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带亚热带温带划分

2.印度洋有哪四个气候带?

3.世界气候带的划分是怎么样的?

4.不同气候对应的自然带

四个气候带的划分_四个气候带的划分是什么

中国气候类型有5种,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雷州半岛、海南岛、南海诸岛、台湾南部。最冷月的平均温高于15°C,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C。

2、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横断山脉3000米等高线以东直到台湾。最冷月平均温在0°C-15°C间,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C。

3、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也就是秦岭淮河线以北,贺兰山、阴山、大兴安岭以东以南。最冷月的平均温低于0°C,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C。

4、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天山山地。高寒缺氧。

5、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广大内陆地区,降水一般低于400mm,年温差大。

根据气候要素的纬向分布特征而划分的带状气候区域。在同一气候带内,气候的基本特征相似,与土壤风化和形成密切相关。太阳辐射是气候带形成的基本因素。

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增加而递减,不仅影响温度分布,还影响气压、风系、降水和蒸发,使地球气候呈现出按纬度分布的地带性。

扩展资料:

气候带的形成不仅受制于太阳辐射,而且受地表特性和大气环流的制约。所以这三个基本因子的综合作用也是气候带划分的基础。

由于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地形和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实际的气候带界线并不完全和纬度圈平行,尤其在较高纬度上,有些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综观全球,在下垫面均匀的海洋和平原上,气候带表现清晰而有规律;在高山和高原地区,气候带虽有反映,但是不完整、不连续。

气候带概念还可应用到山地自然景观上。在水分供应充分的情况下,由于气温的垂直变化,在热带赤道地区的高山上,从山麓到山顶,可出现从热带雨林到终年积雪,即类似于从赤道到极地的各种气候带。这种气候带结构称为垂直气候带谱。

地质时期,由于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气候带有较显著的南北位移。

百度百科——气候带

热带亚热带温带划分

五带又称天文气候带、数理气候带,是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这种划分方法可初步反映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和少。是气候学上划分气候的基础。

五带划分: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至南北纬度23.5度

南温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南纬23.5度至南纬66.5度

南寒带——南极圈到南极点:南纬66.5度至南纬90度

北温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北纬23.5度至北纬66.5度

北寒带——北极圈到北极点:北纬66.5度至北纬90度

印度洋有哪四个气候带?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是地球气候带划分的三个主要区域,根据纬度和气候条件来进行划分。

纬度范围:

热带位于赤道附近,纬度约在北纬23.5度至南纬23.5度之间;亚热带则位于热带之外,纬度约在北纬23.5度至北纬40度或南纬23.5度至南纬40度之间;温带则位于亚热带之外,纬度约在北纬40度至北极圈或南纬40度至南极圈之间。

气候特征:

热带气候通常以高温和湿润为特点,年平均温度较高,降水充沛;亚热带气候则相对较凉爽且干燥,降水量较少;温带气候则具有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相对均匀。气候特点为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气温较高,且南季风带来的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雨季持续时间长。

生态系统差异:

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热带地区通常拥有丰富多样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亚热带则以草原、灌木丛等为主要类型,温带则包括森林、草原和冻土地区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农业和经济发展:

不同气候带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农业种植条件和经济特点。热带地区适宜种植香蕉、咖啡、可可等热带水果和作物,亚热带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和葡萄等,而温带则适宜种植小麦、大豆和苹果等冷季作物。

总结: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是根据纬度和气候条件来划分地球的气候带。热带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特点炎热湿润;亚热带位于热带之外,相对较凉爽干燥;温带位于亚热带之外,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

不同气候带的区域拥有不同的生态系统和农业种植条件,对于农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了解气候带的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上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

世界气候带的划分是怎么样的?

