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到精准预测?

2.第一张中国人发布的天气图是谁绘制的?

3.如何选择观测场地才能保证气象站所观测的数据具有代表性

4.农业气象观测仪器可以监测哪些项目?求解

5.什么是天气预报?

6.写一篇题为未来的气象观测小作文200字

7.微博国际气象观察是谁

现代气象观测第二版_现代气象观测

气象站观测的数据是天气预报的基础,气象站越多,预报越准确。为此,全世界建立了成千上万个气象站,配置了各种天气雷达,并在太空布设了多颗气象卫星,组成全球大气监测网。

天气预报制作需经过4个步骤。首先是收集气象数据,从地面到高空,从陆地到海洋,全方位、多层次地观测大气变化,并将观测数据迅速汇集。其次,计算机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得到天气图、数值预报图等产品,为预报员提供预报依据。第三,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初步预报。最后,无论是天气学方法,还是数值预报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预报结论也不尽相同。天气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从史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对天气进行预测来相应地安排其工作与生活(比如农业生产、军事行动等等)。今天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收集大量的数据(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气压等等),然后使用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空气变化。由于大气过程的混乱以及今天科学并没有最终透彻地了解大气过程,因此天气预报总是有一定误差的。

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到精准预测?

主要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气象灾害防御形势严峻,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要切实履行基本职责,不断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和效益。

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努力做到重大气象灾害与衍生次生灾害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信息传播快速,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不出现失误。进一步完善“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强化与各级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深化防灾减灾整合与协调配合。切实发挥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用。

加强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着力推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融入式发展。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逐步纳入地方基层组织体系和公共财政预算,纳入地方“三定”方案和绩效考核体系。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发布手段融入地方社会治理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融入各部门减灾示范社区、智慧社区创建,融入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发布手段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安全运维。推动将气象信息员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与效能考核。

依法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强化依法履职意识和责任,扎实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依法规范、部门、社会和公民在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建立主导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的社会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极端天气公共安全的依法监督职责。引导和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设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灾害信息实时、快捷、综合集。开展台风、暴雨、干旱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风险区划试点,发展定量化的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着力提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设施农业、交通气象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保险机构、红十字会等组织在气象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跨部门联合调查制度。发展防灾减灾与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逐步建立国家、省两级气象服务白皮书制度。

(二)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是立业之本。要始终把做好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努力提升气象服务“三农”的水平。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联合会商和产品制作发布机制,加强国家级与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技术指导和支撑反馈,强化关键农时、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定量影响评估服务。服务国家农业对外合作,继续做好国内主要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并逐渐向国外重点农产品和重点农业产区拓展。推进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建设与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的融合,深化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推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可持续发展。

全力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发展更加适应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公众气象服务。继续加强气象服务品牌建设,强化按需服务、移动式交互、智能定位信息发布,推进新媒体技术在公众气象服务业务中的应用。继续推进气象服务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工地,进一步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

做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重大任务,优化需求导向的服务机制,强化专项气象服务业务。做好大型运动会和2022年冬奥会申办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加强各项专业气象服务。完成全国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深入推进交通气象沿线精细化预报和高影响天气短临预报试点。继续推进与住建部城市内涝防治合作。加强流域气象中心业务能力建设,发挥服务防汛抗旱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等职责。与国土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示范区建设。继续做好海洋、森林草原防火、旅游、电力等专业领域气象服务。加强安全生产气象保障服务。

(三)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支撑工作

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攸关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大事。要切实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科技支撑作用,有力保障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加快建设中国气候服务系统,强化传统天气气候服务与气候变化应对需求的融合。推进省级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做好能源设施、城乡建设、交通基础等关键领域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建立极端气候预警指数和等级标准,继续开展气候变化对特色产业和行业的影响评估。

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做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支撑工作,围绕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立法、我国二氧化碳峰值排放路径和气候变化适应等开展决策咨询。积极参加IPCC未来规划,科学支撑气候变化公约谈判,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强化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建设,稳步推进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研发,继续开展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启动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式研发。做好气候变化最新科学进展和热点问题的分析解读工作。

更加重视气候安全工作。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生态、能源、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气象服务。加强国家级、区域和省级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和运行机制建设。推进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和空气质量预报。发展污染源减排措施效果评估业务。继续做好生态脆弱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快推进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立项建设。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促进气候合理开发利用,开展全国贫困县光伏发电评估与服务,组织开展风能经济开发潜力评估研究。加强城市规划、重大工程等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

