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象卫星有什么用途

2.气象卫星的用途是什么

3.什么是气象站?

4.气象卫星在自然灾害监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吗

5.气象是如何预报的?

6.气象雷达有哪些用途?

7.气象仪器的探空仪

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_高空气象监测仪用途

高空观测。

气球作为一种升空器具,是高空观测中使用的主要工具、与其他升空器具(气机、火箭、卫星等)相比,具有不需要动力、花费少、使用方便的特点,气象气球的应用面很广泛、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气象气球的外形、升速(平移或降落)、荷重、可达高度以及颜色是多种多样的。

用橡胶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球皮,充以氢、氦等比空气轻的气体,携带仪器升空,进行高空气象观测的观测平台。它具有廉价无动力升高的特点。和地面不连接的气象气球叫做自由气球,用缆绳和地面连接的气球叫做系留气球。气球的制作材料和大小由它们的用途来确定。

气象卫星有什么用途

探空气球主要用于把无线电探空仪携带到高空,以便进行温度、压力、湿度和风等气象要素的探测。探空气球有圆形、梨形等不同形状。球重300~1500克(较小的升至一定高度会自爆),充入适量的氢气或氦气,可升达离地30~40千米。高空气象站使用的常规探测气球升速一般为6~8米/秒,约上升到30千米高空后自行爆裂。

探空气球是人类研究平流层的重要工具,在气象学发展和天气预报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探空气球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相对载重量大,飞行时间长,携带仪器姿态稳定,观测数据资料精度高、用时短,灵活性大,施放不受地域和气候因素影响。目前,虽然更先进的工具如探空火箭、气象雷达、气象卫星等广泛应用,但探空气球仍是气象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常用于作为其他探测仪器的标定。

气象卫星的用途是什么

气象卫星主要作用卫星云图的拍摄。 温度、状况、云量和云内凝结物相位的观测。 陆地表面状况的观测,如冰雪和风沙,以及海洋表面状况的观测,如海洋表面温度、海冰和洋流等。 大气中水汽总量、湿度分布、降水区和降水量的分布。 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及其分布。 太阳的入射辐射、地气体系对太阳辐射的总反射率以及地气体系向太空的红外辐射。 空间环境状况的监测,如太阳发射的质子、α粒子和电子的通量密度。

扩展资料

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是1959年2月17日发射的先锋2号卫星,它本来是打算被用来观察云的,但它的自转轴不稳定,因此它的数据无法被利用。

世界上第一颗成功的气象卫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960年4月1日发射的TIROS 1号卫星,TIROS一共运行了78天,它的成功为以后的气象卫星铺平了道路。

百度百科-气象卫星

什么是气象站?

人造卫星的组成基本上可分为「卫星本体」及「酬载」两部分.酬载即是卫星用来做实验或服务的仪器,卫星本体为维持酬载运作的载具.卫星的用途依其所携带的酬载而定.

人造卫星的优点在于能同时处理大量的资料及能传送到世界任何角落,使用三颗卫星即能涵盖全球各地,依使用目的,人造卫星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类:

科学卫星:送入太空轨道,进行大气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等实验或测试的卫星,如中华卫星一号、哈伯等.

通信卫星:做为电讯中继站的卫星,如:亚卫一号.

军事卫星:做为军事照相、侦察之用的卫星.

气象卫星:摄取云层图和有关气象资料的卫星.

卫星:摄取地表或深层组成之图像,做为地球探勘之用的卫星.

星际卫星:可航行至其它行星进行探测照相之卫星,一般称之为「行星探测器」,如先锋号、火星号、探路者号等.

气象卫星在自然灾害监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吗

气象站是自动气象站家族中一款高度集成、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数据稳定、监测内容灵活组配的气象站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多种要素,例如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光合辐射、蒸发、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多种气象参数以及多种环境要素—PM2.5、PM10、臭氧、硫化氢等。福建蜂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气象站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火、气象观测、农业畜牧、航空气象、景区旅游、交通行业、水文水利、科研院所、移动应急等行业领域应用。

气象是如何预报的?

气象卫星产品在气候、水份特环、地表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中有广泛的用途

主要观测内容包括:

①卫星云图的拍摄。

②温度、状况、云量和云内凝结物相位的观测。

③陆地表面状况的观测,如冰雪和风沙,以及海洋表面状况的观测,如海洋表面温度、海冰和洋流等。

④大气中水汽总量、湿度分布、降水区和降水量的分布。

⑤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及其分布。

⑥太阳的入射辐射、地气体系对太阳辐射的总反射率以及地气体系向太空的红外辐射。

⑦空间环境状况的监测,如太阳发射的质子、α粒子和电子的通量密度。这些观测内容有助于我们监测天气系统的移动和演变;为研究气候变迁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为空间飞行提供了大量的环境监测结果。

气象雷达有哪些用途?

