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哪些协议?这些协议的意义是什么?

2.全球气候变暖,联合国做了什么措施

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通过时间

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几次缔约

5.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议背景

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哪一年正式生效

8.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五项原则是什么

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公约是谁提出的_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公约是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内容是:

公约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这是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公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程序有所区别。公约要求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他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而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的国家清单的义务,制订并执行含有关于温室气体源与汇方面措施的方案,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公约建立了一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资金机制。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哪些协议?这些协议的意义是什么?

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自1995年3月28日首次缔约方大会在柏林举行以来,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第2至第6次缔约方大会分别在日内瓦、京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波恩和海牙举行。

19年12月11日,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但是2000年11份在海牙召开的第6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坚持要大幅度折扣它的减排指标,因而使会议陷入僵局,大会主办者不得不宣布休会,将会议延期到2001年7月在波恩继续举行。

2001年10月,第7次缔约方大会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

2002年10月,第八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会议通过的《德里宣言》,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进行。

2003年12月,第9次缔约方大会在意大利米兰举行。这些国家和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60%。

2004年12月,第10次缔约方大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目前,已有156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了该项协议。2005年11月,第11次缔约方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

2006年11月,第12次缔约方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

2007年12月,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着重讨论“后京都”问题,即《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启动了加强《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全面实施的谈判进程,致力于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到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安排的谈判并签署有关协议。

2008年12月,第14次缔约方大会在波兰波兹南市举行。 2008年7月8日,八国集团***在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八国集团***在一份声明中说,八国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他缔约国共同实现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长期目标,并在公约相关谈判中与这些国家讨论并通过这一目标。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将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2010年联合国坎昆气候会议于11月29日到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

全球气候变暖,联合国做了什么措施

格拉斯哥协议,意义是保持环境和空气质量,减少使用煤电的频率。

市面上,普遍存在着两种发电模式,第一种是传统模式下的煤炭发电,容易产出二氧化碳,从而造成空气污染。第二种是大力推广的新能源发电方式,例如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相比于第一种模式,第二种模式更倾向于环保和循环,得到众多国家的推广和支持。

可是,部分国家内部的新能源发电使用频率并不高,依旧用传统的煤炭发电方式。久而久之,碳排放量越来越高,还会消耗大量的煤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已经提到了相关问题,最终确定了格拉斯哥协议。

最主要的意义是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空气状况

反观众多工业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大多经历过空气质量过差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长期处于空气质量低下的环境中,居民的身体状况难免会受到影响。提高空气质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更需要每个国家制定良好的解决方案。

在此期间,多个国家共同聚焦环境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得以顺利召开。相关人员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后,最终求存同异,确定相关协议。该协议得以正式实施后,将有效地减少煤炭的浪费和消耗。新能源技术得以推广,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地球居民带来更好的空气状况。

事实上,保护环境需要多国居民的共同努力,尤其是保护空气状况。一旦某一个国家的空气污染太过严重,久而久之,其他国家会受到影响。此外,聚焦环境保护,一直都是居民讨论的问题。为此,我国制定环保方案,多个地区安装风力发电设备,大幅提升空气质量。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通过时间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就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达成共识

《京都议定书》需要占199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之后,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2007年12月,澳大利亚签署《京都议定书》,至此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中只有美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 联合国确认《京都议定书》适用于澳门特区 澳大利亚承诺2050年前温室气体减排60%

截至2004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了3.3%,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的排放量比1990年上升了15.8%。2001年,布什刚开始第一任期就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对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

2007年3月,欧盟各成员国***一致同意,单方面承诺到2020年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 英国公布确定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法案草案

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即所谓“后京都”问题是在内罗毕举行的《京都议定书》第2次缔约方会议上的主要议题。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京都议定书》建立了旨在减排温室气体的三个灵活合作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以清洁发展机制为例,它允许工业化国家的投资者从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中获取“经证明的减少排放量”。 我国成为实现《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减排量最多国家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三、可以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四、可以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其实,联合国能做什么?只是个空壳而已,这次气候会议个个国家炒的很激烈主要实在承担的义务上争执不下,西方工业的发达实在一个标志的,蒸汽机的发明带动和开始了工业革命使得各国的工业迅速的发展但是工业间接的造成了,温室气体的排放,知道近20世纪开始科学家逐渐的发现温室气体对与气候的影响,这才使得各国人民意识到生存的地球被自己制造出了潜在的危机,人们开始谈判了,但是这个气候的影响最先危害道的是岛国,别的国家自然在没有影响到自己的时候不愿去管别的国家,西方用100多年创造出来的发达却对100多年造成的排放不负责任是不可原谅的,他们要对全人类负责,他们要对地球负责,联合国只是一个着急开会的,真正的结果还要世界上这些大国的谈判结果。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几次缔约

1992年5月9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1992年5月9日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生效。截至2023年10月,共有198个缔约方。我国于1992年11月7日经全国人大批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3年1月5日将批准书交存联合国秘书长处。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议背景