(四)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

气象现代化是兴业之路。要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并将气象业务现代化作为核心重点任务来推动,落实目标任务和主体责任,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积极发展现代气象服务业务。认真贯彻第六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集约化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核心业务能力。强化决策气象服务业务能力建设。研发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发展基于影响预报的专业气象服务业务。面向个性化服务需求,研发快速循环预报服务产品加工和产品检验监控系统。优化完善全国公共气象服务共享产品库。依托数据分析技术和新媒体,发展智能化公众气象服务业务。

深入推进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制订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着力提升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推进数值预报发展与应用,实现GRAPES全球模式业务运行,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做好资料同化和产品应用工作。着力提高灾害性天气、局地性天气的分析能力和预报技术。开展全国10公里分辨率的精细化格点全要素预报业务试验。加强海洋气象、空间天气预报业务能力建设。实现第二代季节预测模式业务运行,进一步提高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客观预测技术水平。加快推进MICAPS4.0、SWAN2.0和CIPAS2.0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县级综合预报预警业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召开第七次全国气象预报预测工作会议。

大力推进现代气象观测业务。强化综合观测业务的自动化、集约化、标准化,着力提高观测质量和效益。开展国家天气观测网台站遴选,加强国家基准站网建设,实现国家级台站和其他台站的分级管理。完成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平台的试点工作并推广。统一各类自动气象站技术标准和数据格式,开展自动气候站设备选型,提高观测数据可同化水平。组织开展风廓线等观测资料的应用试验和观测预报互动科学试验,提高现代观测资料的应用水平。规范温室气体等大气成分业务,提高业务稳定运行能力。完成风云二号G星在轨测试并投入业务运行,统筹在轨气象卫星管理,优化地面应用系统设计,进一步提升气象卫星和雷达观测业务应用水平。加强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检定能力建设,启动国家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分中心(新疆)建设。严格执行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制度。

着力加强气象资料业务和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制订气象资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加强气象资料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气象数据格式标准化工作。以推进全球气象再分析资料工作为抓手,优化气象数据集、收集、质控、存储和应用业务流程。重点推进卫星、雷达等资料质量评估业务应用和同化工作。规范各类气象资料质量和时效的考核评估。提高全国气象广域网传输能力。加快推进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IMISS)业务化,推进国家、省两级集约化数据环境建设。国家级气象业务内网和中国气象数据网上线运行。启动实施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二期建设和气象业务异地应急备份中心(上海)建设。

进一步强化责任考核。出台《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完善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推进各项保障政策落地。国家级业务单位要积极主动履责,加强与相关单位互动对接,完成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年度任务。省级气象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推进省级气象业务现代化,有序推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发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气象现代化工作纳入各级绩效考核中。

加强试点经验总结与推广。组织开展江苏、上海、北京、广东、重庆以及浙江杭州和宁波等第一批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总结评估,推广试点经验。加大对河南作为中部地区于2018年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省份的工作推进力度。针对东中西部各自不同发展特点,把握好东部率先,中、西部赶超的节奏。

(五)着力深化气象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凝聚共识,密切跟踪国家改革进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倒逼,以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为重点、以防雷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气象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认真落实气象服务体制改革部署。要按照《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部署,以国家级和部分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为试点,创新发展气象服务业务体制、服务供给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专业气象服务实体规模化发展机制,更好地发挥气象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推进中央和地方气象防灾减灾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健全购买气象服务制度。以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及大城市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为试点,培育基层气象服务多元化提供主体。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纳入地方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试点。成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协会。以上海自贸区气象服务管理和气象协会组织为抓手,制定出台气象服务管理办法、标准和规范,建立部门与社会组织对气象服务的市场管理机制。

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能,发挥防雷减灾在保障公共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作用。以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和创新方式为重点,试点带动,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有序开放防雷检测市场,强化法规标准建设和市场监管。统一准入标准,制定出台全国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清理与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完善防雷相关法规标准及业务规范,加强防雷服务市场监管。重庆、广东、浙江等试点单位要重点推进防雷工作政事企分开,发挥防雷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建立现代防雷企业制度,培育骨干企业。

