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洋卫星详细资料大全

2.海洋信息共享与集成的迫切需要

3.当海水涨潮或落潮时,那些水都被排到哪了?

4.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GOOS的任务与实施步骤

5.气象台是如何预测天气的

6.秋季气象小常识

海洋气象监测经验总结_海洋水文气象监测手段

主要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气象灾害防御形势严峻,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要切实履行基本职责,不断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和效益。

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努力做到重大气象灾害与衍生次生灾害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信息传播快速,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不出现失误。进一步完善“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强化与各级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深化防灾减灾整合与协调配合。切实发挥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用。

加强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着力推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融入式发展。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逐步纳入地方基层组织体系和公共财政预算,纳入地方“三定”方案和绩效考核体系。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发布手段融入地方社会治理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融入各部门减灾示范社区、智慧社区创建,融入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发布手段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安全运维。推动将气象信息员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与效能考核。

依法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强化依法履职意识和责任,扎实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依法规范、部门、社会和公民在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建立主导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的社会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极端天气公共安全的依法监督职责。引导和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设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灾害信息实时、快捷、综合集。开展台风、暴雨、干旱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风险区划试点,发展定量化的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着力提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设施农业、交通气象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保险机构、红十字会等组织在气象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跨部门联合调查制度。发展防灾减灾与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逐步建立国家、省两级气象服务白皮书制度。

(二)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是立业之本。要始终把做好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努力提升气象服务“三农”的水平。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联合会商和产品制作发布机制,加强国家级与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技术指导和支撑反馈,强化关键农时、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定量影响评估服务。服务国家农业对外合作,继续做好国内主要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并逐渐向国外重点农产品和重点农业产区拓展。推进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建设与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的融合,深化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推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可持续发展。

全力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发展更加适应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公众气象服务。继续加强气象服务品牌建设,强化按需服务、移动式交互、智能定位信息发布,推进新媒体技术在公众气象服务业务中的应用。继续推进气象服务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工地,进一步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

做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重大任务,优化需求导向的服务机制,强化专项气象服务业务。做好大型运动会和2022年冬奥会申办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加强各项专业气象服务。完成全国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深入推进交通气象沿线精细化预报和高影响天气短临预报试点。继续推进与住建部城市内涝防治合作。加强流域气象中心业务能力建设,发挥服务防汛抗旱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等职责。与国土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示范区建设。继续做好海洋、森林草原防火、旅游、电力等专业领域气象服务。加强安全生产气象保障服务。

(三)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支撑工作

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攸关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大事。要切实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科技支撑作用,有力保障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加快建设中国气候服务系统,强化传统天气气候服务与气候变化应对需求的融合。推进省级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做好能源设施、城乡建设、交通基础等关键领域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建立极端气候预警指数和等级标准,继续开展气候变化对特色产业和行业的影响评估。

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做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支撑工作,围绕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立法、我国二氧化碳峰值排放路径和气候变化适应等开展决策咨询。积极参加IPCC未来规划,科学支撑气候变化公约谈判,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强化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建设,稳步推进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研发,继续开展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启动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式研发。做好气候变化最新科学进展和热点问题的分析解读工作。

更加重视气候安全工作。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生态、能源、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气象服务。加强国家级、区域和省级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和运行机制建设。推进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和空气质量预报。发展污染源减排措施效果评估业务。继续做好生态脆弱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快推进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立项建设。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促进气候合理开发利用,开展全国贫困县光伏发电评估与服务,组织开展风能经济开发潜力评估研究。加强城市规划、重大工程等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

(四)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

气象现代化是兴业之路。要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并将气象业务现代化作为核心重点任务来推动,落实目标任务和主体责任,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积极发展现代气象服务业务。认真贯彻第六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集约化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核心业务能力。强化决策气象服务业务能力建设。研发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发展基于影响预报的专业气象服务业务。面向个性化服务需求,研发快速循环预报服务产品加工和产品检验监控系统。优化完善全国公共气象服务共享产品库。依托数据分析技术和新媒体,发展智能化公众气象服务业务。

深入推进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制订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着力提升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推进数值预报发展与应用,实现GRAPES全球模式业务运行,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做好资料同化和产品应用工作。着力提高灾害性天气、局地性天气的分析能力和预报技术。开展全国10公里分辨率的精细化格点全要素预报业务试验。加强海洋气象、空间天气预报业务能力建设。实现第二代季节预测模式业务运行,进一步提高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客观预测技术水平。加快推进MICAPS4.0、SWAN2.0和CIPAS2.0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县级综合预报预警业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召开第七次全国气象预报预测工作会议。

大力推进现代气象观测业务。强化综合观测业务的自动化、集约化、标准化,着力提高观测质量和效益。开展国家天气观测网台站遴选,加强国家基准站网建设,实现国家级台站和其他台站的分级管理。完成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平台的试点工作并推广。统一各类自动气象站技术标准和数据格式,开展自动气候站设备选型,提高观测数据可同化水平。组织开展风廓线等观测资料的应用试验和观测预报互动科学试验,提高现代观测资料的应用水平。规范温室气体等大气成分业务,提高业务稳定运行能力。完成风云二号G星在轨测试并投入业务运行,统筹在轨气象卫星管理,优化地面应用系统设计,进一步提升气象卫星和雷达观测业务应用水平。加强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检定能力建设,启动国家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分中心(新疆)建设。严格执行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制度。

着力加强气象资料业务和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制订气象资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加强气象资料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气象数据格式标准化工作。以推进全球气象再分析资料工作为抓手,优化气象数据集、收集、质控、存储和应用业务流程。重点推进卫星、雷达等资料质量评估业务应用和同化工作。规范各类气象资料质量和时效的考核评估。提高全国气象广域网传输能力。加快推进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IMISS)业务化,推进国家、省两级集约化数据环境建设。国家级气象业务内网和中国气象数据网上线运行。启动实施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二期建设和气象业务异地应急备份中心(上海)建设。

进一步强化责任考核。出台《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完善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推进各项保障政策落地。国家级业务单位要积极主动履责,加强与相关单位互动对接,完成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年度任务。省级气象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推进省级气象业务现代化,有序推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发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气象现代化工作纳入各级绩效考核中。

加强试点经验总结与推广。组织开展江苏、上海、北京、广东、重庆以及浙江杭州和宁波等第一批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总结评估,推广试点经验。加大对河南作为中部地区于2018年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省份的工作推进力度。针对东中西部各自不同发展特点,把握好东部率先,中、西部赶超的节奏。

(五)着力深化气象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凝聚共识,密切跟踪国家改革进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倒逼,以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为重点、以防雷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气象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认真落实气象服务体制改革部署。要按照《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部署,以国家级和部分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为试点,创新发展气象服务业务体制、服务供给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专业气象服务实体规模化发展机制,更好地发挥气象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推进中央和地方气象防灾减灾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健全购买气象服务制度。以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及大城市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为试点,培育基层气象服务多元化提供主体。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纳入地方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试点。成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协会。以上海自贸区气象服务管理和气象协会组织为抓手,制定出台气象服务管理办法、标准和规范,建立部门与社会组织对气象服务的市场管理机制。

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能,发挥防雷减灾在保障公共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作用。以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和创新方式为重点,试点带动,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有序开放防雷检测市场,强化法规标准建设和市场监管。统一准入标准,制定出台全国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清理与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完善防雷相关法规标准及业务规范,加强防雷服务市场监管。重庆、广东、浙江等试点单位要重点推进防雷工作政事企分开,发挥防雷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建立现代防雷企业制度,培育骨干企业。

稳步推进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按照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改革气象业务体制,优化气象业务布局、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提升气象业务的效率和水平。通过试点建立省市县集约化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制定气象业务系统平台集约化发展指导意见。落实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制作向国家级和省级业务集约的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体制。规范全国数值预报业务布局,制定数值预报业务发展改革指导意见。强化预报预测质量检验考核工作。建立预报员团队定量考核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科研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集中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深化气科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以技术突破与业务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强化中试基地与业务用户参与成果评估,发挥学会等第三方机构在项目管理、科技奖励和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完善合作共赢机制,引导利用国内外优势参与重大核心任务协同攻关。

密切跟踪落实国家各项改革。及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体制、人事制度、财税制度及其他改革政策。配合中编办制定地方气象管理权力清单指导意见。继续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分类指导、上下协调、有序承接,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审批程序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做到放管结合、监管到位。深化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完善双重体制和相应财务渠道,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解决气象部门职工的地方性津补贴。

认真组织并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总结省级气象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推进省及省以下气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切实抓好各试点单位经验总结,查找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创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改革成果。

(六)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始终是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着力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有力保障和支撑气象现代化。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核心攻关任务。发挥中央财政科技资金效益,落实四项研究重点任务。做强部门科研院所,优化学科布局,构建科研业务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和协同攻关机制。加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围绕区域重大业务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优化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强化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开放共享。建立气象科技成果认定和分类评价制度。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和向技术标准的深度延伸。完善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激励制度。深入推进科技研发任务法人责任制落实。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围绕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组建核心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和团队的评价激励等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双百”、强基工程和青年英才培养。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开展人才政策执行情况评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加强气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完成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编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气象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统筹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教育培训和行政管理等的信息和数据,逐步构建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流程高度集约的气象信息化新格局。加强气象信息化工作统一领导,开展国家和省级气象业务信息化建设试点,推进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实施,推进“气象云”工程建设。建立气象信息化社会运行保障机制。

