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问题

2.七大洲地形特点·七大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征

3.襄阳人口总数2023

4.描写夏天的词语和冬天的词语

5.关于亚洲气候的提问?

6.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冬寒夏雨气候_冬季寒冷夏季温和是什么气候

1、根据最高温或最低温判断该地区的半球位置。

一年之中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

2、根据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具体数字判断温带/寒带/热带。

最冷月气温在15度以上者,为热带气候类型。

最冷月气温在0 -15度者,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15 -0度者,为温带气候类型。

3、根据降水量判断湿润程度,确定气候类型。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属寒带,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夏雨性: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注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最热月气温不超过100C,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不超过100毫米。

扩展资料

常见的气候类型特征如下: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极地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全年低温,年气温差较小,日较差大。 

百度百科-气候类型

地理问题

您好:

气候的基本要素为气温和降水。另外还有其它影响较小的非基本要素。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我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其他的非基本因素:气压、湿度、风向风速、雷暴、雾、辐射、云量云状等等!

扩展:

世界上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高温高湿;

热带草原气候:分旱湿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分干温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湿润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亚热带沙漠气候:基本与热带沙漠气候相似,但冬季气温交比热带沙漠气候低;

亚热带草原气候:基本与热带草原气候相似,但分布在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温差小;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冬季严寒,夏季酷暑;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较暖,冬季较温和;

温带阔叶林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草原气候:夏暖冬寒;

温带沙漠气候:极端干旱,温差较大;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夏季温和,冬季寒冷;

山地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变化;

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冷,夏短而凉;

极地冰原气候:全年严寒.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大洲地形特点·七大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征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0.极地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

11.高山气候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其中10.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

(2)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13.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 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

襄阳人口总数2023

亚洲地形基本特征

第一,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3/4;第二,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集中在中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边缘地区海拔多在200米以下;第三,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既有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又有世界最低的洼地死海(海拔—400米)和辽阔的平原。

非洲地形基本特征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西北部分布有阿特拉斯山脉,东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脉。

非洲地形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高原。自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位于东非高原,是非洲最高峰。非洲东部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断层陷落带——东非大裂谷带,长6000多千米,谷底有一连串狭长水深的湖泊;第二,盆地。中部是广大的刚果盆地,原为广阔的内陆湖,后因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第三,沙漠。北部是撒哈拉沙漠,面积77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欧洲地形基本特征

第一,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洲总面积的2/3,主要平原有东欧平原、中欧平原(波德平原)、西欧平原;第二,地势起伏不大,平均海拔在300米左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第三,冰川地形广布,第四纪冰川对欧洲广大地区影响显著,东欧平原和中欧平原部分地区呈波状起伏的地形;北欧地区的峡湾海岸和众多的湖泊;南部阿尔卑斯山区的宽谷和尖峰等,都是冰川作用的结果。第四,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

北美洲地形基本特征

北美洲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即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为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西部高大的山系属科迪勒拉山系,由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及落基山脉等几列平行山脉组成,山间分布着高原和盆地。

中部广阔的平原分布在西部山地和东部高地之间,北起北冰洋,南抵墨西哥湾,是一片纵贯北美大陆中部的广阔平原,平原上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东部低缓的高地由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构成,因久经侵蚀成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地。

南美洲地形基本特征

南美洲地势西高东低,也可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为高大山系,东部是广阔的冲积平原和波状起伏的高原(呈相间交错分布)。

西部高大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南美的延伸部分,叫安第斯山脉。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全长9000多千米,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东部有三大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约500万平方千米)。这些高原由于久经侵蚀,起伏和缓。

东部有三大平原:自北向南有奥里诺科平原、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面积约56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大洋洲地形基本特征

澳大利亚大陆也可分为三个地形区:第一,东部山地。大分水岭纵贯南北,海拔约800~1000米,东坡较陡,西坡平缓;第二,西部高原。是一片低矮广阔的高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1/2以上,沙漠和半沙漠面积很大;第三,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最低处是埃尔湖(—12米)。地面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形成世界著名的大自流井盆地。

南极洲地形基本特征

第一,南极洲是世界上最高的洲,平均海拔2350米;第二,地表大部分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平均厚度有2000多米;第三,冰层下面有各种不同地形,在罗斯海与威德尔海之间有一条低地,把大陆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是高原,西部分布着一系列褶皱山脉。

总的是

1. 地势和地形特征

地势:地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例如,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

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指一个地方的地形特点,一般从海拔、

地面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等方面来说明。

2. 七大洲的地形特征

欧洲: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起伏较小。称为“高原大陆”。

南极洲:覆盖着很厚的冰雪,平均海拔超过了2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洲。

南北美洲:地形由山地,高原和平原三大地形区组成。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有广阔的平原,东部是高原。

大洋洲:大洋洲的地形也是由三大地形区组成,西部是广阔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亚洲:亚洲的地形比较复杂,主要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之三。平原分布在大陆的周围地区。

海底地形

1. 大陆架: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大陆架上的海区靠近大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有一个巨大的陡坡,叫大陆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

2. 大陆坡以外是大洋底部,靠近大陆坡的海底往往分布着很深的海沟,洋底大部分区域是广阔的洋盆,大洋中央有绵延很长的海岭。

七大洲面积的比较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2.2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人口6.6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三位。

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4.3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0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总面积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7.2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4%,居世界第二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

大洋洲: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人口27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七大洲名称的来历

