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2.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哪个地方气候划分的

3.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什么地区的气候?

4.二十四节气是哪二十四节气

5.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

6.二十四节气中,有哪几个节气是属于冬季的?

二十四节气是气候吗还是气候_二十四节气表示的是气候还是季节

二十四节气是指廿四个特定节令。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廿四节气,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季在一年中交替出现,“四立”标示着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

交节时间

春季

立春:斗柄指向法:斗指寅;太阳黄经度数法:太阳黄经度数为315度。公历2月3-5日交节。立春是干支历寅月的起始。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度数为330°。公历2月18-20日交节。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公历3月05-07日交节。惊蛰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公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斗柄指向法:斗指乙;圭表测影法:冬至后105天;黄经度数法:太阳黄经为15°。公历4月04-06日交节。清明是干支历辰月的起始。

谷雨: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公历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度数为45°。公历5月05-07日交节。立夏是干支历巳月的起始。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公历5月20-22日交节。

芒种: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公历6月05-07日交节。芒种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

夏至:斗指午;太阳黄经为90°。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公历7月06-08日交节。小暑是干支历未月的起始。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公历8月07-09日交节。立秋是干支历申月的起始。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公历8月22-24日交节。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公历9月07-09日交节。白露是干支历酉月的起始。

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公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公历10月08-09日交节。寒露是干支历戌月的起始。

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斗指西北;太阳黄经为225°。公历11月7-8日交节。立冬是干支历亥月的起始。

小雪:斗指已;太阳黄经为240°。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公历12月6-8日交节。大雪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公历1月5-7日交节。小寒是干支历丑月的起始。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公历1月20-21日交节。

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现行的“定气法”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扩展资料

一、日期计算

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的后2位、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21世纪立春的C值=3.87

例如:2017年的立春日期

[17×0.2422+3.87]-[(17-1)/4]=7.9874-4=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

(注: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

二、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哪个地方气候划分的

立春:白昼逐渐变长,气温回暖,人体血液代谢旺盛。

雨水:降水增多,气温回升快容易导致春困。

惊蛰:天气回暖,雨水增多,气候变化大。

春分:昼夜平分,气候温暖潮湿,关节炎进入多发期。

清明:气温回暖,阳气升腾,高血压进入多发期。

谷雨:气候以晴暖为主,早晚时冷时热,易发生神经痛。

立夏:连续五天日均气温达22度以上标志着夏季到来。

小满:气温明显升高,气候潮湿容易发生皮肤病。

芒种:天气湿热,是一年中人最懒散的时候。

夏至: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最旺,适合治疗冬季疾病。

小暑:热浪袭人,时有暴雨光顾,消化道疾病多发。

大暑:酷热多雨,容易中暑,暑热夹湿常使人食欲不振。

立秋:气候渐变,人体仍感觉燥热难忍。

处暑:暑热余威明显,但气温开始慢慢转凉。

白露:暑气渐消,白天气温适宜,夜间气温较低。

秋分:逐渐昼短夜长,每场秋雨都会带来明显降温。

寒露:热冷交替明显,人体阳气渐退,阴气渐生。

霜降:天气时有反复,人体逐渐感觉季节的肃杀和萧瑟。

立冬:气温迅速下降,人体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来维持体温。

小雪:天气常是阴冷晦暗,抑郁症病情容易加重。

大雪:气温持续降低,哮喘进入高发期。

冬至:冷空气活动频繁,人体阴气较重。

小寒:常有寒潮暴发,会带来剧烈降温,易发生冻疮。

大寒:冷空气刺骨,气候相当寒冷,心血管疾病高发。

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什么地区的气候?

