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市气象局的直属单位

2.中国民用气象工作规则

3.国土部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通知

气象服务产品制作_气象服务方案

2023春耕备耕工作实施方案(5篇)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当前,全国各地都已进入春耕备耕状态,关于春耕备耕工作方案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2023春耕备耕工作实施方案(5篇),以供大家参考!

2023春耕备耕工作实施方案篇1

一、工作任务

全县备春耕生产总的任务是:宣传贯彻各项惠农政策,围绕全县增产10亿斤粮食的目标,抓好落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全县备春耕生产“三个确保”的目标。即:确保春耕生产资金物资需要;确保重点全部落实;确保所有农户都能种上地、种好地。保证20__年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备春耕生产的检查督促和调度工作,县委、县成立以县委常委、副县长黄秀清同志任组长,农业局局长苗臣同志任副组长,农业局、水利局、农机局、广电局、供销联合社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提出阶段性任务、召集联络、情况调度、传达信息等具体日常工作。为保证备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成立五个服务组(见附件)。

三、时间安排

备春耕生产工作分4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3月10日到4月5日,各部门尽快组织人员深入农户家中对所需资金、、化肥等生产物资购进情况进行调查,并帮助协调到户。并做好烤烟、辣椒育苗工作。

第二阶段从4月5日到4月10日,开展备耕生产扫尾工作,茬子全部到家,生产资料全部到户,农家肥全部到地,农机具、机电井全部维修完毕。4月5日烤烟植全部结束,4月8日前小麦播种全部结束,4月8日大田开始三犁川打垄,4月10日,水稻开始育秧。

第三阶段从4月10日至4月25日,从4月10日掀起打垄高潮,4月15日抗旱坐水种植玉米、水稻育秧播种全部结束,辣椒植全部结束,27日前结束玉米播种,棉花开始播种。

第四阶段从4月25日至5月末,5月5日前结束大田播种。5月8日前烤烟移栽全部结束,棉花播种全部结束,水田完成池埂和水渠修复、翻耙、整地、泡田,杂粮、杂豆播种基本结束。5月20日,辣椒大田移栽结束,水稻晚熟品种全部结束插秧。

四、具体措施

(一)做好政策宣传,加快结构调整

综合宣传组、各乡(镇)场要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工作作为一件大事,纳入工作日程,充分利用简报、电视等新闻媒体,将惠农政策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宣传到基层,并积极用政策引导农民,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业、旱作节水农业、特色农业、沿江经济、井旁经济,并协助农民结束备耕,适时转入春耕生产。

(二)做好资金、物资准备

各乡(镇)场要加大工作力度,保证资金、物资及时到户。调查统计表明,今年农业生产资金缺口为0.7亿元,资金工作组要与省、市主管部门联系,争取,确保农民都能种上地、种好地。

(三)做好抗旱工程建设

据调查,今春我县旱田126万亩全部缺墒,针对这一实际,今后必须把抗旱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始终坚持科学用水、围绕提高水利用率,不断加强抗旱水源建设,大力提截地表水,科学开地下水,做到多蓄、多截、多提、多补、多灌,使全县的喷灌、滴灌、渗灌面积逐年扩大。春季打井1300眼,工作组和各乡(镇)场要加快打井速度,并积极作好机电井维修,保证所有机电井在春耕时,全马力开动。各地、各部门要针对我县“十年九旱”的状况,树立抗旱救灾的思想,积极加大工作力度,搞好播前灌,20__年全县完成播前灌40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67%。各乡(镇)场要加大耐旱品种、旱作节水玉米大垄双覆等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要建议农民广泛取“三犁川”打垅,催芽坐水种技术,确保一次播种拿全苗、拿齐苗、拿壮苗。各地、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干旱条件下粮食生产的科学规律,把阶段性应急抗旱变为常年性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建立从备耕到春耕播种、再到田间管理的一套御旱、防旱长效机制,为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做好科技培训

农业部门要以种植业调整为主攻方向,重点围绕农民急盼了解的科技知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注重实效的原则,突出搞好种植业新品种、新技术,牧业舍饲精养和规划化养殖、园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培训,取集中授课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室内培训与田间指导相结合等办法,重点抓好科技扶贫工作,即“培训一万人,抓好一千户、带动一万户促增收活动”,使每一户都有一个种、养明白人。