稳步推进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按照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改革气象业务体制,优化气象业务布局、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提升气象业务的效率和水平。通过试点建立省市县集约化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制定气象业务系统平台集约化发展指导意见。落实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制作向国家级和省级业务集约的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体制。规范全国数值预报业务布局,制定数值预报业务发展改革指导意见。强化预报预测质量检验考核工作。建立预报员团队定量考核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科研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集中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深化气科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以技术突破与业务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强化中试基地与业务用户参与成果评估,发挥学会等第三方机构在项目管理、科技奖励和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完善合作共赢机制,引导利用国内外优势参与重大核心任务协同攻关。

密切跟踪落实国家各项改革。及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体制、人事制度、财税制度及其他改革政策。配合中编办制定地方气象管理权力清单指导意见。继续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分类指导、上下协调、有序承接,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审批程序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做到放管结合、监管到位。深化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完善双重体制和相应财务渠道,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解决气象部门职工的地方性津补贴。

认真组织并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总结省级气象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推进省及省以下气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切实抓好各试点单位经验总结,查找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创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改革成果。

(六)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始终是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着力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有力保障和支撑气象现代化。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核心攻关任务。发挥中央财政科技资金效益,落实四项研究重点任务。做强部门科研院所,优化学科布局,构建科研业务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和协同攻关机制。加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围绕区域重大业务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优化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强化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开放共享。建立气象科技成果认定和分类评价制度。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和向技术标准的深度延伸。完善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激励制度。深入推进科技研发任务法人责任制落实。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围绕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组建核心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和团队的评价激励等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双百”、强基工程和青年英才培养。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开展人才政策执行情况评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加强气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完成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编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气象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统筹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教育培训和行政管理等的信息和数据,逐步构建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流程高度集约的气象信息化新格局。加强气象信息化工作统一领导,开展国家和省级气象业务信息化建设试点,推进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实施,推进“气象云”工程建设。建立气象信息化社会运行保障机制。

提升开放合作质量效益。制定新常态下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合作及方案,深化省部、部际合作。围绕国家“一带一路”等总体外交大局和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做好第十七次世界气象大会参会等重要国际气象合作机制建设工作。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多双边气象合作,提升国际引智和培训工作水平。加强气象援外工作。继续做好港澳台及周边区域气象交流合作工作。进一步规范外事管理,加强国际合作队伍建设。

切实抓好规划实施和编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好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结评估,积极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重大专项规划起草,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气象事业发展重大工程和建设任务。加快《海洋气象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年)》、气象卫星应用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等项目的统筹建设与管理。开展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一期工程竣工验收。组织召开全国气象部门西藏工作会议。完善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及艰苦台站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新疆兵地气象融合发展。重视和支持基层气象台站能力建设。

(七)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

气象工作法治化是新时期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依法发展、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全面提高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

推进气象立法和标准化管理。积极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涉气象法律草案和院涉气象行政法规起草。继续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和气候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及《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修订。突出各地气象事业发展特色,加快推进地方气象立法步伐。切实提高气象标准质量,不断强化标准执行。加快霾等重点标准的制修订,建立以标准为依据的业务管理工作机制,清理修订完善现有业务规范,制定标委会绩效评价指标,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提升依法履行气象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梳理气象行政管理职能,制定气象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完善并实施气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管理办法和指导标准,做好气象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查处违反气象法律法规的行为。继续开展防雷综合治理督导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提高依法管理气象事务水平。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增强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完善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气象部门法律顾问制度。突出抓好局党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事业发展重点目标、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等的落实。改进目标管理,完善综合考评体系。重点解决不落实、难落实问题。强化职能调整和下放的衔接和后续工作。

(八)全面加强部门党建和文化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要强化责任,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和制度建设,营造奋发有为团结和谐氛围。

把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各项工作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党的各项纪律。自觉把维护党中央权威、遵守党的政治规矩落实到全部工作中去。持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进一步精简公文数量,提高公文质量。强化会议管理监督,提高会议质量效率。厉行勤俭节约,严肃查处违反“约法三章”问题。持续反对“四风”,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检查,巩固拓展活动成果,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继续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月活动。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直接责任。各级党组(党委)要统筹谋划,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要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强化党组(党委)责任担当,细化主体责任,建立责任台账,对主体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要严肃问责,要分级开展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轮训工作

第一张中国人发布的天气图是谁绘制的?

