国等国家建的利用太阳池发电的项目很多。在死海之畔有一个19年建的7000平方米的实验太阳池,为一台150千瓦发电机供热。美国将其盐湖的8.3%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建成太阳池,为600兆瓦的发电机组供热。今年6月,亚美尼亚无线电物理所的专家宣布,已在该国山地开始建造其“第一个小型实验样板”型工业太阳能电站。该电站使用的涡轮机不是新的,而是使用寿命已届满而从直升机上拆下来的涡轮机,装机容量仅100千瓦,但发电成本仅0.5美分/千瓦小时,效率高达 40%—50%。 俄罗斯学者在太阳池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家公司将其研制的太阳能喷水式推进器和喷冷式推进器与太阳池工程相结合,给太阳池附设冰槽等设施,设计出了适用于农家的新式太阳池。按这种设计,一个6到8口人的农户建一个70平方米的太阳池,便可满足其100平方米住房全年的用电需要。另一家研究机构提出了组合式太阳池电站的设计思想,即利用热泵、热管等技术将太阳能和地热、居室废热等综合利用起来,使太阳池发电的成本大大下降,在北高加索地区能与火电站竞争,并且一年四季都可用,夏天可用于空调,冬天可用于暖。 对于淡水缺乏的国家来说,太阳池还有另一项不可多得的好处:据专家测算,在近海浅水区建一个面积2163平方千米、深1.2米的太阳池,可为10吉瓦的发电机组供热,并可每年产淡水2立方千米。 在欧美一些先进国家,目前正在广泛开展应用“光电玻璃幕墙制品”,这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硅片密封在(尤如夹层玻璃)双层钢化玻璃中,安全地实现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生态建材。美国的“光伏建筑”、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日本的“朝日”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将在建筑领域掀起节能环保生态建材的开发应用热潮,极大的促进了太阳能在新型建材产品中的应用。 在发展中国家,各国也在积极发展利用太阳能。如菲律宾早在九九年,已批出了首个太阳能,在澳洲“海外援助”的协助下,在全国 263个社区安装1000个太阳能系统。目前菲正在推行全球最大太阳能应用,整个耗资4800万美元,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庞大的太阳能。太阳能发电共分两期,受惠的除了民居外,还包括25个灌溉系统、个净水及分配系统、68间学校和社区中心,及35间诊所。 由此看来,全人类梦寐以求的太阳能时代实际上已近在眼前,包括到太空去收集太阳能,把它传输到地球,使之变为电力,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已不是一个梦想。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与国家能源部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最近将在太空组装,不久将开始向地面供电。 在我国,太阳能的利用也一直是最热门的话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在集热器(含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太阳能应用最为广泛、产业化最迅速的产业之一。1998年销售总额达到了35亿元,其产量位居世界榜首。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已开始运作。中国科学院宣布启动西部行动,将在两年内投入2.5亿元人民币开展研究,建立若干个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供热、太阳能空调等示范工程。目前河北保定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加快建设我国规模最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该项目集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应用系统等为一体,一期工程完成后可达到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能力,填补了我国在太阳能开发应用方面多项空白,并将大大推动太阳能电池用低铁玻璃的生产、销售市场。但从整体上分析,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于起步较晚,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的开发、生产上还落后于国际水平,整体上仍处于产量小、应用面窄、产品单一、技术落后的初级阶段。经粗略统计表明,国内目前仅建有5个(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年产量约有 4.5兆瓦(注:1兆瓦(MW)为1000千瓦),工厂设施仍停留在已有引进的生产线上。而国外不少企业已把眼光瞄准更为先进的薄膜晶体太阳能电池的开发与生产上。这种新一代的先进的薄膜晶体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可高达18.3%,比目前平均转换效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太阳能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专用材料国产化程度低,如封装玻璃就完全依赖进口,低铁含量的高透过率基板玻璃市场仍不能满足需求,科研成果还没有迅速及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 目前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对发展太阳能技术及其应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国内已有多家企业涉足。北新集团是最早率先组织专家对国内、国际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进行调查的单位之一。于1998年在国内首家引进了76千瓦国际上先进的屋面太阳能发电系统,至今一直运行稳定、效果良好。这套系统日均发电量为 12千瓦时以上,可满足1个小康之家用电要求。该集团还与瑞士的ATLANTIS公司合资组建了北京-阿脱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资生产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和屋面发电组件两大系列、多个品种的光伏发电产品,并将这一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利用新技术引入了中国。 河北振海铝业集团公司是德国皮尔金顿(Piikington)太阳能国际有限公司在中国独家总代理,现已投入生产世界先进的太阳能电池玻璃封装设备和配套材料,如德国凯米特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的优质湿法玻璃层压设备、湿法灌浆液(封装介质)等。振海集团的基地于1999年11月已在我国率先安装了 100多平方米的光电玻璃幕墙示范建筑物,现已竣工投入应用,其运行使用效果良好,已成国内一大景观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的典范。 太阳能集热管是清华大学的一项专利技术,经清华阳光公司的产业化生产,目前其年产量为世界第一,其产品性能为世界领先,清华阳光公司的晒乐牌太阳能集热管及集热装置,用六七年时间完成了小试、中试到大规模生产,目前已经建成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集热管生产厂,每年可生产500万支全世界集热效率最高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预计这个项目的经营额再过3年将达到10亿元。 2008年的奥运会,北京将成为我国在太阳能应用方面的最大展示窗口,“新奥运”将充分体现“环保奥运、节能奥运”的新概念,奥运会场馆周围80%至 90%的路灯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用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技术,供应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届时在整个奥运会期间,我们将看到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电话,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等以一系列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我们的生活将充满阳光!
