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气象局一院八所薪资

2.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中心,硕士什么待遇》

3.气象局工作怎么样

4.气象局有哪些岗位

5.气象局是不是国家直属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招聘_中国气象局2020公开招聘

毕业后要去气象局上班。中国气象局是中国国家级别的气象行政管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院直属事业单位,有定向生是由于要加快气象人才培养,定向气象局就业招生是为了帮助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行业培养人才,保证得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而制定的一项政策。

中国气象局一院八所薪资

一、部门简介

中国气象局是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中央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1994年由院直属机构改为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开始施行,之后颁布实施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现代化大气综合观测系统;基本组成了由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与生态、气候开发利用等构成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涉及工业、农业、渔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林业、水利、国土、海洋、盐业、环保、旅游、航空、邮电、保险、消防等多个行业和部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气成分分析与预警预报、空间天气预警、沙尘暴天气监测与预报、防雷装置检测和工程专业设计、健康和医疗气象、突发公共紧急响应等气象保障业务和服务也迅速发展。目前,气象服务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各个领域,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比达到了1∶40。

我国形成了气象科学技术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体系。中国气象局拥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等9个国家级科研院所。2004年科技部批准中国气象局成立了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是我国首批开展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部门之一,并通过了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验收,初步形成了新型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中国气象局是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国内牵头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气候变化科学、影响与对策的研究。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外交战略,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多边和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与21个国家签署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向7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援助。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位气象局长及高级官员来华考察。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成员国。13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局长一直为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1983年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当选为WMO第二副,1987年当选为,1991年连任; 2001年我国官员在WMO秘书处任助理秘书长,2004年任WMO副秘书长。我国国家气象中心是WMO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之一,承担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气象预报服务,我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WMO全球气象电信系统区域通信枢纽之一,参加全球气象探测资料的交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的国际活动,中国科学家长期担任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为推动气候变化研究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家还积极参与WMO和台风委员会各领域的活动及有关国际研究。

二、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责

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办公室、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预报与网络司、综合观测司、科技与气候变化司、财务司、人事司、政策法规司、国际合作司、直属机关党委、监察室、审计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制定、发布气象工作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实施;承担气象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

(二)组织拟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决策,组织指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组织编制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工作;组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负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承担国家重大突发公共预警信息发布工作;负责重大活动、突发公共气象保障工作;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联防和重大气象保障;组织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估工作;组织对国家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城乡建设的气象服务;管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三)对院其他部门设有的气象工作机构实施行业管理,统一规划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观测、气象台站网、气象基础设施和大型气象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布局,审订气象信息集、传输、加工的质量评价方法并监督实施;组织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和质量监督、气象计量监督,审核全国大中型气象项目的立项和方案。

(四)管理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情报预报警报、短期气候预测、空间天气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和气候影响评价的发布;组织论证并审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五)组织气候变化科学相关工作;组织气候的综合调查、区划,指导气候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并审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规划的气象条件论证。

(六)组织指导气象部门的科技体制改革、组织气象领域重大科研攻关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协调气象科技开发、技术合作和技术推广;组织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意识。

(七)管理气象外事工作,代表我国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及其他国际气象机构的活动,开展与外国(地区)气象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

(八)统一领导全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以中国气象局为主管理省级气象部门的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业务建设;指导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

(九)协助地方人民指导地方气象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十)承办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气象局主要直属事业单位: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行政管理局、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气象出版社、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

全国气象部门(不含港、澳、台地区)设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14个副省级市气象局(含4个单列市气象局,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气象局),318个地(市)气象局和2300个县(市)气象局(站)。

全国气象部门现有正式职工52988人,有两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26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415人。

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中心,硕士什么待遇》

中国气象局一院八所薪资平均工资为7060元/月。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中国气象局一院八所即中国气象局,平均工资为7060元/月,其中40%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8000-10000元/月,20%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4000-6000元/月。

气象局工作怎么样

要看你是在气象局中做什么工作,比如说你在气象局里面做一个气象观测员,那工作条件就比较艰苦,不论晴天,雨天都得去户外观测气温、湿度、云高等。如果你是做一个气象分析员,那工作条件就较好,整天面对着电脑,计算着数据。