提升开放合作质量效益。制定新常态下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合作及方案,深化省部、部际合作。围绕国家“一带一路”等总体外交大局和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做好第十七次世界气象大会参会等重要国际气象合作机制建设工作。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多双边气象合作,提升国际引智和培训工作水平。加强气象援外工作。继续做好港澳台及周边区域气象交流合作工作。进一步规范外事管理,加强国际合作队伍建设。

切实抓好规划实施和编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好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结评估,积极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重大专项规划起草,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气象事业发展重大工程和建设任务。加快《海洋气象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年)》、气象卫星应用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等项目的统筹建设与管理。开展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一期工程竣工验收。组织召开全国气象部门西藏工作会议。完善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及艰苦台站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新疆兵地气象融合发展。重视和支持基层气象台站能力建设。

(七)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

气象工作法治化是新时期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依法发展、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全面提高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

推进气象立法和标准化管理。积极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涉气象法律草案和院涉气象行政法规起草。继续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和气候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及《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修订。突出各地气象事业发展特色,加快推进地方气象立法步伐。切实提高气象标准质量,不断强化标准执行。加快霾等重点标准的制修订,建立以标准为依据的业务管理工作机制,清理修订完善现有业务规范,制定标委会绩效评价指标,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提升依法履行气象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梳理气象行政管理职能,制定气象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完善并实施气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管理办法和指导标准,做好气象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查处违反气象法律法规的行为。继续开展防雷综合治理督导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提高依法管理气象事务水平。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增强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完善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气象部门法律顾问制度。突出抓好局党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事业发展重点目标、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等的落实。改进目标管理,完善综合考评体系。重点解决不落实、难落实问题。强化职能调整和下放的衔接和后续工作。

(八)全面加强部门党建和文化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要强化责任,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和制度建设,营造奋发有为团结和谐氛围。

把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各项工作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党的各项纪律。自觉把维护党中央权威、遵守党的政治规矩落实到全部工作中去。持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进一步精简公文数量,提高公文质量。强化会议管理监督,提高会议质量效率。厉行勤俭节约,严肃查处违反“约法三章”问题。持续反对“四风”,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检查,巩固拓展活动成果,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继续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月活动。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直接责任。各级党组(党委)要统筹谋划,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要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强化党组(党委)责任担当,细化主体责任,建立责任台账,对主体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要严肃问责,要分级开展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轮训工作

海洋卫星详细资料大全

观测天象

陈一得努力钻研自己喜爱的天文学、气象学。他利用丰富的教学知识,实地用日晷观测和计算了以北京地区为中心的云南的时差,并测量出云南各县的标准时间和24节令太阳出没的时间,在此基础上进行天象观测。陈一得经过多年的观察,创制了以昆明经纬度为基础的“步天规”,并绘制出第一张“昆明恒星图”。利用步天规对准方向,拨正日期,就可以从规上辨认当夜昆明天空出现的星宿。如果是在别的地方,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经纬度进行调整观看。袁嘉谷曾到陈一得住处试用“步天规”,将观测所得与天文图书记载对照,无不符合,不由赞叹不已。由于“步天规”的方便易用,研究天文的人都纷纷前来索要。而陈一得因筹不到大笔资金,无法大规模制作“步天规”,因此“步天规”竟没有得到推广。1934年,陈一得在云南大学体育场实测云南真子午线成功。1941年中国天文学会成立,组织陈一得到甘肃临洮看日全食。

气象预测

除了天文观测外,陈一得还进行气象预测。1926年,陈一得以任教10余年的积蓄,自费赴南京气象台进修。半年后,陈一得由南京、上海、南通、武汉、北京、天津、青岛绕日本东京横滨,经香港、越南海防、河内,遍访东亚各有名的天文气象、地震台所参观,购置气象观测仪器后返回昆明。1927年7月,陈一得将气象观测台设在他宿舍屋顶上,他家门口也挂上了“一得测侯所”的招牌。陈一得每天都按时观测记录昆明的晴雨、温度、湿度、风向、云形等情况,并进行统计、整理,定期印行,除在国内进行交换外,还在国际间进行交换。这不仅对本地区,而且对全国性的、国际性的气象观测、预报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36年,云南省在西山太华山顶上盖了一幢砖木结构的气象台,命名为“云南省立气象台”,请陈一得任台长。

研究地震

陈一得认为地震的研究非常有必要。他发觉云南的历次地震,都发生在上弦月或下弦月的时候,于是认为地震与月亮的运行有关。他到各地震区域实地考察,南至建水、石屏,西至永仁、丽江,东至陆良、弥勒,抄小道,渡急流,攀险峰,以探寻震源,所做分析研究都有详细记录。他还收集了不少群众预感地震的谚语,及家禽、家畜或其它动物在地震前躁动不安的现象,以丰富地震预测的手段,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

陈一得参与编纂了《新纂云南通志》的天文、气象各门,去除了谶纬、符瑞等迷信附会的旧说,本着科学的态度重新编写,为方志的修撰新创了一种格局。陈一得还编纂了《盐津县志》。此外,他还编纂了巧家、路南、晋宁等地的天文气象的资料。

陈一得平时研究颇有心得,曾将水灾与天气、云南雨量之分布等部分研究成果印制发行,结果在日本不胫而走。奥地利的科学家来到昆明与美国驻昆明领事一道参观了陈一得的测侯所,都对其精确的记录感到惊奇。至于国内农、林、水利、航空、建筑等各方面的专家到昆明,更要前往参观并听取他的汇报。陈一得工作认真负责,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时,每次开会,无论寒暑他都必定赴会听取经验交流,接受决议精神,回到昆明加以传达,以促进工作。他在担任云南省自然科学联合会分会主任、云南省科学普及协会、博物馆馆长期间,更是殚精竭虑。

1958年10月17日,陈一得病逝于昆明。陈一得严谨的治学精神,钻研科学的毅力,朴实的作风,深得竺可桢、梁希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推崇。陈一得的主要著述有:《近30年昆明气象观测记录》(季、月报表)、《云南气象要素之分布》、《昆明水位之变迁》、《大理的风》、《云南地震史之观察》、《滇西地震带》等。

研究云南降水之来源

陈一得通过多年的观测、记录和查阅浩繁资料,并运用现代气象科学的理论进行研究,第一次对云南降水来源作出了规律性的分析和概括。陆地降水,很大部分来源于海洋上空形成的暖湿气团,同时,陆地降水最终汇于海洋,完成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云南东南接壤越南,俯临南海北部湾,遥向太平洋,直对菲律宾群岛。西南连缅甸,近濒孟加拉湾,太平洋、印度洋对云南气候的影响较大,具有吸收陆地热量,蒸腾水汽,从而形成暖湿气团。云南南部纬度较低,是热带气候。西北诸山脉与川藏相接,云岭干脉横贯全省,云南境内诸山系横断并列,各山海拔较高,对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团易形成屏障作用。云南降水的形成也极易受地形影响,所以云南各地降水的情况十分复杂。经过深入研究,陈一得把云南降水科学地分为4种类型:

地形雨:每当海洋与境内江河湖泊吸收热气,蒸腾湿气,湿气受山岭阻碍,被迫迅速上升,突然遇冷凝结,液化随风而降,就能形成降雨。陈一得称之为“地形雨”。他认为云南各处降水多为“地形雨”,“高山深林地带,蒸气更易饱和,地形雨在迤西尤甚,惟降雨面积不大。”

气旋雨:广泛影响云南全境的降水称为“气旋雨”,由于云南地连缅印,印度中南热带各地,太阳照射产生积热,陆地水汽蒸腾,产生暖湿气团,大气气压变低,中心由西南向东北入云南境,若突遇北方冷气流,接触包围之后,激变而为“气旋雨”,其特征是先缓后急,时间绵长,区域广大,每年雨季,云南多为“气旋雨”降雨类型。

热电雨:云南全省山高谷深,热易含蓄,日光久射,地面温度过高,每当风力微弱之际,遂起强大的对流作用,蒸气上升,高空遇冷,空气中正负电荷差骤然增加,这时“热电雨”就随之而来。迤南各县,夏季傍晚多生雷雨。这时,雷电交加,暴雨倾盆,但是其持续时间短,范围不广,从产生到停歇,都持续时间较短。

台风雨:经过气象观测与记录,云南最大而易成灾的降雨,是“台风雨”。1936年,一个台风中心自温州登陆,经江西、湖南、贵州最后达滇东,造成盐津、昭通一带,发生“亘古未有之奇灾”,盐津沿河各县均被洪水淹没,其破坏之大,城镇十余年后仍未恢复旧貌。影响云南的台风来自赤道附近大洋暖湿强烈气团,发生于菲律宾群岛东部太平洋中,每年夏秋季,常向中国海岸行进,七八月更为强盛,常由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登陆,沿途狂风暴雨不止,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云南降水不仅类型多样,而且常常同时产生不同类型的降雨,追根溯源、明确分类本省降雨并揭示其特征,是前人所未进行过的工作,对工农业生产影响至大,这是陈一得对于云南气象研究的一大成就。