28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于2023年11月30日在阿联酋迪拜开幕。是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1990年发布第一份评估报告后不久,于1992年通过的,旨在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92年的里约会议,全名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也叫地球首脑会议,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次会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一项便是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间谈判委员会达成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简单来说,以后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谈论的气候问题,都是以这个公约为基础的,而且该公约具有法律效力。该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截至2004年5月,公约已拥有189个缔约方。

1995年,第一次缔约方大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之后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

19年,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日本东京。会议通过《京都议定书》。

2001年10月, 第七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摩洛哥马拉喀什。会议通过《马拉喀什协定》。

2005年,第11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加拿大蒙特利尔,会议通过《蒙特利尔路线图》。

2007年,第13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会议通过《巴厘岛路线图》。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成果寥寥,最后只达成了无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2011年,第17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南非德班,会议就第二承诺期存续问题达成一致。与会方同意延长5年《京都议定书》的法律效力(原议定书于2012年失效),就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达成一致。大会同时决定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即“德班平台”,在2015年前负责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公约》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

2012年,第18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卡塔尔多哈,会议通过了对《京都议定书》的《多哈修正》,最终就2013年起执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及第二承诺期以8年为期限达成一致。大会还通过了有关长期气候资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工作组成果、德班平台以及损失损害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多项决议。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及俄罗斯已明确不参加第二承诺期。

按照气候谈判的,巴黎气候大会是继2009年后又一重要时间节点,将完成2020年后国际气候机制的谈判,制定出一份新的全球气候协议,以确保强有力的全球减排行动。因此,巴黎大会也是近几年来最为重要的一次。

与6年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气候谈判模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自上而下“摊牌式”的强制减排已被自下而上的“国家自主贡献”所取代。目前,全球已经有160个国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国家自主减排贡献”文件,这些国家碳排放量达到全球排放量的90%。此举让各国在减排承诺方面握有自主权和灵活性,谈判压力骤然减小。其次,大国合作意愿更为强烈。中国与美国、欧盟、巴西、印度等已就气候变化签署了多项双边声明,提前化解了此前纠缠谈判进展的诸多分歧。中美之间还总结了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上公开争论影响谈判气氛的教训,通过双边对话增加理解,避免在谈判场合相互指责。再者,气候科学认知更深入。联合国在2013—2014年发布了第五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对全球变暖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可能性由上次报告的“非常高”(概率在90%以上)调高至“极高”(概率在95%以上)。

最后,主办国和国际社会都在思考哥本哈根的教训,对谈判的期望值更趋理性务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哪一年正式生效

  问:简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内容。

  校解析答案: 1992年5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有160多个缔约国。公约规定了五项保护气候的原则:

 (1)缔约国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它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未来的利益保护气象系统。发达国家应率先对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

 (2)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具体要求和特殊情况。发达国家应当承担更多责任,发展中国家应根据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承担较小的责任。

 (3)取预防措施。各缔约国应取预防措施,预测、防止或尽力减少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并缓解其不利影响。

 (4)促进可持续发展。各缔约国有权并应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气候系统应纳入国家的发展当中,不受人为的政策的影响,措施应适合缔约国的具体情况。

 (5)开放国际经济体系。各缔约国有权并合作促进有利和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所有国家的经济的持续发展以便有能力应付气候的变化。

 我也来报个喜,三科全过,《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72分,《政治经济学(财经类)》76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73分。另外10月份的论文答辩及工商企业管理实践考核也通过了。现只剩下最后一门《计算机实践考核》了,要等到明年3月份报考了,今天很高兴。感谢自己这两年的付出。

 好多年没有看过英语,英语四级过期,被迫要考《英语(二)》,居然考了78分,感谢於迎春老师,讲得真的不错。

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五项原则是什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指联合国大会于1992年5月9日通过的一项公约 。

同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由世界各国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期间开放签署。1994年3月21日,该公约生效。地球峰会上由150多个国家以及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签署。公约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终极目标是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该水平上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险干扰不会发生。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程序有所区别,要求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他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

而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的国家清单的义务,制订并执行含有关于温室气体源与汇方面措施的方案,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该公约建立了一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机制。截至2016年6月,加入该公约的缔约国共有1个。

当地时间2018年4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框架下的新一轮气候谈判在德国波恩开幕。 西班牙首相府2019年10月31日发表新闻公报说,在智利30日宣布放弃主办原定2019年12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后,西班牙愿意全力配合举办该会议,包括在马德里提供会场,以确保大会仍能如期召开

法律依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条 本公约以及缔约方会议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最终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害,减缓气候变化,增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确保粮食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是1992年5月9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一项有关保护气候系统的公约。该公约规定五项原则:(1)缔约国在保护气候系统方面承担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2)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具体要求和特殊情况;(3)取预防措施;(4)促进可持续发展;(5)开放国际经济体系,使国家有能力应付气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