气象局有哪些岗位

问题一:气象局待遇怎么样 气象局是国家垂直事业单位,没有执法权,纯粹的服务型单位。工资有保障,东南沿海地区收入普遍高于内地。南京地区气象局是正式工发双工资,年收入十几万,溧水天气雷达站普通员工月收入七千多,成都气象台月收入也有六千多,我有一同事研究生毕业后就在成都气象部门。其它地方我不太清楚。临时工要低一些,领多少还不知道。气象局预报是技术活效益好;防雷办有机会挣外快;雷达操作有辐射补助;观测的每天准时观测风雨无阻;人影办事少,办公室杂事多,可能要差一点,勤杂工就更差一点。国家单位,总体不会差到哪里去,工资有保障,好,单位总体年轻人少,老革命多,女同志较适合去此工作。升职走气象单线,新老更替。本人也想知道湖北县级气象局具体待遇,如果知道敬请告知!

问题二:气象局的工作环境怎么样 要看你是在气象局中做什么工作,比如说你在气象局里面做一个气象观测员,那工作条件就比较艰苦,不论晴天,雨天都得去户外观测气温、湿度、云高等。如果你是做一个气象分析员,那工作条件就较好,整天面对着电脑,计算着数据。

问题三: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工资怎么样 国家气象局是院直属事业单位,副部级,局机关工作人员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工资待遇水平在院各部委中属于等偏上水平。如硕士新参加工作的公务员第一年工资性收入水平(包括月工资、住房补贴、公积金、午餐补助等等在内,货币化以后基本年收入在50000元左右),以后随着工龄和职务提升逐步调整。

中国气象局在北图对面有一个独立的气象园区,内设医院、商店、餐厅、职工食堂、幼儿园等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治安环境和园区绿化很好。近几年接收的应届毕业生都提供有单身公寓和集体宿舍作为过渡,上班不出园区,非常方便。

随着气象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级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很多,对外交往频繁,教育培训机会丰富,可以说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与抱负、提高自身素质的舞台。

园区内有多个局属事业单位,它们的工作人员按照国家事业单位编制内职工管理,因为现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在政策上对专业技术人员有所倾斜,所以其中职工待遇水平较上面提到的公务员略高一些。另外还有个别单位属于按照企业性质管理的,不好比较。

不太理想的地方是园区内的房价现在被炒得太高了,80年代的房子都卖到了25000元/平米,因为大部分老人不愿意离开,新人又都想进来,需求旺盛。

总评:软环境优越、工资待遇中等、职业稳定度极高,但对除大气科学类以外的人才需求量少。

如果不想自己当老板,又想过小富即安的生活,这里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问题四:在气象部门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空管局的气象部门一般分 气象预测、气象监测和气象设备工作性质也有些不同。LZ应该是气象预测吧。待遇据说是比当地的气象局工资要高,责任也会更大些地位低就没发现了,这么说的可能是因为 岗位和工资比管制低吧。发展空间?你是什么意思,想升官 当气象室的主任?一个科室十几个人 资历比你老的多的是,没个十年八年的别想。从另一方面说,你可以考职称啊,初级、中级、 高级 职称上去了,工资 待遇发展空间也就上去了。所以说发展空间全是自己努力的,自己努力任何地方都有空间,自己不努力有空间也没发展。

问题五:求问前辈们,气象局信息中心的工作怎么样 任何工作都是一个围城,进不来的想进来,进来的又会抱怨。

信息中心主要做的是资料处理和计算机那块的,和不是专职做天气预报的,可能以后会接触部分气象预报。

问题六:气象局,地震局这些单位待遇怎么样 楼上那位老哥,工作要分情况的。

地震局不是特别清楚。气象局的话,分部门。

因为是事业单位,工资比公务员低。但是比一般的企业要稳定。工作强度的话要分部门。

如果是省一级的直属事业单位,例如气象台,信息中心,公服中心,气候中心,科研所等直属事业单位,正式在编的是事业编制,每天承担一定的业务工作和部分科研工作。工作强度也要看天气和仪器。例如气象台,在天气不太好的时候,例如暴雨,暴雪等天气,那工作强度相当大,上厕所都是跑着的,蹲坑里的时候业务电话都要随身带。或者信息中心这种,计算机出故障,夜里都是要检修的。