谢伏曕简历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NCER)是设立于中国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个学术与政策研究机构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于1996年。该中心是由海内外的优秀研究人员组成的网络,这些研究人员通过中心在学术与政策研究、高级培训、咨询和其它相关专业活动等领域开展合作。除提供装备良好的研究设施、为研讨会、国际会议等学术活动提供国家级的讲坛外,中心还帮助其研究人员开展项目、获取资金、发表研究成果并负责学术成果的传播。
与国内传统的研究机构所不同的是,中心作为一个创立伊始的思想库吸引了新一代富有创造力的研究者,这些研究人员来自在不同的背景,包括公共服务部门、金融与产业部门及学术部门。中心积极发展与和产业部门的密切联系,并努力将触角延伸至一般公众,以使创造性的学术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从而步出相对狭小的知识阶层,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中心在背靠清华大学、分享该校丰富的学术和设施的同时,仍保持着高度的财务与运作方面的独立性。中心鼓励独立的、客观的、严谨的学术研究,并力促学术观点不受限制的交流与传播。 理事会
理事会负责监督中心的全面运作。该会被赋予重大决策的权力,如负责人的选拔任命、研究人员的发展、研究项目、经费筹措以及公共关系。理事会由富有声望的个人组成。理事会的每个成员任期3年,可以连任。
顾问委员会
顾问委员会向理事会和中心负责人在一系列的专业事务方面提供意见和指导,包括研究项目的发展、对中心研究人员学术成果的评价及对其它学术活动进行咨询等。顾问委员会由国内外著名学者组成。
顾问委员会成员:
(以姓氏汉语拼音字母为序)
刘国光(Liu Guoguang)
1923年10月出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副院长。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研究领域主要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宏观经济调控与政策。
乌家培(Wu Jiapei)
1932年5月出生,1955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现为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国委员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经济学科组成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数量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创始人之一。
吴敬琏(Wu Jinglian)
1930年出生,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主编、《改革》杂志主编、清华大学兼职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教授、国际管理学会会员。曾任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院经济改革方案研讨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主张以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主要代表人之一。
运作管理
中心主要运作管理工作由主任与副主任负责,中心主任与副主任由清华大学校长和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任命。
研究员
研究员是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位。研究员由中心主任推选提名,依据清华大学制定的关于研究员职能的要求与标准,以及院和教育部制定的学术职能的有关规定,由清华大学校务会审核批准,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任命。
办公室主任
中心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由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
访问学者
访问学者是为来自海内外其他研究机构的客座研究人员设立的职位,以此促进学术交流。访问学者根据申请情况进行挑选,由中心主任批准或应中心研究员邀请。
荣誉研究员
荣誉研究员是授予在中国经济或亚太经济事务研究上有卓越贡献的中、外学者的荣誉。 为确保中心的学术自由与运作自主权,中心开展活动的经费主要来自社会捐赠,同时辅之以清华大学和经管学院的专项资金支持。
对中心的捐款可以一次性捐出或按协议在数年内捐赠。赠款可用以支持中心各个领域的活动,捐款人也可指定将捐款用于特定的项目领域或活动。根据捐款人居住地的不同,此项捐款可能享受减免税。捐款人可以享受一系列的特殊优惠待遇,包括免费获得中心的研究出版物──书籍、工作论文、研究报告和通讯,应邀参加学术研讨会、社会联谊活动及中心组织的其他特别活动。所有的资金支持将在中心的研究出版物和公开申明中予以鸣谢。 中心的研究项目在很大程度上由各个研究人员决定。这些研究项目将抽象的理论研究与面向实际的实证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往往反映出其研究人员多样的背景与广泛的特长。中心鼓励其研究人员自由探索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或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以最好地满足其自身的学术好奇与研究兴趣。不过,中心积极支持那些与中国进行中的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意义重大的研究项目。此类与政策相关的研究项目在中心的研究中居于重要地位,并且在研究经费的分配中享受优先待遇。目前,中心活跃在如下领域:
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政策,长期增长前景预测;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稳定,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分析,经济周期研究;
国际经济学:外贸、汇率与资本流动,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包括:中美、中日双边关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进程,中国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转轨经济学:中国国有企业改组,产权制度,民营部门发展;
金融研究:理论与实证的金融模型,风险资产定位,金融创新与金融工程,银行业改革,资本市场发展,金融业务审慎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
劳动经济学:劳工转移的类型与影响,工资决定,城市与农村失业问题研究;
公共财政:最优税收理论,公共品理论、税收与支出政策,财政赤字与国家债务的经济效用,各级间的财政关系,社会保险体系;
研究与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技术进步与生产率提高之间的动态关系,知识产权问题,科教兴国的经济学分析;
人力: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义务教育普及,妇女与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公共保健;
人口经济学:人口出生率、家庭规模与性别偏好性的决定,生育,人口增长的经济与社会效用;
环境经济学:高速工业化与人口增长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关于自然消耗的最佳监管与税收政策,气候变化,水源污染与大气污染的控制的经济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的机构职责
谢伏瞻简历
谢伏瞻,男,1954年8月生,汉族,湖北天门人,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4年11月加入中国***,13年3月参加工作。
13.03--16.12 湖北省天门县知青
16.12--1980.01 华中工学院计算机系学习
1980.01--1983.08 人民日报社技术处干部
1983.08--1986.09 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工业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6.09--1993.08 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院发展中心预测部助理研究员(其间:1991.10--1992.10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