要说现代天气预报有多准,可以先看看现代天气预报是怎么做的。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自古以来,小到黎民百姓的生产生活,大到国家民族间的兵戎相见,都免不了受到当时天气的影响和制约。古人对于天气的预测纯属来自千万年口耳相传的观测经验,偶然性相当大。近代以来,随着雷达技术,卫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人类不光能从地面获知大气层的变化动态,更能从遥远的太空俯瞰广大的地表区域,实现对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和日常天气的预报。

现代的天气预报系统,主要分为地上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雷达系统,高层大气气象观测,气象卫星以及数据解析中心等几种分工不同,各有侧重的观测网络体系。

地上气象站主要负责集各地的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积雪深度、日照时间、云量以及空气质量等气象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用于与其他途径集的大气活动信息进行汇总,以便进行实时天气预报,另一方面则形成数据库,作为长期研究气候变动的宝贵资料。

地面气象雷达系统通过建立在各地的雷达设施向所在空域云层发射厘米级波长的电磁波,来观测数百公里范围内云层中的凝结核、冰晶以及雨滴或雪花的形成情况。雷达获得的数据再与地面观测站的实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实现对雨雪天气的预报。

高层大气气象观测主要通过释放无线电探空仪和布置风廓线雷达实现。前者可以认为是地面气象站的高空版,可以实现收集约三十千米高空处气象数据的功能。后者可以认为是地面雨雪气象雷达的孪生兄弟,主要测量高空中的风速和风向等信息。

气象卫星位于这个由低到高层次分明的观测网络的最上方,主要负责监测大范围区域内的气象变化,特别是台风一类的灾害性气象。

此外,云层在数天内的变化趋势,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分布,森林火灾的预警和监测,对于气象卫星来说都不过是略施身手,农业害虫的迁徙,火山活动的监测,海水潮位的异常变化也都难逃气象卫星法眼。

以超级计算机作为 核心的信息处理中心堪称整个气象监控与预报网络的大脑。各级观测设施,装置中收集到的无数琐碎信息,经过超级计算机的运算,多重因素复合作用下的复杂动态过程亦可轻松模拟。小到当天某时某地的天气精准预报,大到全国范围内整个季节中降水量与往年平均值的相对大小,超级计算机可谓是无所不知。

天气预报会“报不准”吗?

即使有了这么强大的预报系统,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天气预报确实有时会“报不准”。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受到两个因素制约。

首先,现代天气预报早已不是曾经的全市统一,一天播报一次,而是定位精准并且实时更新。正如上面所述,天气变化是一个多因素作用下的极端复杂体系,现今的技术很难实现数小时后的精确预报,但是大城市局地的短时预报精准度还是相当高的。很多人的习惯还停留在当年的头天晚上收听第二天的天气预报,最后发生偏差也是情理之中了。

其次,夏天的锋面雨等短时强对流天气,由于其演化规律突然性大,即便是超级计算机也时常有心无力,无法精准预知。但是,做到在强对流天气发生一两个小时前实现应急预警,目前的技术还是把握颇大的。

在气象预报方面,人类从无知懵懂到小有所成,技术进步的脚步仍然坚定向前,天气预报的精准度和有效预测时间还会逐渐增加。

如何提高气象预报特别是降雨预报的精确性?

为了减少“报不准”的情况,提高预报精度,可以加强对各大气象预报系统的硬件建设投入,只有拥有了遍布城乡的观测和雷达系统,覆盖区域上空的气象卫星网络,才能实现气象预报数据的有效集,预报精度自然随之上升。比如,国土狭小人口密集,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的日本拥有密度远超一般国家的气象信息集系统,其气象预报的精准程度超过中国乃至其它发达国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来,与其盼天气预报不准,可能还不如盼“雨神”来一下,突然来场雨的希望更大。

如何选择观测场地才能保证气象站所观测的数据具有代表性

蒋丙然任气象科科长,于1915 年亲自绘制了第一张中国人发布的天气图。

蒋丙然作为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为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诞生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创了中国天气预报的新纪元。1912年以前,中国没有自己的气象事业。1913年夏,他承担了创建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重任,制定了中国最早的观测规程与规章制度,并于1915年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气象观测场。

同时,他全力以赴开展天气预报工作,亲自绘制了第一张中国人发布的天气图。1916年,中央观象台向社会正式发布天气预报。从此,在中国的大地上开始了由中国人发布天气预报的历史,打破了由外国人操纵天气预报的局面。

