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良序的人物履历

2.王晓云的人物履历

3.气象局有哪些岗位

4.气象局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5.宋连春的个人经历介绍

6.李柏的工作经历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主任_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不是98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大气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学科种类最多的国家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隶属于中国气象局。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以研究灾害天气、气候与气候系统、大气成分、雷电防护与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等为主攻方向的我国大气科学综合研究基地,面向中国气象事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和国际科学前沿,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同时兼顾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国家级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考研难度:

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考研是比较容易考的。不在大学考研难度排名前100名单之内。

2、考研究生难易程度还是看招生院校的地域、名气、排名等因素,生源不同,竞争力度也不同。发达地区特别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重点大学都难考,而非重点大学则相对好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地处北京。

3、还有考本校要比跨校简单,跨专业则要求更高一些。

4、最重要的是要备考充分,再简单的院校也要认真对待考研才能成功上岸。初试通过之后认真准备复试,自然能考研成功。

李良序的人物履历

气象局,是以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等服务项目为主要工作的部门。在中国,一般指中国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该业务可能有不同名称的名称。例如,日本称“气象厅”,美国称“美国国家气象局”,英国称“英国气象局”。

扩展资料

中国气象局,其职责包括:

1、拟定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制定、 发布气象工作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实施;承担有关的行政复 议工作。

2、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决策,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 门的气象联防,组织指导防御雷电、大雾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归口管理人 工影响局部天气工作。

3、对院其他部门设有的气象工作机构进行行业管理,统一规划全 国陆地及海上气象探测与信息网络、气象台站网、气象基础设施和大型气象 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布局,审核全国大中型气象项目的立项和方案。

4、管理全国天气预报警报、短期气候预测、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 气象等级预报和气候影响评价的发布;组织指导气候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组织并审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规划的 气象条件论证。

5、组织气象科技领域重大科研攻关和成果的推广应用,指导协调气象 教育工作,组织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资 源意识。

6、管理气象外事工作,代表我国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及其他国际气 象机构的活动,开展与外国(地区)气象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

7、统一领导全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以中国气象局为主管理省级气象部 门的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科研教育和业务建设;指导地方气象 事业的发展。?

8、协助地方人民指导地方气象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 明建设。 (九)承办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百度百科-气象局

王晓云的人物履历

1981.09-1985.08武汉空军雷达学院学习;

1985.08-1988.10空军雷达五十一团技师、助工;

1988.10-1989.06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助工;

1989.06-1991.06新疆气象局业务处科员;

1991.06-1992.10新疆气象局业务中心遥感科副科长;

1992.10-1996.09新疆气象局遥感中心副主任、党委书记;

1996.09-2000.04新疆气象业务中心主任;

2000.04-2001.09新疆气象局国资办主任、党委书记、局长助理;

2001.09-2003.02新疆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003.02-2004.04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挂职副司长;

2004.04-2005.06新疆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005.06-2015.06陕西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其中2008年3月任陕西省人大环境与保护委员会副主任)。

2015.06-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主任

气象局有哪些岗位

1982.08-1986.06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资料室干部;

1986.06-1988.04 北京市房山区气象站站长;

1988.04-1989.03 北京市气象局资料室工程师;

1989.03-1996.12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资料室副主任;

1996.12-2000.08 北京市气候中心主任;

2000.08-2002.02 北京市气象台台长;

2002.02-2007.07 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其间,2004.04—2006.07 兼任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2007.07-2008.06 青岛市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8.06-未知 山东省气象局党组成员, 青岛市气象局 局长、党组书记。

后任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司长

2012年7月,免综合观测司司长职务,另有任用 。改任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主任。