1993.08--1994.02 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研究部负责人(副局级)
1994.02--1995.06 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情报中心副主任
1995.06--1996.02 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正局级)
1996.02--1999.10 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
1999.10--2006.10 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2001.09--2001.11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3.07--2003.09 清华大学、哈佛大学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学习)
2006.10--2008.05 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2007.12)
2008.05--2008.09 院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2008.06)
2008.09--2013.03 院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2013.03--2013.04 河南,省党组书记
2013.04-- 河南,省、党组书记
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当选为省。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是否需要开发费
CCUS团队
煤炭能源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大量CO2等温室气体。煤炭能源低碳转化与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这些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再利用或者封存于地下。因此,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是一个集理论基础和技术应用研究于一体的新的温室气体控制方向。低碳能源研究院CCUS团队整合了学校水文地质、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电力工程等学科的优势研究,引进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优秀博士。团队首席专家有秦勇教授、冯启言教授等。团队依托“江苏省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封存重点实验室”,重点对煤层储存CO2的机理、能力评估和储存技术、煤炭燃烧前CO2的捕集与提纯技术、CO2化再利用技术、CO2地质封存安全监测技术以及CO2捕集与封存的经济、管理与政策等方向开展研究。
煤地下气化研发团队
煤地下气化研究在中国矿业大学已有近30年历史。先后在江苏徐州,河北唐山、山东新汶、内蒙乌兰察布、甘肃华亭等地进行了大量半工业、工业试验。取得了井式“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地下导控气化新技术、深冷空分制氧系统制备地下气化剂新技术、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等。2010年5月我校在甘肃华庭进行的“矿区难煤气化绿色低碳开与绿色煤电产业化”示范试验,成功点火运行。日产气量16万标准立方米/天,空气煤气热值平均5.45兆焦耳/标准立方米, 水煤气热值10.26 兆焦耳/标准立方米。尤其是在地下气化炉的燃烧可测可控性、产气优质稳定性、气流的畅通性和炉体的密闭性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煤炭清洁转化与利用角度,将我国数千亿吨经济不可的以及大量滞留的煤炭用地下气化方法变成煤气,然后发电或者化工利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碳能源低碳转化途径。为此,研究院整合矿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的优势研究,引进南京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的优秀博士形成了“煤地下气化研发团队”。首席专家是王作棠教授。团队重点对煤地下燃烧的催化剂与抑制剂的研发、导控工艺流程的设计与优化、燃烧控制机理、多联产技术、工业设计等开展重点攻关。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煤炭地下导控气化绿色开新理论与工艺;
2、基于“三下一上”滞留煤条带充填气化开的岩层控制理论及技术;
3、煤炭地下导控气化过程测控技术研究;
4、煤炭地下导控气化工程技术装备研究;
5、煤炭地下导控气化工程技术经济研究;
6、煤气甲烷化与发电的能源化工多联产新技术。
碳高效利用研发团队
随着新的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开发,从长远看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逐渐减少。煤炭的能源属性弱化的同时,其属性将强化。碳高效低碳利用研发团队整合学校化工学院、材料学院和有关重点实验室的优势,引进了日本、加拿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及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及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毕业的优秀博士。团队首席专家是魏贤勇教授。团队致力于用可分离和非破坏性或轻度破坏性的方法从分子水平上揭示重质碳中有机质的组成结构,在此基础上开发温和条件下重质碳中有机质的定向转化和反应混合物精细分离的新工艺,以期实现重质碳中有机质的高附加值利用,形成相关技术的产业链。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煤中有机质的组成结构分析和定向转化
2. 煤焦油、煤液化重质油和残渣及重质石油的精细分离
3. 沥青基高性能炭材料的制备和功能性大分子的合成
4. 生物质的温和解聚和高附加值利用
5. 药用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和分析
生物质能研发团队
尽管我国人多地少,发展生物质能受到一些限制,但是我国土地农业利用率高,每年生产大量农作物副产品如秸秆等是生物质能的主要原料。目前国际生物质能研究的热点是:具有可选性和总体效益的高级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的开发、生物燃料在燃烧与热力过程中的转化机理、生物燃料的理化特性对可靠性的影响、生物质能转换设备、可靠与低成本的能源作物、新的生物制炼技术、新一代交通使用的生物燃料等。低碳能源研究院生物质能研发团队整合化工学院、环境与测绘学院等的相关优势,引进日本、挪威等国家高级专业人才。首席专家是宗志敏教授。主要在生物质的温和解聚和高附加值利用、药用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和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
碳足迹调查、监测与评价研发团队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通常也被称为“碳耗用量”,是一个用于描述某个特定活动或机构产生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术语,它是评价部门、行业或企业、个体排放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贡献的一个国际通用指标。其中的“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碳”耗用的越多,排放二氧化碳也越多,“碳足迹”就越大;反之,“碳足迹”就越小。由此可见,碳足迹是一种新的用来测量因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
煤炭生产的碳足迹应该如何科学测算?碳足迹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研究院的碳足迹调查、监测与评价研发团队主要研究煤炭开地表植被破坏和土壤扰动的碳足迹当量计算方法;煤炭开中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方法;煤炭加工中碳足迹计算方法;碳足迹监测技术等。团队首席专家是张绍良教授。
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研发团队