如果是市县局,很多是综合岗,就是既要做预报,也要做检修,评职称还要写论文

不是一概而论很轻松压力也很大有时候承某地区担重大活动,中央的电话能直接打到市县局,预报不确定的时候,接电话的声音都是颤抖的

问题七:气象局的系统开发是做什么工作的?待遇如何? 系统开发很多个方向。大多数是为了天气预报业务做,少部分为了验证预报准确率啥的做开发,还有一些是为了显示最新气象要素,或者是一些有特定需求的专业软件开发。

待遇的话,看有无编制咯。有编制的话,和其他预报员一样,饿不死,养不肥。没编的话,待遇一般,除了稳定没啥好,不如去外面软件公司

问题八:中国气象局的待遇怎么样啊 是问的国家气象局么,待遇还是不错的。

但是和挣大钱的白领可不能比,想赚大钱的别来气象行业

问题九:地市级的气象局待遇怎么样,参公性质的,跟当地一般公务员相比如何? 不要小看这种小单位,气象局、地震局这种单位人很少的,一般20来个人,虽然没多大权力但是比较清闲,运气好的话待遇还非常不错。

问题十:在气象局工作待遇如何? 气象局属于“条条管理”的单位 直接隶属于上级主管部门,就是工资待遇、人事任免、调动等直接由上级主管部门管理。待遇相比较肯定要比一般公务员要高,并且我听朋友说现在在气象系统今年准备出台一个新政策,就是除过工资外,每个月有一定的住房补贴,标准大概在500-1000具体视地方经济而定。

气象局是不是国家直属

各地都不怎么样,但差不多都是这几种

办公室

1、组织协调全局工作和会议安排、接待工作,兼管局后勤工作。

2、组织目标管理、制度考核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其他全局性工作。

3、负责文秘、机要、保密工作,组织调查研究,草拟综合性文件、报告、总结、事业发展规划、、规

章制度并负责监督、检查、催办。负责气象宣传工作,报送政务信息,编写大事记、组织沿革及年鉴。

4、负责“富阳农网”网站的信息集、发布及运行维护。

5、负责综合档案工作并对全局各科室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和技术指导。

6、组织管理办公自动化工作。

7、负责干部职工的期审批和考勤考核工作。

气象台

1、负责气象测报、预报、农气、网络、科技等工作;组织灾情调查及决策、公益服务效益收集工作。

2、监测天气和气候变化;为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防灾减灾气象决策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气象服务;制作发布短、

中、长期天气预报;负责气象预报技术研究、服务产品开发和系统软件开发。

3、承担气象节目及广告制作任务。

4、负责气象台的系统维护管理、设备的管理维护;负责通信网络的运行保障及机房管理。

5、组织气候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

6、编写气候评价。

7、负责农业气象服务。

8、负责地面测报及报表制作、预审。

9、负责提供实时气象资料服务。

10、负责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11、负责全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监视、维护、数据预审等工作。

信息中心

1、负责财务管理。组织企事业单位年检工作。

2、负责管理劳动工资、医疗保健、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

3、负责建立健全和落实双重财务体制工作。

4、负责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5、负责会计核算、票据管理工作。

6、负责各类媒体的气象信息传播的市场开拓工作。

7、负责科技服务及广告工作。

8、负责各类专业专项气象用户的联络工作。

9、对气象信息传播实施监控,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10、负责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的效益收集工作。