气象局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各地都不怎么样,但差不多都是这几种

办公室

1、组织协调全局工作和会议安排、接待工作,兼管局后勤工作。

2、组织目标管理、制度考核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其他全局性工作。

3、负责文秘、机要、保密工作,组织调查研究,草拟综合性文件、报告、总结、事业发展规划、、规

章制度并负责监督、检查、催办。负责气象宣传工作,报送政务信息,编写大事记、组织沿革及年鉴。

4、负责“富阳农网”网站的信息集、发布及运行维护。

5、负责综合档案工作并对全局各科室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和技术指导。

6、组织管理办公自动化工作。

7、负责干部职工的期审批和考勤考核工作。

气象台

1、负责气象测报、预报、农气、网络、科技等工作;组织灾情调查及决策、公益服务效益收集工作。

2、监测天气和气候变化;为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防灾减灾气象决策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气象服务;制作发布短、

中、长期天气预报;负责气象预报技术研究、服务产品开发和系统软件开发。

3、承担气象节目及广告制作任务。

4、负责气象台的系统维护管理、设备的管理维护;负责通信网络的运行保障及机房管理。

5、组织气候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

6、编写气候评价。

7、负责农业气象服务。

8、负责地面测报及报表制作、预审。

9、负责提供实时气象资料服务。

10、负责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11、负责全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监视、维护、数据预审等工作。

信息中心

1、负责财务管理。组织企事业单位年检工作。

2、负责管理劳动工资、医疗保健、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

3、负责建立健全和落实双重财务体制工作。

4、负责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5、负责会计核算、票据管理工作。

6、负责各类媒体的气象信息传播的市场开拓工作。

7、负责科技服务及广告工作。

8、负责各类专业专项气象用户的联络工作。

9、对气象信息传播实施监控,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10、负责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的效益收集工作。

11、开发应用气象服务传播的新技术和新领域。

12、生产、销售气球、施放气球。

防雷所

1、负责全市防雷安全管理工作。

2、建立防雷安全档案,雷击事故调查、鉴定、证明。

3、办理建设项目防雷设施图纸的审核,参与建筑物、防雷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

4、依据规定定期检测各类防雷装置。

5、指导、监督、检查和管理进入我市的防雷产品。

6、承接防雷工程图纸设计、安装施工与验收,参与环境检测,气球施放等工作。

办公室

文秘、行政后勤管理等

人事政工科

人事、政工、精神文明建设等

业务管理科

气象业务管理

产业科

气象产业管理

气象台

制作、发布天气预报,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

气象观测站

本市地面气象资料观测、发报

气象服务中心

各行业的有偿专业气象服务

气象中心

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经营电视天气预报广告

防雷检测中心

防雷、避雷装置的检测、设计、安装和技术咨询

气球广告服务部

经营广告气球、彩拱门等

宋连春的个人经历介绍

气象局单位性质是院直属事业单位

中国气象局的前身是中央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1994年由院直属机构改为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

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

气象局主要是以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等服务项目为主要工作的部门。

拓展内容:

中国气象局主要直属事业单位: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中国气象局行政管理局、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宣传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气象出版社。

李柏的工作经历

1986年7月,获南京大学气候学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6月,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5年6月先后任国家气象中心气候应用室主任,人事处处长、中心主任助理;2001年10月先后任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

2006年7月任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

2007年11月任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主任、党委书记;2010年7月7日任国家气候中心主任。 2011年1月10日兼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主任。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作者之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研究员。多年从事气候变化研究工作,在气候资料自动化业务系统建设、气候资料处理方法研究及干旱气候变化研究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曾主持完成国家“九五”攻关项 目中“短缺气候预测所需资料处理方法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典型内陆河区域河西走廊地区降水规律的研究”,“甘肃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气候综合效 应和模拟研究”课题,主持完成科技部“国家共享数据库系统—干旱数据库建设专题”和“中国干旱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方法研究”项目。

1959年9月3日生于四川省南充市,籍贯安徽寿县,党员,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气象水文海洋分会理事 长,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雷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6年1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获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学士学位;1995年5月,获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6月,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10月,获天气预报与服务专业正研级高级工程师资格。

大学毕业后分配至青海省气象学校任教,1986年8月在安徽省气象台,历任高级工程师、副总工、正研级高级工程师;2002年7月先后任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副处长(主持工作)、副司长;2006年7月,任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