古人在很早以前就为世界七大洲取下了现在的名字。然而其中的任何一个洲,都是根据它所处的位置而定的。

亚洲:在古代人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叫做亚细亚(意思是“日出之地”)。这里位于地球的东方。亚洲即是亚细亚洲的简称。

欧洲:古代人把地中海以西的地方叫欧罗巴(意思是“日落之地”)。它位于地球的西面,欧洲即欧罗巴洲的简称。

非洲:全称是“阿非利加洲”,拉丁文的意思是“阳光灼热”。因为非洲被赤道横穿中部,非洲多处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总称。美洲是意大利人亚美利哥航海时发现的一块所谓的“新大陆”,欧洲人为了纪念这位“新大陆”的发现者,便用亚美利哥的名字称它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拉丁美洲:是指北美洲以南的地区,过去曾是拉丁语系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故称为拉丁美洲。

大洋洲:17世纪欧洲人发现了它,因其处于世界各大洋的包围之中,游离于其它大洲之外而得名。17世纪被发现时,人们误为它是地球最南端的大陆,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称为澳大利亚(即南端大陆之意)。

南极洲:即南极所在的大陆。这才是地球上真正的南端大陆。

++++++++++++++++++++++++++++++++++++++++++++++++++++++++++++++++++++

亚洲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以上湿润季风区与内陆干旱区之间,以及北亚的大部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亚洲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甚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2/3,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一带,1月平均气温低达-50℃以下,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低达-71℃,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区。夏季普遍增温,最热月平均气温除北冰洋沿岸在10℃以下外,其余地区均在10-15℃之间。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1/2,伊拉克巴士拉极端最高气温曾达58.8℃,为世界最热的地方。降水分布的地区差异悬殊,主趋势是从湿润的东南部向干燥的西北部递减。赤道带附近全年多雨,年降水2 000毫米以上。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1 430毫米,为世界最多雨的地区之一。西南亚和中亚为终年少雨区,广大地区年降水多在15000毫米以下。9、10月间,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上空经常有强烈的冷空气(寒潮)南下,东亚的大部分地区易遭侵袭。发生于中太平洋西部的台风,5-10月袭击东亚和东南亚东部沿海地区;发生于孟加拉湾的飓风,5-10月袭击孟加拉湾沿岸地区,常造成严重灾害。

非洲

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赤道横贯中央,气候一般从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带约占全洲面积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有将近一半的地区有着炎热的暖季和温暖的凉季。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达洛尔年平均气温为34.5℃,是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之一。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齐济耶,1922年9月13日气温高达57.8℃,为非洲极端最高气温。乞力马扎罗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

非洲降水量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减少,降水分布极不平衡,有的地区终年几乎无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达10 000毫米以上。全洲1/3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东南部、几内亚湾沿岸及山地的向风坡降水较多。

欧洲

欧洲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具有温和湿润的特征。大陆南北跨纬度35°,包括附属岛屿也只有47°,除北部沿海及北冰洋中的岛屿属寒带、南欧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外,几乎全部都在温带。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一洲。欧洲西部各地方距海洋均不超过700千米,而东部距海洋最远的地方可达1 600千米,因此欧洲从西向东由海洋性气候过渡到大陆性气候。又由于平原辽阔,从浩瀚的大西洋吹来的湿润西风能无阻地深入内陆,湿润的空气调节了气温,北大西洋暖流使整个西欧及北欧西部沿海地区更为温暖。最冷月广大地区在0?16℃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多在8-14℃之间。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分布情况是由于距大西洋的远近行风向的不同而有差别。靠近大西洋的向风坡,年平均降水量达1 000毫米以上,广大的低山、丘陵、高原和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00-1 000毫米之间,南欧三大半岛的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区,冬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的30-40%。 水系:欧洲河网比较稠密,多短小而水量丰沛的河流,不少河流之间有运河连接。外流区域约占80.5%,其中流入大西洋的河流(包括流入地中海、黑海和波罗的海)流域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68%;流入北冰洋的约占12.5%;内流区域约占19.5%,大多注入里海。主要河流是伏尔加河、多瑙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顿河、莱茵河、罗讷河、泰晤士河等。欧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挪威的奥尔默利瀑布,落差563米。欧洲湖泊众多,且是一个多小湖群的大陆,但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北部和阿尔卑斯山地区。欧洲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阿尔卑斯山麓分布着许多较大的冰碛湖和构造湖,山地河流多流经湖泊。

北美洲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温带。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经过中部平原长驱南下;从热带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时而寒冷,时而解冻,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会发生严寒和下雪的现象。北美洲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3/4;整个北极群岛(北美大陆以北、格陵兰岛以西众多岛屿的总称)及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都低于-32℃,格陵兰岛中部低达0℃,成为西半球的寒极区。夏季全洲普遍增温,最热月(7月,沿海多为8月)平均气温格陵兰岛中部为0-3℃,成为北半球夏季最凉的地区;其余广大地区都在0-32℃之间,其中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一半以上,30℃以上的地区面积较小。美国西南部的死谷,极端最高气温曾达56.7℃,为全洲最热地区。北美洲东部地区降水较多。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的东南部、美国的东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500-300毫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高达2 000毫米以上,为北美洲降水最多的地区;佛罗里达半岛、落基山脉东麓及大平原、育空高原年降水量250毫米;加勒比海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美国大盆地西南部、科罗拉多河下游以及北极群岛和格陵兰岛的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都不到100毫米。每年5-10月,北美洲东南部常受飓风侵袭,往往造成严重灾害。北美洲中部和北部冬季常吹寒冷而强烈的暴风和陆龙卷风。西风在翻越落基山脉后,于东麓形成钦诺克焚风。