按照大气流的基本特征,印度洋可划分为下列4个气候带:1.南纬10°以北为季风气候。夏季(5~10月)强劲的西南风从海洋吹向大陆,风速达12公里/秒;冬季(10~4月)北风和东北风从亚洲大陆吹向海洋。孟加拉湾和东阿拉伯海的年降雨量在1016mm以上,但西部海域不及254mm,赤道地带平均达1778mm。夏季气温在25~28℃,但在非洲东北岸由于受到索马利寒流的影响使得气温降至23℃;冬季气温北部为22℃,赤道以南仍在25~28℃。

2.南纬10°~30°为东南信风带。年降雨量北部为203mm,南部为102mm。北部的夏季平均气温为25℃,冬季略高;在南部,夏季为16~17℃,冬季为20~22℃。

3.南纬30°~45°为西风带。全年平均气温向南递减;冬季北部为20~22℃,南部为10℃;夏季北部为16~17℃,南部为6~7℃。

4.南纬45°以南为副极地气候。夏季(12~2月)平均气温北部为6~7℃,靠近大陆为-16℃;冬季的相应气温在10~-4℃之间。年降雨量自北至南在1000~500mm之间。

印度洋表层水温受季节影响而变化不大。孟加拉湾为25℃,南极海域为-1~0℃。含盐度一般在32~375之间,仅在邻近红海及波斯湾的大洋西北海域超过37%。南极大陆海岸地带的冰川,在1~2月时融解、断裂入海,形成冰山,可漂移至南纬40°的海域。南纬10°以北的洋流流向在季风的影响下,随着季节而改变。在阿拉伯海,冬季形成反时针方向环流,夏季形成顺时针方向环流;赤道以南的洋流全年保持稳定。南印度洋的洋流是逆时针方向环流的,主要由南赤道洋流、尼德尔角洋流、南印度洋洋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组成。

不同气候对应的自然带

世界气候带的划分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我们平常所说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依据气温来划分的。考虑到生物和农作物的特性,根据气温和湿度进行划分更为科学。这里我们介绍特里沃塞(Trewartha)的分类系统。他将世界气候划分为五个大带,即热带雨林气候、干旱气候、湿润中温气候、湿润低温气候和极地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没有冬季,白天平均气温与夜间平均气温之差大于日平均气温的年较差。该带内常年连续降雨。

干旱气候的特点是年降水量极少,而土表蒸发和植物蒸腾较大,总体上后者超过年降雨量,并由此使气温增高。

湿润中温气候可细分为冬干湿润中温气候(季风与高地草原)、夏干湿润中温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湿润温带气候。

湿润低温气候根据冬季降水和湿度大小可分为冬湿低温气候和冬干低温气候;根据夏季温度高低又可分为夏温地区和夏凉地区。

极地气候的特点是极为寒冷,可分为冻原地区和恒冻地区。

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

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

3、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带

4、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

5、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6、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7、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8、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9、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带落叶阔叶林

10、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草原

11、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荒漠

12、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亚寒带针叶林

大陆水平自然带是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两种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前者占优势的地区,自然带沿纬线方向伸展;后者 占优势的地区,自然带沿经线方向伸展;两者作用相近的地区,自然带与经纬线交叉。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随高度而变化。

自然带的形成主要与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在各纬度分布不均有关,在各大陆和大洋都形成一系列自然带。由于大陆自然带的形成不仅受纬度热力分带的影响,而且受到海陆分布、地势起伏的干扰,所以大陆自然带比大洋表层的自然带复杂得多。

扩展资料:

在大洋主要是根据海洋的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把大洋表层划分为7个带:赤道带,南热带、北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极带、北极带。

由于大陆的情况复杂,地带性分异也较大洋明显,因此对大陆上自然带的划分比大洋细,不同学者的分带也不同。

气候、生物和土壤等相互联系形成的自然带,随海拔高度增高形成垂直自然带。山地自然环境比低平地区复杂,所以山地垂直自然带比水平自然带复杂得多。

例如,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山地,南坡(阳坡)比北坡(阴坡)要获得更多的热量,因此,尽管 南北坡海拔高度大致相同,但南坡气温高于北坡;潮湿气流如果与山地延伸方向相垂直或斜交,那么,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山地所处地理 纬度愈低、气候愈湿润、相对高度愈大,垂直自然带表现愈完整。南极大陆气候严寒,呈现茫茫一片冰原 景观,就谈不上真正的垂直自然带。

百度百科——自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