二十四节气是以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为依据的。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

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指干支历(太阳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太阳历范畴。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当今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来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哪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黄河流域的气候,地球上只有中纬度地区才会四季分明,而中国的黄河中下流及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符合这个条件。

只有四季分明的地区,才会有明显季节与物候变化,人们才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而且具有重复的特点,如果它没有持续性与重复的特征,就没有指导意义。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

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气候类型

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结合地理气候、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农耕生产与地理气候资源息息相关,优越的地理气候资源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区,有着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天气寒冷,干燥少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雨热同期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规律,在古代农耕生产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中,有哪几个节气是属于冬季的?

立春

自秦朝以来,立春一直是中国春天的开始。它曾被认为是新年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学上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天是温暖的,鸟语花香;春天在生长,在耕耘,在播种。在气候学上,春季是指气候中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的时期。当我们在初春到达时,人们明显感觉到白天变长了,太阳变暖了。气温、日照、降雨量往往处于一年的转折点,往往会上升或增加。小春作物生长加快,小麦抽薹拔节期油菜耗水量增加,应及时浇水追肥,促进生长。农业谚语提醒人们:“当春天开始下雨时,早起晚睡。”大春的备耕工作也已经开始。虽然“春”已立,但盆地大部分地区仍会出现霜冻,再过几年,就会出现“白雪来不及春,花开花落树飞”的景象。[3]

雨水

节气的意思是降雨开始,雨量逐渐增大。在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黄河流域,下雨前天气寒冷,但雪花在飘落,令人不快的雨淅淅沥沥。之后雨水温度一般能回升到0以上,雪少雨多。然而,在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在隆冬,降雨也并不罕见。这段时间四川盆地平均气温10以上,桃李含苞待放,樱桃盛开,确实是气候上的春天。除了某些年份,霜冻期已经结束。嫁接果树种树正当其时。盆地冬季干旱后,一年四季春旱多,尤其是盆地西部“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土壤保墒,及时浇水,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期和油菜开花关键期的水分供应。川西高原目前仍处于旱季,气温低,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此外,寒潮入侵时可造成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

惊蛰

反映节气的自然物候,意思是:春雷的突然移动,唤醒了土里冬眠的动物。此时气温迅速回升,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已逐渐出现春雷。在四川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一年四季都可以听到春雷在雨中刺刺作响。盆地西北部除个别年份外,一般到清明前无雷,是四川省雷雨开始最晚的地区。蛰伏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春耕的繁忙季节。真的:季节不等人,一瞬间值千金。四川盆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比雨水节气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明显增加。但由于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较大。在盆地东南部的长江流域地区,大部分年份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的播种。其他地区经常出现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的低温天气,不能盲目早播。虽然气温上升很快,但降雨量增加有限。中部和西北部盆地的总降雨量在蛰伏期只有10毫米左右。常年的冬旱过后,春旱往往开始出现。此时,小麦的孕穗期和油菜的开花期处于需水量较多的时期,对需水量比较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造林也要考虑这种气候特点。栽后要勤浇水,努力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

展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在每个季节的中间。春分那天,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各地昼夜时间相等。因此,春分和秋分在古代也被称为“昼夜分”,民间有“春分和秋分平分昼夜”的说法。春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中国中部有句农耕谚语,“春分麦起,一瞬值千金”。四川省气温持续上升,但一般没有降雨到春分那么快。3月下旬,盆地北部平均气温13至15,盆地南部平均气温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冰雪融化,旬平均气温在5至10左右。四川省西南部的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气温最高,平均为18至20。除盆地边缘山区外,平均日平均气温连续七八年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的播种,也非常适宜造林。但春分前后,盆地内往往有较强冷空气入侵,气温下降明显,最低气温低至5以下。有时,少量冷空气接踵而至,导致持续数日的低温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一特点,要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及时播种。

纯亮度

清明节是代表物候的节气,意思是天气晴朗,草木茂盛。清明节有踏青、吃冷食、扫墓等民俗。俗话说“雪破清明,霜破谷雨。”天气晴朗时,盆地气候温暖,春意盎然。但清明节前后,冷空气仍不时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早稻死秧。所以水稻播种种植要避免冷尾暖头。在川西高原,由于冬季严寒,饲草不足,牲畜抵抗力较弱,需防范春季后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牲畜的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谷雨