南美洲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大陆性不显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占大陆主要部分的热带地区,平均气温超过20℃。冬季远比北美洲暖和。

大部分地区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介于26-28℃之间,远不及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热带地区炎热。南美洲各地气温的年较差较小,不象亚洲、北美洲那样变化剧烈。全洲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70%以上,为各洲中沙漠面积较小的一洲。

水系: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为分水岭,东西分属于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独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流域面积广。其中,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其支流超过1 000千米的有20多条。南美洲水系内流区域很小,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南美西中部的荒漠高原和阿根廷的西北部。南美洲除最南部外,河流终年不冻。南美洲多瀑布,安赫尔瀑布落差达9米,为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南美洲湖泊不多,安第斯山区的荒漠高原地区多构造湖,如的的喀喀湖、波波湖等;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区多冰川湖;内流区多内陆盐沼。南美洲西北部的马拉开波湖是最大的湖泊。

大洋洲

大洋洲大部分地区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除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外,其余地区均属海洋性气候。绝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5?8℃之间。最凉月平均气温为北半球从夏威夷群岛最北面向赤道由16℃递增到25℃;南半球从南纬50°附近起向赤道由6℃递增到25℃;新西兰的南岛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山区可达0℃以下。最热月平均气温,北半球从夏威夷群岛最北面起向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由24℃递增到28℃以上;南半球从南纬50度附近起向澳大利亚西北部,由12℃递增到32℃。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克朗克里极端最高气温达53℃,为大洋洲最热的地方。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是大洋洲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夏威夷的考爱岛东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2 000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较多的地区之一。新几内亚岛北部及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岛群属全年多雨的热带降水区,迎风坡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 000毫米以上。美拉尼西亚北部、新几内亚岛北部及马绍尔群岛南部,年平均降水量可达3 000 000毫米,背风坡则仅1 000毫米左右。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岛东南沿海属暖季降雨区,年平均降水量750 000毫米,暖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属各月降水较均匀、但以冬季稍多的温带降水区,年平均降水量多在500 000毫米以上,个别地区高达5 000多毫米。澳大利亚西南部和西南沿海属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区,冬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60%。

勉强看吧~

描写夏天的词语和冬天的词语

2023年襄阳人口总数为526万人。

襄阳市原称襄樊,湖北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之一。院批复确定的湖北省新型工业基地和鄂西北中心城市。襄阳共辖3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万平方千米。襄阳市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湖北西北部,汉江中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襄阳市是全国铁路运输网的重要枢纽。境内襄阳北站是全国前三、全省最大的铁路货运特等编组站,是华北、中南、西南车流集散的重要站点;襄阳东站是全国地级市中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高铁客运站,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超大型枢纽节点,并配备动车运用所。

襄阳地区的气候特点:

襄阳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既有滔滔汉水流经,又有干冷、暖湿空气交绥,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加之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对气候要素产生明显的再分配作用,使得市内气候形成了各种类型。境内繁多的植物、动物种类,即受惠于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全市年平均气温除高山以外,一般均在15~16℃之间,1月2~3℃,2月15~16℃,7月27~28℃,10月16~17℃。无霜期在228~249天之间。全市热量不仅丰富,而且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可以说兼备了南北气候特点。全市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其中夏季占400~450毫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襄阳市

关于亚洲气候的提问?

1.描写夏天的词语和冬天的词语有哪些

夏天:烈日炎炎;酷暑难耐;骄阳似火。

冬天: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寒风凛冽;白雪皑皑;千里冰封。

补充:

关于夏季:中国的一些地区为夏至至9月份;日本通常将6月、7月、8月定为夏季;在北半球一些地区则称夏至到秋分为夏季;在南半球,一般将12月、1月和2月定为夏季。

关于冬季:由于南北半球所处的时间不同,南半球冬季在6、7、8月份;北半球冬季在11、12、1月份。在中国,冬季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冬至至春分为冬季。从气候学上讲,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摄氏度算作冬季。

2.描写夏天和冬天的词语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一)含“夏”字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不含“夏”字的写夏景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1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2.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描写冬天的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 雪 刘长卿 柳宗元 日 暮 苍 山 远,千 山 鸟 飞 绝, 天 寒 白 屋 贫。万 径 人 踪 灭。

柴 门 闻 犬 吠,孤 舟 蓑 笠 翁, 风 雪 夜 归 人。独 钓 寒 江 雪。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

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

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

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

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

3.搜集描写夏天和冬天的四字词语

1.夏雨: 狂风骤雨 倾盆大雨 大雨倾盆 瓢泼大雨 大雨如注

2.夏日: 烈日中天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 赤日炎炎 烈日当空

3.夏风: 热浪袭人 风卷残云 狂风暴雨

4.冬雪:白雪皑皑 大雪纷飞 粉妆玉砌 银装素裹 风号雪舞 风雪交加 冰天雪地 瑞雪纷飞

5.冬日:天寒地冻 千里冰封 寒冬腊月 岁暮天寒 天寒地冻 数九寒天 滴水成冰

6.冬风:寒风刺骨 朔风凛冽 雪虐风饕 寒风侵肌 风号雪舞 北风呼啸 寒风凛冽

4.描写夏天的词语,描写秋天的词语,描写冬天的词语

夏天:

