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除中国较热外其他国家都正常了吗

全球气候大会2023阿联酋_全球气候大会2023阿联酋会议

美国公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一直是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尽管在去年,他们选出了一位否定全球变暖的总统,但是今年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美国人意识到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另外,耶鲁气候变化传播项目2016年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28%的受访者认为科学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存在分歧。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有32%的美国人认为气候变化是自然而非人为引起的。其中还有一个微妙的数字差异,58%的人认为气候变化会对美国人造成伤害,63%的人认为气候变化会伤害第三世界国家的人。简而言之,这些调查结果证实,美国人倾向于将气候变化视为遥远的。

与美国人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广泛支持略有不同的是,日本人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态度并不友善。当前,日本年轻人更迫切地关注经济压力等问题。另外,2016年5月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日本年轻人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比例也不如从前。在18岁至29岁的受访者中,有75%的人表示对气候变化有所了解。但在几年前,日本公众对气候变化的了解程度曾高达91%。

欧洲相关调查显示,公民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有些“超前”。《海洋科学前沿》期刊今年7月对一万名欧盟公民的调查显示,26%的调查对象认为北冰洋已经在近几年经历了完整的夏季海冰损失。此外,30%的调查对象显然认为,与工业化前相比,海洋升温幅度已经超过2℃了。“这是非常令人不安的,因为如果这些变化已经发生在他们的头脑中,这些公民有什么动机取行动来防止这种变化呢?”调查者说。

实际上,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广,也会发现,除了这几个经常开展气候变化认知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之外,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开始了此类问卷调查。2017年8月,两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专家分发了四千份问卷,询问人们是否意识到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及背后的人为因素。结果显示,在阿联酋,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严重缺乏”,有四分之一的居民没有意识到气候变化,40%的受访者不认同全球变暖是由人类行为造成的。

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重的国家之一巴哈马,同样开始了这项工作。巴哈马气候变化倡议组织于今年7月进行了一项试点调查,超过500名居民完成了24次问卷调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巴哈马居民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较高,超过80%的人熟悉气候变化或全球变暖。然而,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个人对气候变化没有任何作用。发人深思的是,大多数巴哈马居民同美国居民一样,认为气候变化对世界其他地区比对自己国家具有更大的影响。(

全球除中国较热外其他国家都正常了吗

基本信息

国 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面 积83,600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岛屿)。

人 口410万(2005年),外籍人占80%,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国。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主要语言是阿拉伯语,沿海城市波斯语流行。

首 都阿布扎比(Abu Dhabi)。

国家元首总统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Khalifa Bin Zayed Al-Nahyan),2004年11月当选。

重要节日国庆日:12月2日

简 况

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波斯湾,海岸线长734公里。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境内除最东部为哈贾尔山的一段以外,其余都为低平的荒漠。有利瓦绿洲、艾因绿洲等。气候干热,年降水量75毫米左右,仅山区有较多降水。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潮湿(5月-10月),气温40-50℃,冬季(11月-翌年4月)气温7-20℃,偶有沙暴。平均降水量约100毫米,多集中于1-2月间。

公元7世纪隶属阿拉伯帝国。自16世纪开始,葡萄牙、荷兰、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相继侵入。19世纪初,英国入侵波斯湾地区,并于1820年强迫当地七个酋长国与其签订“永久休战条约”,此后各酋逐步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1年3月1日,英国宣布同各酋长国签订的条约于年底终止。同年12月2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宣告成立。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马角、富查伊拉、乌姆盖万和阿治曼七个酋长国组成联邦国家。

政 治 联邦最高委员会由七个酋长国的酋长组成,是最高权力机构。国内外重大政策问题均由该委员会讨论决定,制订国家政策,审核联邦预算,批准法律与条约。总统和副总统从最高委员会成员中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除外交和国防相对统一外,各酋长国拥有相当的独立性和自主权。联邦经费基本上由阿布扎比和迪拜两个酋长国承担。

2006年阿政局稳定,对内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实现经济多元化;对外交往活跃,注重加强与海湾地区国家及其他阿拉伯国家关系,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

宪法11年7月18日,联邦最高委员会通过临时宪法,同年12月3日宣布临时宪法生效,沿用了25年,1996年12月联邦最高委员会通过决议,临时宪法变成永久宪法,并确定阿布扎比为阿联酋永久首都。

议会联邦国民议会,亦称全国协商议会,成立于12年,负责讨论内阁会议提出的法案,并提出修改建议。2006年8月,阿联酋颁布新的议会选举法,规定联邦国民议会成员为40名,其中20名由各酋长国酋长直接任命,20名由各酋长国选举产生。11月,阿举行国民议会选举,被视为阿在民主改革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2007年2月,阿卜杜·阿齐兹·格利里当选阿国民议会新一届议长。