这里的低浓度瓦斯主要是指矿井风排瓦斯。瓦斯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因此将这些低浓度瓦斯收集、提纯并利用起来,对减少煤矿的碳足迹作用十分明显。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研发团队整合安全工程、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化学工程、电力工程等优势研究,针对乏风瓦斯的集、提纯、运输和综合利用等的关键技术难题展开研究。该团队正在组建中。
新能源研究所
新能源研究所由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物理、化学、机械、热能、电子、光学等学科共同组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纯多晶硅材料、高效多晶硅材料、光伏能源关键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生物质能源、风力发电技术等。研究所与德国RWE公司、乌泊塔尔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伯明翰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研究所目前承担“3”、“863”、“十一五”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研究课题多项,同时为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节能减排研究所
节能减排研究所由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安全、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地球物理、电气工程、矿工程等学科共同组建。主要研究方向为煤层气抽与利用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矸石充填煤技术、呆滞煤炭再开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等。研究所与德国RWE能源公司、波鸿工业技术大学、DMT公司,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联邦科学研究组织(CSIRO)、西澳大学,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肯塔基大学,波兰煤炭科学院、西里西亚工业大学保持着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研究所目前承担国家“3”、“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十一五”支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
矿区生态环境研究所
矿区态环境研究所由环境、测绘、矿、地质、岩土工程、与城乡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与管理等学科共同组建,主要从事矿区矿山生态遥感监测技术与理论、矿山生态风险评价、矿山生态演替过程模拟和演替规律、矿山生态修复新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矿山生态修复政策以及矿山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研究所为矿山企业和国土管理部门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教育培训。研究所与德国波鸿工业技术大学、柏林工业大学、亚琛大学、莱布尼兹生态环境研究所,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和西安大略大学保持亲密合作关系。研究所目前正在承担国家“863”、“十一五”科技支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
江苏省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
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面向江苏省燃煤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所需的重大高新技术需求,针对燃烧前CO2捕集、分离与提纯以及CO2在地质环境储存的重大地质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大力推进条件建设和能力建设,使重点实验室总体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基本形成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能力。搭建高起点的CCS研究与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大力培养和引进能够跟踪国际发展前沿、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建设一支在国内同学科领域具有强大学术影响力的创新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
CCS技术体系十分庞大,牵涉到物理、化学、地学、工程等众多领域,江苏省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的研发优势,在燃烧前捕集和地质储存两大领域、三大方向重点攻关。
(1)煤基CO2燃烧前捕集关键技术体系
煤基CO2燃烧前的捕集思路是通过煤的气化生成H2和CO2,H2直接用于燃烧,CO2则捕集起来,所以重点实验室将通过煤基分解化学过程、合成气体理化性状等的基础研究,重点研发低温煤脱硫、降灰和气化一体化集成工艺,达到提高煤热值利用率、获得较高纯度CO2的目标;同时重点研发低温制冷捕集CO2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捕集技术方案。
(2)CO2地质储存关键技术体系
CO2地质储存的关键技术包括处置场所的地质评价、处置量评估、CO2注入技术以及深部含水层/煤层/油田处置CO2的多物理过程的模拟等。该研究方向的目标是形成一套地质处置场所评价指标体系、CO2储存量估算标准与规范、CO2灌注井施工技术、管道、井孔及设备防腐技术、防堵防垢技术、灌注关键技术及相关参数等;开发深部含水层/煤层/油田处置CO2的多物理过程的模拟系统和地下CO2环境演化模拟系统。
(3)CO2地质储存状态监测技术体系
该研究方向的目标是将地震法、电磁法、电阻率法等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和遥感技术结合起来用于CO2的稳定性探测,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测体系。
欧盟和中国的关系
近年来,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节能减排大军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北京约有2000万m2的建筑利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和制冷,沈阳市已超过4300万m2。
近年来,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节能减排大军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北京约有2000万m2的建筑利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和制冷,沈阳市已超过4300万m2。北京国家大剧院和奥运村、上海世博会等标志性工程都使用了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之一,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将成为城市地质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做好城市地质工作中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对生态城市建设和节能环保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浅层地热能
(一) 浅层地热能
地热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按照埋藏深度,200米以浅的称为浅层地热能,浅层地热能的温度略高于当地平均气温3~5 ℃,温度比较稳定,分布广泛,开发利用方便,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浅层地热能的利用,主要是通过热泵技术的热交换方式,将赋存于地层中的低品位热源转化为可以利用的高品位热源,既可以供热,又可以制冷。开发浅层地热能,可以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二)我国浅层地热能应用潜力
我国浅层地热能十分丰富。最新数据表明,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量为每年2.78×1020J,相当于95亿吨标准煤。每年浅层地热能可利用量为2.89×1012kWh,相当于3.56亿吨标准煤。扣除开发消耗电量,则每年可节能2.02×1012kWh,相当于标准煤2.48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2亿吨。到2015年,我国利用的浅层地热能量将达到4.26×1011kWh,相当于5269万吨标准煤(占我国浅层地热能可利用总量的14.8%)。