夏山如碧、酷暑盛夏、烈日灼人、夏日炎炎、时值盛夏、赤日炎炎、太阳毒辣、烈日中天、

多雨季节、夏树苍翠、阴雨季节、已近立夏、暑月蝉鸣、烈日灼灼、夏意正浓、三伏盛暑、

秋天:

金秋时节、秋风萧瑟、秋兰飘香、霜叶如花、落叶飘飘、果黄叶落、天高云淡、枫林如火、

遍地似金、天高气爽、落叶飘零、落叶纷纷、秋雨绵绵、秋色宜人、霜叶知秋、北雁南飞、

冬天:

冰封雪冻、浑浊世界、冰雪封山、数九寒冬、万木凋零、万物萧条、扬风飘雪、银色世界、

茫茫宇宙、雪海冰山、银铺玉砌、银花满地、积雪覆盖、银装玉饰、遍地如银、百花凋残、

5.关于夏天和冬天的四字词语

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

春光明媚 万紫千红 春雨如油 生机勃勃 春色满圆 春意盎然 鸟语花香 春暖花开 百花齐放 和风细雨

春天

春光明媚 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春意正浓 风和日丽 春花烂漫 鸟语花香 百鸟鸣春 莺歌燕舞

夏天的热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挥汗如雨 大汗淋漓

夏天的景色

鸟语蝉鸣 万木葱茏 枝繁叶茂 莲叶满池

秋天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送爽 秋菊怒放 秋菊傲骨 秋色迷人 秋色宜人 金桂飘香

秋天的景色

果实累累 北雁南飞 满山红叶 五谷丰登 芦花飘扬

冬天

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瑞雪纷飞 冰天雪地

冬天的景色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白雪皑皑 冰封大地 冰天雪地

6.描写夏天和冬天的成语各四个

无冬无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夏雨雨人 比喻及时给人帮助。

夏炉冬扇 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夏虫语冰 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夏虫不可以语冰 比喻时间局限的见识。

冬温夏凊 凊:同“清”。冬天给父母温被,夏天给父母扇席,指对亲人无微不至。指冬暖夏凉

冬温夏清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扇夏炉 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裘夏葛 泛指美服。

春风夏雨 春风:春天的和风;夏雨:夏季的细雨。春风和煦,夏雨滋润,养育万物。比喻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形容刻苦自勉。

春诵夏弦 原指应根据季节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白雪茫茫 银装素裹 万里雪飘 千里冰封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冰清玉洁 滴水成冰

瑞雪纷飞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雪虐风饕 朔风凛冽

寒气逼人 雪上加霜 阳春白雪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无冬无夏 秋收冬藏 冬裘夏葛 十冬腊月 冬寒抱冰

雪中送炭 霜露之感 冷暖自知 冷若冰霜 冰寒于水

岁暮天寒 天寒地冻 冰天雪窑 冰山难靠 冰雪聪明

冰魂雪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春冰虎尾

凛若冰霜 雪窖冰天 漫天风雪

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一)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

亚洲大陆北冰洋沿岸,并包括沿海岛屿,大致7月10℃等温线以北属极

地长寒气候。这里年净辐射可达15—20kcal/cm2,与森林北界大致吻合。苔

原气候带东西延伸,在大陆边缘南北宽窄不等,由于陆地轮廓、地形和沿岸

洋流影响,本带南界与纬度带有显著偏差,亚洲东北部因寒流逼近,地形多

山,海拔较高,苔原气候的南界可伸达60°N;东西伯利亚夏季较暖,7月

10℃等温线向北凸出,使大陆苔原气候变窄;在西西伯利亚,苔原气候南界

与北极圈一致,由于太梅尔半岛向北伸延,大陆苔原气候北伸较远。本区因

受冰洋气团控制,冬季严寒可达8个月以上,夏季短促,最暖月均温也在10

℃以下。本区因临北冰洋,故云量大,阴天多,蒸发弱,湿度大,年降水量

多在100—250mm之间,且多为降雪,由于多吹东北风(风速常达16—

40m/s),故积雪层薄(25—50cm),雪被不均匀,永冻层深厚。本区还是亚

洲大陆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区,冬季有永夜现象,夏季的永昼,特殊的长

日照给苔原多少带来些温暖。对比欧洲部分因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苔原

气候带南北宽度不大,气温、降水也高于同纬度的亚洲东岸。

(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区以南,包括西西伯利亚(南部除外)、东西伯利亚、堪察加

半岛、中国东北极北部、朝鲜和日本45°N以北等广大地区,是东西横贯亚

欧大陆北部的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带。它在亚洲分布的面积约有700×104km2。

本区北界为夏季最热月10℃等温线(即苔原气候的南界);南界大致以年

均温4℃为界,在西部约与纬线平行,大致与50°N线相当,在东部则沿蒙

古高原北部山脉,从贝加尔湖南侧向东北沿外兴安岭而达鄂霍次克海岸。

本气候区属大陆性冷湿气候,冬季由于极地高压扩张,冰洋气团可经常

侵入,气候严寒,冬季持续6—8个月,最冷月均温-15至-3O℃,绝对最低

温可达-45至-50℃,东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形成北半

球的寒极。夏季气温上升,7月均温一般在10—12℃以上,南部可达18—

20℃,个别的日最高气温可上升到30—35℃。全年仅有寒暖两季,暖夏过后,

就入严冬,气候大陆性强烈。本区严冬虽比其他同纬度地区寒冷得多,但在

暖夏气温却相差无几。全年降水量300—600mm,且由西向东减少,西部约为

300—600mm,东部约为300—400mm,东北部约为200—300mm。冷季降雪,地

面形成的雪被厚度足以防止土壤深层冻结,使植物免于冻死。西部夏雨量和

冬雪量相差较少,但东部夏雨量比冬雪量大,因而冬季积雪的厚度也由西向

东变小。

本气候区的南北宽度并非到处一致,东西差异也较苔原气候区增大。如

以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气候相对比,则亚欧大陆的亚寒带是西窄东

宽,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则是西宽东窄。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地势