云南降水之分布

对于云南降水之分布,陈一得在这篇论著中主要从地域性分布入手,总结归纳出具有极珍贵的科学价值的6条主要规律:一、1500毫米等雨量线,包围云南西与南两边疆。二、滇西南两区雨量,常多于滇东北两区。三、滇南边区雨量,较多于滇西边区,即迤南距东京湾近之地带,比迤西南距孟加拉湾远之地带,雨量略丰。四、横断山脉西部雨量,较东部丰沛,即怒江流域,多于澜沧江流域,澜沧江流域又多于江流域。五、1000毫米等雨量线,由西北至东南,蜿蜒云南全境。六、昆明附近较大雨量,有11年余之周期,兼有两次多雨年及少雨年,而少雨年之周期,为5年余至6年。

除此之外,陈一得还观测记录了1937年至1943年云南降雨的分布情况,对每一年份各个月份的降雨量进行研究,得出了规律性的结论。这一研究成果,载于《续云南通志长篇》中,陈一得认为,云南各地的降雨,可从7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农历一月份为干季,降水最少之月,滇南边区最高等雨线未上20毫米,独滇西大理,近年雨量超越,或有特故。二、春季二月雨量,全省俱增。顺宁(今凤庆)、大理平均上40毫米,是由寒暖气流接触地带所致。三、三月大理雨量增多,平均上80毫米,亦为全省之冠。全省西南东三面降水递增。赤道气团推进,颇为显著。四、四月南方气团更盛,河口平均雨量,增至100毫米以上,全省等雨量线向北移动,略与纬度平行。五、五月雨季开始,云南全境雨量普遍俱增,元江下游湿热地带已高至250毫米。六、六月各地雨量多数上100毫米。滇西顺宁特多至350毫米,是海洋暖湿气团鼎盛,西南势力尤猛矣。七、七月全省雨量之最少者不下100毫米。滇南个旧特多,平均上400毫米。滇西保山、景东较他处为少,则由于山岳屏障之影响所致。九月后至十二月,云南降水量骤减,至十二月,西南多雨区等雨线只有30毫米。