(三)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的进步是带动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实践证明,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是实现节能减排十分有效的途径。
1912年瑞士人首先提出了地源热泵技术,1946年第一个地源热泵系统在美国俄勒冈州诞生。14年起,瑞士、荷兰和瑞典等国逐步资助建立了示范工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源热泵技术日臻成熟,其节能和减排效果得到了普遍认可。2010年世界地热大会的统计数据,地源热泵的年利用能量达到了214782 TJ(1012焦耳),与2005年世界地热大会的统计数据相比,五年内增长了2.45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19.7%。2010年世界地热大会的统计的地源热泵的设备容量为35236 MWt(兆瓦热量),其在五年间增长了2.29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8.0%。
二、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起步较晚,九十年代才引入地源热泵技术。清华大学徐秉业教授把这项技术引入中国,从此开启了地源热泵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潮流。我国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与国外相比,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已远超国外。据初步统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除港澳台地区外,31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开发浅层地热能的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应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的建筑物面积1.4亿m2,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的单位(住宅小区、学校、工厂等)约3400个,80%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河南、山东等省市。北京约有2000万m2的建筑利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和制冷,沈阳已超过4300万m2。据估算,2010年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使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约2200万吨。
(一) 政策推广
为促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北京市、沈阳市和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有关文件。2006年5月,北京市发改委等九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关于发展热泵系统的指导意见》,对选用地下(表)水地源热泵的每平方米补助35元,选用地埋管地源热泵和再生水地源热泵的,每平方米补助50元。2007年7月,沈阳市出台了《地源热泵系统建设应用管理办法》,凡符合城市供热规划和地源热泵技术推广应用规划要求,并具备应用地源热泵技术条件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以及耗能大的单位,应当建立地源热泵系统。
2009年7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的通知》,对纳入示范的城市,中央财政将予以专项补助5000万元;对推广应用面积大,技术类型先进适用,能源替代效果好,能力建设突出,资金运用实现创新,将相应调增补助额度,每个示范城市资金补助最高不超过8000万元。《通知》中的“可再生能源”即为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
此外,各地方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地源热泵技术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二)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
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是浅层地热能利用的基础工作,决定浅层地热能利用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2008年,国土部在全国启动了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试点工作,并于当年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通知》,发布了《浅层地温能勘查技术规范》,成立了浅层地温能研究推广中心。国土部在2009年制定的《国土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工作方案》和2010年印发的《关于做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与对策”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又对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再部署。
自2008年国土部下发了开展浅层地热调查工作通知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根据《浅层地温能勘查技术规范》分别对辖区内适宜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的主要大中城市,以及经济发展规划区开展浅层地热能调查。
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系统进行。现已经完成的有北京市、河北省和天津市等。
重要成果:天津浅层地热调查评价工作
2009年至2010年,国土部和天津市联合开展了“天津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包括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地热动态监测网建设和浅层地热能利用示范工程建设等四项工作,试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是全面完成了天津市浅层地热能调查,查明了天津市浅层地热能分布特点和赋存条件,评价了量和开发利用潜力。计算出浅层地热能的可利用量为1748万亿kJ,冬季可供暖面积13.4亿m2,夏季可制冷面积12.6亿m2。每年浅层地热能可利用量全部开发可节约标准煤54万吨,扣除开的电能消耗,可节约标准煤4480万吨,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1.17亿吨,减少环境治理费用15.32亿元。
二是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完成了天津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规划,划定了开发适宜区,分别圈定了适宜地下水、地埋管开发方式的地段,提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规模。
三是实施了梅江会展中心等10个具有代表性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建设,提出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依据。10个示范工程项目总供热、制冷面积约100万m2,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等10万吨。
四是建立了由12个动态监测站、1个试验场和1个试验研究基地组成的浅层地热能动态监测网,制定了《地埋管地源热泵动态监测技术规程》。
五是为实现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利用浅层地热能,全面系统地开展了政策研究工作,完成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相关政策研究》报告和《关于推进天津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工作的建议》。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示范及城市示范