和洋流的作用。欧洲地势平坦,又无高大山体足以阴止海洋湿润气团东移,

北大西洋暖流更加强了海洋对气候的影响,因而把欧洲亚寒带气候的南界推

向高纬;但由此向东,直达亚洲东部,一方面因大陆度增强,再加上冷洋流

作用,使亚寒带气候的南界较欧洲偏南。从北亚整体看,本气候区以中部为

最宽,东部因北有苔原南伸,东有寒流冷海,内有北半球的寒极,加上外兴

安岭的影响,宽度有显著收缩。亚寒带气候带的东西差异也很明显,仍以亚

欧大陆来说,在60°E以西,即南北走向的乌拉尔山脉以西,因受大西洋的

影响,大陆性自东向西减弱,降水量自东向西增加。在乌拉尔山脉以东至太

平洋沿岸山脉西坡之间,主要受与北极锋有关的气旋和反气旋活动所控制,

大陆性自西向东增强,降水量自西向东减少,如东西伯利亚1月均温-20至

-40℃,7月为18—20℃,年降水量200—400mm,雪被厚度50—80cm。至于

苏联远东区和中国黑龙江省北部的气候已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年降水量一般

为500—700mm,雪被厚度只有10—20cm。

(三)温带季风气候

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在亚寒带气候带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以及温带

半干旱和干旱区以东的地区,包括我国东北和华北、朝鲜、37°N以北的日

本以及苏联远东区的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本区的北界即亚寒带的南界,

以年均温4℃等温线为界;南界则以全年有8个月的月均温9.5℃为标准,此

即亚热带气候带的北界,在中国,这一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相当,也大约

与纬向带一致。温带季风气候的西界沿大兴安岭呈东北向延伸直至外兴安岭

东端。在这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

旱气候三者的界线比较接近。亚洲东部的海陆分布和地形结构对温带季风气

候的范围影响很大,如东北-西南向的山脉,能够阻挡季风势力的深入。

本气候区冬寒夏热,夏湿冬干,四季分明。冬季受强大西伯利亚高压影

响,盛吹强劲的西北陆风,十分寒冷,1月均温达-20℃,大陆上寒潮频袭,

土壤冻结,北部有积雪但雪被厚度很小,除日本西部地区冬季有降水外,绝

大部分地区冬季晴朗而干燥。夏季盛吹东南海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

成大量降水,年降水量达600—1000mm以上,山地东侧迎风坡,年降水量可

达1000mm以上(长白山东南坡),平原年降水量也有500—700mm,而且年

降水的60—70%集中于夏季,形成雨热同季(7月均温达20—25℃),这

就是温带季风气候的最大特点。此外,本气候区的内部也有一定的差异:如

本区的大陆部分为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其北部冬寒且长,属凉夏型,为东

亚夏季风北部边缘;南部则冬冷夏热,属暖夏型,华北一带已为暖温带大陆

性季风气候;至于日本群岛则大部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山脉迎

风坡降水量超过2000mm。(四)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区之南,主要包括华中及日本群岛的南部,属于亚热带季

风气候。本区北界为秦岭-淮河线,南界为南岭山地,西界为青藏高原东缘(105

°E)。本区气候冬冷夏热,降水丰沛,全年至少有8个月的月均温高于9.5

℃,但绝对最低气温可降至-10至-20℃以下,最高气温平均在34℃以上。冬

季处于大陆高压南伸的前方,高空又有南支急流通过,故气旋过境频繁,云

雨较多,降水量约占全年的10%;夏季随着海洋季风北进和极锋的北退,本

区的梅雨区也从南向北推进,梅雨期一般延续20—30天,梅雨降水量约占本

区六、七两月总降水量的70%;九、十月间沿海一带还有台风雨;可见亚热

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比温带季风气候要丰富得多,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年降水

量约有1000mm左右,迎风山地如牯岭更可达2529mm。

总之,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

季)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无冬、干湿两季、热在雨前)之间的过渡带。

(五)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和东南亚,包括印度半岛、恒河中下游及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中

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以6°—20°N地区为最典型。支配

本区气候的气团,湿季(6-9月)为赤道气团,在塔尔热低压和赤道西风

共同作用下,盛吹西南季风,风力强于东亚的夏季风,带来潮湿多雨天气,

如南亚年降水量的80%甚至90%(印度西部)降于夏季风时期。干季(11-4

月)为热带气团,盛行东北季风,属于热带信风,伴随干燥天气。在西南季

风建立以前,即在雨季来临之前,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老挝及越南北部除

外)是气温最高的时期——热季(一般为3—5月,5月最热),最热月均温

为25—30℃。本区北界相当于夏季热带锋的位置,大致与最冷月均温18℃线

一致。冬夏季风交替、每年分干湿两季、最热月份在温季之前、夏季风强且

有爆发性、降水丰富但变率大等,这些特点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共同特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气候区的雨季与西南季风在本区的建立有密切关