世界第一张天气图

早期的气象观测并没有全球统一的观测规定,获得的数据也不会实时交换。世界上的第一张天气图是因克里米亚战争而诞生的。

1854年11月,历史上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正在激烈进行,英法联军包围了塞瓦斯托波尔,陆战队准备在黑海的巴拉克拉瓦港登陆。这时候,黑海上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英法联军不战自溃,几乎全军覆没。

拿破仑三世接收到讯息后立即命令巴黎天文台调查这场风暴的起因,巴黎天文台台长勒弗里埃接此重任。他向各国气象学家征集风暴发生前后的气象报告。报告收集上来后,他依次把同一时间各地的气象情况填在一张张图上,经仔细分析后发现,这次风暴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的,当其到达黑海的前1至2天,西班牙和法国已先受其影响。

勒弗里埃分析后认为,如果当时欧洲沿大西洋一带设有气象站的话,就可以将风暴情报及时电告英法舰队,英法舰队能免遭这次风暴袭击。勒弗里埃的建议得到不少国家的响应。 1856年,法国组建了第一个正规的天气服务系统。

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以及美国、日本也都相继组织建设观测网,开始拍发当日的气象观测结果,绘制天气图,开展观测气象、预报天气的服务。天气图是现代天气预报的开端,它使天气预报由点扩展到面,并逐步地发展成熟。

农业气象观测仪器可以监测哪些项目?求解

观测场的数据需要能够反应一个地区的气象的平均状态,即以点代面,这就是代表性的意义,这也是当前观测场数量密度客观要求的。

一个较完整的现代化气象观测系统由观测平台、观测仪器、资料收集和处理系统组成。①观测平台。根据特定的技术要求安装或架设仪器的基点。如气象观测场 、气象铁塔、气象船、海上浮标等属于地面气象观测平台;气球、飞机、火箭和气象卫星属于高空气象观测平台。②观测仪器。一种将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要素转变为可读出输出信号的设备,主要包括感应元件、转换和传输部件以及输出仪表3大部分。如气压表、温度计、湿度表、气象雷达等。③资料收集和处理系统。一种将仪器输出信号按一定格式集、存储,经过人工或计算机处理后,进行显示、存储并及时地将其转发给气象观测网中心的工作系统。

什么是天气预报?

其实农业气象站观测仪说白了就是通过对于气象要素:风速、风向、雨量、辐射、气候等气象数据的监测,来实现对于农田气候的预测,帮助种植者提前对于恶劣天气的做应对措施!这个具体你可以问一下郑州托莱斯,他们是专门做这个的,已经很多年了!

农业气象监测仪又名农业气象检测仪、农业气象记录仪。仪器有托普仪器根据气象成型原理、现代监测技术研发而成,一般型号为TNHY-7。农业气象监测仪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林业、园艺、畜牧业等领域,实现对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控、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1)高低概率中心分散分布;可能是受纬度、地形的影响。 (2)农田灌溉,增加近地面的空气湿度,保持地面热量,提高空气温度;用稻草、麦秆等覆盖,减少地面热量散失;人造烟雾,增强大气逆姬叮灌顾弑该鬼双邯晶辐射。 试题分析: (1)受纬度影响,北部发生终霜冻的概率整体比南部高;受地形的影响,发生终霜冻的概率呈现从中心向外分散分布的特点。 (2)增加空气湿度和空气中的杂质,加强大气的保温作用。还可以进行地面覆盖,减少地面热量损失。

写一篇题为未来的气象观测小作文200字

天气预报是指通过对气象要素进行观测、分析和预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的一种服务。

天气预报是通过观测和分析气象要素来进行的。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等

气象观测站会使用各种气象仪器来测量这些气象要素。例如,温度可以通过温度计来测量,湿度可以通过湿度计来测量,气压可以通过气压计来测量,风向和风速可以通过风向风速仪来测量,降水量可以通过雨量计来测量。

这些观测数据会被传输到气象中心,气象中心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生成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尺度,如小时、天、周、月等来进行预报。天气预报是现代气象学的重要应用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之一。

查询预测气象数据

步骤一:在首页输入地理信息,自动给出经纬度及所在时区

第二步,选择数据源,预测数据选择德国气象局, 预测数据地理上精度约为0.125度每格

第三步,选择时间,可查询7日内预测数据

第四步,选择需要的气象数据下载就可以了

第五步,如果需要更多的气象数据,那就可以在“更多属性”里选择“检索属性”