住房城乡建设部2006年启动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示范项目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技术类型上以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为主。到现在为止成功实行了四批示范项目。四批示范项目371个,第一批25个,第二批57个,第三批130个,第四批159个,总补贴金额约26亿元。
住房城乡建设部2009年启动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对纳入示范的城市,中央财政将予以专项补助。目前,纳入示范的城市有44个,资金补助基准为每个示范城市5000万元,具体根据2年内应用面积、推广技术类型、能源替代效果、能力建设情况等因素综合核定,切块到省。推广应用面积大,技术类型先进适用,能源替代效果好,能力建设突出,资金运用实现创新,将相应调增补助额度,每个示范城市资金补助最高不超过8000万元;相反,将相应调减补助额度。
(四)存在问题
由于浅层地热能利用较传统地热利用发展晚,且涉及多领域、多行业,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工程前期未进行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2005)强制要求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场地现状调查,并对浅层地热能进行场地勘察。
然而,很多工程设计前都没有进行勘察工作,一方面在地下水地源热泵不适宜区用了此换热方式,造成系统建成后产生耗电量大、系统COP低、运行不稳定、回灌困难,甚至系统报废等问题;另一方面根据其经验布设换热孔,导致大量浪费。
2.设计参数依据不足
部分地源热泵工程由热泵提供方进行设计,一些商家在设计时,完全凭借经验,以最简单的估计模式去设计系统,不少企业在设计时并没有做负荷分析,只是简单地选择一个经验数据。由于设计参数依据不足,导致一些系统设计出现“大马拉小车”或者设计负荷不足的现象。
3.缺乏可靠的技术支撑
第一,地下水回灌技术不够完善,成井工艺有待提高。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的成井口径、填砾层厚度、滤水管类型及滤料的选用对回灌量均有较大影响,大多数施工单位未掌握回灌井施工技术,特别是成井口径、填砾层厚度、滤水管类型及滤料的选用等,造成许多井不能正常回灌。
第二,部分用户取水系统的设计、安装存在一些问题。部分用户设备安装不配套(无测压管、多无精滤装置)。热泵系统安装密封性差,回灌困难,大部分单位每年都需洗井。
第三,部分用户水源井地层层位确定存在较大的问题,特别是选用第1I含水组地层做为灌井利用层位时,普遍存在水位偏浅,回灌困难的问题。
第四,部分热泵运行管理不够完善,导致回灌运行管理不规范。一些单位缺乏基本的常识,近三分之一工程运行不回扬,多数工程运行记录不完整(多无抽水及回灌水水温、水量、水位),有些工程存在混层灌水的问题。
4.管理体制不健全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行政监督管理主体不明确,监督管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欠缺,造成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项目没有报批登记手续,不按地质条件开发,施工队伍资质、施工过程监管空白,验收标准不统一。
5.缺乏对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动态监测
近年来,全国各地建成了大量的地源热泵系统,但尚未建立地源热泵地下换热系统监测体系,缺少对地源热泵系统中温度、水位、水质等动态变化的监测,无法评价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地源热泵工程系统中都没有安装必要的节能计量装置,如温度表、流量计、功率表等,使得项目的节能计算工作存在一定困难,同时也不便于管理部门的进一步节能评定工作。
三、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发展趋势
(一) 继续推进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
推进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是地源热泵技术发展的基础,“十二五”期间,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工作将继续成为城市地质工作的重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查明我国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分布特点和赋存条件,评价量及开发利用潜力,编制开发利用规划,建立监测网络,推动浅层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城市建设。
国土部“十二五”工作部署中,2012年前将完成省会级城市调查评价工作,2015年前完成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级城镇调查评价工作。2011年29个省会级城市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项目年内分两批实施。第一批实施的城市包括石家庄、呼和浩特、沈阳、长春、杭州、合肥、济南、郑州、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12个城市。第二批实施的城市包括太原、哈尔滨、上海、南京、福州、南昌、武汉、长沙、广州、南宁、海口、成都、贵阳、昆明、拉萨、西宁、银川等17个城市。
其目标是:
(1)初步查清主要大中城市的浅层地热能赋存、分布特征及相应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测试岩土体热物性参数,估算可利用量。
(2)开展浅层地热能利用工程(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适宜区划分。
(3)选择有代表性的1~2个城市建立监测实验区。对已运行工程进行地下(岩土、水)温度场的监测(至少1个运行周期)工作,评价地源热泵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同时记录运行工况和能耗,计算换热能效比,检验项目节能效果。
(4)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建立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区划分、评价数据库。为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热提供基础数据,为宏观规划与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5)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目标,编制完成主要城市(镇)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专项规划。
(二) 加大科研实力和技术创新
加强相关技术研发与投入,提高浅层地热能利用效率。
(1)加强浅层岩土热物性测试的研究;
(2)建立不同地层热物性数据库;
(3)开展不同换热方式地下传热模型的模拟试验;
(4)建立地温场长期观测,包括换热井及周围地层温度、水位、水质以及换热(换冷)情况,了解(监测)其变化规律,特别是换热井回灌能力和温度恢复情况;
(5)观测地下换热系统的实际换热(换冷)效果,测量地层热流值及热传导系数。
(三)积极参与示范城市建设,带动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在对当地浅层地热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的具体地质环境,积极开展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符合本地实际需求的示范工程,并摸索方法,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积极申报“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参与示范城市建设,用好国家专项资金,稳步推进以城市为单位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
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为建筑物供暖制冷,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这一历史进程的。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将进一步认识到,不断加强地热调查评价工作,加大科研力度和技术创新,积极参与示范城市建设将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并值得持续推进的长远工程。
现任河南及简历是什么?