系,雨季开始就是西南季风建立的日子,雨季结束就是西南季风退却的日子,

例如雨季开始的日子在缅甸始于5月中旬,斯里兰卡始于5月下旬,印度半

岛南端始于6月初,然后迅速北推,至6月末西南季风在整个南亚内陆建立,

7月中到达巴基斯坦,此后,西南季风达到盛行时期。西南季风的形成过程

各地也有所不同,在印度它的建立带有爆发性,而在越南和泰国就不象印度

那样有明显的爆发性,例如4月和5月的降水量曼谷为121和147mm,孟买

为3和16mm,但6月的降水量曼谷为218mm,孟买却突增至520mm。西南季

风撤退始于9月1日,东北季风出现于10月中旬,11月初东北季风移至印

度半岛南部,12月移至马德拉斯一带,1月初出现于斯里兰卡中部。热带季

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000—1500mm,山脉迎海风侧可达2000mm以上,这里生

长着热带季风林,但在背风侧和内部平原低地,降水显著减少,林木稀疏,

呈热带草原景观。热带季风气候同萨王纳气候相似之点是夏季降水都与热带

辐合带有关,最干月份的降水低于50mm;不同之点是萨王纳气候年内风向的

变化不象热带季风气候那样呈相反的变化。

由于海陆相关位置、面积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内部

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可分为大陆性和海洋性两种类型,前者位于南亚次大

陆和中南半岛内部,由于沿岸山脉对海风的阻挡,加上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的基部紧接广阔大陆,因此气温年较差可达20℃,干季长于温季,而且热季

突出。后者位于菲律宾群岛和中南半岛沿海,这里无论冬夏季风,降水都较

丰富,年较差和日较差均较印度半岛为小,干季尤其热季不如印度半岛突出。

南亚次大陆的热带季风气候与东南亚季风气候相比,在共性中还有自已

的特性。1)每年分干湿两季的基础上,有突出的热季(3—5月),例如马

德拉斯4—8月各月的平均气温都超过30℃。阿尔瓦尔最高温曾达50.6℃。2)

西南季风的建立,比中南半岛约迟1个月。3)雨量变率大,如恒河平原的年

降水量有从150mm到1500mm的变化幅度。

(六)赤道多雨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本区位于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南部,居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气团或变

性热带气团控制,高温多雨,常年如夏。气温常在24—28℃,夜间最低温度

也多在16℃以上,气温年较差比同类型的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为小,一般

在1.5℃以下,最大不超过3℃。年降水量多在2000

mm以上。因受海风调剂,并无闷热酷暑之感。

本气候区处在亚、澳两大陆和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又都是被温暖海水

所围绕的破碎的山地、岛屿或半岛,这种特殊的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使本

气候区与同类型的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的气候相比,除具有高温多雨、炎

热潮湿外,还具有较复杂的季风海洋性特征。这主要反映在本区降水量的时、

空分布与季风之间的关系上。

赤道雨林气候区一般年份有两个雨峰,出现在太阳直射点两次经过天

顶、热带辐合带两次过境的时候,也就是春分和秋分时期。可是本气候区的

雨峰不一定出现于春分和秋分而往往出现于季风盛行的时期,降水的地区分

布更为复杂,一般是迎东北信风和西北季风的一侧多雨,岛屿的西部比东部

多雨。

由于亚欧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的南北相对,东半球副热带高压之间的热

带辐合带1—7月的南北位移可达30度纬距,因而不仅形成了亚洲的热带季

风气候区,并使亚、澳两大陆之间的群岛深受随季节而南北移动的热带辐合

带和常年存在的赤道西风的控制。1月由亚洲大陆反气旋而来的东北季风和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来的东北信风,它们的前缘可到赤道。而南半球的东南

信风可达12°S附近。赤道西风带位于赤道以南。此时北面的热带辐合带通

过赤道附近的苏门答腊中部、加里曼丹南部和苏拉威西西北部一带,在此带

上气流辐合上升明显。另在12°S(西段)至15°S(东段)附近,是西北季

风和东南信风以及赤道西风与东南信风的辐合地带,所以群岛西部比东部多

雨。7月,赤道西风气流明显北移扩大,南辐合带也北移,此时除赤道地区

的苏门答腊盛行西南季风外,其余地区受从澳大利亚高压而来的东南季风和

到赤道转向的南风并与西南季风辐合的影响。在过渡季节的4月和10月,赤

道西风中心线在赤道带,北辐合带移至4°N附近的马来半岛中部和加里曼丹

北部,南辐合带移至5°S横穿印度尼西亚各岛,此时赤道地区正受南北辐合

带和赤道西风的影响。

可见,亚洲赤道地区以偏西风为主,赤道以南主要受东南信风(6—8月)