2006年2月组成第七届,共23人。主要成员:副总统兼总理和国防部长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副总理苏尔坦·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Sultan Bin Zayed Al Nahyan),副总理哈姆丹·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Hamdan Bin Zayed Al Nahyan),财政工业部长哈姆丹·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 (Hamdan Bin Rashid Al Maktoum),外交部长阿卜杜拉·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Abdullah Bin Zayed Al Nahyan)。

行政区划由七个酋长国组成: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马角、阿治曼、富查伊拉、乌姆盖万。

重要人物

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总统。生于1948年,系阿联酋首任总统扎耶德长子。1969年2月1日被立为阿布扎比酋长国王储。16年5月,任联邦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哈还兼任阿布扎比最高石油委员会、阿布扎比投资局董事长、阿布扎比发展基金会董事长。2004年11月2日扎耶德总统病逝,哈继任阿布扎比酋长,11月3日,哈被联邦最高委员会推选为新任总统。

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副总统兼总理、国防部长和迪拜酋长。生于1948年。1990年任联邦国防部长,1995年被指定为迪拜王储。2006年1月5日,穆就任阿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

经 济

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在发展石化工业的同时,把发展多样化经济、扩大贸易和增加非石油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发展水泥、炼铝、塑料制品、建筑材料、服装、食品加工等工业,重视发展农、牧、渔业;充分利用各种财源,重点发展文教、卫生事业,继续完成和扩大在建的现有项目。近年来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绿洲种植椰枣树、蔬菜、水果。沿海居民主要从事商业、捕渔业和珍珠集业。部分居民从事游牧,养殖羊和骆驼。

出口主要有石油,是世界重要石油出口国之一,还有珍珠、鱼干;进口粮食等。

主要经济数据(2006年):

国内生产总值(GDP) 1622亿美元

人均GDP 3.6万美元

GDP增长率10%

通货膨胀率6 %

汇率1美元=3.66迪拉姆

外汇储备250亿美元

石油和天然气非常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3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9.5%,居世界第5位。天然气储量为6.0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

工业以石油化工工业为主。此外还有天然气液化、炼铝、塑料制品、建筑材料、服装和食品加工等工业。工业项目从业人数中,阿联酋人仅占1%。因此,着手实施“就业本国化”,增加本国人就业比例。

农牧林渔业农业不发达。阿联酋农业、畜牧业和林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全国可耕地面积32万公顷,已耕地面积27万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椰枣、玉米、蔬菜、柠檬等。粮食依赖进口。目前,阿联酋有船5191只,渔民17,264人。渔产品和椰枣可满足国内需求。畜牧业规模很小,主要肉类产品依赖进口。近年来,取鼓励务农的政策,向农民免费提供、化肥和无息,并对农产品全部实行包购包销,以确保农民的收入,阿农业得到一定发展。

交通运输境内无铁路,各酋长国之间有现代化高速公路相连。

公路:总长约3171公里,约有34.5万辆汽车。

水运:有15个港口,308个码头(总长45公里)。年货物吞吐量为7亿吨。迪拜拉希德港是中东第二大深水港。

空运:有阿布扎比、迪拜等6个国际机场,10个直升飞机机场。2005年客流量逾2200万人次。在全球航空公司的竞争排序中,阿联酋航空公司居阿拉伯国家首位。阿已同包括中国在内的82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航空协定,世界各国的109个航空公司有定期航班飞往阿的各机场。

通讯:阿全国有120万门电话,移动电话330万部,互联网用户达29.7万,人造卫星通讯网同118多个国家相连。

财政金融阿银行业发达,现有本国银行328家,外国银行109家。外汇不受限制,货币自由入出境,汇率稳定。联邦财政收入来自各酋长国的石油或贸易收入。2005年预算收支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总收入61.9

总支出61.9

赤 字0

对外贸易1995年,阿联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阿与179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外贸在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阿主要出口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产品、铝锭和少量土特产品;主要进口粮食、机械和消费品。

2006年对外贸易持续顺差,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对外贸易总额2240亿美元

进口836亿美元

出口1404亿美元

对外援助11年7月成立阿布扎比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1993年11月更名为阿布扎比发展基金会),以、赠款和技术援助等方式向阿拉伯国家和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2002年1月,阿联酋宣布将提供3000万美元用于阿富汗战后重建。2000年迄今,阿联酋红新月会对巴勒斯坦的援助资金已达3600万美元。2003年10月,阿在西班牙马德里援伊大会上宣布向伊提供2.25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人民生活2006年人均GDP为3.6万美元。人均收入居世界前列,对公民实行免费医疗制度。共有30家公立医院,115个保健中心,4473个床位,2350名医生,380名牙医,6250名护士,另有20家私立医院。