海洋信息共享与集成的迫切需要

海洋卫星(Ocean satellite)是主要用于海洋水 *** 素的探测,为海洋生物的开放利用、海洋污染监测与防治、海岸带开发、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服务,设计发射的一种人造地球卫星。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加强对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海洋卫星 外文名 :Ocean satellite 主要用于 :海洋水 *** 素的探测 类型 :人造地球卫星 用途 :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服务 定义,特点,用途,发展历程,中国规划,发展目标,水色卫星,动力环境,环境综合,发展情况,监视卫星,大事记, 定义 卫星海洋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减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 海洋卫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的海洋卫星和以海洋观测为主的在轨卫星已有30多颗。 海洋卫星 海洋卫星是地球观测卫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气象卫星和陆地卫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高档次的地球观测卫星,包括军用海洋监视卫星、综合性的海洋观测卫星、各种专用的海洋学研究卫星等。 特点 利用海洋卫星可以经济、方便地对大面积海域实现实时、同步、连续的监测,它已被公认为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海洋卫星与陆地卫星和气象卫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海洋卫星 (1) 海洋环境要素探测要求大面积、连续、同步或准同步探测。 (2) 海洋卫星可见光感测器要求波段多而窄,灵敏度和信噪比高(高出陆地卫星一个数量级)。 (3) 为与海洋环境要素变化周期相匹配,海洋卫星的地面覆盖周期要求2~3天,空间解析度为250~1000m。 (4) 由于水体的辐射强度微弱,而要使辐射强度均匀,具有可对比性,则要求水色卫星的降交点地方时(发射视窗)选择在正午前后。 (5) 某些海洋要素的测量,例如海面粗糙的测量、海面风场的测量,除海洋卫星探测技术外,尚无其他办法。 用途 海洋卫星有六个方面的用途。 1、 为海洋专属经济区(EEZ)综合管理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 。海洋卫星一方面可为EEZ划界的外交谈判提供海洋环境和信息,尤其是那些调查船及飞机难以进入的敏感海域。 海洋卫星 2、提高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 。 我国地处西北太平洋西岸,该海域是全世界38%热带风暴的发源地。我国深受其害,平常年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0亿元左右,严重年份超过100亿元。19年的“11”特大风暴袭击浙江沿海,仅浙江省直接经济损失达170多亿元。 3、为海洋调查与开发服务 。 海洋主要是海洋油气、海洋渔业和海岸带。我国40多个近海渔场普遍出现衰竭现象,迫切需要发展远洋渔业。我国在海外现有1000多艘远洋渔船,形成3亿美元的资产和50万吨的远洋渔业生产能力,蛤全球渔场信息困乏制约了远洋渔业的进一步发展。 海洋卫星 4、加强海洋军事活动保障 。 人造卫星及中、远程飞弹发射后弹道轨道的计算必须以全球大地水准面、重力场为基本参量,而我国在这方面数据非常稀少,因而极大地影响了飞弹命中率。另外,实时的海况、流场、海面风速资料对海军水下舰艇的作战与航行意义重大,这些资料是常规方法无法获得的,特别是敌方海区的实时海况。 5、 有利于实施海洋污染监测、监视,保护海洋自然环境 。 海洋污染主要是石油污染和污水污染。海上石油污染来自陆源排放、海上油井泄漏及船舶排放等,其中陆源排放量最多。我国沿海约有250多处油污染源,每年排放量10万t以上。 6、 发展海洋卫星有利于加强全球气候演变研究,提高对灾害性气候的预测能力 。 海水温度是影响中长期天气过程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台风生成与海温关系密切,中国南海台风生成前24h海温平均27℃;太平洋东岸冬季海温与西岸次年夏季风强度呈负相关。 发展历程 自美国18年6月22日发射世界上第一颗海洋卫星Seasat-A以后,苏联、日本、法国和欧洲空间局等相继发射了一系列大型海洋卫星。这些卫星一般搭载有光学遥感器(如水色扫瞄器、主动区微波遥感器、散射计、SAR等)和被动式微波遥感器等多种海洋遥感有效载荷,可提供全天时,全天候海况实时资料。 海洋卫星 按用途分,海洋卫星可分为海洋水色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海洋综合探测卫星。 能研制和发射海洋水色卫星的国家有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等。19年8月1日,美国航天局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用海洋水色卫星SeaStar。美国计画自SeaStar起,进行20年时序全球海洋水色遥感资料的连续积累。1999年1月27日,省委托美国研制并发射一颗低轨道(600km)水色卫星ROCSAT-1,星上有效载荷为6通道水色遥感器(OCI)2002年5月和2007年4月,中国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A和海洋一号B分别成功发射,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预计于2009发射,海洋综合探测卫星海洋三号也已进入预先研究阶段。 海洋卫星 利用卫星遥感器测量海洋动力环境的构想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70年代得以实施。发射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法国。美国的GEOSAT系列卫星和TOPEX/Poseidon系列卫星具有代表性。 1991年,欧洲空间局发射ERS-1卫星,星上装有微波散射计、雷达高度计和微波辐射计等遥感器,主要目的是开展卫星测量海洋动力基本要素,为用户进行业务服务及为世界大洋合作研究项目提供业务服务参数(包括海面风场、大地水准面、海洋重力场、极地海冻的面积、边界线、海况、风速、海面温度和水气等)。散射计风速测量精度为2m/s或10%、风向精度为±20°;高度计的测高精度为3cm;辐射计测量海面温度精度为±5K。ENVISAT-1卫星是ERS卫星的后继星,2001年底发射,是一颗篝的有轨对地观察卫星,将进行为期5年的对大气海洋、陆地、冻的测量。该星测验数据连续,主要支持地球科学研究,并且可以对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做出评估,甚至可以为军事、商业的套用提供便利。 海洋卫星 海洋卫星 2002年5月和2007年4月,中国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A和海洋一号B分别成功发射。[1] 2012年9月,国家海洋局国家卫星海洋套用中心表示2020年前,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形成对国家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同时加强对黄岩岛、钓鱼岛以及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从太空监测海洋已成为世界各国探索海洋的重要方式。[2] 海洋综合探测卫星方面,1992年美国和法国联合发射TOPEX/Poseidon卫星。星上载有一台美国NASA的TOPEX双频高度计和一台法国CNES的Poseidon高度计,用于探测大洋环流、海况、极地海冰,研究这些因素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TOPEX/Poseidon高度计的运行结果表明其测高精度达到2cm。 JASON-1星是TOPEX/Poseidon的一颗后继卫星,主要任务目标是精确的测量世界海洋地形图。该星装有高精度雷达高度计、微波辐射计、DORIS接收机、雷射反射器、GPS接收机等,其中雷达高度计测量误差约2.5cm。JASON卫星轨道高度1336km,倾角66°,设计寿命为3年,最大功耗为435W,总重量为500kg。 中国规划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总体上我国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我国海洋卫星工程起步晚、星载仪器的飞行会小、海洋卫星地面套用系统基本建成但业务化套用还需完善等方面。为此,要坚持独立研制;建立海洋卫星体系,逐步形成业务化运行能力;要实行军民结合,综合利用;重视关键技术储备;同时发展卫星海洋的套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发展目标 其中,“十五”期间要发射我国第一颗试验业务型海洋水色卫星,此后每2~3年发射一颗业务型海洋水色卫星,使海洋水色形成系列化卫星。“十五”期间还要开展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关键技术攻关,卫星研制立项。2005~2015年,将继续发射海洋水色卫星系列卫星,发射三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两颗海洋环境综合卫星;建立三种类型系列卫星组成的我国地球海洋观测系统框架,开始全面为国发经济服务。 根据海洋专家建议,总体发展目标是:2015年建立起海洋水色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环境综合卫星3个业务化运行的卫星系列;2015年使我国的海洋卫星及其应 用水平达到国际2005年的水平,在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海洋卫星拍摄的 水色卫星 海洋水色卫星是对海洋水色要素(如叶绿素、悬浮沙和可溶性的**物质等)和水温及其动态变化的探测,有效载荷通常选用灵敏度高、信噪比高、光谱解析度高、波段多、频宽窄的海洋水色扫瞄器。要求空间解析度在250~1000m,地面覆盖周期要求2~3天。 中国首颗海洋卫星 发展海洋水色系列卫星的目的是:掌握我国近海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海洋渔业及养殖业状况和环境质量,了解我国重点河口港湾的悬浮泥沙分布规律,监测我国近海海面溢油油漠、赤潮富营养、电场循环水排海热污染、海冰冰情、浅海地形等。 动力环境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是对海面风场、海面高度、浪场、流场以及温度场等协动力环境要素探测的卫星,有效载荷通常是微波散射计、微波辐射计、雷达高度计等,并具有多种模式和多种解析度。 海洋卫星拍摄的 发展海洋动力环境系列卫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微波散射计监控全球海洋表面风场,得到全球海洋上的风矢量场和表面风应力数据,利用雷达高度计提供全球海洋地形数据,得到全球高解析度的大洋环流、海洋大地水准面、重力场和极地冰盖的变异。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所获取的海面动力和海底拓扑资料,具有明显的军事价值,美国把这类卫星资料置于五角大楼控制下,尤其是实时高精度资料控制严格,绝不向别国提供。 环境综合 海洋环境综合卫星是对全球与近海(包括海岸带)的海洋动态环境和水色环境各种信息的综合遥感监测,有效载荷包括可见光、红外,主动、被动遥感器,如多光谱成像仪、合成孔径雷达、微波散射计、辐射计、高度计等。 &amp 为实施海洋开发战略,落实《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海洋卫星及卫星海洋套用须尽快实现从“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建立健全天地协调,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产品丰富、信息共享、服务高效的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海洋卫星遥感套用体系。提升海洋遥感套用基础和技术能力,达到产品多样化、数据标准化、套用定量化、运行业务化,逐步满足海洋监测监视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要求。通过努力,力争在“十一五”计画期间实现以下目标: (1)继续推进3个系列的海洋卫星的发展,力争实现发射海洋水色系列卫星3颗、海洋动力环境系列卫星2颗和海洋监视监测系列卫星1颗的发展目标。 海洋卫星 (2)在海洋卫星地面套用系统方面,努力实现新建亚布力海洋卫星地面站、北京海洋卫星地面站、数据中心,扩建三亚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力争实现南、北极国家级的卫星回放数据接收站建设和海上遥感卫星辐射校正与真实性检验场的建设。 (3)在卫星海洋套用方面,结合套用技术成熟程度和海洋卫星的发展计画,有计画地开展HY-1卫星在海洋调查、海洋生态灾害预警、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海温海冰预报等套用;有计画地开展HY-2卫星在海洋环境预报、海洋全球变化等方面的套用;有计画地开展HY-3卫星的信息处理平台、海洋监视和海洋动力现象的套用,推广和普及卫星海洋套用工作,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目标,维护国防安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有效服务和可行支撑。 发展海洋环境综合卫星主要目标是:提供全天时、全天候海况实时资料,用于改进海况数值预报模式,提高中、长期海况预报准确率。同时提供海上目标、海岸带调查、海洋污染的实时同步海洋要素,为海洋环境监测、维护海洋权益和海岸带调查、综合利用与管理服务。 发展情况 海洋一号A(HY-1A)卫星于2002年5月1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至今已稳定运行一年多,卫星数据已逐步套用,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和海洋事业的一项重大成就。海洋一号A卫星的成功发射、稳定运行和广泛套用,是在国防科工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有关单位共同努力和通力协作的结果,是广大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的成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结束了中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进一步充实了中国航天对地观测体系;海洋一号A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实现了中国第一颗海洋观测试验型业务卫星的预定目标,使我国有能力对所管辖的近300万km2海域的水色环境实施大面积、实时和动态监测,并具备对世界各大洋和南北极区的探测能力;海洋一号A卫星的成功运行,也使中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海洋监测能力得到增强。海洋一号A卫星数据已逐步在海洋开发与管理、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灾害监测与预报、海洋科学研究、海洋领域的国际与地区合作、南北极科学考察等领域发挥作用,卫星套用取得了初步成果。 为总结和展现海洋卫星及套用工作的进展和成果,人们编制了《中国海洋卫星套用报告》,希望借此使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认识和了解我国的海洋卫星,推动中国海洋事业和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海洋二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用的是微波遥感技术,可全天时、全天候对海面风场、海流、海浪和温度等海洋要素进行监测,直接为海洋减灾防灾、海上交通运输、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海洋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著中国海洋卫星向着系列化、业务化方向迈出一大步,为中国海洋观测开辟了一个崭新领域,将极大提升中国海洋监管、海权维护和海洋科研能力随着“海洋二号”卫星的顺利升空,至今中国已成功发射3颗海洋卫星。 2012年9月5日,国家海洋局数字海洋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第三届中国数字海洋论坛津召开。国家卫星海洋套用中心主任蒋兴伟透露,按照规划,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加强对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该规划由国土部牵头。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射3颗海洋卫星,其中2颗 “海洋一号”系列卫星(即水色卫星),1颗“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即海洋动力卫星)。“目前已实现了对包括黄岩岛在内的远海海域的环境观测。”蒋兴伟说,海陆雷达卫星系列建立后,将能实现对海上目标的监视,满足在恶劣海况下对海上溢油等灾害应急、海洋权益维护保障、海域和海岛监管等监测和监视的需求。 国家海洋局曾经透露,在对我国近岸海域实现业务化定期监测后,我国海域动态监管实现又一重大进步,逐渐实现从近海到远海的覆盖,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卫星遥感影像,被纳入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 监视卫星 海洋监视卫星是用于探测、识别、跟踪、定位和监视全球海面舰艇和水下潜艇活动的卫星,它能提供舰船之间、舰岸之间的通信,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十分先进的卫星技术。由于它所覆盖的海域广阔,探测目标多而且是活动的,所以它的轨道较高,并且多用多星组网体制,以保证连续监视。海洋监视卫星分为电子型和雷达型两类,它是军事预警和侦察卫星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海洋监视卫星问世以来,广泛用于发现和跟踪海上军用舰船,探测海洋各种特性。海浪的高度、海流强度和方向、海面风速、海水温度和含盐量等等数据,都是极为宝贵的军事情报。苏联和美国都先后发射了这种卫星。美国的“海洋1号”卫星能利用其侧视雷达全天候地监视海上小型船只,它还能探测出高度不过10厘米的海浪。它是用于监视海上舰只潜艇活动、侦察舰艇雷达信号和无线电通信的侦察卫星。世界上第一颗海洋监视卫星是苏联于1967年12月27日发射的“宇宙”198号卫星,这是一颗试验卫星。苏联的海洋监视卫星自13年后进入实用阶段。 海洋卫星拍摄 大事记 1985年,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开始立项准备。自此,我国海洋卫星工作开始进入基础调研和技术准备阶段。 1993年,国家海洋局启动海洋卫星研制立项论证工作。 1996年5月,成立“国家海洋局海洋卫星工作领导小组”和“海洋卫星总体部”。 19年1月31日,海洋卫星总体部完成了海洋水色卫星的综合论证报告和立项的准备工作,并通过专家评审。 19年6月30日,国防科工委正式下达“关于海洋水色卫星立项研制的批覆”,同意海洋水色卫星立项研制。这颗卫星被命名为“海洋一号A”卫星。 1998年3月,成立“国家海洋局卫星海洋套用中心”,负责海洋卫星的地面套用系统建设和地面套用研究工作。 1999年5月,“海洋一号”卫星地面套用系统建设工程得到国家计委的立项批覆。 2000年9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批覆成立了“国家卫星海洋套用中心”,负责建立“海洋一号”卫星地面套用系统。 2000年11月,国家卫星海洋套用中心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正式签订了研制契约。 2002年3月,完成正样发射星研制。 2002年5月15日9时50分,中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结束了中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 2002年5月27日,“海洋一号A”卫星定轨在预定高度798公里的准太阳同步轨道上。 2002年5月29日,北京、三亚地面接收站成功获得第一轨海洋水色遥感图像,并验证了卫星及地面套用系统的各项功能。 2002年9月2日,完成“海洋一号A”卫星在轨测试评审,卫星试验任务圆满完成。 2002年9月18日,举行了“海洋一号A”卫星的交接仪式和“海洋一号B”卫星研制协定的签字仪式。海洋卫星进入了业务化套用阶段和海洋卫星事业的正常发展时期。 2002年12月12日,“海洋一号A”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分发。 2005年1月,国防科工委、财政部批覆了“海洋一号B”卫星工程研制立项。同年7月,国防科工委正式批覆了“海洋一号B”卫星研制总要求。 2007年3月,“海洋一号B”卫星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出厂,并由专列运达太原卫星发射场完成吊装。 2007年4月10日,完成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 2007年4月11日11时27分,装备更为精良的“海洋一号B”卫星,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2011年8月16日6时5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成功送入太空。

当海水涨潮或落潮时,那些水都被排到哪了?