中欧是我们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
欧盟和中国的关系
1、政治关系
从15年开始,中国就已经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双边关系,从此之后,中国和欧盟就开始进行各种合作,中国和欧盟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欧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欧盟的主要出口市场和主要进口来源地。期间中欧彼此一致认为,有效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多边主义应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
2、经贸关系
欧盟从与中国建立双边关系以来,欧盟是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技术引进来源地。中国也成为了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除了经贸高层对话之外,还建有经贸混委会、贸易政策、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对话机制。
3、其它领域合作
欧盟和中国除了有政治关系、经贸关系之后,还进行了其他领域的合作,有能源合作、科技合作、气候变化合作、环保合作文教、青年合作等。
扩展资料:
研究报告认为,在当前全球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欧更应思考如何全面深化双边经济关系。增加中欧之间以及对第三方开展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促进双方在气候变化、能源环境、全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全方位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以及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协作。不仅将机遇和成果惠及青年人、小企业和普通民众,而且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提升本国及全球的经济社会水平。
鉴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研究报告承认中欧在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希望双方在涉及自由公平贸易、双向投资、市场准入方面增进互信,加强沟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人民网-中国同欧盟的关系
人民网-《中国-欧盟经济关系2025:共建未来》研究报告发布
秦大河出生于哪里
河南省2018年谢伏瞻
谢伏瞻
男,汉族,1954年8月生,湖北天门人,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院特殊津贴,14年11月加入中国***,13年3月参加工作。
现任中国***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河南省总河长。
人物履历
13.03--16.12 湖北省天门县知青
16.12--1980.01 华中工学院计算机系学习
1980.01--1983.08 人民日报社技术处干部
1983.08--1986.09 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工业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6.09--1993.08 院发展中心预测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其间:1991.10--1992.10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
1993.08--1994.02 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研究部负责人(副局长级)
1994.02--1995.06?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情报中心副主任
1995.06--1996.02 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正局长级)
1996.02--1999.10 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
1999.10--2006.10 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2001.09--2001.11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3.07--2003.09清华大学、哈佛大学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学习)
2006.10--2008.05?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2007.12)
2008.05--2008.09 院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2008.06)
2008.09--2008.10 院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2008.10--2013.03 院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2013.03--2013.04 河南,省党组书记
2013.04--2016.03 河南,省、党组书记,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
2016.03--2016.04 河南,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
2016.04--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国***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河南省总河长。
秦大河
秦大河,1947年1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
1965年秦大河从武威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10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和政县第一中学任教;18年调进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工作,同年7月考取兰州大学地理系研究生;1980年硕士毕业后返回冰川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1990年3月3日抵达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科学考察终点,成为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1992年获得兰州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2000年担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2002年担任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任第11届全国政协人口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同年获得第53届国际气象组织奖,是第二位获此奖的中国科学家;2009年担任北京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当选为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同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201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团成员、学术与出版委主任;201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同年获得沃尔沃环境奖。2020年任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秦大河长期从事冰川和极地研究,长期参与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的编写。
中文名:秦大河
国籍:中国
出生地:甘肃省兰州市
出生日期:1947年1月4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兰州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2008年获得国际气象组织奖
2013年获得沃尔沃环境奖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秦大河横穿南极日记》
政治面貌:中国***党员
发表论文数量:256篇(截至2019年7月)
人物经历
1947年1月4日,秦大河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原籍山东省泰安市,他出生时,父母住在傍依着黄河的王家庄。
1953年秋天,6岁开始上小学,小学阶段一共换了三所学校,一、二年级在兰州小西湖附近的西竞寺小学就读,三、四、五年级转到了兰州军区总医院附小(现西湖小学),六年级时因为他父亲所在的西北畜牧兽医学院改为甘肃农业大学,举家迁往武威黄羊镇,他便转学到了甘肃农业大学附小,一直到毕业。
1959年秋天,考入兰州回民中学(现兰州西北中学),因为家在武威,他第一次远离家庭住校上学。
1962年夏天,初中毕业后准备升高中,由于父母不在兰州,所以没能报考兰州地区的中学,而是考入武威黄羊镇的武威一中。
1965年8月,高中毕业后考入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
10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后前往甘肃省农宣队和政县分队工作了3个月,同年10月被分配到甘肃省和政县第一中学教数学(至18年4月),他是全校有名的严厉老师,最后几年他带高中三个班的数学,150本作业本都亲自批改,从不马虎。
14年,放暑回家路过兰州,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拜访施雅风、谢自楚。
18年5月,被调进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同年7月,通过了研究生二试,考取了兰州大学地理系硕士研究生,师从李吉均教授。
1980年10月,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后返回冰川所工作。
1983年,首次到南极考察。1987年,第二次到南极考察。
1989年7月,参加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科学考察,行程5986公里,中经南极点和“不可接近地区”,1990年3月3日抵达这次考察终点——苏联和平站,成为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并集了800多个雪样,特别是集到南极洲“不可接近地区”内一套完整的珍贵冰雪样品,填补了冰川学研究的空白,成为世界上唯一全部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
1991年1月,在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12月,博士毕业。