军 事16年5月10日,联邦最高委员会决定统一各酋长国的军队,设立武装部队总司令部,联邦总统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实行志愿兵役制。

总兵力5.65万。其中,陆军约4.5万,编制为一个王室警卫旅、一个装甲旅、两个机械化步兵旅、四个步兵旅和一个炮兵旅。海军2500人,各类作战舰只21艘,主要基地阿布扎比。空军4000人(含警察部队的航空联队),编制有四个作战中队,作战飞机196架,武装直升飞机50架。另有警察5.4万名。武器装备主要来源于法国、美国,是海湾国家中唯一以法式装备为主的国家。武装部队的兵源30%来自本国,其余主要为阿曼、巴基斯坦等国人,教官多为英国和巴基斯坦人。

教育国家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和培养本国的科技人才,实行免费教育制。国家致力于扫盲工作,已建成110个扫盲中心。现有公立学校761所,各类私立学校420所,在校学生57.5万人,教师2.4万余人。2003/2004学年在校大学生34213人,其中阿联酋大学17000人,扎耶德大学2124人,高等技术学院15089人。

新闻出版主要报刊有:《联合报》(阿拉伯文),阿布扎比半官方日报,发行5.5万份;《宣言报》(阿拉伯文),迪拜半官方日报,发行5万份;《海湾报》(阿拉伯文),沙迦私人出版,发行5.8万份;《海湾时报》(英文),迪拜私人出版,发行45万份。此外还有《海湾新闻》、《今日海湾》杂志等。

阿联酋通讯社是国家通讯社,直属新闻文化部。16年11月成立。在国内各主要城市以及伦敦、巴黎、华盛顿、纽约、莫斯科、东京、开罗、突尼斯、贝鲁特等派有常驻记者。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发稿。

阿联酋有阿布扎比、迪拜、乌姆盖万、哈伊马角4家电台,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和阿拉比亚等8家电视台,阿布扎比电台每天用阿、英、法和乌尔都语播送节目37小时。阿拉比亚电视台新闻节目用阿语连续24小时播送。此外还建有卫星地面接收站。

对外关系奉行中立、睦邻友好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在加强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的同时,重视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不结盟等第三世界国家关系。主张加强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团结与合作。阿至今已同14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对重大问题的立场

关于联合国改革:支持联合国包括安理会在内的全方位改革。主张在安理会中应增加伊斯兰国家(含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强调改革方案应由各成员国充分协商,取得共识;不同意为改革设定时限和强行推动表决。

关于海湾地区安全:积极致力于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主张加强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的团结与协调,积极推动六国经济一体化合作进程;呼吁海湾地区各国在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彼此间的分歧,共同维护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关于中东问题: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恢复合法民族权利和建立独立巴勒斯坦国所做的斗争,承认巴勒斯坦国,支持中东和平进程。呼吁国际社会敦促以遵守“中东和平路线图”,恢复与巴方的和谈。

关于伊拉克问题:主张维护伊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呼吁尽快结束外国对伊占领,恢复伊的稳定。认为联合国应在伊重建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伊战期间和战后,阿向伊提供了大量人道主义援助,并与德国合作,为伊培训军队和警察。2003年在马德里召开的援助伊拉克国际会议上,阿承诺向伊提供2.15亿美元人道主义捐款。

关于反恐问题:谴责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在反恐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反对将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教挂钩,反对歧视和伤害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强调应将恐怖主义与各国人民反对占领的斗争区分开来。阿于2004年颁布了《反恐法》。

节庆名称:

活动特色: 人们享受大餐,日常生活恢复正常,日间可以进食。

活动地点: 全国

节庆日期: 1月10日

---------------------------------------------------------------------------

节庆名称: 回教新年

活动特色: 回教徒的新年,大批的回教徒会去参拜清真寺,那天的清真寺也装饰得格外的漂亮。

活动地点: 全国

节庆日期: 4月7日

---------------------------------------------------------------------------

节庆名称: 默罕默德生日

活动特色: 宗教领袖默罕默德的生日,人们都会去进行大规模的朝拜。

活动地点: 全国

节庆日期: 6月16日

---------------------------------------------------------------------------

节庆名称: 国庆日

活动特色: 官方会有大型的庆典活动,人民也由自发的庆祝,还有宗教仪式。

活动地点: 全国

节庆日期: 12月2日

---------------------------------------------------------------------------

节庆名称: 斋戒第一天

活动特色: 进行宗教仪式,然会饱餐一顿,等待斋戒到来。

活动地点: 全国

节庆日期: 12月10日

---------------------------------------------------------------------------

节庆名称: 阿联酋建军节

活动特色: 官方有大型的阅兵仪式,很特别。

活动地点: 全国

节庆日期: 12月10日

---------------------------------------------------------------------------

节庆名称: 骆驼大赛

活动特色: 吸引了数以百计的骆驼们来竞争价值不菲的奖品,最好的骆驼被予以重奖,既奖励骆驼也奖励饲养者。赛骆驼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最受欢迎的观赏体育。