毋庸置疑,要建设海洋强国,有效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和保护海洋环境,必须首先借助于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认识海洋自身所具有的环境特点,掌握其中发展变化规律。对于每一个海洋国家而言,海洋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信息化程度及信息化应用程度是衡量一个海洋国家海洋实力的重要标志。海洋国家国力的增长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是否掌握了国际可比的、系统、完整、准确、可靠的海洋数据和相关信息(陈奎英,2004)。加快国家的海洋信息化建设,提高海洋数据、海洋信息的利用率,是我们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决策水平,提高海洋管理效率,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信息化、现代化的研究手段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增强国力、科技创新能力、实施“海上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陈奎英,2004)。随着“数字地球”战略的提出,作为“数字地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海洋”势在必行,“数字海洋”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数字海洋”是以海洋客观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信息高速公路为依托,以海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MSDI)为基础,以最新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侯文峰,1999)。

当前,随着“数字海洋”的开展,传统海洋调查手段的日益丰富,自动化和数字化,观测手段也日益丰富,尤其以RS、GPS、GIS技术为代表的3S技术的应用,使得大面积、多时相、高分辨率的海量的海洋数据的获取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多源海量海洋数据的获取为人们研究、认识海洋,从而更好的开发利用海洋,更好地进行海洋管理并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前提。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海洋数据的多源性(包括各种专题数据,如海洋环境数据、海洋气象数据等)、海洋数据获取手段的多样性(如台站数据,船测数据,浮标数据)、多种海洋数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如同化数据,反演数据以及各种处理工具的处理数据)以及多种历史资料数据等,使得海洋数据在数据标准,数据格式上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给海洋数据海洋信息的共享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同时,尽管人们对海洋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只有一些互相独立的单位分别进行研究,收集数据的格式只有他们自己能使用。而且,长期以来由于海洋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海洋信息管理体制,缺乏必要的信息管理与共享法规和技术手段,尽管人们对海洋进行长期的调查,但也都是各个单位分别进行研究。涉海部门之间、机构之间的各类海洋信息的渠道不够畅通,造成海洋信息现状不清、基础信息不足。相当一部分海洋信息掌握在各级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处于分散、闲置状态(陈奎英,2004),从而使海洋研究工作效率低下,数据使用率低,导致各种海洋信息的浪费和国家投资的巨大浪费,也阻碍了海洋研究发展。

我国海洋面积广阔,为了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的合理利用,在沿海各省都设有负责海洋管理和海洋监测部门,并在各省的沿海布设很多的海洋监测台站,进行海洋环境的长期监测和数据的积累。海洋各部门获得的海洋数据分别存储在各个海洋单位,并由各海洋单位进行数据的加工、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各单位获得的数据存储格式多种多样,有的使用文本研究件格式存储、有的使用Excel存储,有的使用大型关系数据库进行存储,即使使用相同格式,数据内部规定又可能不同,如字段命名、数据类型、长度等,因此造成了海洋数据异质异构。

由于海洋单位分布造成的海洋数据的多源分布性和数据存储的异构性,使海洋数据用户单位对海洋数据的共享与集成提出强烈的需求,李海涛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海洋环境数据集成的迫切性(李海涛,2007),杨峰(2008)则对其中需求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以下几条。

1.3.1.1 异构数据的归一化

海洋环境监测项目日益多样化,涉及海洋科学的各个方面,如海洋物理、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气象等多个领域,数据被不同研究目的的科学团体或个人收集,且各种监测项目都具有一定的监测指标。由于海洋数据在集设备、信息处理平台、数据存储格式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异构数据,致使数据很难实现集成、交换和共享(张峰等,2007)。因此,海洋用户特别需要将这些异构的海洋数据进行数据格式的归一化,以方便集成。为了将各种监测数据进行格式的统一,需要寻找一种既有利于数据的存储和表达,又方便数据的传输和共享的数据格式。

1.3.1.2 数据“一站式”访问

由于海洋管理部门和海洋环境监测部门的空间分布,造成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存储位置的分布,各自管理自己所有的海洋环境数据,各个海洋单位进行数据的使用时,需要繁琐的手续进行数据的获取,即使不涉及到保密部分的常规数据的获取也相当的困难。因此,各海洋单位和海洋数据的用户需要拥有数据的单位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进行数据的网络共享,用户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获得和使用数据。海洋数据发布到网络上,处于无组织状态,这对用户进行数据发现极其不便,需要将这些网络数据进行集成达到“一站式”的访问。用户需要有这样一个站点,它将各个单位发布的海洋数据可以通过注册的方式进行收集,并对这些数据的状态进行管理,如现在数据是否在线、是否可以使用等等,用户只要登录到这个站点,就可以发现自己需要的数据。

1.3.1.3 数据快速准确查找

海洋用户工作当中,可能涉及多种类型、大范围、高时空粒度的数据,这需要数据的快速准确的查找功能的支持。这种查找过程对用户应该屏蔽海洋数据的具体位置,只需集成数据服务的元数据信息。元数据是对数据进行描述的数据,在海洋数据中,元数据的内容包括数据的发布单位、数据的专题类型(海温、叶绿素等)、数据的时空间尺度和粒度等详细的描述息。用户根据海洋数据的这些元数据信息,准确快速地找到想要使用的数据。

1.3.1.4 数据高效可视化

可视化可以帮助用户直观、形象的进行数据的展示和分析。海洋现象具有高维、动态和多尺度的特性,这需要高效的可视化方法。这种可视化必须能够反映海洋的高维的同时,还必须是实时在线的可视化(因为海洋动态变化、海洋数据更新快,不可能事先进行可视化产品的生产),同样还必须能集成多源的数据进行可视化。

1.3.1.5 多源数据集成分析需求

进行海洋现象的研究,需要多种类型的海洋要素数据,如赤潮预报分析,可能涉及海洋温度场数据、叶绿素数据和其他海洋环境要素数据。分析过程需要获得多个数据源的多种类型的数据,并进行集成,以便于统一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随着海洋信息科学的发展,对海洋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海洋信息的分布共享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分布式的数据只有进行很好的集成,才能方便用户的使用,并提高数据使用的效率。因此海洋数据的集成是海洋数据使用不可缺少的步骤。

由上可见,“数字海洋”的建设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国防与国家安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以及保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数字海洋”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海洋数据获取能力突飞猛进,积累海洋数据曾几何级增长;而另一方面海洋数据共享及集成需求迫切,却缺乏有效的方法。因此,当前海洋数字化建设的形势对海洋信息服务的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GOOS的任务与实施步骤

潮汐是由月球的吸引力造成的。

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因白天为朝,夜晚为夕,所以把白天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汐”。这种现象曾使古人很纳闷,不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后来细心的人们发现,潮汐每天都要推迟一会儿,而这一时间和月亮每天迟到的时间是一样的,因此想到潮汐和月球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中已提到潮汐与月球的关系,东汉时期王充在他所著的《论衡》一书中则明确指出:“涛之起也,随月升衰”。但是直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拉普拉斯才从数学上证明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太阳和月亮、主要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

万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的大小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比月球对地球的引力要强大得多,但太阳的引潮力却不到月球的1/2。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或称起潮力)虽然起因是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但却又不是太阳和月球的绝对引力,而是被吸引物体所受到的引力和地心所受到的引力之差。引潮力和引潮天体的质量成正比,和该天体到地球的距离的立方成反比。因为太阳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2710X104倍,而日地间的平均距离是月地间平均距离的389倍,所以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阳的引潮力的2.17倍,因而从力学上证明潮汐确实主要由月球引起。打个比喻,如果某地潮水最高时有10米高,差不多7米是月球造成的,太阳的贡献只有3米,其他行星不足0.6毫米。

太阳的引潮力虽然不算太大,但能影响潮汐的大小。有时它和月球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有时是斥力,相互牵制抵消。在新月或满月时,太阳和月球在同一方向或正相反方向施加引力,产生高潮;但在上弦或下弦时,月球的引力作用对抗太阳的引力作用,产主低潮。其周期约半月。从一年看来,也同样有高低潮两次。春分和秋分时,如果地球、月球和太阳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这时引潮力比其他各月都大,造成一年中春、秋两次高潮。此外,潮汐与月球和太阳离地球的远近也有关系。月球的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大约每27.55天靠近地球和远离地球一次,近地潮要比远地潮大39%,当近地潮与高潮重合时,潮差特别大,若远地潮与低潮重合时,潮差就特别小。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也是椭圆,在近日点太阳引力大,潮汐强,远日点,引力小,潮汐弱。