(五)做好困难户帮扶工作

受去年旱灾影响,今年近3000户贫困户、受灾户不同程度地缺少春耕资金和物资。各乡(镇)场要搞好调查摸底,针对那些确实受灾,备耕资金不足的贫困户,乡、村干部要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做好为农民争取资金、物资等事宜,使他们能种上地、种好地。

(六)做好生产资料市场检查工作

今年农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中央、省委对“三农”工作加大扶持力度,农民种粮积极性日益提高,为使广大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各执法单位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质量抽检制度。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在重要农事季节前开展不定期动态质量抽检,净化农资市场,保护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2023春耕备耕工作实施方案篇2

当前我市已进入备春耕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全年农业生产目标顺利完成,实现提质增效目标,市农委决定成立备春耕工作指导服务组,为全市备春耕生产提供指导和服务。农委主任鲍文明任指导服务组组长,副主任孙长占任副组长,委属相关基层单位为成员,指导服务组办公室设在委农业处和园艺特产处。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主要任务

(一)指导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惠农政策。

(二)指导各地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备春耕生产各项工作。

1、调查了解各地备春耕生产所需资金、物资、技术等准备情况。

2、调查了解各地种植安排情况,特别是种植业结构调整各类作物面积落实情况及棚膜经济发展情况。

3、调查了解各地科技培训开展情况,取的主要形式、办班期数、培训内容及效果。

4、在调查基础上,分析研判今年备春耕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

5、调查了解各地粮食储存及销售情况。

6、指导县(市)区适时开犁播种,加快春耕生产进度,实现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

(三)总结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选树典型,宣传推广,带动面上工作。

二、具体分工

鲍文明主任负责统领全市备春耕工作,孙长占副主任负责备春耕总体协调、指导,农业处、园艺特产处作为指导服务组办公室负责全面调度、综合汇总、上报情况。指导服务组下设6个工作队,农机站包保榆树市,农科院包保农安县,农机院包保德惠市,农业站包保九台区,土肥站包保双阳区,植保站包保城区。

三、时间安排

根据农时特点,大体分三个阶段开展工作。

第一阶段:3月11日至3月31日

一是落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和相关政策。

二是做好备春耕工作形势分析及调查工作。

三是指导各地做好春耕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4月1日至4月30日

一是抓紧结束备耕,适时转入春耕。根据气象条件,适时开犁播种,抢墒抢种,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旱田播种任务。

二是指导农民适时开展水稻播种育苗,加强水稻苗期管理,推进全市水稻标准化生产。

三是落实重大技术补贴政策、粮食增产增效的相关技术措施。

四是抓好玉米保护性耕作等重大栽培技术示范任务落实。

第三阶段:5月1日至6月底

一是尽快结束旱田播种,科学施用旱田除草剂。

二是落实水田插秧各项技术措施,保证五月底前完成插秧工作。

三是开展农作物田间查田补种补栽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扎实工作。去年入冬以来,我市降雪量偏少,目前部分地区旱象明显。农委指导服务组要在市委、市的统筹安排下,指导各地及时检修抗旱设备,提早做好抗旱准备,切实担负起指导全市备春耕生产重任。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农委的中心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各工作队要加强与当地和农业部门的沟通协调,了解面上情况,掌握生产动态,并及时向上汇报。

(二)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春季是农业和农村工作最为繁忙的季节,各项工作交织在一起。各工作队要结合自身职能、任务,统筹考虑,科学安排,既要突出备春耕工作这个中心,又要抓好本职工作,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三)转变作风,解决问题。各工作队要发扬求真务实、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既要了解面上的情况,又要调查了解农户实际情况,既要反映各地的.工作进展、工作成效,更要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应对策措施。特别要注意对贫困户的帮扶,及时解决各种困难,把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确保每一户都能种上地、种好地。要切实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调查研究,对于基层反映的问题和困难能解决的要尽快就地研究解决,不能就地解决的要及时反馈信息,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切实发挥好指导服务作用。

2023春耕备耕工作实施方案篇3

一、优选良种,搞好处理

为防止霜期提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应坚决杜绝作物品种的越区种植,加快熟期适中,高产优质作物品种的引进推广速度,以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具体建议如下:

1、青贮玉米:选用黑饲1号、龙辐单208、高油115。

2、玉米:建议南部乡镇可选用吉单27、丰单1、吉单522、吉单415、鑫鑫009、龙单25、东农252、嫩单11等优良品种;中部地区可选用四早12、龙单32、龙单35、龙单38、伊单59等优良品种;北部地区则要以海玉6、哲单37为主栽品种。

3、大豆:二积温带推广应用东农47、东农46、抗线4号、合丰47;三积温带推广应用合丰47、东农46、嫩丰17、抗线4号。

4、水稻:以哈特优219、龙粳14为主。

5、马铃薯:以克新13、克新12、克新18、东农303、早大白为主。

6、向日葵:以甘葵2、甘葵3号为主。

播种前要对进行精选,要求纯度高于98%、净度%以上、发芽率95%以上。马铃薯在播前15——20天要出窖进行晒薯。近几年我县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为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及一些土传病害,建议能够进行包衣的作物,都要取包衣的方法,以确保苗全、苗齐。

二、及早灭茬,精细整地

针对今年春播生产面临干旱的严峻形势,今春整地应遵循保墒为主的原则,以尽量少动土为原则,取不翻地、多耙地、早灭茬、重镇压等措施,所谓不翻地是说能够尽量不翻即可播种的地块最好不翻,尽量少动土,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而一些必翻的地块则要做到翻、耙、压连续作业,以利保墒。我县农民多年来一直有春季旋耕、灭茬、起垄的习惯,20____年做好这项工作,一定要早旋、早起垄、早镇压连续作业,防止跑墒。当土壤化冻20厘米时即可进行。

我县历年4月中下旬都有一场降雨过程,但降水量存在差异。因此早整地、早起垄、早镇压,就可使4月份的降水成为有效水,而如果降水后再整地起垄,则这场降水将成为无效水。因此,今春整地起垄务必突出早,特别是在气温逐年升高形势下,春季回暖早、回暖快,早整地、早起垄、早镇压尤为重要。

三、适期早播,合理密植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天春旱的可能性很大,适期早播有利于抢墒保苗。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玉米第二积温带适宜播期为5月1日—5日,第三积温带适宜播期为5月5日—10日,青贮玉米的播期和玉米相同;大豆要求5厘米土层内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播种,我县南部乡镇最佳播期在5月5日—5月10日,北部乡镇最佳播期为5月10日—5月15日;我县马铃薯一般在当地土壤深约10厘米处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播种,最适播种期南部乡镇为4月下旬,北部地区为5月上旬。

合理密植,确保密度是增产的重要措施。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品种亩保苗3,300株左右,耐密品种亩保苗4,000—4,500株左右;我县青贮玉米的最佳密度是亩保苗5,000—5,500株,株距18—20公分;大豆用垄三栽培,公顷保苗株数25—30万株;精量播种,公顷保苗株数30—32万株;窄行密植,公顷保苗35—40万株。马铃薯一般早熟品种的种植密度为行距65厘米,株距18—20厘米;中晚熟和晚熟品种的密度为行距65厘米,株距20—25厘米。

四、合理投入,科学施肥

合理投入,科学施肥是一项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特别在我县奶牛多的有利情况下,要广泛动员群众,积造农肥,增加农肥施用量,同时大力推广专用肥、测土配方施肥和长效(缓效)肥,提倡缓施肥技术应用,合理施用氮肥,稳磷、增钾,补充微肥,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内对养分需求,加快生育进程和促熟、增产。结合我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实际,积极推广测土配方肥,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让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施肥应遵循农肥与化肥,氮肥与磷肥,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底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原则。建议:玉米结合整地亩施用优质农家肥2立方米以上,播种时亩施优质玉米测土配方肥(45%含量以上)20—25公斤,缺锌地块亩施锌肥2公斤,在玉米拔节前亩追尿素8—10公斤;青贮玉米亩施优质农肥2立方米以上;化肥:亩施有效成份含量45%的玉米专用肥25—35公斤,追肥:拔节前亩追施尿素10公斤;缺锌地块亩施锌肥2公斤;大豆一般要求亩施磷酸二铵10—12公斤、尿素2—3公斤、硫酸钾2—3公斤,或施用大豆测土配方肥每亩20—25公斤。如大豆长势弱,在开花前结合二遍地铲后趟前,进行根系追肥,亩追尿素3—5公斤,追后立即中耕培土;马铃薯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5—2立方米,化肥亩施尿素10公斤,二铵10公斤,硫酸钾20公斤,或用等量纯氮、磷、钾含量的专用肥或复合肥。