俗话说“雨过百谷”。有了及时充足的降雨,谷类作物可以茁壮成长。谷雨节气有这么个意思。谷雨季节

在四川盆地的节气中,“华阳落至极限”,刘落,杜鹃夜啼,牡丹花开,樱桃熟红。自然风光告诉人们现在是晚春。这时,盆内温度迅速上升。一般4月下旬的平均气温已达到20至22,比4月中旬高2以上。在盆地东部,一两天内往往会出现30多度的高温,让人感觉很热。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入夏。春季盆地高温的气候特征有利于大春农作物的早期栽培措施。野豌豆适宜的种植温度为18~22,此时可以满足。流域老旱区的经验证明,谷雨后早栽紫云英,可在夏旱前封藤叶,增强抗旱性,获得高产稳产。

夏初

节气顾名思义,长夏就是夏天的开始。但是各地气温不一样,夏天的时间其实也不一样。按照夏季五日平均气温高于22的气候学标准,长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刚步入夏季;盆内其余温度20左右,仍是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荫冉冉遍天下的晚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早在4月中旬就感受到了夏季的炎热,长夏气温达到24以上,可谓盛夏炎热。0长夏说“电见”。但就四川而言,即使是最晚第一次雷击的盆地西北部,每年的雷雨都是在4月上旬和中旬开始,所以“电见”不必等到长夏。长夏过后,正是流域中稻大面积种植的需水量关键期。暴雨的早到或晚到,雨量的多少,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这个时候,如果不下大雨,那些没有灌溉的农田就无法翻耕耙秧。根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暴雨平均始期在盆地东部为4月中下旬,中部为5月中下旬,西部为5月下旬。盆地东南部5月份的月降雨量为100-200毫米,西北部为75-100毫米。盆地西部和中部暴雨开始晚,雨量少,常有夏旱露头。在此期间,正如收获小春作物和在盆地种植大春作物一样,应特别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要播种。即使是阴雨天,也要防范小春收获物的发芽、霉变,做好抗旱保苗工作,警惕20以下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小满

节气小而饱,是指小麦等夏季作物灌浆,籽粒开始饱满。四川盆地的农业谚语赋予了小满新的含义:“小满不满意,但他想一想”;"一个小人物是不满意的,但是一个大人物的种子无关紧要"。用“满”字来形容雨水的盈缺,并指出满了的时候如果田里没有足够的水,就可能造成田埂开裂,甚至种下水稻也不能种。因为“长夏小满插秧”,“秧冲小满谷落”,小满正是种稻的季节。流域夏旱严重与否,直接关系到水稻的种植面积。种植时间与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密切相关。

芒种

代表小麦等芒类作物成熟的节气,是反映农业物候的节气。到了芒播的时候,四川盆地的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和红薯的移栽也接近尾声。大部分地区中稻已进入返青阶段,秧苗翠绿,生机勃勃。“东风染三千顷,折鹭无处停”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此时田野的美景。芒栽季节,未移栽的中稻要快栽;如果再推迟,水稻的营养生长期会因温度升高而缩短,生长期易受干旱和虫害,产量也不会高。红薯移栽最迟要在夏至前完成;如果种得太晚,不仅干旱的效果会加重,到了秋来气温也会下降,不利于马铃薯的扩大,产量也会明显降低。这就是农业谚语“芒种忙种”的道理。

夏至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落大约需要14个小时。夏天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尽管白天最长,太阳的高度也最高。因为,表层的热量还在积聚