从一天看来,因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潮汐波由东向西,沿周日运动的方向传播,一次潮汐涨落经历的时间是半个太阴日,即12小时25分,也就是所谓的半日潮,生活在海边上的人,每天都可以看到海水有规律地升落两次。白居易“旱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的佳句便打此而来。

实际的潮汐还会受地理环境、海岸位置、洋流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以钱塘江潮为例,我们知道,钱塘江口的杭州湾呈喇叭口状,越往里越窄,加之涨潮时带进的泥沙淤积在江底形成沙坎,从而造成潮势汹涌澎湃。

月球的引潮力不仅会在地球上产生海潮,还会引起大气潮。但是大气潮远没有海潮这样惊天动地,气势磅礴。又因为我们身在其中所以是很难察觉的。除此之外,引潮力还会使地球的本体,包括地表(大陆和洋底以下各部分)产生潮汐,这种潮汐称为固体潮,固体潮引起地表的起伏很小,只有用精密的仪器才能测出来,这可能对地球的引力场有细微影响。地球内部有一部分是液态的,因此那里也会产生潮汐,有人认为地球内部的潮汐是诱发地震的原因之一。

作用总是相对的,有作用力便有反作用力。月球对地球有引潮力,反过来,地球对月球同样也有引潮力。按理说,地球的质量比月球大80多倍,地球对月球的引潮力应是月球对地球引潮力的20多倍,然而,由于月球上没有水,所以地球的引潮力无法在月面上“兴风作浪”,但对月球的自转起了制动作用,使月球变成一颗同步自转的卫星,所以月球总以一面对着我们。而月球也通过与此相同的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变慢,使每日时间变长,同时地月之间的距离变大。

潮汐这一大自然奇观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而且对航海、渔业、盐业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潮汐还可以用来发电。

潮汐发电与水力发电的原理相似.即把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的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有人计算过,世界海洋潮汐能蕴藏量大约为27亿千瓦,如全部转化成电能,每年发电量大约为1.2万亿度。潮汐能不仅无污染,而且和海浪能、风能、太阳能这些再生能源相比还有其优势,潮汐能可以不间断地发电,而海浪能、风能、太阳能在较大程度上受气候的影响。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潮汐的巨大能量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研究的课题。有媒体报道,2003年第一座商用水下潮汐能发电站在挪威并网发电,预计5年内将有10万人用上这种新能源。

参考资料:

://.cpus.gov.cn/magazine/twahz/2005/04_5-17.htm

气象台是如何预测天气的

该模块主要涉及到食物链、有害藻华及其与海洋生态系的关系等问题。

海洋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到海洋生物的组成和生物习性,这种变化又可通过食用海洋生物直接影响到人类,还可影响环境。该模块的目的就是要开发一种系统以便监测用于描述海洋生态学及其变化所需的各种生物、化学和物理参数,并对这类变化进行预报。这些资料将用作观测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基础。 该模块的目的是确定GOOS改进提品与服务的手段,提高终端用户所用产品与服务的数量与价值。现在已完成的工作有:①考察了海洋气象学和海洋学服务;②总结了用户对这类服务的信息和资料管理的需求;⑧评估了现有服务中的不足之处;④绘制了现有服务的发展趋势图;⑤对服务方法、标准、资料分析、通讯和传输、模拟和预报、产品开发和产品分发提出了改进措施。在该模块中,提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培训,以帮助他们建立业务服务和产品利用手段。

以上各模块既强调了规划中最先进部分的实施,也强调了对区域性小型GOOS的设计。但这些模块并不是逐个地加以实施,这只是促进规划实施的手段,不是实施综合性GOOS的框架。

秋季气象小常识

气象台是如何预测天气的

天气预报不准的七个理由

://news.xinhuanet/health/2004-11/12/content_2207888.htm

理由一:她还很年轻

虽然古人观察现象、寻找规律,早已经有了很多预测天气的经验,但是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她是通过简单的定时观测得出气压场、高低压、冷暖锋,并进行简单的线性推算这样一个简陋的手工作坊里发展起来的,而以数值预报为代表的对天气变化的简化物理过程的求解和运算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对于很多天气现象的发生、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人们还并没有完全掌握。气象科学还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是一个极其年轻的学科。年轻人总是要犯错误的。

理由二: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他的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煽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也是最早发现的混沌现象之一。在我们的眼前,似乎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在煽动着。且不论城市热岛、工业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就是这个星球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就对天气的变化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植被、水体等等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而这一切在模拟运算中无法进行详尽的描述。

当然,我们并不会因为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就迁就天气预报的不准确,就如同学生不会因为自己考不了满分就慨叹考题太难。经常用“混沌”来进行自我安慰的人,还不具备预报天气的职业心理素养。

理由三:我们的眼睛有盲区

要预测天气,首先要观察天气,从理论上讲,要明察秋毫,任何一个细微之处都不能放过。而人类本身并不具有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眼睛有盲区。

自从有了气象卫星,我们眼睛的盲区减少了,视野更加开阔了。台风无论多狡猾,都不会骗过卫星敏锐的目光,台风的螺旋云型、台风眼都一目了然,我们也才会胸有成竹地发布那些台风警报。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气象卫星也一样。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天气变化,但是它离地面的距离是36,000公里,比较遥远,分辨能力比较有限;极轨气象卫星的高度是800多公里,离地球近一些,但是它不可能目不转睛地观察特定区域,它的云图是拼接而成的,在观察一个特定区域时,相当于卫星有“眨眼睛”的毛病,而有一些天气就在“眨眼间”发生了。另外,如果有云层覆盖,我们就难以观察并测算植被、水体、沙尘的面积和强度等等,云层会掩盖很多秘密。

我们没有一双可以洞察一切的慧眼,在分析和预测的时候会产生误差,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理由四:东边日出西边雨

人们常用“东边日出西边雨”来形容天气的局部差异。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或者强对流天气 如暴、冰雹等 比较流行的季节,在一个范围很小的区域中,天气也常常会迥然不同。

一座大山,迎风坡和背风坡,气温、降水量的差别非常大,因而植被的面貌也大相径庭。仅仅一山之隔,却展现着两种气候类型,古人说:始悟一岭隔,气候殊寒暄。

而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既有中高纬度大陆性天气系统的影响,也有低纬度海洋性天气系统的影响,各种天气灾害琳琅满目,是天气灾害种类最繁多、表现最剧烈的国家之一。我们用一两分钟的时间概述全国天气,只能“从大局出发”,描述大范围的特点,肯定会删减很多局地特殊性的天气现象,会遗漏很多天气情节,它无法表述那么纷繁复杂的天气变化。

理由五:疑难病误诊

疾病的种类很多,而诊治各种疾病的难度各不相同。再妙手回春的医生也有误诊的时候,为天气把脉也常常碰到疑难杂症。

我清晰地记得一个例子:一个台风刚刚生成,就气势汹汹地向东南沿海奔袭而来,我们发布了警报。可是台风却很诡异地停止前进,在原地就地休整。但是正当人们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它又杀了一个回马枪,重新瞄准东南沿海,于是我们再次警觉地发布台风警报,然而当警报声响起的时候,台风却大摇大摆地朝向太平洋扬长而去。最终这个台风让人们虚惊一场。事后有几位同事总结说:这个台风好像是专门来戏弄我们的。

即使某种常规的天气过程,预报了不发生(行话叫:报空了),没预报发生(行话叫:报漏了)的情况也时常出现。长期以来,为了减少负面的社会影响,一些业内人士有一种“宁空勿漏”的心态。且不去议论业内的预报心态,我个人觉得,正是因为很多难度极大的预报,报错了 尤其是漏报 ,人们(包括领导)对于错误缺乏公允的评价,很多从事预报的同行经常有一种如履薄冰、如惊弓之鸟的感觉。我的一位领导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一万年之后,人们还会谈论天气预报准确性的问题。天气预报永远有不准确的时候。但愿他的这句话给一万年之后的观众也打个预防针。——天气预报的难题将长期存在。摸准老天爷的脾气的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理由六:你的感觉欺骗自己

2004年春天,有位实习生对我说:到了夏天,你们怎么办啊?这一句话让我摸不着头脑。他解释说:大家都说,高温季节明明是40多度,你们却总报36度、37度的样子,怕引起恐慌,所以不敢报也不愿报高温。

听了这样的分析,我真是觉得冤枉啊!

2003年的夏天,南方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的高温天气,缺水、缺电现象非常突出,大上海的夜间照明也取了限制措施。在福建、江西、浙江,很多地区的气温像进行体育竞赛一样,气温新高屡屡被刷新,各大“火炉”交相辉映。于是有很多观众反映天气预报故意压低气温结果,隐瞒不报,甚至将其上升到了“剥夺百姓知情权”的政治高度。

但实际上,对于2003年夏季的高温天气,气象部门恰恰做出了非常精彩、确凿的预报,仅中央气象台就破天荒地发布了31次高温预报和警报,而且对于气温的预报误差一般在一度左右甚至更低。可是,科学层面的精彩和公众层面的印象何以有如此强烈的反差呢?