2023春耕备耕工作实施方案篇4

根据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县20__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设施方案的通知》屏脱领办发(20__)2号文件要求,为持续确保我镇农业产值提升、及贫困户增收,结合我镇实际,经研究制定镇20__年春耕备耕工作实施方案,请各村、相关部门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

以我镇三年超常规发展规划为重点,实现“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民生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作物高产创建等为载体,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关键技术进村入户,密切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为重点,统筹农科教各类,全面动员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群众增收提供强劲科技支撑。

二、目标任务

1、全面动员镇农技推广人员:包括种植业、畜牧水产、农机、农村能源在内的乡镇全体农技人员,重点组织镇农业巡回小组、重点贫困村农技员、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畜牧水产站工作员进村入户,深入田头、圈舍指导服务和开展科技培训工作。

2、目标任务:一是持续抓好我镇2.5万亩茵红李春季管理。二是1。65万亩镇早春茶的施肥、用药、收工作。三是对三洞、油坊村朝阳食用竹春季种植管理工作。四是动员全镇贫困户短平快养殖项目(家禽、家畜)加快补栏。确保今年全镇增产增收。

3、抓好春耕物资准备,各村要积极与化肥、经销大户联系,做好春季生产各项物质的准备。

4、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确保坑农损农不再发生。

三、时间安排

1、2月1日——20日,组织畜牧水产站、农技等部门对全镇开展一次农资市场清理检查,17个村全覆盖茵红李及茶叶现场冬季管理培训。

2、2月20日——3月15日前,各村农技人员及农业巡回小组对非重点贫困村及重点贫困村村民组织开展一次春季全覆盖茵红李及茶叶冬季管理科技培训。

3、3月5日——3月20日,集中精力抓好茶叶摘、销售,养殖补栏工作。

4、3月20日——4月10日抓好柏香、茶叶村、沙田、漆树开展1200亩茵红李示范园建设。

四、工作重点

1、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

各涉农单位要划片包干,深入田头地头、畜禽栏舍、,针对不同生产情况,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要突出抓好茶叶追肥,茵红李病虫害防治及施肥,幼仔猪补栏工作,抓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控;鱼塘消毒、同时要指导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社及种养大户搞好农产品营销,确保市场供应。

2、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技术服务明白纸、短信、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强生产技术和惠农政策的宣传普及,组织专家到村开展讲座,同时利用场镇赶集开展生产技术咨询。

3、加强领导。

镇成立以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为组长的春耕备耕领导组、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镇畜牧水产站、镇农业巡回小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实行分片包干,强化指导,镇将分期组织检查指导。对工作不力的的村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2023春耕备耕工作实施方案篇5

一、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单位和产品名称

(一)农业所承担全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各郊区气象局承担本郊区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

(二)市级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题头为“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郊区级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题头为“郊区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

二、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的发布时间与频次

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期(以下简称服务期)为4月11日至4月30日。期间每周发布一期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遇到低温阴雨、干旱等对春耕春播有明显影响的农业气象灾害时应增加发布频次。

三、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内容

文字内容:春播进度,天气实况及其对播种和出苗的影响,未来天气对春耕春播影响分析,趋利避害的措施建议。其中,在使用农业部门春播进度时注明“根据农业部门农情调度”字样。预计将发生或已发生低温阴雨、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时,增加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或实况评述等内容。

图表部分:未来一周适宜播种时段的区域分布,适宜播种区为绿色、较适宜播种区为蓝色、不适宜播种区为红色。预计将发生或已发生低温阴雨、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时,增加农业气象灾害落区预报图或实况图。

四、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流程

(一)各郊区局在服务期内,每周制作一期本郊区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通过省局办公平台发公共邮箱,并上报至市局服务器市局农业气象春耕春播文件夹下,直至本地春耕春播结束。