活动地点: 阿布扎比

节庆日期: 不定时

---------------------------------------------------------------------------

节庆名称: 阿联酋联邦建立纪念日

活动特色: 举国上下共庆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各地节日促销活动一个接一个,展现在人们面前的阿联酋仍然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活动地点: 全国

节庆日期: 12月1日

与北京的时差

—4:00

国家代码

1

阿联酋高温超50度

看到没?在之前我们只听到了关于印度,在2022年出现50度左右的高温,其他大范围地区都是在40度以上,包括北美,非洲等地。

这次阿联酋再次出现逼近50度的高温,甚至部分地区超过50度的现象,这让我们看到了,高温的“普遍性”是非常明显的了。

根据阿联酋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这段时间阿联酋出现了持续性的高温现象,其中达夫拉地区气温达到49.8摄氏度,还有其他5个地区白天气温超过49摄氏度。

同时,在艾因市区的气温,还出现了51.8摄氏度的高温现象,阿联酋国家气象中心表示,这是当天全球气象站录得的最高气温。

所以,阿联酋的高温再次告诉了我们,气候的变化真的是非常严峻了。然而,对于阿联酋来说,高温与降雨的转变也是“瞬间改变”。

因为在7月底的时候,阿联酋北部出现30年来最大的降雨,导致洪水泛滥,造成7人死亡。没想到8月又出现极端性的高温,不得不说地球的变化真的是让人很担忧。

然而,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之下,我国的气温也是令人担忧,极端性的高温在我国也是大规模地出现,而且事实也证明了一个问题,中国更热了。

中国也更热了

按照我国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数据显示,再一次证明了中国更热了。这一份报告明确指出了,中国也是全球变暖影响的主要区域。

当然,说到全球变暖,也是令人“惊讶”,这么多年来,人类不断呼吁进行对地球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植树造林等等。来缓解气候的变化,然而事实告诉了我们,大多数的国家都是“只喊口号,无行动”。

从2021年全球的平均气温来看,依然是“变暖居高不下”,因为平均气温也是高于了工业化水平的1.01℃。所以,地球变暖还在发生,而人类对地球气候的改变也没有尽到最大的努力。

而对于我国的气候来说,也是在不断地上升之中,在1951~2021年期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0.15℃/10年)。

其中202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为1901年以来的最高值。所以,中国也是更热了,这数据都是说明了一切了。

虽然我国近些年来不断进行对地球的保护。但是,地球是一个整体,气候的变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行,并不是单一的国家或地球可以做到的。

所以,我们努力了,别人持续排放,那么最终地球也会变得更加热。所以,中国也更热了,因为全球变暖根本没有被“逆转”,而是变得更加地热。

包括才过去的7月,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球地表气温比1991-2020年参考期高出近0.4摄氏度,略低于2019年7月,但略高于2016年7月。

这主要是归咎于拉尼娜现象的发展,然而它依然是今年7月入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7月”前三位,所以,我国7月也是热,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地球到底怎么了?人类改变不了了吗?

很明显,地球出现这样的转变,完全就是全球变暖带来的,在全球变暖之下,大气环流出现异常,结果导致极端性的气候现象不断发展。

而且《自然》杂志曾指出,地球有15个气候临界点,9个临界点已经或正在被突破,包括北极海冰不断减少、格陵兰冰盖融化速度加快等区域,所以一旦15个临界点全部被突破,那彻底就难以“逆转”了。

但是,这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警示称,人类需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所以,地球怎么了?一切都是因为人类带来的因素最大。那人类改变不了了吗?

其实,全球变暖的提升还未达到全部的“临界点”状态,温室气体的提升还未达到首个1.5度的临界点,所以,人类的改变空间站还是存在的。只不过这个需要加速才行。

因为,全球变暖的“连锁效应”很强,并不是说我们直接停止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地球就即可变好了,这是不可能的,这个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转变才行,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所以综合情况来说,地球的极端现象的确是出现了,但是对于地球气候的改变,人类还是可以做的。这个就看人类需不需要努力,如果全球变暖持续下去,那么极端性高温,干旱,强降雨,强风暴等等都将频繁出现,那么对人类的影响也会必然加大。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说,我们不是要“火星移民”吗?完全不用保护啊,的确,这项在科学界有实施,但是火星关键也是一个荒废的天体,人类要改变火星也需要数百年的时间。

在这数百年之中,人类将全球变暖推向顶峰,地球都生存不下来,还能去火星吗?这数百年之中,如果人类不进行气候的改变,别说火星移民了,地球生命都可能出现“终结”。所以,加速对气候的改变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