我们追根溯源,气温与人们的身体感觉(体感温度)的差异是引起抱怨和质疑的首要原因。

我们所说的气温是指百叶箱里的温度,它是在草坪上,距离地面1.5米,通风,而且不受阳光的直射。但是我们的体感温度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样的气温,阳光下和树荫下,感觉差别很大;有风和无风,差别很大;湿润和干燥,差别很大,感觉上的差别一般会在5度以上。而且在火辣辣的阳光烘烤下,地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当气温是35度的时候,表层土地的温度可能是50度,水泥或柏油马路的温度可能是70~80度,所以走在马路上的时候你感觉温度远远不止35度,于是对天气预报的怀疑产生了。

实际上在天气预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在盛夏季节主观故意压低气温预报结果的情况。如果真有那样的事,完全是伤害职业道德的卑劣行为,也是我们自己难以容忍的!

理由七:缺少对不准确的总结

我拜读过大量关于预报多么精彩、分析多么成功的文章和总结,但是极少看到对于预报失败个例的分析、点评,似乎一些人不愿意触及伤疤,没有诚恳地探讨失败的职业氛围。一旦预报出现重要错误,气氛会变得很凝重,不敢提及,生怕伤害了谁的感情。

北京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在结尾处,有一屏是“某月某日天气预报满意率”,由观众为每天的天气预报结果打分。我每次都会认真地阅读这条信息,这是了解观众对于预报质量所持态度的重要渠道。满意率经常很高,百分之九十几甚至百分之百。但是也有满意率非常低的时候,比如预报了2004年6月14日和15日北京有“小雨”,但是老天爷就是不愿意配合,14日刮了一阵六级大风和一场扬沙天气,15日尽管天色阴沉、云层浓密,但偏偏不下雨,当天我路过一座游泳馆,那里的工作人员认出我来并开玩笑地说:“这两天天气预报这么不准,你还敢在大街上走 ”结果6月14日的天气预报满意率只有43%。当然,内行人都知道那几天预报的难度的确是非常大的。6月16日似乎老天爷终于被执著的预报感动了,下了一天的雨,但预报的最高气温是24度,而实际上下午的气温仅仅是17度,穿着单薄的人们被冻得哆哆嗦嗦,怨言丛生,但是6月15日对于16日预报的满意率是81.8%,看来虽然温度预报离谱,但是终究预报了降雨,大家还是很宽厚的。

1.关于气象的小知识

一)看云测天谚语 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3、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4、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则日是晴天.5、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6、乌龙打坝,不阴就雨.7、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涨.8、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雷雨淋.9、西北黄云现,冰雹到眼前.10、鱼鳞天,不雨也风颠.11、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是雹11、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12、云交云,雨淋淋;云结亲,雨更凶.13、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14、云吃雾下,雾吃云晴.15、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16、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17、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18、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19、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二)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2、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提,冬起东风雪半天.3、开门风,闭门雨.4、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5、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6、东风急,雨打壁,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7、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西风不会晴.8、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9、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10、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11、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12、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暴雨.13、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14、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15、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16、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17、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18、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19、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20、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21、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22、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三)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2、雷打天顶雨不大,雷打云边降大雨.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5、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6、春雷十日阴,冬雷十日寒.7、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8、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四)观物象测天谚语 1、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2、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3、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4、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5、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6、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7、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8、蜜蜂花忙,短期有雨降.9、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10、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11、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12、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13、猫洗脸、青蛙叫雨必下.14、螳螂乱飞,有阵雨.15、蜘蛛结网,久雨必晴.16、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17、蛇过道,大雨到.18、知了鸣,天放晴.。

2.气象的小知识

一)看云测天谚语

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3、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4、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则日是晴天。5、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6、乌龙打坝,不阴就雨。7、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涨。8、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雷雨淋。9、西北黄云现,冰雹到眼前。10、鱼鳞天,不雨也风颠。11、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是雹11、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12、云交云,雨淋淋;云结亲,雨更凶。13、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14、云吃雾下,雾吃云晴。15、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16、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17、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18、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19、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二)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2、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提,冬起东风雪半天。3、开门风,闭门雨。4、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5、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6、东风急,雨打壁,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7、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西风不会晴。8、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9、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10、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11、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12、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暴雨。13、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14、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15、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16、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17、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18、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19、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20、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21、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22、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三)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2、雷打天顶雨不大,雷打云边降大雨。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5、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6、春雷十日阴,冬雷十日寒。7、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8、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

(四)观物象测天谚语

1、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2、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3、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4、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5、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6、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7、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8、蜜蜂花忙,短期有雨降。9、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10、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11、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12、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13、猫洗脸、青蛙叫雨必下。14、螳螂乱飞,有阵雨。15、蜘蛛结网,久雨必晴。16、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17、蛇过道,大雨到。18、知了鸣,天放晴。

3.关于气象的小知识

1.降温 据统计,中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

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 2.大雪 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或局地暴雪。

降雪的益处很多,特别是有利于缓解冬旱,冻死农田病虫。但降雪路滑,化雪成冰,容易导致民航航班延误、公路交通事故和车道拥堵;个别地区的暴雪封山、封路还会对牧区草原人畜安全造成威胁。

3.冻雨 冻雨是从高空冷层降落的雪花,到中层有时融化成雨,到低空冷层,又成为温度虽低于0℃,但仍然是雨滴的过冷却水。过冷却水滴从空中下降,当它到达地面,碰到地面上的任何物体时,立刻发生冻结,就形成了冻雨。

出现冻雨时,地面及物体上出现一层不平的冰壳,对交通、电力、通讯都会造成极大影响,还会造成果树损毁。 4.雾凇 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

中国冬季雾凇日数多的地方有:黑龙江、吉林、新疆北部、陕西北部。雾凇是受到人们普遍欣赏的一种自然美景,但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自然灾害,严重时会将电线、树木压断,影响交通、供电和通信等。

5.暴雨 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 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暴雨。

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等。此外,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局部地区热力性雷阵雨也可造成短历时、小面积的特大暴雨。

扩展资料:

1.早晨有露水一般是晴天 为什么有露水时,一般是晴好的天气呢?这是因为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散热很快,田野上气温迅速下降,空气中含水汽的能力就减弱了,这样水汽就纷纷地凝附到草叶上、树叶上、石头上。而多云的夜间,地面上好像盖了一层大棉被,热量不易散发出去,气温不下降,蓄寒的水汽也就不容易凝结成露水了。

2.雨后经常会有彩虹 一场大阵雨后的空气中,天空就飘浮着许多小水珠。它们就像一个个悬浮在空中的三棱镜。

太阳光通过它们时,先被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带,然后再反射回来。这时,如果有人站在太阳和雨滴形成的”雨幕”之间,就会看到一条色彩缤纷的彩虹。

3.冬天一般都会下雪 冬天来了,为什么会下雪呢?这是因为冬天温度低,地面的温度都在零度以下,而高空云层的温度就更低了。云中的水汽直接凝结成小冰晶、小雪花,当这些雪花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气流托不住它了,它就从云层里掉到地面上来,就是下雪了。

如果有较强的上升气流,空气的温度比较高,就好像一只大手托着雪花似的,雪花在云层里长大的时间就会长一些,降下的雪花也就比较大。 4.先看到闪后听到雷 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快,很快就能到达地面,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过一会儿才会传到大地上来。

所以就会先听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了。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出现的。

传到地面的时间相差这么多,是因为光每秒钟要传播3000000千米,而声音在空气中只能1秒钟传播0.34千米。声速只有光速的九十万分之一。

闪电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声大,有的声小。你可以根据声音传到地面的时间大致判断云层到地的高度。

光到地面几乎用不了多少时间,可以认为是0,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间隔多少秒再乘以340米,就是闪电处到你的距离了。 雷声遇到云层或高大的建筑物后要产生反射,所以一个闪电光后雷声一般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消失。

4.写一条你知道的气象知识

1、春天囝仔面。

(意即春天晴雨多变) 2、春看山头,允冬看海口。(看天经验:冬春季同安西、北面山头方向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变化,夏秋季南一东南方向海口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变化,预示未来12~48小时内本地天气的变化,闽南方言“允冬”意即晚季稻生长收成这一季节) 3、春寒雨那泉,冬寒烤大旱(春寒雨如泉,冬寒作大旱)。

春寒雨滴,冬寒断滴。 4、春南夏北,无水磨墨。

春北夏南,草埔成潭。 5、春天连阴,起南风现停。

(科学道理—春季同安冷暖空气交汇时常下雨,当南风吹来后,将冷空气推向北面,本地回暖,天气常会转晴) 6、夏天雨绵绵,起北风便晴。 7、秋天西风雨,东北晴。

8、秋后北风起,干到断半滴。 9、春东风,雨祖公;夏东风,热烘烘。

10、一年三季东风雨,只有夏季东风晴。 11、雨过起东风,夜里雨更凶。

(春季、雨季适用) 12、久晴夜风雨,久雨夜风晴。 13、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湿,西风干。

(这说明风向对于空气的冷、暖、干、湿的影响) 14、白露南,三日一次澹。 15、白露南,脚兜澹;白露北,无泉目。

16、热极生风,闷极生雨。(实践经验:夏秋季台风影响有不少是出现在最高气温高于35℃,再过5天左右的时间;在春夏秋季气温高,湿度大,在闷热的天气条件下易出现雷阵雨;配合夏秋季适用谚语“日暖夜凉,东海也干”,可领会到凉、热、干、湿是如何影响天气变化的) 17、西风不过午,过午便有台。