(二)市气象台在服务期内,每周一分析上一周春耕春播区的天气实况,制作春耕春播区未来一周天气趋势预报图,要求画出降水区域、并标明降水可能时间,于每周一上午11:00前将产品上传至市局服务器市局农业气象春耕春播文件夹下。

(三)农业所在服务期内,每周一汇总市气象台提供的产品、省局气候中心的指导产品,分析未来天气对春耕春播影响,提出趋利避害的措施建议,制作完成《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于当日下午17:00前上传至省局服务器市局春耕春播文件夹、市局服务器市局农业气象春耕春播文件夹下,并发送市局公共邮箱。

五、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

(一)在春耕春播期间出现重要天气时,市气象台须按决策服务的有关程序制作材料向市委、市等部门汇报。

(二)电视中心应适时制作有关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在天气预报节目或其他栏目中向公众发布;办公室应并及时通过互联网发布《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

(三)各郊区气象局要在春耕春播期间做好对当地的决策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

西安市气象局的直属单位

应用气象技术主要研究气象探测、各类气象、生态环境监测调控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天气预报、气候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等。

应用气象技术专业的学习课程:

气象基础》、《地面观测》、《气候学》、《自动气象站原理与测量方法》、《农业气象观测与实验》、《生态学》、《作物栽培学》、《气象信息传播》、《气象经济学》、《大气污染概论》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综合气象服务、农业气象。

培养目标人才定位:

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公共气象服务、气象 防灾减灾、气候监测预测及气象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

具备农业气象观测与服务、各类 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气候应用与开发等气象科技服务能力,具有气象职业精神和信 息素养,能够从事公共气象服务、农业气象观测与服务。

具备应用气象技术专业的院校有:

1、兰州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是整合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兰州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经教育部批准、甘肃省同意设置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学校前身是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的原国家重点中专兰州气象学校(始建于1951年)和隶属于甘肃省煤炭工业局的甘肃煤炭职工大学(始建于年)。

2、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是经江西省人民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江西省唯一公办信息类专科层次普通高校。学校起源于1956年10月江西省气象局举办的气象干部培训班,17年设立南昌气象学校,1980年学校归中国气象局管理,2000年划归江西省气象局管理,1994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中专。

中国民用气象工作规则

西安市气象局下设6个直属事业单位:西安市大气探测中心、西安市气象台、西安市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西安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西安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西安市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中心。另设财务核算中心和执法大队。

1.西安市大气探测中心

负责西安泾河气象观测站、市局大院探测业务;

负责大气成分、辐射、酸雨、自动土壤水分、沙尘暴、闪电定位仪等特种观测和服务业务;

负责大气探测观测环境保护任务;

负责陕西省气象科普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

负责有关科研项目开发和研究;

负责西安高空探测站相关业务;

负责大气探测观测环境保护任务;

负责有关科研项目开发和研究;

负责西安新一代天气雷达站运行相关业务及业务管理任务;

负责全市大气探测设备的监控、维护维修和技术保障工作;承担有关科研项目开发和研究;

负责全市大气探测器材的管理、保障工作:

承办上级交给的其它工作。

2.西安市气象台

负责中期、短期、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预警和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工作;

负责雷电、空气污染、森林火险等级等预报预警业务;

负责气象应急预警;

负责相关气象新闻发布工作;

负责天气预报技术研究和对下业务指导工作。

负责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分析评价、气候公报发布工作;

负责农气、生态情报和预报、农作物产量预报业务;

负责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工作;

负责气象灾情收集、整理、归档、上报工作;

负责气象服务新闻发布工作。

负责全市通信网络系统的运行监控与维护业务;

负责市局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及软件开发工作;

负责市局网站维护工作;

负责市局信息处理及数据库建设任务;

3.西安市气象局后勤中心

负责市局大院环境规划、美化,水、电(油机发电)、暖的管理与维护;

负责维护市局大院安全和卫生工作;

负责局办公楼、局大院房屋的物业等行政后勤管理服务工作;

负责市局文印、收发工作;

承担市局下达的大院基础性项目建设任务;

负责市局大院房产管理、经营工作;

负责机关后勤保障(除日常办公用品外)工作;

负责市局大院职工食堂的管理工作;