11、开发应用气象服务传播的新技术和新领域。

12、生产、销售气球、施放气球。

防雷所

1、负责全市防雷安全管理工作。

2、建立防雷安全档案,雷击事故调查、鉴定、证明。

3、办理建设项目防雷设施图纸的审核,参与建筑物、防雷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

4、依据规定定期检测各类防雷装置。

5、指导、监督、检查和管理进入我市的防雷产品。

6、承接防雷工程图纸设计、安装施工与验收,参与环境检测,气球施放等工作。

办公室

文秘、行政后勤管理等

人事政工科

人事、政工、精神文明建设等

业务管理科

气象业务管理

产业科

气象产业管理

气象台

制作、发布天气预报,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

气象观测站

本市地面气象资料观测、发报

气象服务中心

各行业的有偿专业气象服务

气象中心

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经营电视天气预报广告

防雷检测中心

防雷、避雷装置的检测、设计、安装和技术咨询

气球广告服务部

经营广告气球、彩拱门等

中国气象局简介

一、部门简介

中国气象局是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中央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1994年由院直属机构改为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开始施行,之后颁布实施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现代化大气综合观测系统;基本组成了由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与生态、气候开发利用等构成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涉及工业、农业、渔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林业、水利、国土、海洋、盐业、环保、旅游、航空、邮电、保险、消防等多个行业和部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气成分分析与预警预报、空间天气预警、沙尘暴天气监测与预报、防雷装置检测和工程专业设计、健康和医疗气象、突发公共紧急响应等气象保障业务和服务也迅速发展。目前,气象服务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各个领域,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比达到了1∶40。

我国形成了气象科学技术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体系。中国气象局拥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等9个国家级科研院所。2004年科技部批准中国气象局成立了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是我国首批开展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部门之一,并通过了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验收,初步形成了新型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中国气象局是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国内牵头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气候变化科学、影响与对策的研究。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外交战略,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多边和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与21个国家签署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向7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援助。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位气象局长及高级官员来华考察。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成员国。13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局长一直为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1983年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当选为WMO第二副,1987年当选为,1991年连任; 2001年我国官员在WMO秘书处任助理秘书长,2004年任WMO副秘书长。我国国家气象中心是WMO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之一,承担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气象预报服务,我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WMO全球气象电信系统区域通信枢纽之一,参加全球气象探测资料的交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的国际活动,中国科学家长期担任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为推动气候变化研究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家还积极参与WMO和台风委员会各领域的活动及有关国际研究。

二、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责

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办公室、监测网络司、预测减灾司、科技发展司、财务司、人事教育司、政策法规司、国际合作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和监察室、审计室。

中国气象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制定、发布气象工作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实施;承担有关的行政复议工作。

(二)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决策,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联防,组织指导防御雷电、大雾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归口管理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工作。

(三)对院其他部门设有的气象工作机构进行行业管理,统一规划全国陆地及海上气象探测与信息网络、气象台站网、气象基础设施和大型气象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布局,审核全国大中型气象项目的立项和方案。

(四)管理全国天气预报警报、短期气候预测、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和气候影响评价的发布;组织指导气候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并审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规划的气象条件论证。

(五)组织气象科技领域重大科研攻关和成果的推广应用,指导协调气象教育工作,组织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意识。

(六)管理气象外事工作,代表我国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及其他国际气象机构的活动,开展与外国(地区)气象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

(七)统一领导全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以中国气象局为主管理省级气象部门的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科研教育和业务建设;指导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

(八)协助地方人民指导地方气象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九)承办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气象局主要直属事业单位: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中国气象局行政管理局、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宣传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气象出版社。

全国气象部门(不含港、澳、台地区)设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14个副省级市气象局(含4个单列市气象局,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气象局),318个地(市)气象局和2300个县(市)气象局(站)。

全国气象部门现有正式职工52988人,有两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26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415人。

三、***简介

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秦大河,男,汉族,1947年1月出生,山东泰安人,1987年10月入党,10年7月参加工作,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多次组织南、北极、亚洲腹地和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积极参与IPCC评估活动,主持了我国气候变化和西部环境演变评估及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郑国光,男,汉族,1959年11月出生,江苏涟水人,1981年3月入党,16年12月参加工作,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大气物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许小峰,男,汉族,1957年1月出生,江苏淮安人,15年4月入党,15年3月参加工作,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王守荣,男,汉族,1950年9月出生,江苏江都人,1969年10月入党,1969年2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天气动力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男,汉族,1962年3月出生,安徽全椒人,无党派,19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文建,男,汉族。1955年8月出生,河南开封市人。18年7月入党,11年3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中国气象局纪检组组长孙先健,男,汉族,1949年1月出生,湖北荆沙人,19年3月入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南京大学气象学专业毕业,大学普通班学历,高级工程师。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兼人事教育司司长沈晓农,男,汉族,1961年6月出生,浙江绍兴人,1988年2月入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系农业气象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