(第17~22条关于台风的谚语只适用在台风季) 18、西风过午,不出三日台风来。 19、风西,台风会来无人知。

(老农云:1959年8月23日傍晚前后西风明显,半夜强台风登陆同安) 20、东南淹同安,西南淹漳州,东北淹泉州。(在台风影响下,风向不同,雨量中心位置也不同)。

5.关于秋天的生活小常识

秋天生活小常识大全 立秋之后,秋风秋雨渐多,天气由热转凉。

由于昼夜之间温差增大,也是人们发病较多的时节。常见的有支气管炎、哮喘病复发,肠胃疾患增多、“热伤风”等。

因此,人们在秋季一定要注意保健,做到防病于未然。秋季,是慢性支气管炎高发期,其中有旧疾复发者,也有因着凉的新患者。

此类病少则一二周,多则经月不愈。有旧疾者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暖防寒,少食辛辣食物,最好戒烟,以防复发。

正常人也应适当增减衣服,以防受凉而致病。秋季,冷暖更迭,早晚温差较大,这时哮喘病最易复发。

该病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有此病史的人对湿度、气候变化比较敏感,且适应能力较弱,所以容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秋季又是草枯叶落时节,空气中过敏物质增加。

因此,有哮喘病史的人要尽量减少与致敏因素接触,如果有已知过敏原的,应注意避免接触,防止发作。秋季气温下降,人体受冷 *** 后,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皮激素等分泌增多,对原有胃溃疡等胃部疾患者大为不利。

另外,秋季由于阳气弱阴气长,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所以,有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多参加一些锻炼活动,以改善肠胃道的血液循环,增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吃东西要定量、定时,少吃冷饮和瓜果,避免过热、过硬、过辣,以防加重胃疾。由于秋季天气渐凉,有少人早早就添加许多衣服,唯恐伤风感冒,却不知这样反而易患“热伤风”。

常言说“春捂秋冻”、“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这是因为人体体温调节是靠皮下毛细血管的收缩与扩张来实现的,如果不急于多加衣服,让机体逐渐适应环境,就能减少伤风感冒的发生。但这并不是说不要加衣服,而一味地去追求“凉”,问题是要加得适当。

秋季饮食注意什么进入秋季,气温变得凉爽宜人。温度降低,人的食欲逐渐增强,消化力也提高,正是弥补由于夏天气温炎热造成营养不足的好季节。

同时这个时候又是收获的季节,各种动物肉肥味美,蔬菜瓜果种类齐全,数量又多,是安排饮食的最好季节。不过,如果安排不当,也容易造成营养过剩或是食性不当而伤身,那么秋季安排饮食要注意什么呢?要注意防止热能过剩。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俗话叫“长秋膘”,这样不好。

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中医称“宜食麻以润其燥”。

怎样做到呢?首先应当少吃一些 *** 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应当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绿叶菜、苹果、香蕉等。另外,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

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发功用的辛香气味食物,如芹菜。“秋宜温”忌生冷。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过于生冷,会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种消化道疾患。所以饮食上有“秋宜温”的主张,也就是说秋天应当避免光吃些凉和性寒的食物,应当多吃一些温性食物。

除日常生活调适外,还要进行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并根据秋季的特点,服用润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保健,如人参、西洋参、百合等。(金济)秋季注意自我保健一到秋天,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皮肤变得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燥得冒火,大便干结。

这种种表现都是由秋季气候变化带来的。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复发或加重,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因此,如何安度秋季,自我保健防秋燥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是及时增减衣服。

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不宜赤膊露体,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二、是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润,但喝流质的饮食,尤其是饮料和水等液体饮料时,饮用方法颇多讲究、以少量频饮为最佳。

三、是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秋燥最容易伤人的津液。

多数蔬菜、水果有生津润燥、消热通便之功效。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

另外,还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四、是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

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炸鸡腿、炸鹌鹑等煎炸的食物,多食皆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五、是重视精神调养。

阴虚的人,肝火,动辄发脾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搂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则内耗阴津。

到了秋季,其燥象更为明显。因此,预防秋燥的另一环就是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

秋季注意去火秋季到了,气温变化,又到了常见病多发时期,特别是孩子和体弱者.上几天看<;思考中医>;,颇有一些领悟和感悟.(呵呵,我始终是个悟性比较好的人,自我表章一下.)按伤寒论的观点,人体的大多数病都是一个平衡失调的问题.言入正题.秋季,外界气候骤然变凉,而人体内的热量还在原来的位置,(夏季时,人的体内温。

6.生活气象小知识

(meteorology) 气象学是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 农业气象学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和对天气的预报。

气象学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大气中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气象学的研究领域很广,研究方法的差异很大。气象学分成许多分支学科: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动力气象学、气候学等等。

随着生产的发展,气象学的应用日益广泛,又相继出现海洋气象学、航空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森林气象学、污染气象学等应用学科。现代科学技术在气象学领域的应用,又有新的分支学科出现,如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宇宙气象学等。

气象学是一门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涉及许多学科的应用科学。编辑本段研究的任务1、观测 和研究各种各样的大气现象,大气层与下垫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气象效应。

2、解释 系统地,科学地解释这些现象,作用和效应,阐明它们的发生和演变规律。3、分析 根据所认识的规律分析,诊断和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天气。

气候,为国民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4、依据 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和模拟认为的天气过程、人为气候环境,为人工影响天气,气候提供科学依据。

编辑本段历史 第一位建立气象学的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 动力气象学的专书《气象汇论》中,他最先叙述和粗浅地解释了风、云、雨、雪、雷、雹等天气现象,而这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气象书籍。

直到18-19世纪,由于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以及气压、温度、湿度和风等测量仪器的陆续发明,使大气科学研究由单纯的描述进入了可以定量分析的阶段。1820年,德国人布德兰绘制了第一张地面天气图,开创了近代天气分析和预报方法。

1835年,法国人科利奥里提出风偏转的概念;而1857年荷兰人白贝罗提出风和气压的关系,他们的概念都成为大气动力学和天气分析的基础。 1920年前后,挪威的皮耶克尼斯父子提出了一套名为“极锋学说”的理论,来说明中纬度地区的天气变化情况。

这套理论在1920年代发表之后,至今已有70多年,但仍然是今日作天气预报的主要理论依据,亦为分析和预报未来1-2天的天气奠定了理论基础。1930年代,无线电探空仪的广泛使用,真正开始了三维空间的大气科学研究。

根据大量探资料绘制的高空天气图,发现了大气长波。1939年罗斯贝提出了长波动力学,他的理论亦对天气预报有莫大的贡献。

到了1950年代至60年代,电脑、天气雷达,卫星和遥感的技术的应用,使大气的各种现象,大至大气环流,小至雨滴的形成过程,都可依照物理学和化学的数学形式来表示,从而使大气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编辑本段发展的进程萌芽时期 萌芽时期主要指16世纪中叶以前这一漫长时期,这时期的特点是由于 军事气象学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进行一些零星的,局部的气象观测,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和经验,对某些天气现象做出一定的解释。

中国在这一时期,在此领域中有不少成就,而且是居于世界领先行列的。远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已有关于风、云、雨、雪、虹、霞、龙卷、雷暴等文字记载,还常卜问未来十天的天气(称为“卜旬”),并将实况记录下来以资验证。

春秋战国时代已能根据风、云、物候的观测记录,确定廿四节气,对指导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季节意义很大,并沿用到现代。秦汉时代还出现了《吕氏春秋》、《淮南子》和《礼记》等内容涉及物候的书籍,这些都是世界上最早关于物候的文献。

气象观测仪器也是中国的最早发明。在西汉时(公元前104年),已盛行伣、铜凤凰和相风铜鸟等三种风向器,到唐代又发展到在固定地方用相风鸟,在军队中用鸡毛编成的风向器测风。

欧洲到20世纪才有用候风鸟测风的记载。在西汉时还利用羽毛、木炭等物的吸湿特性来测量空气湿度。

宋代曾有僧赞宁(公元10世纪)利用土炭湿度计来预报晴雨。关于降水的记录亦以中国最早,据《后汉书》记载,在当时曾要求所辖各郡国,每年从立春到立秋这段时间内,向朝廷汇报雨泽情况,此后历代对各地雨情都很重视。

所以中国的雨量和水旱灾记录丰富,历史亦最悠久。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类迫切要求预知未来天气的变化,并在长期观测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这些经验被用简短的韵语来表达,以便于记忆和运用,这就是天气谚语。中国天气谚语是极丰富的,除一部分封建迷信的内容外,大多是历代劳动人民看天经验的结晶。

唐代黄子发的“相雨书”,元末明初出现的娄元礼编的《田家五行》和明末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占候》都是总结群众预报天气经验的著作。 在国外,气象学的萌芽也很早,公元前4世纪希腊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所著《气象学》(Meteorolosis)一书(约在公元前350年)综合论述水、空气和地震等问题对大气现象也作了适当的解释。

现在气象学的外文名字就是从亚里斯多德的原书名演变而来的。 总之,在气象学萌芽时期,中国和希腊是露过锋芒的,这时从学科性质来讲,气象学与天文学是混在一起的,可以说具有天象学的性质。

发展初期 发展初期包括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这时由于欧。