承办上级交给的其它工作。

对市局大院车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负责所有车辆的调度、运行、安全等项管理工作;

4.西安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负责与部门、行业间的气象服务合作;

负责农业、交通、旅游、卫生等各类气象专业专项服务;

负责气象资料服务;

负责气象节目的制作;

负责气象信息公众服务;

负责气象信息电话、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服务;

负责市级广播、电台气象信息发布;

负责市级种类报纸、期刊杂志气象信息发布。

5.西安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负责各类气象信息服务产品营销工作;

负责承揽各类气象工程项目服务工作;

负责施放气球技术服务工作;

负责全市防雷技术服务工作。

6.西安市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中心

西安市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中心内设机构3个:市场部、技术部、综合部。

负责制定全市雷击风险评估工作规划、,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

负责全市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流程、标准确定,检查、指导各单位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

负责建设项目雷击风险评估的现场勘验,土壤电阻率检测、雷电资料收集统计更新,评估软件制作,评估报告编制审核出具工作;

组织召开重点项目雷击风险专家组评估会议,对不予雷击风险评估的建设项目出具不予雷击风险评估意见书;

管理全市雷击风险评估联络信息员,并负责全市雷击风险行业管理和评估人员的技术培训管理工作;

负责全市雷击风险评估的收费管理,按照规定标准核算并收取雷击风险评估费;

负责全市雷击风险评估技术档案和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

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联系,积极拓展雷击风险评估服务领域;

负责全市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宣传,雷击风险评估技术科研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全市雷击风险评估覆盖范围、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承担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7.西安市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西安市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挂靠市局财务处,负责全市气象部门(含区县局)财务管理工作。

负责市局机关、各直属单位、县级气象局以及所属企业的所有(包括企业、事业、地方、中央等)资金核算,制定有关财务报表;

负责分析各单位资金运行财务状况,定期形成专项财务分析报告,反馈各单位和市局计财处;

负责对县级气象局(站)的现金、银行存款、收费票据的使用和管理等进行监督检查;

负责市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负责工商、税务年审,报税、报表统计、职工保障等工作。

完成市局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8.西安市气象局执法大队

西安市气象局执法大队挂靠市局法规处,负责全市气象行政执法工作。

国土部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通知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民用航空气象工作,保障民用航空活动的安全、正常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制定本规则。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用航空气象工作。从事民用航空气象工作及与民用航空气象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则。第三条 民用航空气象工作基本内容包括观测与探测气象要素,收集与处理气象资料,制作与发布航空气象产品,提供航空气象服务。

提供航空气象服务的范围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以及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区域。第四条 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依照本规则履行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职责。民用机场应当设置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本规则所称的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包括机场气象站、机场气象台、民航地区气象中心、民航气象中心。第五条 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配备满足履行职责要求的气象专业人员和气象设施设备,建立相应的气象工作制度。第六条 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统一管理全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监督管理本地区民用航空气象工作。第七条 民用航空气象发展和建设规划由民航局统一制定。规划应当服从国家和民航发展总体规划,以运行和用户需求为引导,坚持统一规划、科学合理、共享的原则。第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以及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民用航空气象情报的交换,由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第九条 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按照气象探测资料共享、共用的原则,与国内从事气象工作的机构交换气象探测资料,向航空气象用户提供气象情报。第十条 民航局鼓励和支持民用航空气象科学技术研究与技术创新。第十一条 本规则所用术语的含义在本规则附件一《定义》中规定。第二章 气象服务机构第一节 机构的设立与职责第十二条 民航气象中心、民航地区气象中心由民航局批准设立。

民用运输机场应当设置机场气象台,民用通用机场根据需要设置机场气象台或气象站。民用机场设置气象台或气象站的,应当按照《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的要求取得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后方可运行。

民航地区气象中心可以承担机场气象台的职责。第十三条 民航局在每个飞行情报区内指定一个民航地区气象中心或者机场气象台承担气象监视台的职责。第十四条 民航气象中心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收集、处理、分发和交换国内气象情报和与国际飞行有关的气象情报并保存相关气象资料;根据民用航空气象用户实际运行需要,索取与国际飞行有关的气象情报;

(二)制作和发布中、高层区域预报;