节气树阴,暑光。酷暑时节四川盆地平均气温26左右,已是盛夏。天气相当热,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全年7月中旬,在盆地东南部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期,对杂交水稻抽穗开花不利。除了事先在布局中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外,对已种植的也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时仍能看到霜雪,相当于盆地早春的景象。酷暑前后,盆地西部进入暴雨最多的季节。7、8月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方,经常会发生山洪,甚至引发泥石流。而盆地东部,夏季高温过后,往往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经常晴热,开始进入伏旱期。四川盆地,东旱西涝的气候,与农业丰收有很大关系。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抗旱抗洪,把危害降到最低。酷暑前后,四川省各地进入雷雨最多的季节。雷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常伴有大风、暴雨,有时还会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要注意防范。

大暑

暑意热。说明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来说,暑热节气是一年中盆地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炎炎夏日正是茉莉花和荷花盛开的季节,茉莉花芳香沁人心脾。天气越热越香,给人一种干净香的享受。高贵的莲花,不畏骄阳骤雨,早开晚聚。诗人称赞它“反映了荷花不同的红色”。生机勃勃的夏天孕育着丰收。

立秋

“立秋之日凉风习习”显然把立秋和凉爽的天气联系在了一起。可见,立秋是凉爽的秋天的开始。由于纬度和海拔的差异,在初秋的时候几乎不可能同时进入秋季。按照春秋五日平均气温在10到22之间的气候学标准,除了那些北纬高海拔的地方,立秋还是在炎热的夏季,即使在东北大部分地区,此时也看不到凉风习习、黄叶飘飘的秋景。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8月份依然是一年四季的酷暑。气候统计显示,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才能入秋;在冬季常年持续或者没有夏季,春秋相连的高原山区,根本不可能说秋天什么时候开始。立秋后,四川盆地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田间管理丝毫不能放松。水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防范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在流域东部和西部,要继续分别做好旱涝保收工作。在立秋后的盆地,虽然季节仍是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的金秋来临了。

热度结束

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出”是藏而终的意思,“出叔”是炎热的夏天过去了。总的来说,四川盆地的平均气温比初秋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盆地西部日平均气温可能连续3天以上低于23,影响杂交稻开花。但由于盆地夏季高温时仍基本受夏季风控制,盆地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盆地东部高于35。尤其是在长江沿岸的低海拔地区,在夏旱持续的年份里,“秋虎”还是感觉比较厉害的。川西高原盛夏,秋意浓。海拔3500多米的地方已经是初冬,草枯萎,霜雪增多。夏季高温是四川盆地降雨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部多转变的前期。这个时候,盆地中部的降雨量往往是一年中的第二高点,比炎热的夏天或白露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两季农田用水,必须做好这一时期的蓄水工作。高原夏季至秋分将出现持续阴雨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四川盆地也是收获中稻的繁忙季节。一般盛夏季节盆地内日照仍较充足,盆地西部除外,雨天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铃形成。但是,再过几年,就像杜甫说的“三伏时节已过,烈日转雨”,秋雨会早早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的准备,抓住每一个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抢丰收,抢太阳。

白露

露水是地面或近地物体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凝结形成的水滴。所以千禧年其实是天气转冷的标志。在我省流域的二十四节气中,白露具有明显的降温快、开始下毛毛雨、日照骤减的特点,深刻地反映了夏季向秋季的季节转换。流域全年白露期间平均气温比夏季低3左右,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陆续降至22以下。按照四季的气候学标准,时间序列开始进入秋季。流域秋雨多发生在白露至初霜前,岷江、青衣江中下游最多,流域中部相对较少。“虐千年,日走滑路”的农业谚语,虽然不能以千年当天是否下雨来做天气预报,但一般在千年节前节后总有一段持续的阴雨天气;而且此后流域降雨呈现强度低、雨天多、持续降雨的特点。相应地,盆地白露期的日照突然比盛夏减少了一半左右,这种减少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白露季节的上述气候特征不利于晚稻抽穗开花和爆桃,也影响中稻的收获和晾晒。所以农业谚语中有“白露里天晴,粟白如银”的说法。只有充分了解白露的气候特点,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才能减少或避免秋雨的危害。另一方面要利用雨水蓄水,特别是盆地东部的白露是小满、夏至之后又一个雨量较多的节气,不要错过好机会。