和西北季风(12—2月)所控制,赤道以北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影响。

加上山地岛屿的地形作用,使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加大。赤道以北以迎东北

季风的一侧多雨,如马来半岛东岸的瓜拉丁加奴,年降水量3093mm,其中11、

12月降水量均在600mm以上,而夏季各月只有130mm,加里曼丹岛东北岸的

山打根,年降水量3650mm,11、12月各大于500mm,而春季各月只有180mm以下。赤道以南以迎西北季风一侧多雨,如苏拉威西岛西南的乌戎潘当,迎

西北季风,背东南信风,年降水量2878mm,西北风盛行的12月、1月各为

5和676mm,而东南风盛行的7、8、9月,降水减至36、10和15mm,为明

显的干季。赤道附近地区则在季风转换季节多雨,且西岸比东岸降水多,如

苏门答腊西侧的巴东,年降水量4000mm以上,而东部平原的巴邻旁只有

2573mm。即使处于赤道附近,但因背冬夏季风,如苏拉威西岛上的巴罗坡年

降水量只有550mm,成为赤道上的半干旱区。此外,亚洲赤道雨林区也是对

流性暴雨最多地区之一,如位于岛屿背风闭塞的山间高原盆地中的茂物,每

年雷雨天数达332天,有“雷都”之称。

(七)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温带草原气候)

本区位于亚洲温带内陆,东界大兴安岭和太行山,北界即针叶林气候的

南界,南接温带荒漠,西与东欧南部的草原带相连,包括西西伯利亚南部、

中亚哈萨克丘陵、蒙古草原、我国内蒙古和黄河中游等地区,是湿润气候与

干燥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呈东西向延伸,为亚欧大陆温带草原带的主要部

分。本类型气候的主要特点是由于地处内陆或因有高山阻挡,难得海洋湿气

的影响,年降水量多在250—450mm,主要集中降于夏季,且多暴雨,雨量变

率也大,可能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干燥度在1.5至3.99之间。气候的大陆性

也强,冬季寒冷,1月均温多在-5至-20℃间,夏季较热,7月均温高于20

℃。气温的年较差多在36—37℃。苏联中亚的图尔盖,1月均温-17.8℃,7

月为23.7℃,年均温3.7℃,年降水量249mm,其中夏季为79mm,冬季为52mm,

生长期160—190天。又如蒙古的乌兰巴托也是明显的夏雨型,年降水量

(208mm)的84%降于夏季三个月。

(八)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温带荒漠、半荒漠气候)

苏联中亚的土兰平原、我国西北的内陆盆地、内蒙古西部以及蒙古东南

部,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一般在250mm以下,气候干旱,气温

变化极端,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如苏联中亚的温带荒漠,1月均温-15°

至-10℃,7月为25—30℃,年降水量100—200mm。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年降

水量只有22.7mm。冬有少量降雪,全年相对日照百分率高(60—70%),冬

寒夏热,气温变化急剧等是本区气候与热带干旱气候的主要差异。如吐鲁番

虽位于43°N,但夏季6—8三个月的月均温都在30℃以上,极端最高气温曾

达47.8℃,极端最高地温竟达75℃,为我国最热地方,有“火洲“之称,年

较差也达43.5℃,比热带干早气候区的阿斯旺的年较差(18.9℃)高出24.6

℃。

(九)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从阿拉伯半岛直达印度河下游的塔尔沙漠,都分布有亚热带干旱和半干

旱气候。因为这里广大面积的陆地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地面存在着山间

高原和盆地,也有助于荒漠气候的形成和发育。这里夏季炎热,冬季较冷,

如巴格达夏季气温可达49℃,冬季最低气温为-8℃。卡拉奇相应为48℃和4

℃。塔尔沙漠以东,因季风作用,亚热带干旱气候的分布逐渐中断。亚洲亚

热带地区与非洲南部相似,地势不象北非那样平坦,而且东部地势起伏悬殊,

也阻止了干旱气候大片地东伸。塔尔沙漠地区由于:1)盛行从伊朗低压南缘

向东扩张的热带大陆气团(Tc),它使赤道季风气流(Em),不能远达北方;

2)西南季风在它北界上的垂直厚度扩张得并不厚;3)夏季,本地区高空为

反气旋形势,低层为显著的热低压,下低上高,不易致雨;因而降水稀少(75

—150mm左右),形成荒漠。伊朗高原主要是由边缘山脉围绕着的山间高原

与盆地,夏季不如印度和阿拉伯等地区酷热,冬季不如中亚地区寒冷,气候

上具有由温带干旱地区到热带干旱地区的过渡性质。

热带雨林气候

rè dài yǔ lín qì hòu

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10°之间。

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c之间,年降水量可达

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

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

和马来半岛南部。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

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

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

内亚岛一带。

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

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量在100—180千卡/厘米*年范围内。使得

全年高温。 太阳辐射再强烈的地区将变为沙漠。

2.大气环流:处在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

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3.海陆影响。热带雨林气候所在地都靠海或在大河流域,使其雨量

充沛,并使气温差较小。地势较低,适合雨林生长。

4 .植被影响树的蒸腾作用强,使环境更加潮湿。

热带季风气候

纬度在10度到回归线,大陆东岸。具体的说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

气候特点:

1.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

2.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 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 过赤道多雨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本区热带季风发达,有明显的干湿季, 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形成干季;夏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 中,形成温季。

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数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

(1)降水量少而变率大:北非撒哈拉沙漠中的亚斯文曾有连续多年无雨的记录;而在南美智利北部沙漠的阿里卡,有连续十七年中仅下过三次可量出雨量的阵雨,而三次总量仅0.51公厘,降水量极少。同样位于智利北部沙漠的伊基圭曾连续四年无雨,但第五年的一次阵雨就降了15公厘,在另一年的一次阵雨记录竟达63.5公厘,可见变率之大。热带沙漠的降雨多为暴发性的阵雨,往往引起剧烈的水土流失。