微博国际气象观察是谁

2007年,我国气温继续攀升,全国平均气温达10.6℃,比常年(9.3℃)偏高1.3℃,超过此前全国平均气温最高的2006年,成为近57年来最暖的一年。

编者按:气象话题正在和全球气候一起日益“升温”。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对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都需要气象工作提供强大支撑。

本版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气象,特编发这组报道,解析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取得的显著成效及不懈努力。

在2007年这个“气候变化年”,我国平均气温创下1951年以来最高纪录。与此同时,特大暴雪、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频繁发生,多个气象历史纪录被刷新。

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发生的频率、强度明显增加,给气象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天气预报与气候预测怎样更准确?北京奥运气象服务怎样更精细?气象预警信息和知识怎样“进村入户”?2008年,这三道难关尤其需要中国气象工作者合力攻坚。

千方百计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加强对极端天气气候的研究

灾害偏重,损失却较小,这是2007年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的一个突出特点。全国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与上年相比减少567人;据气象部门统计,2007年有8个台风登陆我国,比常年平均还多1个,但严重台风灾害仅造成76人死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的一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991年以来最少。

“这得益于党中央、院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各地各部门的精心组织和疏散,近几年对防灾减灾的工程性投入等。”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于新文说,“气象部门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7年,气象部门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把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放在首位,努力做到“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一次天气过程不放过”,千方百计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2007年,全国24小时的晴雨预报和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分别比2006年提高了2.1%和1.9%,中央气象台台风路径预报达到历年来最高水平。

“不过,总体上我国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预测水平还不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气象监测能力还不适应预报预测和服务的需求,一些局地性的灾害性天气由于监测站网的密度不够,往往捕捉不到,以至于漏报;一些灾害性天气客观预报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一些重要天气气候形成的机理认识还很有限,特别是短时临近灾害天气预警预报能力还比较弱。

据介绍,2008年,气象部门将继续千方百计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作为立业之本、重中之重,从发展数值预报、完善观测系统、推进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系统推进:大力发展气象预测预报业务,编制数值预报业务发展规划,实现我国自主研发的T639数值预报系统业务化,改进中国区域中尺度降水数值预报,提高台风数值预报能力,尽快建立全国突发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系统业务平台;科学发展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推进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体系建设等。

此外,中国气象局将组建气候变化中心,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科研业务合力,进一步加强对极端天气气候发生频次、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以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新挑战。

举全国气象部门之力,为北京奥运提供精细气象服务

8月8日到8月24日,奥运盛会将在北京举办。此时正值北京雨季,天气复杂多变。

“北京奥运会气象服务的特点是六个字——高要求、高难度。”北京市气象局研究员、北京市专家顾问团顾问吴正华说,按国际奥委会要求,奥运气象保障必须提供每隔数小时连续滚动、具体到场馆的天气预报。北京汛期雷雨等灾害性天气比较多;往年的气象资料显示,每隔两三天就有一次降水,与最近四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相比,奥运会举办期间北京的总降水量是最大的,降水日数是最多的。

能否将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盛会,“高要求、高难度”的气象保障服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中国气象局制定行动和实施方案,取措施重点解决奥运气象服务相关科学技术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和赛事服务问题,全力备战奥运气象服务。2006年和2007年,全国气象部门连续两年开展了奥运气象服务演练。

“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需要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我们将举全国气象部门之力,全力以赴做好奥运会和残奥会气象服务。” 郑国光说,气象部门将加强气候背景分析,为完善奥运组织和应急保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加强高温、高湿、暴雨、雷电、冰雹、大风、台风、雾、霾等奥运高影响灾害天气的监测预报,重点做好奥运会开闭幕式中短期和短时临近预报以及人工消云减雨试验,确保珠峰奥运圣火展示、奥运火炬传递、各项奥运赛事气象保障服务的圆满完成。做好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和奥运公众气象服务,为奥运会各项活动和全体奥运参与者、全体市民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

“我们永远不可能摆脱预报的不确定性,但是可以努力减少不确定性。”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王建捷说,“在奥运期间,让用户第一时间获得科学、有用、易懂的气象信息——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

拓宽发布渠道、加强科普宣传,让气象预警冲过“最后一公里”