(三)制作并向各地区气象中心和全国机场气象台发布业务指导产品;

(四)向民用航空气象用户提供气象服务;

(五)向各机场气象部门开放民用航空气象信息系统;

(六)收集、处理民航地区气象中心汇交的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总簿、《民航机场气候志》和《民航机场气候概要》;根据民用航空气象用户实际运行需要,向其提供《民航机场气候志》和《民航机场气候概要》;

(七)维护民用航空气象信息系统,指导有关气象设备的维护维修;

(八)开展民用航空气象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

(九)向民航地区气象中心和民用航空气象用户提供业务运行、人员培训以及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支持。第十五条 民航地区气象中心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收集、处理、分发和交换本地区及与之相关的气象情报并保存相关气象资料;

(二)制作本地区中层区域预报;

(三)制作和发布本地区低层区域预报;

(四)制作并向本地区机场气象台、机场气象站发布业务指导产品;

(五)向各机场气象部门开放民用航空气象信息系统;

(六)向民用航空气象用户提供气象服务;

(七)收集、处理本地区机场气象台、机场气象站汇交的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总簿、《民航机场气候志》和《民航机场气候概要》,并报送民航气象中心;

(八)维护本地区民用航空气象信息系统,指导本地区有关气象设备的维护维修;

(九)开展民用航空气象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

(十)向本地区机场气象台、机场气象站和民用航空气象用户提供业务运行、人员培训以及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国土资发〔2011〕135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单列市国土主管部门,气象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 《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 (国发 〔2011〕20 号)、《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 〔2011〕33 号)和 《国土部与中国气象局关于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合作的框架协议》有关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共同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地方各级国土、气象部门要根据地质灾害实际情况,围绕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需求,用多种方式,争取多方支持,依托现有,共同推动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建立综合的地质灾害气象观测站网,加快对易发区及周边地区气象观测站的升级改造,加强对已建气象设施的维护和保障,使气象观测设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以满足地质灾害易发区市 (地、州)、县 (区、市)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

二、健全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

地方各级国土、气象部门加快建设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和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共享平台,建立会商机制,共同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要建立应对恶劣天气特别是突发强降雨等极端气象条件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国土部门应根据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加强应急值守,一旦发生 4 级以上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灾害性天气,要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对防范工作。气象部门应加强 4 级以上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保障工作,根据国土部门提供的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组织开展加密观测和针对性的预报服务会商,及时提供气象服务信息,并提出相关防范意见和措施建议。要依托现有通信专线,进一步加强双方信息数据共享,重点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监测、灾害数据的充分共享。要进一步加强应急联动能力建设,完善双方信息互通制度,拓展灾害应急联动方式渠道,丰富应急联动技术手段。双方要明确各自的责任部门、联络人员及****,做到责任到人。

三、大力推进地质灾害气象业务标准体系建设

要加强科研和联合攻关,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业务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预报精细化水平。地方各级国土、气象部门要联合制定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观测站建设安装、运行维护、检测校准、通讯协议、信息交换共享、预报服务产品制作、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充分利用各自的和技术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加快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编制工作,促进地质灾害气象业务的规范化发展。联合加强对各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要针对地质灾害突发性强等特点,联合研发 6 小时间隔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产品,逐步开展地质灾害短时临近预警预报业务。要积极推动基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深入开展,推进福建省泉州市、云南省玉溪市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试验研究,探索积累经验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四、全面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地方各级国土、气象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不断加强易灾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农村等地区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及气象灾害信息发布传播设施建设,努力拓宽预报预警信息覆盖范围。要加强与广电、电信、城建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建立协同高效的联合响应机制,利用电视和电台、手机短信、城区显著位置电子广告牌等设施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保证预报预警信息渠道畅通、播发及时。

五、积极探索建立多样化的地质灾害防治合作模式

地方各级国土、气象部门要根据各地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地质灾害气象业务发展长效合作机制,建立多方参与、权责明晰的地质灾害气象监测系统建设、运营维护与服务提供模式。对于面向公众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实况监测信息等服务,属气象部门公益服务范畴的,由各级气象部门无偿提供。对于相关部门和单位提出的个性化地质灾害气象服务需求,由气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协议方式予以提供。

国土部 中国气象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