(2)气温高、温差大:由于云量少,日照强,又缺乏植被覆盖,空气湿度小,因此白天气温上升极快。在北非曾有高达58℃的记录,一般夏天的月均温大都在30℃~35℃之间,而且高温的时间很长,如阿拉伯半岛的亚丁,一年有五个月的月均温在30℃之上。沙漠的夜间较凉,因为整夜无云,地面辐射强,散热快,夜间最低温度一般在7℃~12℃之间,也有出现薄霜的日子。年温差一般在10℃~20℃左右,而日温差更大,在15℃~30℃之间。在北非的黎波里以南的一个气象测站,于18年12月25日曾有白天最热达37.2℃,而晚上降至最低温-0.6℃的记录,日温差达37.8℃,真是可用「朝穿皮袄午穿纱」来形容。

(3)蒸发强、相对湿度小:热带沙漠气候因为经常无云、风大、日照强、气温高、相对湿度小,因此蒸发力非常旺盛。可能蒸发散量约为降水量的二十倍以上,甚至达百倍。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很小,在埃及撒哈拉沙漠常出现2%左右的相对湿度。

亚热带季风,你像我国秦岭~淮海以南地区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知道这些就够了。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指像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它们统称为季风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分布于南、北纬30~40°间的大陆西岸,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太平洋沿岸,智利沿海,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地区和非洲南部的开普敦地区。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基本特点为: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干旱少雨,夏半年降水只占全年降水的20~40%;冬季,副热带高压南移,西风带气旋活动频繁,降水丰富,降水最多月份的降水量是降水最少月份的3倍以上,气候温和湿润。冬季气温5~10℃,夏季21~27℃,年降水量约350~900毫米。自然植被以耐干旱的灌丛为主。

世界上有5个地区具有这种气候:

①地中海沿岸;

②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

③南非阿扎尼亚一带;

④南美智利中部;

⑤澳大利亚西南和东南沿海。其中以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故名。

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终年处在西风带,深受海洋气团影响,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在22℃以下,气温年、日较差都?H?甓加薪邓?锒?隙啵?杲邓?吭?,000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风坡可达2,000~3,000毫米以上。这种气候在西欧最为典型,分布面积最大,在南、北美大陆西岸相应的纬度地带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也有分布。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

wēn dài dà lù xìnɡ qì hòu

主要分布在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它位于北纬40°至60--65°之间的内陆与大陆东岸。冬季在大陆性气候控制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南部为0℃以下,北部接近-40℃。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南部26--27℃,北部接近20℃。生长季南部约200天,北部仅50-70天。属于这一气候区的有:中国东北、西伯利亚大部分、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大部分以及美国五大湖附近。

温带季风气候

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极地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冰原气候

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高原,是极地气候带的气候型之一。终年冰雪覆盖,所以也叫冰漠气候、冰原气候或永冻气候。最热月气温在0℃以下,气流下沉,降水量稀少,年降水量约100毫米左右,都是以雪的形式降落,风速常常在25米/秒以上,最大风速超过100米/秒,常把吹雪称为雪暴。

苔原气候

苔原气候是极地气候带的气候型之一。多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全年气候寒冷,最热月气温在0~10℃之间,全年都是冬季。年降水量都在250毫米以下,大部分降水是雪,部分冰雪夏季能短期溶解。相对温度大,蒸发量小,沿岸多雾。因为温度低,树木已经绝迹,只有苔藓、地衣类植物可以生产。

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与北极气团的支配。年平均温度低于0℃,最热月平均温度虽然高于0℃,但仍然低于10℃,这是它分别与永冻气候及冬寒常湿气候相区别的指标。这种气候条件下只能生长低等植物的苔原群落,故以它命名。夏季有时日最高气温可升至15--18℃,但每月都有霜冻。冬季漫长,白昼短,极端最低温度可达-40~-45℃。年降水量一般都不到350mm,主要为气旋性风暴。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濒临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其南部与冬寒常温气候相接。南半球因相应的纬度为大洋所围绕,除个别岛屿外,基本不存在苔原气候。

高山气候的一般特性:

高山上的气候较平地要显得极端的不稳定,变化急剧。这是因为高山上的气

温变化迅速,气温的高低差(曰温差)比较大。约为15020度之间。而平地的

曰温差则不超过10度。

气温低、气压低。自海平面起,每升高1000公尺,温度则下降大约6度。因此,

虽在度热达摄氏30度,高达4000公尺的高山,如玉山,却只有摄氏10度左右。

至於气压则反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在标准状况下,每升高100公尺,气

压降低10毫巴。为750毫巴时,4000公尺高山顶约460毫巴。而低气压的现象对

人体所造成的影响则是 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等症状,也就是高山病的表徵。

多露、多风。由於高山上的气候在一曰之间的变化多端,无论是在夏季或冬季,

经常雾涌至而将整作山陷入一白茫茫的世界里。将四周的能见度突然间降低,

使人易於迷季里遭遇大雾,原已低的温度,再加上雾所带来的潮湿空气,使暴

露在外的表皮易於。高山上又何以多风呢?那是因为高山上地形起伏相差悬殊,

地面接受太阳辐射热及由於热力分配不平均,所以经常产生空气流动的现象。

又因为高山上对空气流动阻力较风大而多。

冬季降霜雪,夏季多热雷雨。降雨之际多冰雹。高山上的夏季热雷雨多在午后

3-6时的现象适量多,突来骤去的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