气象等部门近年来努力解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不畅通的难题。2007年,中央气象台共发布警报75次,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共发布预警信号3350次、警报691次,公众拨打信息电话达数百亿人次,12亿人次接收到预警短信。全国设立气象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7.3万块,建立了海洋气象预警电台,推进新一代气象预警信息卫星广播系统、手机短信预警小区广播系统和农村有线广播前端接收机等现代化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

然而,我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发布时效和覆盖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加快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建设国家突发公共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全面推进省级移动气象台和灾害性天气现场直播系统建设,加快建设气象预警信息卫星数字语音广播系统和气象预警信息手机小区广播发布系统,还将完成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组建。

此外,针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普及不够,面向农村广大农民的宣传尤为不足,群防群控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气象部门将加强科普宣传,加快建立气象预警信息员和志愿者队伍,推进气象科普基地建设和面对中小学及社会公众的科普教育,建立中国气象科普网,继续与教育、科技、建设、铁路、农业等部门合作,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科普知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公交、进列车活动。

“气象预警信息和科普知识同时‘进村入户’,才能使气象预警冲过‘最后一公里’瓶颈,在有效时间内到达用户手中,并使用户能够及时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矫梅燕说,“这对防灾减灾,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象观测是什么?

1、气象观测者查看温度表,不仅体现当时的温度,也要记录最近期最高和最低的温度,通常拂晓时温度最低,下午两三点钟温度最高,它随锋的移动而改变。

2、气象观测场是安装气象仪器进行地面气象观测的场地。

3、气象监测仍依赖一些基础测量的方法——气温、湿度、风和气压的观测。这些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气象学家工作的一部分,估测这些天气特征还十分复杂,但其变量是一致的。

4、从学科上分,气象观测属于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包括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大气遥感探测和气象卫星探测等,有时统称为大气探测。由各种手段组成的气象观测系统,能观测从地面到高层,从局地到全球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

如何建设天文台?

天文台的主要工作是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星。中国的天文台大多设在山上。如紫金山天文台,它就设立在南京城外东北的紫金山上,海拔267米。北京天文台设有5个观测站,其中兴隆观测站海拔约940米,密云观测站海拔约150米。

投影仪一台;折叠式桌子、椅子若干;宣传挂板若干。

如果你想建造射电望远镜天文台,你就要买不少的射电望远镜排列成阵。要供应大量的电,射电望远镜的使用以及对其捕捉到的射电波信息解读也是非常专业。所以你想建造射电天文台的话,需要花的钱是以十万(甚至百万)作单位的。

最简单的天文台就是把天文望远镜放在屋子中,就是说能找个地方给观察者遮风避寒。找个小屋子(周围视野开阔,光污染比较少),在屋顶上开个窗,再放架天文望远镜就行了。

但凡专业的天文台,其建设过程的第一步就是严格选址。天文台选址是一系列因素的综合考量,除了台址本身的参数外,还包括天文望远镜的科学目标、资金预算、技术和运维支撑等等。

气象监测的介绍

气象观测者查看温度表,不仅体现当时的温度,也要记录最近期最高和最低的温度,通常拂晓时温度最低,下午两三点钟温度最高,它随锋的移动而改变。

现代的天气预报系统,主要分为地上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雷达系统,高层大气气象观测,气象卫星以及数据解析中心等几种分工不同,各有侧重的观测网络体系。

气象观测支架整体用烤瓷工艺,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可长期运行于各种恶劣的室外环境,安装支架高度包括2m、3m、6m、10m,能够根据不同规范安装气象传感器。

世界气象日,说不尽的观云识天小乐趣

1、年世界气象日(3月23日)将“观云识天”作为主题,以突出表现云在天气气候预测和水循环中的巨大作用。千姿百态的云彩总是令人浮想联翩,而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难得一见的奇美云彩有时更是令人讶异于大自然的神奇。

2、年世界气象日主题:观云识天来自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消息,2017年世界气象日(3月23日)将“观云识天”作为主题,以突出表现云在天气气候预测和水循环中的巨大作用。

3、来自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消息,2017年世界气象日(3月23日)将观云识天作为主题,以突出表现云在天气气候预测和水循环中的巨大作用。

4、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定在这天是因为这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

5、来自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消息,2017年世界气象日(3月23日)将观云识天(UnderstandingClouds)作为主题,以突出表现云在天气气候预测和水循环中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