现代天气预报有五个组成部分:

收集数据

最传统的数据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过专业人员、爱好者、自动气象站或者浮标收集的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世界气象组织协调这些数据集的时间,并制定标准。这些测量分每小时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时一次(SYNOP)。

使用气象气球气象学家还可以收集上空的气温、湿度、风值。气象气球可以一直上升到对流层顶。

气象卫星的数据越来越重要。气象卫星可以集全世界的数据。它们的可见光照片可以帮助气象学家来检视云的发展。它们的红外线数据可以用来收集地面和的温度。通过监视云的发展可以收集云的边缘的风速和风向。不过由于气象卫星的精确度和分辨率还不够好,因此地面数据依然非常重要。

气象雷达可以提供降水地区和强度的信息。多普勒雷达还可以确定风速和风向。

数据同化

在数据同化的过程中被集的数据与用来做预报的数字模型结合在一起来产生气象分析。其结果是目前大气状态的最好估计,它是一个三维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的表示。

数据天气预报

数字天气预报是使用电脑来模拟大气。它使用数据同化的结果作为其出发点,按照今天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的结果来计算大气随时间的变化。由于流体力学的方程组非常复杂,因此只有使用超级计算机才能够进行数字天气预报。这个模型计算的输出是天气预报的基础。

输出处理

模型计算的原始输出一般要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成为天气预报。这些处理包括使用统计学的原理来消除已知的模型中的偏差,或者参考其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过去气象学家必须自己做处理工作,今天24小时以上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多种不同模型后对其结果进行综合。气象学家还必须分析预报出来的模型数据来使最终用户能够理解它。此外天气预报的模型一般分辨率不是特别高。当地的气象学家还必须通过当地的经验在涉及地区性的影响,使得当地的天气预报更加精确。不过随着天气预报模型的不断精密化这个工作量越来越小了。

展示

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天气预报的展示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只有知道最终用户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才能将这些信息易懂地传达给最终用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气象仪器的探空仪

气象雷达是专门用于大气探测的雷达。属于主动式微波大气遥感设备。与无线电探空仪配套使用的高空风测风雷达,只是一种对位移气球定位的专门设备,一般不算作此类雷达。

气象雷达是用于警戒和预报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如台风和暴雨云系)的主要探测工具之一。

常规雷达装置大体上由定向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天线控制器、显示器和照相装置、电子计算机和图象传输等部分组成。

工作在30~3000兆赫频段的气象多普勒雷达。一般具有很高的探测灵敏度。因探测高度范围可达1~100公里,所以又称为中层-平流层-对流层雷达(MSTradar)。它主要用于探测晴空大气的风、大气湍流和大气稳定度(见大气静力稳定度)等大气动力学参数的铅直分布。

气象雷达使用的无线电波长范围很宽,从1厘米到1000厘米。它们常被划分成不同的波段,以表示雷达的主要功能。气象雷达常用的1、3、5、10和20厘米波长各对应于K波段(波长0.75~2.4厘米)、X波段(波长2.4~3.75厘米)、C波段(波长3.75~7.5厘米)、S波段(波长7.5~15厘米)和L波段(波长15~30厘米),超高频和甚高频雷达的波长范围分别为10~100厘米和100~1000厘米。雷达探测大气目标的性能和其工作波长密切有关。把云雨粒子对无线电波的散射和吸收结合起来考虑,各种波段只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常用K波段雷达探测各种不产生降水的云,用X、C和S波段雷达探测降水,其中S波段最适用于探测暴雨和冰雹,用高灵敏度的超高频和甚高频雷达可以探测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的晴空流场。

气象雷达

探空仪(Rawinsonde)

用途:探测大气中各高度之重力位(压力)、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要素。

构造及原理:

探空仪分为发射机及接收机二大部分。发射机内有压力、温度、湿度 ( 即P.T.U )等感应部,亦有探测臭氧层之专用探空仪,内加装臭氧感应器。发射机携在填充氢气之汽球上,以每分钟 350公尺之速度上升,测得各高度之压力、温度、湿度资料,依序发出信号,由接收机接收,而风向及风速之量测则由汽球之移动水平角及仰角,加以计算,移动方向即为风向,移动速度即为风速。接收机接受之信号,储存在 PC 电脑中,并加以整理,可自动绘制斜温图,印出特性层及日报表,自动编制气象电码,直接传送到气象预报中心使用。本局现有板桥、花莲、永康、东沙岛及南沙岛等探空站,(永康不定期观测,东沙及南沙委托海军观测),除南沙岛外,各站均使用同型之接收系统,第一套系统在民国七十三年启用,为当时最新之全自动探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