1995年4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至2000年11月)。
2000年11月,担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至2007年3月)。
2002年,作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他成功组织了IPCC科学评估活动,大力支持和推荐发展中国家科学家和年轻科学家参与IPCC评估报告的编写(-2008年)。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环境学院(现中国科学院大学与环境学院)成立,秦大河兼任学院院长。
2004年8月,遵照温总理要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指示,根据云娜台风的特点及动向,中国气象局于2004年8月12日取紧急行动,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决定利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时段,亲自向广大民众播报云娜台风的登陆信息。这是中国气象局长首登屏幕播台风。
2007年,通过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可行性论证会,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秦大河担任中心主任。
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人口环境委员会副主任。9月连任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10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秦大河从世界气象组织别德里茨基手里接过五十三届国际气象组织(IMO)奖,是继中国气象学家叶笃正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2009年5月,北京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成立,秦大河担任中心主任。
2011年,当选为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5月,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至2016年6月)。
2012年7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团成员、学术与出版委主任。
2013年5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10月21日,获得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沃尔沃环境奖。
2017年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中国冰冻圈服务功能形成机理与综合区划研究”启动,秦大河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
2020年1月,出任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秦大河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多次参加、主持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部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积极参与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科学评估活动。主持《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和《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研究,产生广泛影响,促进了我国与国际气候变化研究工作的不断进步,为推动全球变化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主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凝练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气象”的发展理念,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创新思路。
秦大河在冰冻圈和全球变化研究方面成绩卓越并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他多次组织南、北极和亚洲腹地及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他曾徒步6000公里横穿南极冰盖进行科考,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科研发现和创造性成果,首次从理论上阐明雪的暖型、冷型和交替型密实化过程,建立了定量划分标准。系统研究了南极冰盖雪层内环境记录,揭示了现代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发现了南极表层雪冰中NO3含量在极光卵区出现峰值的现象。
秦大河自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起全面参与报告编写工作,其中担任第四次和第五次评估报告的联合。IPCC第五次报告的第一部分“自然科学基础”已于9月发布。作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他参与组织IPCC科学评估,推动了中国和国际气候变化研究,并大力推荐青年科学家尤其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参加到IPCC评估报告的编写中;作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常任代表,他高度重视气象和水文之间的国际合作,有力推动了气象事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进步。
2012年发布的IPCC关于极端气候评估特别报告,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直被公众所质疑的理论:极端天气和气候现象在过去的50年里变得越来越频繁。这份报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和阶段性极端天气之间的联系,比如越来越广泛的干旱和热浪气候,以及地区性的风暴和降水。沃尔沃环境奖评审委员会认为该报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项工作在努力构建和传播有关人类活动影响了气候重要科学结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为人类必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IPCC为此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截至2017年,秦大河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委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四等奖各一项。
承担项目
成果奖励
截至2019年,秦大河独立和合作撰写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256篇,其中SCI论文56篇,研究成果被国际冰川学界著名教科书《冰川物理学》和Nature等SCI刊物引用207次(他引102次)。
人才培养
秦大河带领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中国团队为本科生主讲通识课《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该课程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开设。
2015年3月15日,全国政协委员秦大河做客新华网2015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时表示,凡是人类在社会发展当中有益的正面的经验,都要继承。西方社会在1750年工业化以来,走了两、三百年的道路,科普的科学技术和教育这个经验是逐渐积累起来的。中国是新兴国家,人口众多,而且发展相对较晚,在短短几十年内能发展成这个样子,实属不易。秦大河指出,按照当前,在2015年末的时候,中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能达到5%,相当于上个世纪发达国家80年代的情况,还是要做大量的工作,继续努力。秦大河强调,提高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需要国家与个人的共同努力,他认为,从公民的角度来说,所有的知识分子、知识阶层都应该做工作,包括医务工作、科技工作者、教师,甚至科技干部,都应该参与进来。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秦大河的父亲秦和生是兽医教育家和兽医外科专家,在他出生前后,父亲辗转于陕西、甘肃、宁夏、北京等地,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所以,兄弟姐妹的名字都带上了明显的地理色彩,他的哥哥名叫秦大山;他的姐姐名秦爱宁;他的妹妹名叫秦爱兰。
秦大河在武威一中上学时一位同年级但不同班的女生叫周钦珂,引起了他的注意。全年级几次统考,周钦珂总是考得比他好,名次排在他前面。高中毕业后,周钦珂考取了兰州医学院,他考进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大学快毕业时,两人的关系才明确了。周钦珂看上了他的老实可靠。毕业后,他当时分到了省农村宣传队和政县分队,她也跟着到了和政县。11年,他被分配到和政县一中教书,钦珂分配到和政县医院工作,那一年,两人结婚。
人物评价
秦大河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多次参加、主持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部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积极参与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科学评估活动。主持《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和《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研究,产生广泛影响,促进了中国与国际气候变化研究工作的不断进步,为推动全球变化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主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凝练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气象”的发展理念,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创新思路。(中国科学院评)
沃尔沃环境奖颁给秦大河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因为他是非常杰出的气候与冰川学家,世界闻名;二是他为中国的地理和气候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三,秦大河为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做出了重要贡献。(沃尔沃环境奖评委会威尔·斯泰芬接受人民网记者访时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