秋分

秋分是一个代表季节变化的节气。在这个秋日,太阳位于经度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长短几乎相等。此时,四川盆地气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来自南方的冷空气与逐渐减弱的暖湿气流相遇,导致反复降雨降温。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已降至0以下,已经可以看到羊群漫天飞舞、大地银装素裹的壮丽雪景。入秋后,四川省降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和大暴雨很少出现。然而,雨天的数量增加了,经常是连续下雨,夜雨的比率很高。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名句《秋池夜雨涨》,形象地描绘了四川秋季雨夜的气候特征。四川盆地和凉山州秋季多雨潮湿,对秋收、秋耕、秋种影响较大。要抓阳光、管墒、防涝,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要充分利用秋季雨水少、土壤墒情好的天气条件,不失时机地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寒露

在古代,露水被认为是寒冷天气的标志。中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到秋天寒露时,已是“露气而寒,化凝为霜”。此时,四川省的气温还在继续下降。盆地内日平均气温低于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但最低温度可以降到10以下。川西高原除少数山谷和低地外,五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按气候学四季划分标准,已是冬季。千霜铺,万里雪飘,与盆地秋色大相径庭。常年寒露期间,流域降雨量也逐日减少。盆地西部大多在20毫米左右,东部在30毫米到40毫米左右。降雨非常频繁,黄昏时分就下,影响了“三秋”的生产,成为我省流域的灾害性天气。伴随毛毛雨的气候特点是:湿度大,云量重,日照少,阴天多,此后雾日明显增多。然而,秋雨的严重与否直接影响着三秋的进程和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在晴天收获播种;另一方面,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多种有效耕作措施,减少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雪是寒露前后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断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要注意预防。

霜降

初霜节气是指天气渐冷,霜降开始。在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在16左右,初霜冻日之前有三个节气。在盆地的南部山谷,只有在隆冬才能看到霜冻。当然,即使是同纬度的地方,由于海拔和地形的差异,地面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也不一样,所以初霜冻期和霜冻日数也不一样。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露水变成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冻露形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霜冻是指气温骤降造成的作物冻害现象,受害温度因作物、品种、生长期而异。要形成霜,地面或地面物体的温度必须降到0以下,地面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也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所以霜不一定发生在它发生的时候,霜不一定发生在它发生的时候。但由于霜冻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如果继续降温,很容易导致霜冻。初霜过后,我省盆地开始大量挖红土豆。如果收获太早

立冬,水开始结冰,地面开始结冰”。人们常把刺骨的北风和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我省流域也出现了霜雪稀少的情况。所以在气候学上,“立冬”在各地并不固定为立冬,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即五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下为冬季,这与当时的物候景观更为吻合。初冬的四川盆地仍处于“三秋”的高峰期,平均气温一般在12至15之间。雨已经停了。这种气候适合油菜移栽。生长期短、弹性强的小麦也要播种,因为立冬后期强冷空气袭击多,气温往往下降幅度大。如果播种后气温低,出苗慢,邪气分布不足,就会影响产量。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野豌豆的生长已逐渐停止,应及时采收。西北盆地部分年份初冬出现早霜,为避免冻害,有必要及早挖坑。此时高原已是旱季,湿度迅速降低,风速逐渐增大,必须高度警惕森林火险。

小雪

小雪表示降雪的开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四川盆地北部因小雪开始入冬。“荷花上无遮雨,菊花里尚有傲霜枝”,此时已是初冬。由于北部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了冷空气的入侵,降低了寒潮的严重程度,盆地明显“冬暖夏凉”。全年降雪日数不足5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很多。在过去,下大雪的可能性很小。即使是隆冬时节,也难得看到“吹开万株梨树花瓣”的迷人景色。因为冬季盆地表层温度始终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困难。偶尔看到天空“打着旋”,却看不到地上的“碎玉”。但是在寒冷的川西高原,一年四季一般都是10月份开始下雪。西北高原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部分高寒地区有全年降雪的可能。小雪期间,初霜冻一般出现在盆地西北部,需防范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甘肃、阿尔巴尼亚北部最低气温零下15左右,要做好牲畜保暖防寒工作。

大雪

“大雪”表示此时开始下大雪。四川盆地气候温和,冬季少雨少雪。

有大雪,平均气温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高2到4左右,降雨量只占全年的5%左右。偶尔降雪,多在1月和2月;地上的雪隔三五年就很难见到一次了。如果能看到白雪皑皑的大地,看到银装素裹的绿树,总是一种难忘的乐趣。“薛瑞兆丰年”是中国广为流传的一句农业谚语。在北方,厚厚的一层松散的雪就像是小麦御寒的被子。雪中所含的氮化合物比雨水中的多四倍。雪慢慢融化后渗入土壤,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雪水的低温可以冻死和越冬地表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好处。而在南方,如果在雪后的晴天夜晚,地面热量散失较多,就会出现冻害,对豌豆、豌豆等作物造成一定损失。

冬至

冬至是天文学划分的节气,古代称为“短日”、“短日”。冬至日,太阳位于经度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这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在四川省,从日出到日出不需要10个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阳光直射区逐渐北移,使得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虽然太阳的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小于损失的热量,但地面长期积累的热量还在继续流失,近地面层的温度还没有降到最低,所以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冬至过后,虽然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但短期来看,白天还是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小于流失的热量,所以温度并没有马上升高。人们习惯从冬至算起九,每九天就是一个九。“三九”前后地面积热最少,天气最冷,所以有“三九之寒”之说!民间说法:1929年不敢开枪,3949年不敢在冰上行走,59、69年不敢在河边开柳,79年不敢在河上结冰,89年不敢吞,耕牛到处走。天文学将冬至视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显然为时已晚。冬至期间,川西高原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下,四川盆地只有6到8左右。然而,即使在川西南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在10以上。可以说秋平春平,一年四季没有冬天。

小寒

寒就是冷,微寒表示冷的程度。俗话说“九月寒”。“三九”多为1月9日至17日,也恰好在小寒节气。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再过几年,重感冒可能会比轻感冒更冷。人们记忆犹新的1975年冬天,气温最低的节气是大雪!四川盆地冬天很温暖。隆冬1月,霜雪侵袭三峡东部,经常冰冻,最低气温在-10左右。但盆地北部最低气温很少低于-5,盆地南部低于0的低温也很少。四川省隆冬最冷的地区是川西高原北部,最低气温在-3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川西南低海拔河谷是四川省隆冬最温暖的地方。一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少数青少年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另外,逆温效应非常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都能长得很好。流域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非春季生产,也适合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动,生于南方”的柑橘,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气温高于15,流域大部分地区都能满足,亚热带植物几乎应有尽有。

大寒

和小感冒一样,大寒也是代表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现代气象观测记录表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极寒不如小寒,但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年最低气温仍会出现在极寒节气。在寒冷季节,一定的生长期需要适当的低温。小麦和油菜的冬性较强,通过春化需要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四川盆地冬季常年温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生长过于旺盛,提前拔节抽薹,大大削弱了其抗寒能力,容易遭受低温霜冻。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种种植,采取有效的促控措施,是赢得高产的重要环节。

一年共有24个节气,而冬季包含其中6个节气,在北半球,11月、12月、1月为冬季,在气候学上,以平均气温连续5天抵于10℃算做冬季。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廿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廿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气候类型

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结合地理气候、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农耕生产与地理气候资源息息相关,优越的地理气候资源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区,有着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天气寒冷,干燥少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

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雨热同期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规律,在古代农耕生产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